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疆图 >

第228部分

大宋疆图-第228部分

小说: 大宋疆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青山没想到竟然是郭励,又惊又奇,抱住郭励,关切地问道:“励儿,你怎么来了?”

    郭励哭泣着说不出话来,只是抱着傅青山痛哭。

    马德钟缓步走了过来,沉声说道:“傅先生,咱们进去说吧,这里说话不方便。”

    傅青山看到马德钟的表情,心中一沉,猜到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当下抱着郭励,带领马德钟进了院子。

    赵匡义把皇宫之中的养心殿做为临时指挥部,在段宗璋等谋士的筹划下,已经牢牢控制住宫中所有人事,正在商议如何在早朝宣布此事。

    程龙程虎前来汇报,说郭文斌全家伏法,只是郭励这小子逃了出去,已经派人前去追赶。

    赵匡义听说斩草没有除根,心中不悦,冷冷哼了一声。

    段宗璋道:“主公不必动怒,郭励只是个小孩子,他说什么话,别人也不会相信的,当务之急,是主公赶紧登基,郭励可以慢慢捉拿,谅他一个小孩子,又能逃到哪里去?”

    赵匡义点点头,说道:“宗璋所言有理。”转头对程龙说道:“你派人严加盘查,追捕郭励。如果在京城捉不到他,便扩大搜捕范围,直到捉到他为止。郭励时常出入皇宫,皇宫中很多人都认识他,你派宫中的画师,画出郭励的画像,在京城周围五十里之内的乡镇村庄搜捕,若是还没有抓到,就扩展到各大州府,交通要道,贴上悬赏告示。”

    程龙程虎兄弟连忙去办理此事。

    这时,太监王继恩进来汇报,说道:“王爷,早朝时辰已到,文武大臣已经有人陆继进了紫辰殿。”

    赵匡义长长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事成事败,就在此一举了。”

    段宗璋道:“主公放心,我等筹划已久,主公今天定能登上大宝,成为九五至尊。紫辰殿上的值勤侍卫,已经全部换成了我们的人,若是有人敢有异动,主公一声令下,便可以斩杀此人,不过,主公最好还是按我们商议好的说词,以理服人,免得以后授人话柄,遗憾千古。”

    赵匡义道:“今日若是失败,只怕我要遗臭千古了。”

    段宗璋道:“主公只管宽心,现在先皇驾崩,德昭殿下不在京城,德芳殿下年龄尚小,主公正是登基的不二之选,更何况还有我们商议好的说词,便是他们心中有疑问,谁也不敢当面反驳。只要主公登上皇位,德昭殿下就算赶回京城,也为时已晚了。卑职已经派人守在德芳殿下的府外,只要德芳殿下有异动,卑职的人马,会立即行动,以‘弑君夺位’之罪名,把德芳打入大牢。”

    赵匡义微微一笑,说道:“宗璋,你处处筹划得当,考虑周详,若是我能成功,你是首功。”

    段宗璋道:“卑职得蒙主公恩宠,所做一切,非为贪功,只为报答主公之恩德。”

    赵匡义道:“好,先不说了,咱们这就上朝去吧。”

    当下,赵匡义率领段宗璋王继恩等几个心腹之人,从后宫通道向紫辰殿走去。

第四百四十六章:帷后询策() 
赵匡义率人来到紫辰殿后面,先不进去大殿,从帷幔后面,向大殿中探头看了看,只见大殿之中,文武百官都已经集齐,正在等待着赵匡胤的到来。

    赵匡义微一沉吟,转头对段宗璋道:“宗璋,咱们那个计划,若是由我说出来,只怕有人不信,赵普在百官之中,最为威信,他又是外人,由他说出来,别人会信服很多。”

    段宗璋想了想,说道:“正是。卑职去把赵普叫过来,主公知会他怎么说。”

    得到赵匡义的许可之后,段宗璋一个人先进了大殿,走近赵普,在赵普耳边低语了几句。赵普点点头,跟着段宗璋来到帷幔后面。

    赵匡义正在等待着赵普。赵普看到赵匡义后面,跟着几位大臣和许多执戟武士,微微一怔,心中感到有事发生。

    赵普对赵匡义的计划并不知情,此时还蒙在鼓中。

    赵普拱手道:“晋王爷,您怎么在这里呢?皇上呢?”

    赵匡义脸色沉痛,擦了擦泪水,低声说道:“则平兄,不瞒你说,皇兄,皇兄已经驾崩了……”

    赵普大惊失色,失声道:“什么?皇上驾崩了?”

    赵匡义道:“是啊,此事还没宣布,先把则平兄请来,正要商议大事。则平兄,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兄驾崩,这大宋不可一日没有皇上,你认为呢?”

    赵普虽然震惊于皇上的突然驾崩,但他老谋深算,胸府极深,听闻赵匡义的话,又看到赵匡义从后宫出来,已经隐隐猜到什么,这个时侯,对他的性命安全和前途,都是一个关键时刻,若是一个处理不当,就会身败名裂。

    赵普不动声色,说道:“王爷所言极是,下官赞同。”

    赵匡义看到赵普没有反对,又说道:“德昭现在任贵州防御使,十天半月,无法赶回京城,德芳年龄尚幼,不足以担当大事,你认为,谁是皇帝的最佳人选?”

    赵普猜到赵匡义的心事,说道:“依下官之见,王爷乃是皇上的亲弟弟,这大宋建国以来,王爷居功至伟,足以称帝。”

    赵匡义微微一叹:“多谢则平兄赞誉,为了大宋江山,本王也可以不辞辛劳,力担重任,只是怕百官不肯臣服本王。则平兄可有良策,能推本王为帝?”

    赵普苦笑道:“王爷,前些时间,下官犯了些错误,被皇上贬去宰相之职,就算下官有什么计策,只怕也难以服众。”

    赵匡义道:“则平兄对大宋的功劳很大,只是因为一些小错,就皇兄被贬了官职,本王一直为则平兄感到不平,本王承诺,若是则平兄助我登帝,本王定将则平兄官复原职,再次成为百官之首。”

    赵普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两年前因为贪贿被官员告发,赵匡胤削了他的宰相之职,对他渐渐疏远,他正在苦闷如何重登权力巅峰,现在赵匡胤忽然死去,赵匡义想拉拢他,若他能把赵匡义推上位,必然能再次得到重用。

    赵普虽然很想立即答应赵匡义,投入赵匡义的阵营,但他毕竟老谋深算,知道若是不贡献自己的智慧,就算一时得到赵匡义的器重,以后也难免被轻视,当下不动声色,看了看段宗璋等人一眼,转头对赵匡义淡淡说道:“王爷带了这许多人来,想必已经有了计划,不用下官出手相助了。”

    赵匡义道:“虽然有些谋划,但只怕会发生流血事件,本王虽然不惧,但毕竟对本王的声誉有损,则平兄智慧如海,本王想听听则平兄的建议,如何才能让本王名正言顺,登上皇位,继承大统。”

    赵普道:“下官想先听听王爷的计划。”

    赵匡义看了段宗璋一眼,说道:“宗璋,你给赵大人说说。”

    段宗璋自己也是智谋之士,对于赵普是有些不服气的,但碍于赵匡义的面子,只好说道:“赵大人,我们的计划是,就说皇上忽然驾崩之时,王爷正好在病榻前侍候,皇上临托前把皇位传于王爷。”转手一指后面的官员:“他们可以为王爷做证。”

    赵普道:“外边的诸位大臣会问:皇上可留下传位诏书?”

    段宗璋道:“皇上病重,无法写诏书。若是有谁不服,卑职做只能用武力解决了。”

    赵普道:“王爷深夜还在宫中,皇上忽然驾崩,别人已经难免要怀疑了,王爷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别人不信,便要用武力解决,就算能登上帝位,也难免以后会受人非议,不但有损王爷的清誉,德昭殿下和殿芳殿下,也不会心服,以后难免再起争端。”

    赵匡义道:“本王正是有此顾虑,所以才请则平兄出面,为本王做证,或者出个万全之策。”

    赵普已经胸有成竹,说道:“依下官之见,皇上驾崩之时,王爷在病榻之旁的事,不宜对外人道也。”

    赵匡义道:“则平兄之意是?”

    赵普道:“皇上虽然病重,也曾有数日没有上朝议政,但两天之前,皇上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昨天还上了早朝,今天却忽然驾崩,这已经让人怀疑了,若是说王爷正好再场,说出来,别人难免会胡思乱想。所以说,本王不宜对外说当时在场。”

    赵匡义皱眉道:“则平兄虽然说的有理,但大臣还是会怀疑,若是本王不在场,皇兄如何会把皇位传于本王这位弟弟,而不是他的儿子德芳?”

    赵普微微一笑,说道:“所以说,传位遗诏,不能说是皇上所传,而应该说是杜太后所传。”

    赵匡义皱眉道:“母后已经仙逝多年,如何传下诏书?”

    赵普微微一笑,说道:“王爷,下官便说,多年之前,太后病重之时,曾召下官进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太后的遗旨是:皇上驾崩之后,传位于二弟光义,匡义驾崩之后,传于三弟廷美。既然是太后旨意,王爷便可以把自己置身事外,只是遵守太后的旨意登基,别人便无话可说了。”

    赵匡义大喜:“则平兄果然智慧如海,本王佩服!是啊,本王继位,只是遵守太后旨意,别人谁也不能说什么了。”

第四百四十七章:金匮盟约() 
赵普道:“这样说还有一个好处,太后的旨意是皇位在兄弟之间相传,而不是在父子之间相传,就算德昭殿下和德芳殿下不服,魏王爷也会站在您这一边,等着您退位之后,能把皇位传给他。至于要不要传给魏王爷,那是许多年以后的事了,王爷您可以慢慢考虑。”

    赵匡义道:“不错,德昭和德芳不服,廷美却会站在我这边。则平兄,谢谢您帮本王出了这么好的主意。”

    赵普道:“下官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的稳定,不忍看到朝廷混乱,再起争端,所以才献一小计,以供王爷参考。”

    赵匡义道:“那太后的旨意,你赶快写出来。”

    赵普道:“下官现在便可以写出太后的诏书,待会在朝堂之上,宣布了皇上驾崩之后,下官便会说出太后旨意,再拿出诏书,百官自然心服。”

    段宗璋在旁边看到赵普在短时间之内,竟然想出这等妙计,不由心中暗惊,却又有些不服,说道:“赵大人,您现在才写太后的诏书,笔迹可都是新的,百官难道看不出来?”

    赵普道:“由本官宣布出来这个消息,百官已经信了大半,王爷再派几位心腹大臣,假意查看一番,这事就成了定局。难不成百官还能人人都来检查?再说了,就算他们心中有所疑问,也不敢说出来的。”

    赵匡义道:“正是如此。则平兄,你快写诏书吧。”

    赵普和赵匡义来到一个房间,自有人献上笔墨。赵普微一沉吟,以太后的口吻写出诏书,然后令人赶紧放到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中。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赵匡义和赵普二人一起,又离开大殿,从旁边的通道出去,转到紫辰殿前面,从前面进入殿内。

    二人进入大殿之时,魏王爷赵廷美正在大殿之中。赵廷美是赵匡胤和赵匡义的三弟,被封为魏王。

    众人看到赵匡义进来,纷纷上前请安,询问皇上今天为何还没上朝。

    赵匡义不动声色,和众官寒暄,说自己也是刚刚才来,不知皇兄为何还没上朝。

    正在这时,太监王继思脸色悲痛,从殿后快步奔进来,用衣袖遮住脸孔,放声恸哭,哭喊一声道:“皇上驾崩了……”

    此言一出,百官人人脸色大变,齐齐跪倒在,面向空空的龙椅,放声恸哭起来,一时之间,朝堂上皆中恸哭之声。

    赵廷美哭了一会,忍着悲痛,问赵匡义:“兄长,皇兄昨天不是还好好的,今天怎么就忽然驾崩了?”

    赵匡义哭泣道:“我也不知,昨晚皇兄还召我进宫饮酒,怎么今早就忽然驾崩了。”

    赵廷美也没再怀疑二哥。他对皇位并没有觑视之心,因为他知道无论怎么排继承人,也排不到他,若是皇位父传子,皇兄有两个儿子,若是兄传弟,中间还有二哥,他没有任何希望。

    当下,百官一边恸哭,一边在王继恩的带领下,进入后宫,来到养心殿。

    养心殿中,赵匡胤的遗体已经摆放在大殿之中,一些太监和宫女正在恸哭。

    百官在院子中,对着赵匡胤的遗体,遥遥下跪,恸哭着行礼。百官感念赵匡胤的恩德,皆是发自真心的悲痛,一时之间,哭声传遍了整个后宫。

    百官哭过之后,推选赵匡义主持皇帝的后事。

    赵匡义先安排了一番之后,又把二三十位重要官员,召集到偏殿的一个房间中,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天妒英才,皇兄已然驾崩,我等应该尽快策立新皇,以稳定大宋江山。”

    这些大官之中,潘美和曹彬都没在其中,他们都在外地驻防。这些人其中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