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

第7部分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第7部分

小说: 道证诸天超脱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沿着官道走了许久,至天色将暮,才到了一处城镇,唤做梓潼县。街上人群不多,各个客栈却是近乎满座。毕竟此地也是直通剑门,往来客商极多。所谓‘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是以行商过客少有还在外面逗留的。

    知非道人正要找个客栈投宿,目光一转,却见街角有个十岁左右的孩童,那孩童衣服破旧,有些偏小,倒是算不得脏污。吸引他的是这小童眸眼澄澈,令他莫名心动。

    细心观察下,更能见着这孩子举动间另有气度,倒像是幼蒙庭训的世家小公子。知非道人不由升起了收徒之念,也算在这方世界留下传承。他目光留驻少许,却并没有现在就找过去的打算。道家收授弟子传人,向来是师父找弟子,之前必然会做一番了解。

    正要进的客栈,寻人打听一下这孩子的一些情况,再做决定。那孩子也注意到了知非道人的目光,他也不畏怯,大大方方的向知非道人走过来。然而,知非道人却是一脚踏入了客栈,并没有找他搭话的意思。这孩子却也神色不变,只是愣了下,坦然的从门外走过。

    知非道人一直在留意着这孩子,寻小二要了碗面条,一边吃着一边打听关于那孩子的事情。

    原来那孩子唤做徐潼臻,乃是本地举人徐贤徐老爷之子。家中虽无多少田产,也还富足。两年前家里遭了祝融之灾,家中宅院化为白地。万幸的是人都给救出来了。

    要说家境一下子衰落,这也罢了,那徐家老爷也不是看不开的人,说道只要家人无恙,些许财帛算的什么,挣回来便了。一家人平平安安最为重要。只是有些心疼那些被火烧毁的藏书。

    徐老爷遣散家中仆役丫鬟,变卖田地,又开了个私塾给乡里孩子们启蒙,收些束脩,日子倒也过得去。可那徐夫人却在一个月后染了风寒,煎熬了两个多月撒手西去。那徐夫人和徐老爷相识于微末,向来不离不弃,相互依靠。徐老爷当年能安心求学,考取功名也多亏了徐夫人勤劳持家,纺织刺绣补贴家用。是以两人感情甚笃,徐夫人这一去,徐老爷也抑郁成疾,当年冬天就过世了。这孩子便流落街头,成了孤儿。

    听到这里,直飞到人也不由感叹:“真个可怜。”

    “谁说不是呢。”小二说道:“这孩子生计便没了个着落。他素来机敏,有时给往来客商做点儿活计,或者在我们这些客栈帮帮忙,总能换些铜子儿。加上乡亲们不时的接济,倒也能够过活。”

    知非道人赞道:“这么来说,这孩子倒是个很好的孩子。行了,你先下去吧。”心里却对这孩子更感兴趣了。“只是还得多观察一二”心里这么合计着。用过了素面,知非道人让小二开了个房间休息。

第13章 夤夜需悟剑,晨起见潼臻() 
盘坐床上,知非道人又琢磨了会儿剑法。他有心结合纯阳真人传他的剑诀的理念,创出自己的剑法。

    受前世在地星的网络影响,他对于这套剑法野心颇大。按他的构想,当先是由简入繁,自后天八卦创出八路剑法,演化周天万物,而后化繁入简最后归于一剑。第二个层次,便是由这一剑重新衍生两仪四象五行八卦,走一剑生万法的路子。再往后便是逆反先天,当然,限于他现在知见有限,实在难以想象那又是怎样的光景。

    只是眼下,这第一步的后天八剑,他固然想法多多,成招不少,奈何无法统和到八卦意象中,支撑不起八卦的意蕴。这也是他除了平日里自己练剑,轻易不都不使剑的缘故,毕竟,他正在创的剑法和他此前所学得全真剑大是相异,运剑时难免多有不谐之处,与正正的高手交手,往日最擅长的剑法反而不够看了。

    知非道人琢磨了好一会儿,依然和往常一样,千头万绪,一团乱麻。他心中不免有些烦躁,下床倒了杯茶,目光却瞥见箱子下面的角落里有本书册样式的玩意儿,想是这些不容易看见的角落里,客栈也不曾用心打扫过。直到他发现时,那物什上面也铺满了灰尘。

    取来一看,果然是一册书籍。知非道人大是好奇,要知道北宋那个时代,书籍之物还甚是珍贵,不管识字与否,持有人都会小心收藏,视若珍宝。他打开来一看,却是一册卦书,讲的是文王八卦——大约是某个算命先生遗落至此,知非道人索性便就着桐油灯慢慢看起来,也算是消遣。

    看着看着,当读到卦象和节气之时,他脑海中忽然灵光闪过,却是想到用二十四节气为象,分以四季,按万物枯荣生发,然后再归于八卦意象,岂不就成了?我先前只想着以八卦来创出各代表一卦的剑道,却忘了自身底蕴不足,境界不到,便如后世的小学生解高数题,终究是太过好高骛远了。

    “终究还是要多读书啊”知非道人自嘲道。想到就做,他吩咐小二取来纸笔,写写画画,想了想,又觉得不甚满意,将之一一抹去。正思量间,又想起对二十四节气的记载,有了新的想法,放下纸笔,打坐了一小会儿,待得心平气和,才自开始在脑中推演。

    待得黎明的第一道光照进屋子,他猛地睁开眼睛,道:“成了!”看看天色,又听到外面渐渐嘈杂起来的声音,知道行人客商都已陆陆续续起来,并不是演练剑法的时候,他也不着急。慢慢洗漱好出门,结了店资,出门去寻找那个唤做徐潼臻的孩子。

    他来到大街上四下留意,却并没有找到徐潼臻,暗道:“昨天却是忘了询问这孩子栖身何地,大是不该。”也不失意,只道没有这师徒缘分。买了些干粮食物,问了去青城山的大概方向,便朝着城外走去。

    说巧不巧,知非道人出城不久,便见一条清浅小溪里,三五个孩童正在摸鱼,他有心寻找的徐潼臻也在里面。心下好奇,知非道人便走了过去,却见徐潼臻的鱼篓里已经有了好些条巴掌大的鲫鱼。他也不说话,就站在那里静静的瞧着。

    徐潼臻又抓了一条鱼,放回鱼篓的时候直起腰来,瞧见了一旁的知非道人:“道长叔叔,要吃鱼吗?七文钱一条,可比鱼肆上要便宜不少呢。”

    听见徐潼臻说话,另外几个孩童也围了过来,不过他们并没有招呼知非道人买鱼,而是说道:“是啊,道长大叔,潼臻的鱼可是比鱼肆便宜呢,而且还都是刚抓的,都新鲜着呢。”

    知非道人笑道:“好啊,你们的鱼贫道都要了,不知要多少钱啊?”

    那几个小孩子却道:“道长大叔,只有潼臻的鱼要卖给你,我们抓的可要带回家呢。”

    徐潼臻也歉意地对知非道长说道:“道长叔叔,我的鱼要留一条酬谢苏先生,其他的一共六条,您给四十文就好了。”

    “哦,为什么呢?”知非道人说着,数出五十文铜钱,递给徐潼臻。后者麻利的用草绳将六条鲫鱼穿好系在一起递给知非道人,一边回答道:“因为先生对我很好,时常叫我读书写字,所以我很感激先生。”接过知非道人的铜钱,数了数,又递回了十枚“谢谢道长叔叔,这鱼是四十文,您给多了。”

    知非道人满意颔首:“这钱可不是贫道多给的,你的鱼很不错,而且按鱼肆里的价格,也不是四十文能买的下的。”心里却对徐潼臻口中的先生起了好奇之意。心道:“若是真个收徒,说不得还得去会会这位先生。”

    徐潼臻摇摇头:“道长叔叔昨天就注意到了我,想来是听说了我的遭遇,所以有意照拂我一些吧?其实像叔叔这样的好人潼臻遇到过好多,好意潼臻明白,也心领了。其实没必要的,我每天捉些鱼虾,采些草药,还有乡里乡亲的叔伯阿姨们时时照顾,生活并没有问题。只是,潼臻也有自己的坚持,还请道长叔叔理解。”

    旁的那些小孩子似乎也是常见这般情景,都道:“是啊,道长叔叔,潼臻是不会多收您的钱的。”

    知非道人微微一笑,心里却是颇为赞许。又道:“你可以接受乡亲们对你的好意,为什么不能接受贫道的呢?”

    徐潼臻说道:“因叔伯阿姨们都是住在那里,潼臻相信长大了能够回报大家。可是道长叔叔不是这里附近的人,这回受了道长叔叔恩情,将来潼臻未必会有机会报答,所以,潼臻虽然心里感激,却也只好拒绝道长叔叔好意。”

    知非道人大笑道:“好个聪慧的娃娃,不知这些道理可是你口中的苏先生教你的吗?”

    徐潼臻点头,道:“有些是先父在时的耳提面命,有些是先生教导的。”

    知非道人说道:“那么,徐潼臻小友,贫道可以麻烦你带我去拜访你口中的那位先生吗?”

    徐潼臻点点头,出了小河,洗净了腿脚上的泥,放下裤腿,背着鱼篓,向着几个小孩作别。随后看看道士手中拎着的鱼,欲言又止。

    知非道人微笑道:“不妨事的,听你所说,你的那位先生也是位德风高远之士,不会介意的。”

    徐潼臻点点头,道:“那么,道长叔叔请随我来。”说着,前头引路,领着知非道人向前走去。

第14章 先生名苏轼,塾前初结识。() 
出乎知非道人意料的是,徐潼臻所说的书院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郊不远的半山腰上的一座古庙。学生们也都是些十到十五岁之间的小孩子。

    苏先生也是这两年才来到这里的。他收的学生都是附近穷苦人家的孩子,这些孩子们来上课并不需要束脩,愿意来的便来者不拒,这就更让知非道人钦佩了,心里琢磨道:“却不知是哪位贤人?”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徐潼臻所说的书院已经遥遥在望。耳边又能听见孩子们朗朗书声,走的更近些,便见庙外有着大块的空地,巨松环峙,翠草如茵,草地上搭着七八张条桌,那苏先生正在教孩子们诵读千字文。徐潼臻向着知非道人左了个噤声的手势,后者见了会意,静静地立在古松后面,听苏先生授课。

    苏先生是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一身青色儒衫,面如冠玉,好一副翩翩君子的模样。

    不多时,苏先生便发现了知非道人,于是对着一个约莫十三四岁的少年吩咐道:“好了,暂时先学到这里。王大郎,你先领着他们读会儿,我去接待下客人。”安排好学生,苏先生便向着知非道人迎来:“贵客光临,有失迎迓。”

    徐潼臻上前见礼,说道:“苏先生好。”正要向他介绍知非道人,知非道人已经走上前来:“贫道知非,见过苏先生。冒昧前来,打扰了先生授课,罪过罪过。”

    那苏先生微笑道:“道长言重了。今天上午的课程已经完了,等他们记熟后下午才是讲解。此刻我却是恰好清闲。”说着,指了指古庙:“道长远道而来,不妨进去小坐,喝口茶?”又对着徐潼臻说道:“潼臻,你去烧些开水,给我和道长沏杯清茶。”

    徐潼臻应道:“好嘞,先生您稍等。”便一头钻进了庙里。知非道人拱拱手:“固所愿也。”

    两人相视一笑,互道了声:“请。”便一起走了进去。

    入得庙内,只见一几一桌,几个凳子。俱是干净透亮,除此之外,却是再没有别的物什了。苏先生说道:“我来之前,这里早已荒废,些许神佛雕像都成了碎泥。我便将这里修整了一下好在庙子不小,还能安排下书房卧室,我和潼臻便寄居于此,陋室粗鄙,非待客之地,道长雅量高致,当海涵一二。”

    知非道人笑道:“孔子云,何陋之有?”

    苏先生道:“我可不敢自比圣人。”又笑笑:“我平素在这里读书,闲极无聊又将这里做个书塾,,闲时教些孩子读书识字。”

    知非道人道:“先生此行大善!我听潼臻说先生教授这些孩子,却不曾收过束脩,委实叫贫道钦佩不已。”

    苏先生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道长过誉了。”搬过凳子:“道长请坐。”两人对着几案坐下,苏先生才又道:“不过略尽绵薄之力罢了。这些孩子们清一色的都是穷苦出身,原本饭都吃不饱,这些半大小子们都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之一,哪怕明知读书才能谋个更好的出路,家境影响下却也不能时时前来。况且在我这里,也不过是教他们认几个字,会些算数,懂些做人的道理。别的,我教不了,他们也没功夫学。”

    知非道人却道:“先生这般,已经很了不起了。”

    苏先生淡淡一笑:“或许吧。对了,在下姓苏轼,字子瞻,请教道长法号?”

    知非道人倒是吃了一惊,眼前这人居然是那个名传千古,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东坡居士?自己这运气可当真不差。只是历史上怎么没记载他做过这等义务教育?唔,定是苏轼他不以为功,未曾说与他人知晓,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