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334部分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334部分

小说: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信自认他所创立的讲武堂培训体系,可比完全放羊式的战场淘汰机制要科学的多。现在的华夏,完全可以批量产生更多更强的名将。

    陈信带着警卫旗队,骑着战马一路小跑,终于,在快要天黑的时候,他们到达了旅顺地区。

    现在的旅顺,也早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成千近万的民工们,在初春的寒风当中,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劳作。

    按照规划,现阶段旅顺地区的建设重点,主要是对旅顺南城的扩建工作,还有黄金山、西鸡冠山两处军港入海口位置上的堡垒,当然,最重要的码头堡垒也是不能忘记的。

    原来被拆毁到一定程度的旅顺北城,还有很多残余的青砖、石料等材料,仍旧留在在原地。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工程人员们并没有浪费这些材料。

    在塑形作用极其强大的水泥面前,无论这些剩余的简直材料到底是多么的奇形怪状,专家们都能把他们用于各处新堡垒的修建。

    留在旅顺的付言带着陈信检查了一遍所有预定要修建堡垒的位置,与总部之前规划的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旅顺南城,更往南一些的地方,王国重新修建了一个“外城”似的堡垒。

    这座堡垒,从内陆地区一直延伸到了军港码头的附近,并且,在原旅顺城墙上,每隔50米左右,就新增一个突出部。

    这些个突出部,在大明,叫做马面,是一种很古老,却很有效的建筑理念。

    它是为了减小城下的死角面积,同时增加墙头上火力投射密度而专门弄出来的。

    在军港的码头上,施工人员们,也已经修建了一道并不算是太高的外墙。

    这道军港码头外墙和旅顺南城城墙之间的距离,只有不到100米,准确的来说,是75米。

    这个距离,按照这个时代的规制来说,就基本上如同是沿海、沿江地区的城池和水城之间的关系一般,二者相辅相成。

    中间的这75米的宽度历练,完全处在两面城墙的攻击范围之内。

    处于防守一方的华夏守军,可以在这条宽大的通道里面,展开、集结、收拢部队。并且,当部队从这里出击的时候,也是极其的方便。

    在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需要撤兵的时候,依然能够使用这里,依靠两面城墙上面的强大火力,掩护出击部队撤退。

    现在,在军港码头外墙的里面,正在开挖泥沙,挖掘地基,因为按照规划,这里也要修建一个内港。

    黄金山入海口附近修建的堡垒,从作用上面来说,基本上就是是一个大型的炮台。

    这个炮台,正好就修建在旅顺军港水道的入海口位置东侧,华夏军方的炮兵,在安装了王国最新的重炮,控制了这里以后,整个黄金山水道的西侧就是绝对安全的区域。

    陈信在国内的时候,和大家一起商量过,接下来,王国就要在西鸡冠山那边的半岛地形上面上面修建防御阵地。

    计划当中,准备用棱堡、炮台,土夯城墙、壕沟互相结合起来,沿着山体的走向逐级设防,形成梯次上升的纵深防御工事。

    在这种体系之下,防御力基本上已经算是很强大了。

    不过,就算如此,依然有军官提出,等到战时,可以临时在防御工事内部的各处要道,施放铁丝网、拒马、铁蒺藜、地雷等东西。

    陈信看着周围的地形,默默的在脑海中盘算了一下那副场景,不由打了个冷颤,还真是想想都觉得可怕。

    要真是那么搞,那旅顺地区的防御体系,可就就十分玩完备,完全说得上是固若金汤了。

    只要前期的各项计划顺利实施,侦查部队完成对敌人的战场遮蔽,并能够提前得到后金军大举进攻的消息,王国就可以紧急从国内海运一批军队过来。

    都不需要进入军港,从南面海域,就可以直接进入这些修筑好的防御工事内。

    到时候,后金军就算是用上万条人命,来往死里填,都不可能填的下来。

    更何况,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后金的那些个奴隶主们,就绝对舍不得把本来就不多的人口,往这个无底洞里面填,毕竟,不是谁都能被洗脑洗成乃木希典的。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只是个设想而已,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眼下,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扩建旅顺南城。

    而周边航道上的防御工事,则只是暂时在黄金山的山顶上修建了一个小炮兵阵地,作为警戒、威慑之用。

    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无误,在炮兵阵地上,还设立了一个烽火台一样功能的建筑。

    这个警戒体系,基本上就是完全照搬的中国古代军事警戒、传递体系,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甚至于在电报发明初期,最有效的传信方式。

第三百九十九章 待价而沽() 
在付言的带领下,陈信视察完了整个施工场地之后,又一起回到了旅顺南城的原明军副将府。

    这座副将府,可以说是整个旅顺唯一能够让人看得上眼的建筑了,所以,这里就一直被辽东地区军管会、旅顺派遣军指挥部所占用,充当临时的办公地点。

    陈信到来之后,自然也是住到这里面来,毕竟,集中办公,能够节约大量的警戒人员,即安全又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陈信刚回到府里面,就有秘书处的人找了过来。

    陈信身边的辅助人员,分为了三种,其一,就是从军方个专业部门挑选出来的副官们,他们是负责帮助陈信解决军事上的工作,并应付陈信一些相关专业数据上的咨询。

    其二,就是专职服务人员,以王宫当中的侍从、女仆,管家等为代表,基本上就是处理陈信生活上面的事情,为陈信私人服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工作当中去。

    其三,就是秘书这个群体了。

    陈信专门建立了一个只向他本人负责的秘书处,协助他来处理王国内外的政治、公共事物。并向外界传达他本人的意见。

    在外面,这些秘书,很多时候,就是陈信的代表,

    当然,这个代表并不是说秘书们能够对王国的政务发表意见,这不可能,陈信制定的规则,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里的这个代表,意思是说,他们是负责监督陈信所下达的命令执行情况的一群人而已。

    虽然只有监督、传达的职能,可是,在工作中,随着陈信慢慢的向内阁等行政部门放权,秘书处的担子和重要性,也越来越重了。

    那名秘书一见陈信就禀报道“君上,好消息啊,我们向四周地区的原东江镇残余部队威逼利诱的行动,起效果了。

    就在几天前,已经有一支东江镇兵的头头沉不住气,派人来了旅顺了,来人明确的说了,想要投靠王国,一起打鞑子。”

    “哦?这才多久啊。”陈信都有点愣神了,不过也就是一瞬,随后立刻恢复了正常,继续问道“是东江镇的哪一个将领?居然这么沉不住气?”

    “启禀君上,是原东江镇,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振南的儿子,毛承祚。”

    陈信刚刚从外面回来,跑了好几天,有些累,还没缓过神来,乍一听到这么一长串的名号,有点懵。

    下意识的问道“谁?毛振南是哪个?”

    “呃”秘书有点尴尬,局促不安的挪了下脚步解释道“是属下没有表达清楚,就是毛文龙,他字振南,属下刚才是为了表示尊逝者讳,称呼了他的字。”

    “······”陈信装作若无其事的从侍从手中接过了茶水喝着,缓解着尴尬的气氛。

    陈信坐下来,放下茶杯,想了一下后,才记起来,毛承祚是哪一个了,

    等到他想起这个名字后,不由的就是一笑,这位毛文龙的儿子,还真是个悲剧啊。

    袁崇焕在擅自杀掉毛文龙之后,直接拿过了东江镇的兵权,点验兵马。

    在核实完兵马数量后,袁崇焕把整个东江镇分成了四个协,然后分别由副将陈继盛、参将刘兴治、徐敷奏,还有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祚四个人分别统领。

    这一步,即分化了东江镇的实力,又以毛承祚这个毛文龙的正统继承人,稳住了那些心思动荡的人员。

    然后,毛承祚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袁崇焕不断的施展手段,把东江镇搞的鸡犬不宁,内部争斗不休之后,直接把整个东江镇再次进行了整合。

    这一次,袁崇焕把东江镇分成了东西两个协,分别任命陈继盛和刘兴治两人统领。

    堂堂毛文龙的嫡传继承人,就被两个外来人给夺取了权力和地位,简直可以说是悲剧。

    陈信稍微搜索了一下毛承祚的名字之后,相关的记忆,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没办法,毛承祚在历史书上,还真的没留下什么过多的笔墨。

    或者说是,就算留下了笔墨,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在陈信这种普通教育水平的人脑海中,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毛承祚派来的人呢?”

    秘书马上汇报道“君上出去视察,无法短期内赶回来,所以,属下做主,吃喝不愁的供应着凉了他几天时间。

    然后,安排军方,让他见识了几次我军侦查部队德胜归来之后,上缴战利品的场面。”

    陈信笑着点头说道“不错,秘书处干的相当不错,就应该这样。

    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军手中的力量,这样才能让他们看清楚自身的水平,更好的参与到谈判中来。

    不过,我琢磨着,这个毛承祚啊,说是准备投靠我们,可是实际上,未必说的是实话。

    我猜测了一下,他本来就是大明官军的一份子,他会不会在暗地里,另外派人去了登州、辽东几处军镇。

    甚至,说不定,他可能还和后金那边投降过去的几个原东江镇军官等有联系呢。

    我可是从来没有高估过这种军阀的节操,在历史上,多次证明了军阀,就是一群谁出的价高,就跟谁走的无信之人。”

    “君上所说的,属下们也都讨论过,大家都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所以,属下做主,直接晾了他几天。

    不过,毛承祚现在,驻扎在辽东海面上的岛屿当中,他所驻扎的岛屿,对面的后金军民,早都逃光了。

    复州的后金军,又被山川所阻隔住,我军呢,现在又在金州地区,留下了一支海上力量,每天都有军舰在金州外海的海面附近巡逻。

    毛承祚,要想投靠后金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根据我们从国内请来的情报分析师分析认为,毛承祚这个人,作为毛文龙的儿子,一向以东江镇正统继承人自居,不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真不会去投后金鞑子的。

    所以,这一次谈判,他可能是准备在我军和大明登莱镇兵和关宁军之间做出个选择。

    其中,因为他们之前的走私行动,基本上就是走的山东方向,所以,登莱镇兵的机会最大。

    其次,就是屡战屡胜,已经在明朝军民当中树立下了威武形象的我军。

    接下来,才是由害死了他爹的袁崇焕经营了十几年的关宁军。

    最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才会考虑后金方面。”

第四百章 利益诱惑() 
陈信听到秘书的话,站起身来,在桌子周边稍稍转了两圈,慢慢的思考了起来。

    这个毛承祚,原本也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陈信也是在去年皮岛分裂那一事件,下令追杀准备投靠后金的皮岛明军的时候,才从情报部门的报告当中,听说这个人的。

    在原本陈信没有穿越前的历史中,这个毛承祚和众多的毛文龙子侄、义子等人,一直对于毛文龙的死,而耿耿于怀。

    在袁崇焕被崇祯下令处死后,这些毛文龙的子侄辈们不方便出面,但是,有其他“不姓毛”的曾今在东江镇任职的军官,上疏为毛文龙请求抚恤、恩典、平反。

    但是,这事却没有“顺应帝心”,这是在逼崇祯承认错误啊,怎么可能被同意呢。

    崇祯皇帝,在袁崇焕擅自假传圣旨,斩杀了毛文龙之后,迫于形势的缘故,很是说了一些赞同袁崇焕行为的话,并且还为袁崇焕私下里的行动站台,提供了合法的依据。

    这时候,虽然因为一些原因而下令处死了袁崇焕,可是,他却也并不愿意打他自己的脸。

    所以,最终,崇祯还是以毛文龙“靡费军饷、牵制无功”为理由,拒绝了东江镇军官们给毛文龙请求平反、抚恤的请求。

    但是,实际上崇祯的心中也是知道毛文龙被袁崇焕给错杀了的,所以,还是同意了让毛文龙的家眷,把毛文龙的骸骨给迎回家乡安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