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46部分

三国新马超-第46部分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超听得贾诩问起,只觉心中立马又了主心骨,一股脑儿将李堪、程银进犯扶风郡,以及自己对这幕后的猜想与贾诩说了,此外,还有俘获那女子是韩遂之女,用计留华佗、阎行行刺、扶风郡善后等事儿,全都给贾诩说了。至于说自己还想改造铁铺子,发展菜园子以及令丑哥四处绑架人才之事,马超暂时没提,一来这个是自己最后的底牌,二来这三件事儿跟今天的议题无关。

    “哦?却不想,诩一去长安诡秘纷杂,原来扶风郡中也是这般风起云涌,少主病体之身,犹可定计击败贼兵,并逃得阎行刺杀大难,真乃天佑马家,天佑大汉啊!”贾诩捋着自己那山羊胡,眼中精光熠熠,口里由衷说道。

    “那时是因为先生不在,若先生在,恐怕贼兵却是连城门都进不了吧?”马超可不敢自夸,在这老狐狸面前,自己还是老实点好,偶尔开开玩笑不要紧,若是品性浮夸,说不定老狐狸真会把自己给卖了。

    “少主不过弱冠之年,能想出那般计策已然可嘉。然少主还未纵观全局,莫要忘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贾诩看到马超是由衷尊敬自己,只是有些言语孟浪后,倒也对马超有些佩服。

    莫要忘了,马超今年不过十五岁,自古明君,有此气度和进退的,又有几人?

    “请先生明示。”孟达对贾狐狸也是深深忌惮并佩服的,他想了一下马超的计策之后,扪心自问,自己当时在场,说不定还不如马超做得如此全面谨慎、环环相扣。

    “仲坚、日谷得基、浑图等首领,以及那些东羌部落,可都是可用之兵,若然他们相助,区区李堪程银,何足道哉?”贾诩笑了一下,那笑容当中,竟然是森森杀机。

    而其他众人一愣,随即心中凛然:若是如贾诩所说,引得羌族前来,那莫说是六七万贼众,就是十万大军,也能留得一半下来!哪里还会向马超一般,只留下不到两万俘虏?

    “先生大才,我等敬佩不已。”马超带头,众人均是向贾诩揖了一礼。

    “然少主所说那杨阜,倒是个人才,为何不见少主将此人降服?”

    阎行、韩英这两人是不可能归降的,所以贾狐狸也不会问,但深知马超爱收拢人才德行的贾诩,又怎能不问这点?

    “莫要说那杨阜,那家伙虽是个文士,骨气却是硬得很!”提起杨阜,马超牙根儿就痒痒:这杨阜,在历史上可是跟马超有过很大过节的,而自己穿越过来,原想着一切还未发生,那就急忙避免发生呗,可那杨阜甚至执拗,誓死不降。

    无论是威逼利诱,还是亲自上演肉戏,甚至是编造流言,可那杨阜就是咬死了五个字:打死也不降!

    “义山果真如此?”贾诩听完马超抱怨,嘿嘿笑了,带着一抹子诡异味道说道:“明日少主随老夫走一趟,定然要那杨阜拜倒在少主脚下!”

第85章 西凉良臣杨阜() 
历史上杨阜与马超不得不说的故事,是在建安十七年的那个冬天。

    浩风如刀锋掠过脸颊,夜寒胜过冰冻的雪峰,那个冬天,兵败曹操手下两年后的马超率领戎狄卷土重来凉州。

    那个冬天,那个寒风凛冽的严冬里,大雪鹅毛般飘洒,望眼天地白茫茫一片。傲立在冬雪里的西凉铁血儿郎,白衣胜雪,激愤的眼眸带着仇恨的颜色,天地就笼罩在白色的肃穆里,静如即将破晓的黎明。

    风中摇曳的帅旗,猎猎飘扬,帅旗下矗立着决心重拾辉煌的西凉第一猛将。

    那一年冬天,马超的锦袍已被染得斑驳,银枪画出卷卷的旋风,白龙马健蹄如飞,凉州诸郡莫不响应。

    那一年冬天,唯杨阜所在冀城久攻不下。立于城头的杨阜,磕头泣血苦劝韦康抗马超到底。然而,自别驾阎温潜水出城求救不成,为马超所杀后。韦康眼中看到,只有马超手下的西凉健儿手中的刀剑如风,黄土被流淌的鲜血染红,战鼓声震苍穹

    韦康怕了,他开城请降,然马超性格冷冽如冰,厌恶韦康抗击八月有余才最后投降,一气之下杀了凉州刺史及冀城太守韦康。后马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雍凉军事。

    夏侯渊领兵救冀,与马超交战不利,退还。杨阜那时以丧妻为由,逃离冀城,投奔外兄姜叙,哭诉马超之恶行,劝其起兵,与乡人姜隐、赵昂、伊奉、姚琼、孔信、武都李俊、王灵结谋共讨马超,同时暗结梁宽、赵衢、庞恭为内应。

    定计后,于建安十七年九月起兵于卤城,马超得知后大怒,将兵讨伐。

    马超出征时,妻子儿女均在冀城,赵衢、梁宽尽杀其妻、子,马超与杨阜战于卤城,杨阜身中五处创伤仍不退战场,誓死与马超决战到底,最后马超久攻不下,且无路可归,只身奔往张鲁处。

    或许,建安十七年冬天那天的雪,便纷纷扬扬记录了马超与杨阜的仇恨。或许,就是在那一天,马超木立在白茫茫的荒原中,没有人看见他的泪,因为,他的泪瞬间凝固成冰

    所以,此时就算这件事儿还没发生,但马超就隐隐觉得,杨阜不可能是自己的部下。因为在另一个时空当中,两人是杀妻灭门的仇人。

    而即便在这个时空当中,马超虽然俘虏了杨阜,但用尽各种手段,仍未能使杨阜屈服。由此,马超便更相信了宿命这一说法。

    可是,当贾诩说他能够降服杨阜时,马超几乎是带着不可置信的惊和喜的。

    没有其他的原因,只因杨阜是历史上曾打败过马超的牛人!

    杨阜的一生当中的功绩,总结起来,有官渡之战时言绍必败;曾败马超、安定陇右;斥责曹洪、进谏明帝;谏止宫室、以史为鉴;屡以死谏、明帝敬之这五件大事,其中所表现出的智、勇、忠、义、廉、直,即使不能与诸葛亮、司马懿相比,也应该和陈群、顾雍、二张等相比,直说了吧,马超认为,西凉人物当中,除了贾诩、姜维这二人外,唯有杨阜最为全面优秀。

    杨阜远见卓识、铁骨铮铮、敢于死谏、勤政廉洁,几乎是一个时代完美的化身。马超自忖,自己若是能得到杨阜的辅佐,那距马家征服雍凉二州,至少会缩短三年时间。

    与贾诩一起走入关押杨阜的房间时,杨阜并未正眼瞧马超或贾诩一眼,那时的他,正在挥笔写些什么。

    纵然马超在心理上对杨阜有些隔阂,但马超敬重杨阜是位人才,所以关押杨阜的不是大狱,而是一间厢房。甚至,马超还吩咐那些看押杨阜的士卒,对于杨阜的要求,只要不是涉及逃跑的,全都尽力满足。也因为,杨阜才能有笔有竹简有闲情逸致在此泼墨。

    时年二十二岁的杨阜,正是崭露头角的年纪。杨阜虽着一身囚装,然他那清绝闪熠的脸庞,亮如星辰的眼睛,冷峭的眉毛和高挺的鼻梁,俱是在告诉马超及贾诩,纵然他杨阜是位囚犯,但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位英俊内敛、气度静雅的囚犯。那一身囚装,似乎不是显示罪囚的枷锁,而是为了升华杨阜气质的神圣披衣!

    行得近前,杨阜仍专心自己的著作,丝毫不未来人所动。马超与贾诩也不打扰杨阜,只是马超低下头来,来看清那竹简上,已经密密麻麻写下了不少字迹:

    羌人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欺零侵害。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此乃汉羌矛盾之源也。

    羌族其人,崇拜武力,以战死为吉利,病死反而不祥。堪耐寒苦,善于山谷游骑作战。非汉人武力可征服之。

    羌人风俗奇异,比如父兄死,后人可续其妻,以故繁衍很快。没有名义上的君长,择强者而奉之。此等风俗,大异汉族,攻之不尽,守则穷匮,如之奈何?

    这些,马超看了七七八八,总算明白了,杨阜被困在扶风当中,居然还在忧心汉羌矛盾,还在苦思解决汉羌矛盾的良方秘药!

    好个杨阜,不愧是西凉第一良臣!困身于此,仍不忘汉羌大事,如此胸襟谋略,焉能不成就一番大事?

    而杨阜写到这里之后,皱了一下他那宽宇的额头,似在思索良策。许久,或是仍无头绪,才从思绪当中挣出,抬头看了一眼来人。

    而当杨阜看到来人之后,杨阜立时神色大变,慌忙起身整理一下囚服之后,躬身拜倒。

    马超一下傻眼了:这怎么回事儿,莫非是自己的王霸之气突然爆发,适才虎躯一震、再震、狂震,震得杨阜心悦诚服,叩首请降,誓死要辅佐自己建立西凉的新未来?

    早知道自己一出面,杨阜便纳头便拜,那自己当初还磨磨唧唧让马腾、庞德、丑哥这些人想方设法去折磨人家干啥?干啥啊?!

    马超正要开口,打算让杨阜起身:意思意思就行了,只要你忠心辅佐,咱也不是小气之人,日后只要是你想要的,咱就想尽一切办法满足你!什么吃香喝辣,什么高官厚禄,都不在话下啊

    可是,杨阜一张口,马超的脸立马就黑了,因为他发现,杨阜跟本没鸟自己,他下拜的对象,居然是贾诩那老狐狸!

    “恩师前来,受弟子一拜!房屋恹仄,衣冠不整,还望恩师勿怪弟子失礼”

第86章 贾狐狸完虐杨阜() 
“起来吧,老夫不过在游历期间,教过你两年韬略,还称不上你的老师。”贾诩虽然嘴上这样说,身子却是纹丝不动,坦然受了杨阜这一礼。

    杨阜见贾诩如此,心下更是惶恐,又见贾诩是同一锦衣少年一同前来,心中竟有些不祥的预感:“恩师莫不是也来劝阜投诚的?若如此,阜宁死不从!”

    杨阜并不认识马超,一来是在战场上之时,马超在城墙上指挥郡兵防守,两人即便有过一面之缘,但杨阜也想不到马超的身份;二来是杨阜被俘期间,马超心中膈应,虽然让马腾、庞德、丑哥、韩枫等人均来劝诱过杨阜,但马超却并未亲自前来。

    但此时贾诩从容进得这个房间,那些侍卫又对贾诩及那锦衣少年极为恭敬,杨阜眼光何等毒辣,一眼就猜出了贾诩来此的原因。

    “劝你投诚?呵呵,老夫游历多年,也曾指导过不少天资聪颖的士子,但如你这般妄自尊大、异想天开的徒弟,还是第一次遇到。自此之后,莫要再向他人说起你曾从学于老夫,免得他人认为我贾诩有眼无珠!”贾诩拂然作色,起身就要离去。

    马超看着贾诩假惺惺的表演,虽然心中好笑,但对贾诩的威望及评价,却是又高了几分:这老狐狸,居然还学子遍天下,若他的徒弟都是如杨阜这般的青年才俊,那一统天下也指日可待啊!

    贾诩转身欲走,马超也一幅悻悻的模样跟着,唯独杨阜慌了神儿,赶忙抱住贾诩的大腿,口中连连告罪说道:“恩师勿恼,徒儿知错,徒儿知错”

    在古代,讲究这天地君亲师五常,这老师的地位,可比现代社会高太多了。尤其是授业恩师,那更是高到没边儿了,基本上就跟那徒弟的亲爹一般。所以,杨阜此时的表现,虽说有些肉麻,但也在情理之中。

    看到杨阜这般作态后,马超心中不禁喟叹一声:杨阜啊,你这要是还能逃出贾狐狸的手掌心,那你也就不是他徒弟、而是他爹了!

    不过,这贾狐狸不按套路出牌啊!靠老师身份来压人家,简直就跟游戏当中靠顶级装备完虐敌人一般,丝毫没有技术含量嘛而自己要是早知道他跟杨阜还有这么一层关系,那之前还先瞎折腾个什么劲儿啊?

    “先前见你在那纸上还写着汉羌之策,嗯,如此这般身陷囹圄却不失大志,勤勉好思,算得上是心智坚毅之辈,若不是如此,老夫定然与你割了师徒情分。”打一棒子,再给一个甜枣,贾狐狸这手儿,玩得儿实在漂亮。

    “恩师教导的是,然汉羌之间,积怨已深,仇兵连年不解,实属我大汉心腹之患。恩师在此,还望教阜”杨阜之前本就陷在这个无解命题当中,听到贾诩说到这些,自然躬身请教。

    “你也知晓,为师毕生的心愿,就是看到汉羌一统,和睦共荣。你所书问题,为师自然也有解决之道。然为师今日要告诉你的是,空想误国,躬身力作方可兴邦。似你这般思虑万千却不为一事,焉能想出解决之道?”

    马超愣愣看着贾狐狸:这老货啰里吧嗦说这么多废话到底是啥意思?

    不仅马超如此认为,就连杨阜也是一脸迷茫,抬了抬头,恭声问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恩师学谋似海,正当躬身力作;阜学识鄙陋,茫然无绪,即便想为,却有心无力也。”

    “今日恰逢高人在此,徒儿何弃美玉而问砖石?”贾诩似笑非笑看着马超,一幅坐岸观火的神情。

    而马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