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北宋-第5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三员大将不知道如何应付眼下的局面,李宪不带丝毫情绪地说了一句:“为大将者,必须学会因利乘便,顺势而为。没有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杨再兴似乎有些明白,却没有抓住要害:“公子,你的意思是?”
李宪依然没有丝毫情绪波动:“我的意思是,命令曹成担任总指挥,驮马式弩箭连组成圆阵就地坚守,留下两个连作为机动防御力量,天明之后打扫战场立即撤退。你们率领大部队顺势而为,直接杀向东明城。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杀光常胜军近两万人,而是要彻底打垮这支部队,你们应该知道怎么做吧?”
“对啊!”杨再兴又振奋起来:“现在敌人四散奔逃,天黑之后分不清敌我。如果我们全力追杀上去和敌人的溃兵混在一起,东明城下的赵鹤寿根本搞不清楚我们有多少人。一旦他们自乱阵脚,根本不用我们打,自相践踏就会让他们彻底完蛋。”
李宪这才呵呵大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说的就是这个时候。穷寇勿追固然有道理,但放在眼前这种局面下,那就是胡说八道。以乱对乱,以快对快,这才是真正的取胜法宝。走吧,还等什么?”
口中说走,李宪已经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作出连夜突袭敌营的决定,李宪当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准备。
根据历史记载,东明县知县宋晟带领六百多弓手,组织全城百姓坚守县城长达一年之久,赵鹤寿和甑五臣最后也没有攻下来。一直等到张邦昌当了女真鞑子的傀儡皇帝,宋晟才弃官而逃。
李宪知道这段历史,所以才决定帮宋晟知县一把,同时也给自己的兄弟韩云山报仇雪恨。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屯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本来就是兵家大忌。
邹吉和杨再兴也知道金兵没有攻破东明县城,所以他们才会赞成李宪的提议,直接攻击常胜军的大营,因为不担心城内会出现自己的敌人。
李宪他们前面一百多米远,有一股敌人的溃兵狼狈逃窜,大概有一千多骑。根据李宪的吩咐,卷山第二团的官兵一路上不声不响,只管跟着溃兵催马往前冲。
五六十里路对于骑兵来说并不远,一个半小时就已经赶到,时间到了晚上二更天的样子。旷野地带漆黑一团,但是很远就能看见东明县城,因为城头火把连天。
李宪冲到近处一看,距离护城河三里之外就是包围圈,此刻也是火把连营,而且东面的大营都是乱纷纷,北方大营已经传出号角声,说明已经有溃兵逃回来了。
李宪勒住战马,长枪往前一指:“再兴,命令两个连首先冲进去,只管找敌人营帐放火呐喊,不用刻意去杀人。主力部队以排位单位随后跟进大砍大杀,一定要一触即走,让敌人越乱越好,出击!”
李宪勒马不动,副军团长邹吉也没有动地方,而是带领一个排担任警戒任务。
随着敌营之中火起,紧接着传来此起彼复的喊杀声,李宪不仅没有兴奋,反而眉头紧锁。
邹吉有些奇怪:“现在是浑水摸鱼,几乎没有设么危险,公子你紧张什么?”
李宪轻声说道:“我们只有两千多人,敌人的溃兵返回来之后,依然是一万好几千人。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问题,那就会变成一场灾难。我能不紧张吗?”
邹吉心中一动,随即试探道:“除了我们趁乱夜袭之外,难道公子还担心另外的环节?”
“你呀,难道就不能往深处想想么?”李宪扬起马鞭一指城头:“我的第一个担心,就是知县大人宋晟。如果他以为我们是朝廷官军打过来了,由此沉不住气打开城门,率领数百弓手冲出来捡便宜的话,你说是什么后果?”
邹吉顿时冷汗都下来了:“我们并不是官军,就算宋晟知县打开城门,我们肯定不会进去。可是,如果被赵鹤寿抓记住会抢城,那麻烦可就大了。”
“你知道就好!”李宪轻轻说了五个字,就没有继续吱声儿。
其实,李宪并没有说实话,他真正担心的地方在于:东明城历史上并没有被敌人攻破,如果因为自己横插一脚,结果常胜军攻破东明城占据不走,自己这个穿越者只能立即跳进黄河算了。
当然,担心知县宋晟冒险冲出城,仅仅是一个方面。李宪还担心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韦冬宁执行锦囊妙计,最后会出现什么局面。
李宪前一世是战略侦察兵,深入敌后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作战的综合效能。他既然设计一个大规模的战役,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单纯的目标。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
李宪策划这次战役,一共投入两个团:韦冬宁的铁卫团三千六百多人、杨再兴的卷山第二团四千七百多人,总兵力不足九千人。
但是李宪决定对付的敌人,包括常胜军一万八千人、女真铁骑一万二千多人。要想击败超过自己三倍多的敌人,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已经圆满完成了第一步,那就是把常胜军的一万一千多人打成了溃兵,并借此混入敌人大营,同时进入第二个环节。
利用降兵赚开敌人的城门,历史上各种经典战例数不胜数。李宪不想拾人牙慧,这也是他此前为何没有让杨再兴抓俘虏的原因。
这个时空没有电话、没有电台、更没有卫星定位,信息传递和军队协调,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直接让溃兵把自己带进敌营,这才是李宪通盘计划成功的基础,也是他担心的核心所在。
就在李宪患得患失的关头,邹吉突然惊喜地叫道:“公子你看,城东的敌人大营全完了,城北的敌人大营也已经起火。我们现在怎么办?”
李宪的神情依然严峻,并没有好转的迹象:“现在还不到三更天,我们远远地绕到城北,看看局势如何变化!同时让你的这个排绕到城南看看,然后到城北和我们会合。”
邹吉是土匪头子出身,现在终于明白李宪肯定在等什么,所以才特别强调时间。
就在李宪准备绕到城北的刹那,东明城西面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和此前的混乱喊叫完全不同。
锦囊妙计已经发生作用,李宪顿时精神大振:“其他的不用管了,第一轮总决战已经开始,我们立即赶过去看看结果!”
原来,李宪离开快活林逍遥楼之前,留给韦冬宁一个锦囊,里面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就是关于镇军营接下来的战术动作安排。
在此之前,李宪命令狄猛、韩琮、雷彦兴的护旗营,三天后的四更天出发,插向通津关和陈桥镇之间。
作为一个侦察兵,李宪从来不认为敌人是傻子,更何况面对完颜宗望和完颜阇母这样的对手,李宪绝对不敢掉以轻心。
很明显,狄猛护旗营的行动,在战役的第一阶段是疑兵之计,也是一个障眼法,其目的就是担心自己的行动被敌人察觉。
李宪当天晚上跟随邹吉离开,杨再兴所部战役开始的时候,狄猛的护旗营还没有开始行动,李宪需要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在李宪离开之后,韦冬宁按照吩咐第二天一大早打开锦囊,才明白李宪想干什么。
李宪说得很简单:“命令高尧辅率领四个连入夜时分出发,埋伏在通津关东面五里外的密林之中。如果发现东面有敌人溃兵过来,一定不能惊动他们,等到溃兵过去之后一路尾随上去。命令孟威和陈团带领四个连,入夜时分离开快活林,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东明城西门外,并且立即对攻城敌人发起攻击。”
孟威和陈团虽然才十四五岁,但是带领小股部队踹营,已经干过很多次,可以算得上老油条了。
李宪让孟威和陈团再次带队踹营,就是看中他俩强大的个人突击能力。杨再兴和慕容宫的个人冲击能力,那更是不用怀疑。
李宪兵力严重不足,他必须集中手下冲击力最强大的四个人,突然对敌人发起致命打击,迫使赵鹤寿所部全线崩溃,让自己的战役设计顺利进入第三个环节。
为了给常胜军制造尽可能大的混乱,迫使他们全线崩溃,李宪才会提前设计诱敌之计,然后利用溃兵杀进敌营放火。
这些环节都在李宪一个人脑袋里装着,其他人仅仅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任何人都不可能彻底泄密。
如此一来,保险固然是保险了,一个让李宪没有想到的巨大变故,也由此产生!
0732、击杀赵鹤寿()
韦冬宁因为屡次保护李宪有功,被飞狐军的几大巨头一致认为是核心人物。
除了带兵权限有所欠缺之外,韦冬宁在飞狐军里面的地位,基本上和萧芸娘、牟长霞、唐浩然、薛沁儿、姜四娘相当。所以有关飞狐军和李宪的事情,韦冬宁全都了解。
韩云山和第三营全军覆没,是飞狐军成长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之一,郭药师和他的常胜军是整个飞狐军的死敌,韦冬宁当然知道。
孟威和陈团分别带领两个连,分头从敌人身后杀进营区,韦冬宁并没有参与具体行动,而是在外围冷眼旁观。
韦冬宁是武林高手,而且属于旷世难得一见的美女。孤身独骑游走于乱军之中,还真没有人能把她怎么样,估计也没有人想把她怎么样。
一个绝顶美貌的女子,深更半夜单人独骑闯入混战的战场里面,而且好像闲逛一般,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连傻子都不相信。谁想在这个时候找她的麻烦,估计是活得不耐烦了。
事实证明,一万多人搅在一起的战场,还真没有人找韦冬宁的麻烦。她走到什么地方,不管敌我都赶紧策马闪开。
当然,韦冬宁并不是吃饱撑的,会跑到战场上闲逛。她既然来了,肯定就有目的。
孟威和陈团连破四座大营,宛入无人之境横冲直闯,东明县城西面的常胜军大营顿时彻底乱套。
时间不长,韦冬宁就发现西北角的敌人越聚越多,瞬间就有三千多骑汇集过去,所以她才催动宝马冲过去。
李宪和邹吉在城东。突然听见听天动地的喊杀声,就是韦冬宁引起的。
原来,韦冬宁一直举着望远镜四下打量,居然被她发现一个顶盔掼甲的战将,而且站在一顶大帐篷门口指手画脚,三千多常胜军就是朝他涌过去。
围攻东明城的常胜军,两员大将分别是赵鹤寿和甑五臣,韦冬宁当然知道。她并不知道甑五臣已经被杨再兴一枪给挑了,所以也不知道这员战将就是赵鹤寿。
不管此人是谁,能够披挂全套铜盔铜甲,肯定就是赵鹤寿和甑五臣两人之一,所以韦冬宁决定悄悄靠上去,干掉此人给韩云山报仇。
韦冬宁即便是武林高手,单人独骑也不可能对抗三千多人,因为她的宝马无法冲破密集的骑兵方阵。
宝马进不去,对韦冬宁来说并不是问题,不过是小菜一碟。
双手在马鞍的铁过梁上面一按,她整个人已经飞身而起,然后踏着敌人的肩膀冲向敌阵中央,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就在此时响起。
不能怪三千多敌人齐声呐喊,因为韦冬宁右手拧着未济重剑,左手提着红毛宝刀。凡是刺向她的兵器,全都给削断了,眼看就要冲到赵鹤寿身边。
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美貌得不像话的年轻女子,是一个绝顶高手,关键是她手中居然有两把绝世神兵,让所有敌人只能干哈气。
有人要问了:常胜军一向骑射功夫精湛,现在有三千多人,为什么不放箭?
假如你有三千人,有一个敌人闯进人群之中来,然后你下令放箭。试问:你到底会射死谁?
毫无疑问,射死武林高手的可能性极低,射死自己人的可能性百分之百。
混战之中不准胡乱放箭,就和后世拼刺刀不准胡乱开枪,道理是一样的。
韦冬宁是一个武林高手,按说杀掉一员武将并不难。如果单纯从个人武功来说,的确就是如此。
可是,凡是上战场的武将,身边都有一群死士保护。这些死士,都是武将平时花大把金钱美女恩养出来的,就是为了在最后关头以命换命。
赵鹤寿就有三百多亲兵,面对韦冬宁的疯狂杀戮,他们绝对做到了前仆后继,真正意义上的视死如归,让韦冬宁最后都杀得心悸手软。
没办法,韦冬宁自幼在道观长大,虽然她跟随李宪之后杀人如麻,但是善良的本性永远存在。
赵鹤寿身边的亲兵完全就是挺身受死,前面倒下了,后面继续站出来。
一连杀了四十多人,韦冬宁最后都下不去手,只能一个劲地叫道:“不要让手下前来送死,有本事就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