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91部分

血染大秦-第91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蒙恬立首功外,二等功者就比较多了,先锋大将的王翦,柳尚,王平,以及总理后方的梁宽,萧谨等人,都算是二等功者,李显一一擢封,并加以赏赐财物若干,反正如今因着有董,舒二个大商家,加上麻九那源源不断而来的财务,而如今整个大秦国天下间,李显几乎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出项,如此一来,李显手头上的钱财之物,自然很是富足的。

    而这其中比较特别是如白起,项延,马起三人,白起是因为当初在黑林堡外,李显曾经说过孤若不死,汝必为王的话,而项延,马起二人,则是因为这二将已经战死于沙场,没于王事者,按理自然是应该加封的。

    而对于李显提议的加封白起为一字并肩王,白起自然是再三推却不受。

    在当初那等困境之下,白起受命为先登之死士,本身报着的就是一种搏命的想法,并不曾是因为李显的那一句封王的赏赐。

    天幸,如今他们都安好,这王爵,白起自然不敢受的。

    但白起之功,也确实不可没,再加上李显也是着意要培养这等大将之才,所以,最后还是加封白起为扬威将军衔,领兵部员外郎之职,赏黄金玉器若干。。。白起之位在蒙恬之下,但比如柳尚,王平者,那是要高得多,

    而马起,项延二人,则是比较特殊类,二人如今已经战死,而且当初这二人,也是因为要护李显逃出生天,才会死于战事的,所以,对于这二位,李显在论功行赏分封上多少也是会加入些私人感情在里面的。

    所以,马起,项延二人,是大秦国自李显登基以来,加封的最高的一位将军,领辅国将军三品将军衔,其二位将军家人子嗣将由李显抚养长大成人。

    实在是这二位的功劳并不算太多,能加封至三品的辅国将军号,已经算是李显加注了私人的感情在里面了。更何况,李显还当众宣布其二人的子嗣将由国家抚养至成人。

    ~~~~~~~~~~~~~~~~~~~~~~~

    天气转凉喽,小血写着写着就开始犯困了,亲们,你们在看书之余,也要注意保暖哦!!!

    skbshge

第二十五回 国子监() 
在分封了诸多为大秦国出生入死的大将们后,再加上,如今大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大秦百姓逐渐富足安康,如此一来,大秦国也算是能称得上个国泰民安了。

    在派了个能说会道的人物出使乌恒国以后,大秦国内,目前对于李显来说的头等大事,自然是明年的开科取士之事。

    郡学,早在二年前,李显就已经开放了,可惜的是,郡学里的先生们对于李显给的那六经一算术,自己都是半桶水的水平,想要教出什么优秀的学生来,估计还真的很难,唯一一个能看中的,估计也是个不能以常理计的天才。

    而李显准备着就在武穆四年秋开一次科举,那也是实在被逼的没办法的事情。

    如今整个大秦国天下里,处于军管状态已经是足足二年多时间,军管之制的利处就在于,可以一时半会间让某一个地区的统治体系不会陷入瘫痪状态,而能有效的进行统制。

    可惜的是,李显实行的军管制确是一整个国家的,而且一实行起来就是二年多。

    三年五载的时间,都实行军管之制,这个国家,其所能进步的脚步,那也是有限的紧的。

    因为军管,就代表着局限性。

    没有谁都是文武全才,上马能征天下,下马能治万民的全能型人物的,一个国家出上那么三五人,那已经是逆天般的存在了,又哪能有那许多。

    可是,就算李显明知道这种局限性,你又能让他如何?

    如今各州都督手上,他们自己手上的常备官员都没有找齐,你让他们怎么办?到哪里再去找这种能为李显守牧一方的一州刺史型人物?

    所以,这整个大秦国的士大夫阶层不与与李显合作的情况之下,李显如今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在继续实行军管之余,而尽快的增开一次科举。

    从各地郡学里,征招出其中最优异者,分派到大州六州八十一郡的各县去,让他们就近的从政开始属理公文政事,而成绩一般者,要么打发回郡学继续深造,要么就从事于教学工作,替换掉现在的这些勉强只能识字断章的先生,由这些新学成的人开始教育下一届学子,如此,一直进行良性的循环,直到有真正的大才之士读通李显的所抄录来的四书七经三算术,而成为一方大儒。

    ~~~~~~~~~~~~~~~~~~~~~~~~~~~~~~~~~~~~~~~~~~~~~

    科举之事,本来李显属意的是国子监的,而当初李显也是让李丰这位家学最为渊源的宗正去了国子监,加上其它四位老大人的。

    可惜,如今昔人已作长水逝,如今国子监里,呆着的却是李丰的长子李傲,次子李兴,他们二兄弟。

    所谓子继父业,大概也正如李傲这般样子吧。

    自他父亲死了之后,而李家里又出了李显这等样一位惊才绝艳的绝顶枭雄人物,李傲他们心自然也就安了下来,而安心的呆在这里,教书育人做学问。

    这兄弟二人,可能是受到其父亲李丰的影响,对于知识却总是报着一总热忱的态度,以前他们所能读的书并不多,读来读去也就那么几本,可是,如今,在他们手上握着的,却是林林总总有十几本之多,而且每一本,都是精华中的精华,是属于那种 以让人读上一辈子,也可能弄不清楚的大学问。

    所以,这兄弟二人,却是在这国子监里,是一头扎进了这四书六经三算术里,那是怎么也拔不出来了。

    李显,他是属于那种性子来了,就要去做的人。

    今天分封赏赐了诸多大将,又让萧谨准备明年秋开科举之事后,想着国子监上,所以,李显也就在下朝之后,慢步的往这边走来。

    而当李显慢步踏进这国子监,确正好看到李傲,李兴兄弟二人,带着他们家的六七个小崽子,再加上李邈,李晃二叔侄二人,这若大的一个国子监里,也就他们数人在这里认真的或读或看或抄录着。

    “三哥。。。”李晃这浑人,只要一看到书,那就是浑浑恶恶两眼发直,这地他正神游天外呢,倒是被他第一个看到了李显的进来,忙不迭的喊了声三哥。

    “拜见大王。。。”

    “见过王叔。。。”

    边上,被李晃这般一嗓子,诸人也都看了过来,见是李显回来了,李傲,李兴外加上他家几个孩子和李邈,数人皆是起身拜见。

    如今,整个大秦朝里,可谓是李显的一言堂,满朝中官员,不是李显提拔上来的军中大将,就是一些小鱼小虾米完全都没有说话的份儿。

    所以,这时间越长,李显的那一份唯我独尊的威严霸气却是养得越深,特别是经过了这一次征乌恒之战。

    这一次西征乌恒之战,李显可谓是每每都在险地里求生,身上受创处,更是不计其数,血场杀伐之征,养成的这一份杀气以及那种唯我独尊的霸气,那自然是更加的沉重。

    所以,自李显一进来之后,除了李晃这个浑人外,其它人对于李显,多少都还是有些畏惧的,特别是李傲家的那六个小崽子,平日里,李傲他们三兄弟,就多有为他们家的子侄辈灌输着一种李显无敌的思想。

    他们却是怕到时候自家子侄长大后,仗着王亲国戚身份,而惹怒了李显这位杀性沉重的铁血大帝,到时候来个满门抄斩什么的,那可就彻底的后悔了。

    所以,平常之时李傲他们,总是教育自家子嗣们,告诉他们李显曾经杀过多少多少人什么的,而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对于李显完全惧怕的阴影。

    所以才会有此刻,这李傲家六个小崽子在见到李显之后,是连大气也不敢喘一声。

    “瑞儿,带堂弟们出去玩,王叔有话与你父亲说。”让李傲的儿子李瑞,带上这六七个孩子全都出去后,李显方才把眼看向了站立在那显得很是局促不安的李傲,李兴二人。

    “三兄呢?”李显尽量用平淡的语气问道。

    李显说的三兄,指的乃是李丰的第三个儿子李平。按年龄来论的话,李平却是足足大了李显十一岁,所以,李显才会喊一声三兄。

    “三弟最近迷上了活字印刷术,最近一直都呆在印染坊。”抹了把头上那虚冒出来的冷汗,李傲不无紧张的回答道。

    所谓伴君如伴虎,这话可是李显自己写在那本易经里的。

    周易有云,初爻在下,为民,二爻居中,为君子、卿大夫;三爻在二爻之上,为诸侯;四爻近五,为近臣;五爻在上居中,为天子;上爻在最上,为宗庙。

    一般说来,二爻五爻居中,以示行中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无不及,古人称为大德),故多荣誉,多有功绩。也就是说,《周易》二五两爻辞多是吉利的。三爻居内卦之上,过中。故多凶险。四爻近五爻,五爻为天子,故近天子之人,多恐惧,即所谓伴君如伴虎。

    前段时间,李傲多少是把这《周易》给看了一遍,深觉里面的学问之深奥,所以,也只是看了个大概,可是,对于这上下爻之卦意,他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伴君如伴虎啊,犹不得他们不小心。

    要知道,当初李显在李丰死之后,可是安排他们三兄弟,呆在这国子监里的,而如今这李平竟然偷偷跑到印染坊去了,这事儿,说他是个事儿吧,李平他也没处可说去,可你要说他不是个事儿吧,李平这般做法,往重里说那就是违抗李显之令了,严重的那就直接可以杀头了。

    “无妨,本王来找诸兄长却是因着准备来年秋的科举之事,此事本王本属意国子监由王叔代办,只是如今王叔没于王事,这国子监本王准备转交于大兄,却不知大兄意下如何?”

    “臣愿为大王分忧。”正经的行了个君臣之礼,这算是李傲接受了李显的提议了。

    “那二兄呢,你可有何想做之事?”安排了李傲,李显又把头转向了李兴。

    如今李显手头上实在是缺人,而李家能用得上了,也就李傲,李兴,李平这三兄弟,可惜的是,这三兄弟,除了长兄李傲外,李兴,李平二人才能皆是平平,完全就是属于那种拿不出手的类型,也着实让李显头疼该把他们安排在什么位置比较合适。

    用眼角看了看边上的大哥李傲,见得大哥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李兴不由得有些无味的撇了撇嘴,方才回道:“我意属《春秋》。”

    为了证明自己,李兴还特意从桌上取来一本厚厚的册子,很是慎重的交给了李显,对于这位只看春秋不过一二年的人,就想着写点什么东西的人物,李显却是笑笑之余,浑没在意,只是拿得来随手翻了翻。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光看这一段,李显就不由得给予了李兴一份敬佩的眼光,看春秋能看出这些来,不得不说李兴绝对是个天才。

    其实《春秋》这一书有很多,有《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邹氏春秋》《夹氏春秋》本种,而李显抄录来的,确是最常见的《左氏春秋》和《公羊春秋》两册,共一万八千多字。

    只是这春秋之书实在是难让人搞懂,里面每一句话,都有褒贬之分好多种意思,想要读懂,估计就是李显这个光会背的人,也是无法理解的。

    而李兴能在区区一两年时间内,就能开始为这春秋写注,不得不说这家伙,跟那关二爷一样,也是位读春秋的料啊。

    人家关二爷读春秋读出个武圣人来,李显还真希望他李家子能靠这读春秋读出个文圣人来呢。

    ~~~~~~~~~~~~~~~~~~~~~~~~~

    55555;感谢你的十张贵宾票啊,这是本书写到快四十万字第一次收到的大礼包。。。

    skbshge

第二十六回 民为重,君为轻() 
分派完李傲,李兴二人的职责所在,最后李显又转而到那印染坊去转了转,远远的看到那李平也确实是在印染坊里专心的学习着,颇有些科学怪人的味道后,李显也就没在去管他,而是照例的又晃悠着出了王城,转到八仙楼去了。

    每隔上一段时间,李显都会选择去一趟八仙楼,这并不是说李显就是想着要到那八仙楼上去享受享受,而是因为李显要听取麻九的一些可用情报的报告。

    早在武穆元年,李显收服下麻九的时候,就着意于让麻九的青帮发展成为一个情报机构。

    而如今,经过这数年的发展,在财力人力物力充足的情况之下,麻九的青帮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