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暴改全世界 >

第110部分

暴改全世界-第110部分

小说: 暴改全世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的水可比现在清多啦,每年的春末夏初,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爱在这边玩,捉鱼、游泳、掏鸟窝,撒着欢儿的疯玩。”

    “那个时候这里还有一句顺口溜,叫做‘铺着地,盖着天,窑坑洗澡,枕水碓’,说的就是这边的风景,只是现在看不见咯。”

    老大爷的脸上浮现出缅怀的神色,也不知是在追忆曾经的欢乐时光还是迷人风景。

    一个带着眼镜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开口问道:“大爷,听说在公园东北面原来的苇子坑村有个老君庙,周边还有不少的土坯、碗罐什么的,听说老值钱了,那些您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古董么?”

    老大爷收了收心神,给出了解答:“听我父亲讲,这里在清朝的时候就是一片窑场,周边很多百姓在这里干活,捣鼓出来的玩意儿倒也勉强可以算是文物吧,我家里有两个瓦罐就是在这里烧出来的,不过做工相当粗糙,没什么收藏价值的,小伙子可不要被蒙骗了。”

    小伙子顿时有些赧然,不过也可以说是受教了,差点被发财梦冲昏的脑子也是清醒了不少。

    老人家接着介绍道:“几十年前,这一带田地还是比较多的,而且从麦子店、六里屯到水碓子这一带的土质好,适宜烧炙,陆续就建起了数家砖、瓦、盆窑,形成了东郊有名的串儿窑。”

    “后来,窑场被废弃了,附近的人又利用积水的窑坑用来养鱼,在水塘周边种田,也算是凭着勤劳和智慧靠着老天爷赏口饭吃。”

    “再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以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断断续续经过了30年的建设,你们现在看到的世纪喷泉广场、层林浩淼、欧陆风韵、公园南部景区、游乐区等几十个景点才相继建成,当年的旧窑坑才变成了如今的向阳公园。”

    周围的听众们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冯子默虽然也听的津津有味,但更感慨的却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固然日新月异,但是那种岁月的沧桑和积淀同样被破坏殆尽。

    而且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历史见证者们的纷纷老去,好多好多古迹乃至绝活儿都可能淹没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然后被遗忘。

    不过冯子默虽然觉得挺可惜的,甚至萌生出做点什么的想法,但是冯子默又自嘲的笑了笑: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多久好活,居然还操着紫禁城的心,不是闲着没事儿干么,何况自己忙着呢。

    有些意兴阑珊的冯子默没有再在向阳公园多做停留,原本打算去见识一番的游乐场区域也没有前去游览。

    径直从北走到南,出了公园南门,冯子默便回到了旁边的帝都烨郡王酒店。饱饱的在酒店吃了顿自助餐,冯子默回到自己的房间准备着明日的面签。

    对于面签,冯子默的把握还是蛮大的,毕竟冯子默此时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没有明显移民倾向,不仅身家过亿,国内还有父母的牵挂,理应不会被签证官认定有移民倾向。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万一签证官大姨妈来了,或者遇上签证官心情不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任性的拒签掉,那可就悲催了。

    不过冯子默想着签证官们毕竟都是专业的,应该不会如此情绪化。

第153章 面签() 
第二天,冯子默一如既往的天没亮就起床,在酒店外61000平方米的绿化喷泉广场找了个角落进行着日常的修行。

    呼吸法和军体拳自是一个都不能少,直到天色大亮,冯子默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所浸湿。

    回到宾馆,洗了个澡,换了身衣服,又在自助餐厅放开肚皮大吃了一通,冯子默就带着资料前往此行的目的地。

    冯子默按着预约时间稍稍提前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到达米国大使馆外,此时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龙,有拖家带口的,有独自成行的,还有好多结伴而行的老年人。

    由于大使馆里面不能携带液体和电子设备,所以类似与手机这些不允许携带的物品都需要先行寄存起来,冯子默就看到两位似是结伴而行的小伙子由于排在队伍中不同的地方,两人交流基本全程靠吼。

    大使馆外排有好几条队伍,冯子默按着队伍前面的标识,找到了写有自己预约面签时间的队伍,由于前面已经排了好几十人,等到冯子默来到大使馆入口的时候,已经排了大约半小时左右。

    冯子默出示了自己的护照和确认页,就进入了米国大使馆第一道门。

    进入第一道门之后,依然是排队,进门又继续排了大约15分钟,冯子默才被准许进入第二道关卡。

    在入口处,工作人员再次检查了冯子默的护照和确认页,并在护照后面帖了一个二维码。

    再进入第三个门,就是过安检,大使馆的安检其实跟机场的安检没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所有液体、手机、电子产品一律禁止带入,只带面签的资料进入即可,而且面签材料需要装在一个透明的文件袋里。

    安检过后,冯子默跟着人群继续往前走,这才进入到面签大厅。

    不过哪怕到了面签大厅,依然是没完没了的排队,冯子默先是在一个通道内排队等候审查材料,工作人员又指示冯子默到1号窗口递交材料。

    材料递交上去之后,工作人员给了冯子默一个号码牌,并让冯子默在队伍的另外一侧排队稍等,待窗口里边的人查验完护照真伪,冯子默才又拿到了自己的材料,进入到下一个流程。

    接下来的流程就是录入指纹,全程也是排队,一个一个录入,先左手4个,然后右手4个,最后2个大拇指。

    需要吐槽的一点是,这里工作的米国人虽然都会讲大瑞语言,但都带着点拐弯儿音,听起来还是有些怪异,对英语不太好的人来说可能是福音,但是对冯子默这种精通英语的人来说,还不如全程用英语交流呢。

    吐槽归吐槽,录完指纹,冯子默终于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面签。

    哪怕来到这个环节,依然免不了要排队,好在冯子默可以趁着排队的功夫分出绝大部分精神投入到对脑海中对那些艰涩高深的知识解析,倒也不显得无聊。

    又排了好一会,终于轮到了冯子默。

    冯子默的签证官是一个年轻的白人小伙子,有着一头黄灿灿的头发,眼珠子瓦蓝瓦蓝的。

    对着签证官微微一笑,冯子默坦然坐在了签证官对面。

    签证官同样很是友好的对冯子默笑了笑,问出了第一个问题:“请问你到米国去的目的是什么?”

    冯子默从容的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了过去:“最上面的两页是来自马州理工学院两个课题组的邀请函,我应邀过去进行学术交流。”

    签证官浏览了一遍两份邀请函,惊叹道:“哇嗷,酷,马州理工学院的邀请,还是两份。”

    惊叹归惊叹,签证官没有忘却自己的本职工作,接着问道:“你这次过去进行学术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面对这种专业性的问提,冯子默自是对答如流:“这次前往赴虽然是来自两个课题组,其实内容都是围绕信息传输这个核心命题,只不过略有侧重,一个是讨论‘反事实量子通信技术’,另一个则是‘信息的跨越性传输’。”

    签证官面色有些懵然,转而问起了下一个问题:“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米国,停留多久?”

    冯子默坦诚答道:“我和教授们约定的时间是在明年一月份,不过具体时间还没有定下来。到米国后,停留的时间也没有定,需要和那边的教授们见面,依情况而定。”

    签证官没有接着问下一个问题,而是对着电脑噼里啪啦操作了一番,很是干脆的说道:“OK,米国欢迎你!”

    冯子默很是淡定的向签证官道谢。

    签证官将除了护照之外的所有资料还给了冯子默,又很是友善的朝冯子默点了点头。

    冯子默收起资料,对着签证官笑了笑,便退到了一旁,整个流程不到三分钟。

    旁边排队等候的人更是一脸羡慕的看着冯子默。

    搞定面签之后,冯子默没有在面签大厅停留,直接带着自己的东西出了大使馆,前往之前寄存物品的小店。

    在寄存物品的店里,一位大妈见冯子默是来取物品,而且神情还很是放松,于是上前搭话道:“大兄弟,你这是刚面签回来吧,是不是过啦?”

    拿到寄存物品的冯子默转头看向大妈点头道:“是的,过面签并不难。”

    大妈却面带愁容的说道:“咋不难啊,我上次都被拒签了,到现在还没明白为啥。”

    “喔?说来我帮你分析分析吧。”心情甚好的冯子默主动提出了帮助。

    虽然冯子默问的似乎有些随意,但还真是想帮忙来的。

    别看冯子默很顺畅的就通过了面签,其实他也是花了不少功夫准备,对面签也算颇有心得。

    大妈原本就想听听成功者的经验,听到冯子默出言相询,大妈自是说起了自己上次拒签经历:“我去米国是想看望我儿子的,签证官在得知我得目的后,就问我儿子有没有孩子,我说有一个三岁大的孩子,然后就被拒签了,你说这怎么回事儿啊,才说上两句话,就被拒了。”

    冯子默不假思索的说道:“签证官应该是认定你准备去给你儿子带孩子,所以拒绝了。”

    “没有哇!我就是单纯去看看孙女,儿媳妇是米国人,跟她一起我住不惯的。再说,那边连广场舞都没得跳,多没意思啊,我才不愿意多待呢。”大妈诉说着自己的冤屈。

    冯子默却是从中获取了一个关键词:“您说您儿媳妇是米国人?”

    “对啊,米国姑娘,人不错,就是我跟她合不来,当初因为带孙女方式的问题,我还跟她大吵了一架。”大妈事无巨细的说道。

    冯子默笑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您这次面签的时候,只要告诉签证官你儿媳妇是米国人,并且强调你和儿媳妇的育儿理念完全不同就行了。”

    “啥?”大妈有些费解。

    冯子默耐心解释道:“米国人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注重个人隐私,崇尚个人自由,由于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老人和米国儿媳妇往往都难以适应对方。如此一来,签证官就会做出您在米国住不久的推论,从而消除对您移民倾向的顾虑。”

    “听着似乎挺靠谱,中!等会就去试试,多谢你啦大兄弟!”大妈说完就喜气洋洋的出门排队去了。

    助人为乐的冯子默在准备离去的时候又被一个带着眼镜的青年男子拦了下来:“兄弟,抽烟不?”

    冯子默摇头拒绝了陌生青年男子递过来的香烟。

    “我也是来办签证的,也失败过,刚才听你分析的很有道理,也想让你帮我出出主意,虽然有些冒昧,但确实心急,想让兄弟帮个忙。”青年男子一边说,一边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冯子默看了下名片:顾聚丰,博士。

    “你说,我尽量。”冯子默倒是没打包票。

    顾聚丰蹙着眉说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想申请J1签证,而且我在国内有很强的关系纽带,妻子是教师,跟学校还签了6年聘任合同,并交纳了几万元保证金得以留在帝都工作,是不能自行离职的,我也向签证官出示了这份合同,可最终还是被拒签了。”

    冯子默略略想了想说道:“你一定知道签证官主要考核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去美国的真实目的;二是国内不可分隔的亲属、经济和社会关系,对吧?”

    “不错。而且我还是按照Clear,Concise,Convincing的CCC标准进行准备的,而且我自认在面签过程中做到了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楚,材料精练,回答问题也是按照米国人的逻辑推理方式进行的,但是依然被拒签了。”青年男子费解的说道。

    冯子默笑了笑说道:“没有任何书面的合同或证明能确保你回国,真正起主导作用是你的思想和意愿,思想才是一切行为的根源。签证官只会根据你的意愿和态度来判断回国动向,如果以后你真想滞留米国,你妻子的一纸合同和几万元能起多大作用呢?”

    “那我应该问你办?”顾聚丰急声问道。

    冯子默笑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你可以向面签官强调你的妻子热爱她的工作,热爱她的学生,并已然视之为终身事业,同时你再向面签官证明你和你妻子的感情稳固,或许可以得到面签官的认可。老米就喜欢这种调调,你可以尝试一下。”

第154章 搞个大事情() 
离开了寄存物品的小店,冯子默依然没有闲情游览帝都的名胜古迹与现代化风情,因为他还约了人。

    更确切的说,冯子默是被约的,主动发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