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疆图 >

第128部分

大宋疆图-第128部分

小说: 大宋疆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延昭道:“不错,皇上认定何氏是被郭太后暗害的,但那时他还没做上皇帝,所以只能隐忍,现在登上帝位之后,便为何氏报仇,下令把郭太后杀死了,同时还有很多先帝的嫔妃遭到牵涉,死亡甚众。”

    云岚身子颤抖:“他,他怎么如此狠心……”

    杨延昭怒道:“皇上杀害郭太后,虽然大逆不道,但勉强能说得上是为妻报仇,尚有情可原,但他做的恶行,远不止此,他不但杀害了郭太后,还杀害了郭太后的两个亲生儿子,你们的两位弟弟。”

    云岚悲愤异常,身子颤抖:“两位小弟年龄尚幼,又哪里得罪他了,他连孩子都要杀?”

    杨延昭道:“两位小王爷虽然年幼,但却是先帝的亲生骨肉,而且先帝在世之时,曾有遗言,要隔代传位于小王爷。当今皇上为了防止小王爷成年之后,会争夺他的帝位,所以杀害了两位小王爷,从此再也没有人跟他争皇帝了!”

    云岚的眼泪流出来,心中十分悲痛,郭太后对她便如亲生女儿一般,两位小弟也把她当成亲生姐姐,她一直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想不到母后和两个弟弟,却被残暴的二哥给杀死了。她心中对刘继元恨极,恨不得现在就赶到京城,亲手杀死刘继元,为母后和弟弟报仇,但刘继元是皇帝,杀了他,汉国便没有国君,将会大乱,汉国便会灭亡。云岚思前想后,只得强咽下这口气。

    杨延昭悲愤地说道:“我父亲和我都是忠义之士,保的若是明君,便是死于战场之上,也是为国尽忠,但现在却要保那位暴君,实在心有不甘。依我之意,便要宣告天下,与那个暴君脱离关系,另投明君。可是父亲却说,皇宫的事咱们不管,咱们身为臣下,身为军人,只要保守国土,忠诚为国便可。”

    云岚说道:“你父亲的话有道理,他要保得不是皇帝,而是汉国的百姓。”

    云岚在杨延昭的陪同下,到城外对着南方京城的方侠,遥奠母后和弟弟,泪如雨下,哭得几欲昏去,被杨延昭再三劝慰,扶回家中休息。

    云岚心伤母后和弟弟之死,心情抑郁,变得更为沉默寡言。

    又过不久,云岚便听到宋国攻打汉国的消息,宋国势如破竹,快要攻到京城太原了。她又担忧起来,担心太原被宋国攻破。她几次想要赶回太原,但想到已经答应过死去的陈士叔叔,不再参与国家大事,又想起刘继元的冷酷无情,便又放弃这个念头,仍然在杨府居住下来。

    这一日,云岚和杨延昭到野外骑马打猎,两人策马奔腾,猎了几只山鸡和两只獐子,都很高兴。云岚的心情也开朗起来,二人看看天色将近,边谈边走,回府而去。

    杨继业时任汉国建雄军节度使,驻防代州,节度府就在代州城内,杨府就在节度府的旁边,左面是公署,右面是杨府。

    两人向杨府走去,还没走近杨府,远远便看到一个车队,停在公署的院门口,一些人正在府门前忙碌着。

    两人看这阵势,猜想可能是前来巡查的京城官员,也没在意,催马走过那车队之时,杨延昭随口问一个公署门前站岗的士兵:“是什么人来了?”

    那士兵恭敬说道:“回禀少将军,是京城的宰相大人来了。”

    虽然经常有高官前来代州巡查,但像宰相这种级别的官员,还很是少见。

    杨延昭微吃一惊:“宰相大人怎么来了?”

    那士兵道:“宰相大人是准备到辽国的上京请求援兵,路过代州,在此歇息,明天一早便要赶路,老将军吩咐我们好生侍候着。”

    杨延昭转头一望云岚,看到云岚沉默不语,正在垂首沉思。

    杨延昭低声道:“姑姑,你怎么啦?”

    云岚这才如梦如醒,说道:“我没事。”问那士兵:“宰相大人现在何处?”

    那士兵道:“老将军陪同宰相大人,正在后院用餐,为宰相大人接风洗尘。”

    云岚对杨延昭道:“咱们过去看看。”

    杨延昭点点头,和云岚把马栓在公署门前,两人走进公署,向后院走去。

第二百四十五章:纵论时局() 
云岚和杨延昭走进公署后院,看到后院之中,灯火通明,一片喧哗之声。公署的后院即有接待公差休息的房间,又有供应公差吃饭的厢房。

    此时,后院的厨房中锅勺叮当,几个厨师正在为公差做饭,还有几个厨子把饭菜送到厢房之中。

    杨延昭对接待公差的房间,都很是熟悉,知道接待普通公差和高级官员,并不是一个房间,所以他引着云岚,向前直行。他们进入后院,走了几步,便看到旁边的一个厢房中,有二三十个普通士兵,正在几个杨府士兵的陪同下,吃饭喝酒,房门敞开着,里面传出热闹的喧哗声音。

    二人再向前走几步,又看到一个厢房中透出灯光,走过去的时侯,看到房门虚掩,打开一条门缝,从门缝中可以看到杨府的几个高级将领,正在陪同三五个京官喝酒,这些人的官阶较高,素质也较高,所以相对安静许多,并没有大声喧哗,言谈举止都甚有礼节。

    杨延昭引着云岚,再向前走,直走到最里面的一个房间门前,这个房间的房门关闭着,窗子也紧闭着,里面透出灯光,不走近听不到里面的声音,走近之后,才能听到里面传出低声交谈的声音。

    杨延昭和云岚听到房间中有两个人正在交谈,其中一个人正是杨继业,另一个人的声音,云岚隐隐有些熟悉,她猜想此人应该就是新任宰相李挥。

    杨延昭低声道:“爹爹在房中。姑姑,咱们要不要进去?”

    云岚道:“咱们先听听他们说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厨子端着饭菜,向这个房间走来。杨延昭悄悄一拉云岚,避开厨子,二人绕到房间的后面,这里没有灯光,也没有人影。

    杨延昭和云岚站在后窗外边,用唾沫沾湿了手指,在窗纸上轻轻一捅,捅出两个小洞,二人从小洞中向房间观望。

    只见房间中的桌子上摆了几道精美的菜肴和酒坛,杨继业和一个四十左右的官员正在交谈,那官员白面微须,正是新任宰相和赴辽使者李挥。

    这个房间中,只有杨继业和李挥二人,气氛显得很是安静,甚至沉重,二人的脸色也都很是忧愁,并无饮酒的欢乐气氛。

    只听杨继业长叹一声,说道:“皇上如此做法,只怕迟早会失去民心。”

    李挥叹息道:“哪里是迟早失去民心,而是早已经失去了民心,只不过他毕竟是皇上,咱们做臣子的,也没有办法。”

    杨继业道:“皇上的手段,也太狠了些,杀了郭太后,尚可说是妻子报仇,可是连两个十岁不到的小王爷也不放过,怎不叫人心寒?”

    李挥冷笑道:“他不杀两位小王爷,怎么能睡得着觉?只有杀了两个小王爷,才没人跟他争夺皇位。杨将军,你也是先帝的义子,你是不在京城之中,你若在京城,只怕皇上也要怀疑你会跟他争夺皇位,将对你不利。”

    杨继业苦笑道:“我也是正有此顾虑,所以虽然听说宋军已经逼近太原,我也不敢主动请缨,前去太原求援,就是担心皇上会怀疑我是去抢他的皇位。”

    李挥叹道:“这次赵匡胤御驾亲征,看来是势在必得,一路行军,势如破竹,我汉军是节节败退,很多将领不战而降,宋国眼看就要逼近太原,可是皇上却还在屠杀功臣,铲除异己,宠信奸相郭无为,如此下去,只怕用不了多久,我大汉就要被宋国灭亡了。”

    杨继业道:“李大人,咱们都身受先帝之恩,不为当今皇上,为先帝、为百姓,也要尽忠职守。”

    李挥叹道:“现在朝中多是奸诈怕死之辈,就算你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只怕也与事无补,难有回天之力。”

    杨继业道:“李大人你这次出使辽国,若是能说服辽帝,再派遣十万辽兵支援我国,也许尚有打退宋军的可能。”

    李挥道:“赵匡胤这次举全国之兵力,号称百万之众,就算没有百万,三四十万大军还是有的,便是辽国再派十万兵马,只怕也不是宋国的对手。”

    杨继业道:“辽人勇武,尤其擅长马上冲锋,宋人文弱,辽人往往可以以一敌三,甚至以一敌五,十万辽兵,足以抵过三十万宋军,再加上我汉国的二十万兵马,击退宋军,不是没有希望。”

    李挥苦笑道:“我的杨将军啊,你是不了解目前的形势,现在我汉国哪里还有二十万大军?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现在只怕十万大军也不到了。”

    杨继业脸色一变:“形势这么严峻了吗?”

    李挥道:“郭无为与赵匡胤暗中勾结,人人皆知,只有皇上一人蒙在鼓里。郭无为一直隐瞒军情,皇上和朝中大臣,并不知道前线的形势如此严峻,所以大军压境,京城之中还在醉生梦死,若不是我有位至交好友在前线作战,暗中通报于我,我也不知形势已是如此严峻了。”

    杨继业道:“李大人,你为何不绕过郭无为,把实情如实禀明皇上?”

    李挥叹道:“我怎么会不禀报,只不过皇上不相信我,斥责我在危言耸听,动摇人心。我无奈之下,才主动请缨,出使辽国,希望能从辽国借些兵马,暂缓我汉国的燃眉之急。”

    杨继业道:“辽国已经派了一万兵马前去太原以南,支援我国,再让辽国派兵,只怕有些困难。”

    李恽道:“若是辽国的天顺皇帝还在位,我放下身段,苦苦哀求,未必劝不动天顺皇帝。只是,一个多月前,辽国换了位新皇帝,不知道这位新皇帝的性情如何,所以,我也没有把握能说服辽国派兵。”

    杨继业道:“我的驻地与辽国接界,在辽国也有几位好友,对这位新皇帝略有所闻。这位新皇帝是世宗皇帝的儿子,听说很有些才华,很有些手段,是位英明之君。”

    李恽苦笑道:“新皇帝若是昏庸之人,我吹捧他一番,说不定还能说服他,他是英明之君,这事反倒难办了。”

    杨继业有些奇怪:“这是为何?”

第二百四十六章:忠心之臣() 
李恽正色道:“自我汉国世宗神武皇帝在太原称帝以来,至今已有十八年,这十八年来,无论是周国的郭威、柴荣,还是现在的宋帝赵匡胤,哪一个不想吞并我国,屡次对我国动兵。我汉国虽然败多胜少,却仍然屹立不倒,这是为何?”

    杨继业道:“自然是君明臣贤,百姓拥戴。”

    李恽笑了笑:“非是臣下说圣上的坏话,我汉国的前几位皇帝虽说尚算明君,但比起柴荣和赵匡胤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只怕尚有不及,杨将军认为下官说的是否有些道理?”

    杨继业沉默了一下,点点头:“李大人所言极是。”

    李恽道:“再说臣贤,满朝文武之中,文官不必说了,只说武官,这十八年来,除了杨将军,我大汉还有别的军事奇才吗?下官不是轻视杨将军,杨将军自然是我汉国的栋梁之才,但杨将军你认为,你和宋国的潘美、李继勋和曹彬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杨继业叹道:“他们几位虽是我的敌人,但我自叹不如。”

    李恽道:“也许你杨将军可以和他们几位不相上下,但在我汉国,像杨将军此等军事奇才,只你一人而已,但在宋国,可是良将如云,雄兵百万。”

    杨继业沉重地说道:“的确如此。”

    李恽道:“宋国无论将领还是士兵,无论国力还是经济,都比我汉国强大十倍,甚至百倍,这十八年来,还没吞下我汉国,不是我汉国的能力,而是因为有辽国的协助,若是没有辽国的支援,十五年前,柴荣就已经把我汉国吞并了,哪里还有支撑到现在。”

    杨继业点点头:“不错,辽国对我汉国,的确有大功。”

    李恽道:“辽国为什么会支援我汉国,第一,是我汉国皇帝,卑躬屈膝,以‘儿皇帝’自居,甘愿做辽国的附属国,年年进贡。第二,我汉国处在辽国与宋国之间,是他们的军事援冲地带,若是没有了汉国,他们两个大国便要直接相对,辽国没有把握打败宋国,所以才留下我们汉国这个缓冲区,一直对我国进行军事支援。”

    杨继业道:“辽国虽然支援了我汉国,但我汉国并没有亏待他们,一直进贡金银玉帛。”

    李恽笑道:“那一点金银玉帛,能值几个钱?这些年来,辽国死在我汉国的将士,至少也有数万之众,损失的马匹器械,更是不计其数,说直白点,这些年来,辽国一直做着赔本的买卖,支援我汉国。他们以前支援我汉国,一来是因为以天朝自居,好大喜功,二来是想留下与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