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时暗中挖掘地道,进入墓葬内盗取财物。
然而,“最先进”的盗墓手法还是洛阳铲加定向爆破。盗墓贼先用洛阳铲确定墓葬位置,然后使用定向爆破技术,很容易就能将墓葬盗空。
河南三门峡地区有一个虢国墓就是被这种方法盗劫一空的。盗墓分子居然花了4个月的时间,打了一条2公里长的地道。从一个杂货铺一直打到了虢国墓的中心位置。然后,这个盗墓分子采用定向挤压式爆破的方式,一下就打开一个40米深的大洞,能够直接进到古墓的核心位置。
此外,还有一种类似的方法,被称为“关中式盗墓”,即先在地面挖一个方形洞口,大小仅可容一人『操』作,同样是垂直下挖。解放前,盗墓贼确定墓葬后,一般会选择在偏远的角落迂回挖洞,甚至距离墓室几公里,他们吃住在洞里,工期可达半年之久,而一旦成功,整个墓室会被一扫而空。
民间有句老话,卖什么吆喝什么。一个盗墓贼,说得夸张一点,就是一个盗墓专家。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对象,真可谓了如指掌。
盗墓贼盗墓的目标『性』非常强,比如,进入墓室会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先在“左肩右脚”找东西,再到耳室(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他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则弃之。“看地形”也有很多“心得”,比如“秦埋岭汉埋坡”等。古代盗墓挖坑都是“方”型坑,近代为“圆”型坑,这就是所谓的“古方近圆”。
一个现代的盗墓团伙,其成员一般在三到四人,不会三人以下,也不大可能超过五人。这几个人各有分工。有的挖土,有的望风,有的负责现代化设备的运用,有的则专门负责销赃。有些团伙甚至在传统的经验技巧上加入了很多高科技成分,比如探地雷达、金属探测仪、气体分析仪等等,大大缩短了以前靠经验找墓、断代等前期的工作时间,这些团伙的盗墓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更大,几乎是灾难『性』的。因此说盗墓是对人类文化遗存最野蛮的损害。
盗墓技术渐成熟
随着历史的演进,盗墓技术也在盗墓者们的盗墓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盗墓工具不断进化、更新。盗墓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盗墓队伍的形成更使盗墓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盗墓活动的发端以及早期,并没有形成什么专业的盗墓人。那时对陵墓的盗掘多是偶然现象,因此也就不存在什么专业的盗墓技术。后来,随着厚葬制的风行,盗墓活动渐渐发展壮大,就开始产生了一些专业的技术。
民间盗墓者是这些专业技术的发明者,因为他们跟官盗比起来,没有什么优势,只能通过不断地改进技术获得成功,而那些以大量军队作为后盾的官盗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就能把陵墓打开,取走所需的东西。官府和老百姓对他们都没有什么约束力,因此也就不用避讳时间等问题。民间盗墓者则不同,他们处于社会的被统治地位,没有什么权利,受到皇帝、官府等上层社会以及有关盗墓法律的制约,因此就要尽可能地缩小目标、减少工期,这就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做后盾。再有,民间盗墓的人数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一般都是在几人到十几人之间,没有充足的劳动力,因此盗墓时更要讲究使用一定的先进技术。
民间盗墓组织有几种组织形式,都是十分讲究的。
第一,“碰伙”,就是在长期的盗墓活动中,根据盗墓活动的大小、费时等具体情况,几个职业盗墓者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团伙。对团伙内的每一个人都进行详细的分工并订立严格的规矩。在团伙成员的齐心协力下盗墓,然后分赃。一个盗墓活动完成后,团伙也就相应地解散了,不具有稳定『性』。
第二,“组伙”,就是在一两个经验丰富的专业盗墓贼的带领下,找一些零散的盗墓贼或者是体格强壮的人组成盗墓团伙。其中的专业盗墓贼就是团伙的首领,负责寻找古墓,统领大家。挖得财宝后,销赃完毕由首领按照每个人功劳的大小分赃。一般情况下,大部分赃款都被头领吞占,其他人得到的只是相当于工钱的小部分钱财。
第三,“拉伙”,就是由一些豪强、财主等有一定势力的人物出资,拉拢一些专业的盗墓者作为技术指导,雇用一些体力劳动者组成规模较大的盗墓团伙,盗得财宝,分取赃款。出资人所得收益最多,专业盗墓者次之,体力劳动者的分得的赃款则比较少。
此外,有一些专门针对帝王将相等大型陵墓而临时组成的专业盗墓的大型团伙,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这种盗墓团伙叫“建大伙”;还有一些比较稳定的盗墓团伙,他们以经验丰富的专业盗墓者为首领,手下人长期在这个团伙内干活,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团伙内部人员甚至有师徒关系,这种盗墓团伙叫“硬伙”。
随着专业的盗墓队伍的形成与发展,盗墓贼在寻找、探测陵墓的技术上积累了许多经验。
我国的陵墓有许多在地面上就有一些标志『性』的东西,如墓碑、封树、地面建筑等。这些地面标志成为盗墓贼寻找古墓的坐标。但是,随着盗墓活动的猖獗,这样留存有大量地面标志的古墓越来越少。后来很多帝王将相为了防盗有的已经不再设置地面标志,甚至在下葬时还设置了许多疑冢。如曹『操』出殡时就由72支队伍从四个城门同时而出,奔向不同的方向,并且不封不树,这就使他的陵墓成了历史的谜团。还有一些古墓因为年代久远,遭受到自然、战争等破坏,不再遗存地面建筑。对于这样的陵墓,盗墓者要想找到它们就很需要一些专业的经验与技术了。
盗墓贼要么从各种史料、地方文献等书籍或者是民间传说甚至是歌谣中搜集一些线索,待有了目标后,再去实地查看。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盗墓贼还总结出了一套规律,这套规律与中医上查找病因的过程极为相似,可归结为“望、闻、问、切”。这套规律主要是南派盗墓者所使用的。(关于“望、闻、问、切”的具体内容,本书第五章已作了详细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言。)
闻土辨味识古墓
中国古代的盗墓人群中,长沙盗墓者当首屈一指。“土夫子”们在长期与土壤打交道的过程中,活用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中“闻”的手段,进行盗墓,用鼻子来吃饭。“土夫子”本来是对长沙卖黄泥为生者的俗称,因为在当时湖南长沙城里,以烧煤炭为主,而煤炭里面又要放上黄泥巴,以此来增加耐烧延时,故而对黄泥巴的需求极大,于是就诞生了以拖着板车以卖黄泥巴为生的一种职业——土夫子,多以男『性』壮劳力为主,取土地点也多在城边缘附近。
第22章 手眼通天,鬼蜮伎俩:盗墓者技法(2)()
土夫子出身贫贱,没有文化。但也行行出状元。黄泥中的上品——“糯米泥”是长沙唐宋土坑墓葬里的回填土(放棺时挖出,后又填入坑中的土)。为此,很多“土夫子”就去墓葬所在地挖取黄泥土。最初偶然挖到了一些唐宋墓葬中的随葬品,卖给古董商,换几升米,几个小钱。但偶尔有一些古器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土夫子们见有利可图,于是就以盗掘古墓为职业。慢慢地也开始不去卖黄泥巴,干脆也盗墓为生。
土夫子们多年挖黄泥巴生涯,渐成土层专家,哪个地方有没有墓,他们稍作分析即可得出结论。“土夫子”识别古墓是根据古墓封土(堆筑坟堆的土)和墓葬的回填土的成『色』、夯层、含水湿度来判断的。也就是“一看二挖”。
古代营建墓『穴』时,对封土特别看重。上面曾说过,春秋战国时期封土多为青『色』膏泥;唐、宋陵墓则多“糯米泥”;明清墓多用糯米汗搅和石灰。由于所用土的『性』质的不同,不只其颜『色』很好分辨,其散发出来的土壤气息也很容易识别出来。加上秦汉时期人们『迷』信水银、珠砂、玉器的防腐作用,墓葬中大量使用,也会影响土质,发出特殊的气味,有经验的盗墓者一闻即知。实际上,葬过尸骨的地方本身就会有不同的气味,尸骨、棺木腐烂后,泥土也会被污染,那股味道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辨别出来。
商承祚先生《长沙发掘小记》:“解放前,长沙盗墓甚炽。”长沙古墓葬“经土夫子盗掘,破坏无法统计”。据考察,有的战国墓葬竟然“前后被盗过六次”,“其破坏之甚,实令人发指。”长沙的“土夫子”曾经结成团伙,各有自己的盗掘范围,他们与古董商之间,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这些“土夫子”在长沙凭借自己的“本领”发了一些小财,但同时也造成了文物的损坏和流失。著名的长沙子弹库楚帛书,就是1942年由长沙“土夫子”盗掘出土,后被美国人柯克斯骗走,至今仍流落在美国。(现在美国亚洲美术馆藏)
1942年9月,在老长沙城东郊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一伙土夫子盗掘到了一座战国中晚期楚墓。1973年5月,湖南省博物馆对此墓进行了二次补救『性』发掘,发掘是根据当年“土夫子”描述进行的。事后的考古报告称,这座战国墓是一椁双棺墓,规模并不大,墓『穴』由青灰『色』膏泥密封。
墓主是位40岁左右的男『性』,盗后遗物有鼎、敦、壶等陶器,竹木漆器、丝麻织品、玉壁和帛书、帛画。由于陪葬品不见青铜器,显示墓主当时地位不高。但所陪帛书和帛画却相当珍贵。帛画藏于椁盖板与其下的隔板夹层,当年的“土夫子”没有发现,被官方二次考古获得。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这些“土夫子”精湛的技术,当时的文管会就聘请了当中个别优秀者当了发掘工人。他们的“土”办法,对考古发掘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被称之为“土专家”。观察样土判断古墓的深浅和年代,是“土夫子”的特长之一。尤其是在长沙汉墓的科学发掘中,他们指路引线,免去了诸多不便,因为这些汉墓是十墓九空,许多就是他们干的。这一回算是将功补过。据说马王堆汉墓发掘时其千年女尸在棺内难以取出,“土夫子”们出主意用五块木版斜『插』进去,将棺侧起,谨慎将女尸取出,因此而得以保存。
堪舆风水成依据
我国古代是非常讲究风水的,古人认为,葬在风水宝地上的墓冢会出现一种“气”,有祥云出现的大多是帝王的陵墓,上面的气称之为“王气”。如果细细地“望”会有所发现。
《异苑》有一则“戴熙”的故事,戴熙的祖坟就葬到了风水宝地,“武昌戴熙,家道贫陋,墓在樊山南。占者云:‘有王气’”。这里的“王气”就是这个意思,为盗墓时的“望”提供了可能『性』。
因为不同时期的人对葬地有不同的追求和喜好,所以,从中国古代的丧葬规律来看,也可找出“望”的窍门。墓『穴』后方枕着玄武靠山,是古人眼中的最佳风水宝地。如,秦代人多选择高岭之地为墓『穴』,西汉时的开国功臣之一、江苏淮阴人韩信,当年葬母时即是这样。据《汉书·韩信传》(卷34)记载,韩信当年“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这里的“高燥地”就是比较高的岭地,即非低洼积水之处。汉代人则喜欢把坟墓建在向阳的山南坡。“秦埋岭汉埋坡”即由此而来。魏晋南北朝时则多平地起坟,砌出精美的砖质墓室;唐人则把陵墓设在半山腰,甚至凿空整座山,如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是凿空了九嵕山而成。
墓『穴』的选择讲究宽敞,有“地气”;皇家的陵址要求更苛刻,还要讲祖山、朝山、案山,得有“左辅”、“右弼”之势,非“龙『穴』”不能葬。除宋朝的陵墓选在背阴处之外,一般会选择朝阴的。
北宋皇陵在今河南巩义市境内,多位于山地的西北方,背阴。据宋仁宗赵祯时王洙等人奉敕编纂的《地理新书》所讲,国音赵姓在阴阳地理上东高西下为最佳,南高北低亦好,所谓“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征地,角姓也可居之”。
所以,有经验的盗墓者从古人崇信的“风水”现象中和各朝人的偏好上,很容易找到古墓所在。看来,中国古代的堪舆理论,即所谓风水术,在盗墓者眼里成了“盗墓理论指导”。
民国年间长沙有一个蔡夫子,他非常擅风水之术,他若出门选点,必然从众云集左右。一次他到宁乡县走亲戚,行至一风景甚佳处,指着一块水田对同行人说,此田下必有大墓,若发之,墓中宝物可使你我骤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