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染大秦 >

第45部分

血染大秦-第45部分

小说: 血染大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这场上的四位参与者,在这之前,那都是连着战了四五场之数的超级猛人。个顶个儿手头上那都是有一手绝活的。

    这一刻,场地上四个人各站在一个角上,是瞪着四双牛眼儿,谁也不让谁的看着对方。只等抽签一结束,那就往对家奔杀而去。

    “马启对王平,项延对柳尚。最后一场比斗,现在开始。”裁判的声音刚落,这四个已经是斗出经验来的猛汉子,皆是猛然间一拍座下战马,往对方冲去。

    梆梆两声,两对铁人儿已经是杀到了一块去了。

    先说那项延,这项延,乃是合阳郡人,算起来也是这雍州人氏,进这咸阳城,也算是本乡本土了,可是,这项延却并不像个纯正的咸阳人,而应该是带着点塞外匈奴人的血统,因为这家伙的眼睛是灰褐色的,而头发亦是有着一些稍微的卷曲。

    特别是那块头,长的那叫一个熊样儿,比之那吕莽还要壮上三分。

    可见这家伙的块头有多大,也亏得他跨下那匹小马儿,能驮得动这么一大坨肉山。

    此时,只见得这家伙在那马背上,发出一声虎吼,以单手举起手上的实木棍,双腿一夹马腹,那战马悲鸣一声,就往对面那柳尚冲去。

    随着彭的一声巨响,双方在第一个回合交接之处,对面的柳尚就有些手臂发麻发颤的感觉。

    这柳尚,莆郡人氏,也是这雍州里的,只是,这家伙长得可就偏向于一个纯正的大秦人居多了。

    七尺的个儿,偏瘦,而一直能走到现在这地步,也是多赖这家伙能使得一手好枪法。

    本来,这家伙能进得四强,他还准备着最好能与那叫马起的小白脸比一比枪法,看谁的枪法更好来着,可是从六十四强开始,他们就一直没有机会碰面。

    而如今,进得四强决赛时,这天亦是不做美,偏让他柳尚对上了项延这等样一个熊样的人物。

    所谓一力降十慧,力量大到如项延这等地步,你就算再好的技巧,那也是顶不住人家的一棍的。

    而此时的柳尚就有这种切身的体会。

    这项延,仗着自己力大无穷,是一棍接着一棍,直往对方身上招呼,反正这木棍也没枪头的,也不怕你刺,他只是拿着根木棍往人家柳尚身上招呼,而对于柳尚回过来的木棍,他是理也懒得理会。

    打就让你打两下好了,反正项延皮糙肉厚也不痛,可是,要是柳尚挨了这项延一棍,那可就是要人命的事儿了。

    所以,这一场比赛,在场地上,只能看到那项延把个柳尚是追得哇哇乱叫的满地跑。

    而另一边,武威马起对阵宜县的王平,这二位打得可就要精彩得多了。

    王平,虽然手上使得仍然是一根实木棍,可是,看得出来,这王平平日里应该是使刀的好手,如今使一根实木棍,确常使出劈,砍,拔等刀招来,根对面的马起,是打得有声有色,相信,若是能给这王平一把合适的朴刀的话,真与这马起斗起来,一时半会间,怕是会更加的精彩。

    一个使刀,一个使枪,二人在那小小的不足三丈见方的一块小地方儿,如走马灯般,那是杀得难解难分。

    以李显估计,这二位,就在那一个小圈子里最少亦是转了二十五六圈有余,那马起终是先一步踏出了这个圈子,而拍马往后退去。

    身后,那王平见得自己得了优势,自然是不肯舍得放弃,拍马舞着那实力棍就追了上来。

    好个马起,只见得那马起前头那马儿还在奔呢,却猛不妨的却见得这马起以手执棍,猛然间向后倒卧于马背之上,而后上那一实木棍,亦是电一般,疾往身后打去。

    这一招,有个名堂,叫拖刀斩,在三国里,是属于关二爷的必杀技,只是马起这施展的,并不是关二爷的那把青龙偃月刀,更不是以刀背拖地而起,马起这一招,应该算是一招半成品的拖刀斩。

    可是,饶是这一刀是个半成品,在这突然之间,亦是让紧跟于马起身后的王平吓了一大跳,冷不防的这马起竟然还给他来这一手,这一棍要是打实了,十个脑袋并一起,那也是要被这一棍子当成烂西瓜样给拍碎了。

    身后的王平,一声惊呼,赶紧拖棍横于头顶,以求能挡住马起这一击。

    毕竟双方一个是在后面快马相追,一个是在前面有意控制马速,所以,此时的王平,确正好像是自己的头,正在往那前面的棍子上钻一样。

    前面说过,王平应该是个使刀的好手,可确并不是个使棍的人,所以,这一招以棍代刀,又是在仓促之间,又哪能是马起这个常年使枪的人的对方。

    虽然他头已经努力在偏了过去,可是,肩膀上,却还是没有能够躲过去这一击的命运,肩膀中棍,而接着,就被马起这个小白脸,以蛮横的力道,直接把王平给用棍子捅下了马去。

    平躺于地上的王平,以手击地,轻捶了几下,以发泄心头之闷气之余,然后才一脸不情愿的站了起来。

    而另一边,那项延与杨尚二人之战,终是项延这个猛男在力量上强了一筹,那杨尚是连人带马的,一并儿被这长得跟头棕熊样的项延给抓了去。

    骑兵营二位营长,项延,马起胜。。。

    ~~~~~~~~~~~~~~~~~~~~~~~~~~~~~~

    第四更上来了,先欠一章,明天补吧,好困,先睡去了。。。各位晚安哦!!!

    skbshge

第四十一回 润物细无声() 
西凉乃是苦寒之地,那里羌杂混居,跟那些蛮子们住在一起,他们讲的就是谁家拳头硬谁就是道理。

    所以,在凉州,打架动刀子群欧,那是家常便饭,就连处在凉州的三岁小儿,腰上挂的,手上玩的,那也不是玩具,而是小刀小剑之类的。

    可见凉州之地有多么的混乱。

    而李显,今天确已经是明确下令,着骁骑营大军现在就开始奔赴凉州之地,一则是为了适应凉州之地的风俗人情,再则,也是为了适应那里的气候环境,毕竟凉州之地,气候多以干燥和风沙漫天而见长,处在这大秦国内部的人们,一时半会间,要是都不适应,那又让他们怎么去打这仗,所以,在李显决定在今年要好好跟那些塞外的蛮子们斗一手的时候,这让大军提前去凉州以适应新的环境,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事情。

    骁骑营,总帅是李显,可是,李显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是不能跟着大军去凉州苦熬,而扔下这整个朝庭不管的,毕竟这朝庭才是这大秦国运转起来的基础,而这些躲在咸阳城内的官老爷们,他们才是这大秦国真正的统治者。

    所以,骁骑营的大军,李显只能是把他转交给萧谨来带领。

    萧谨,这一位当初在富县里挖得来的人才,说来也算是一等一的一位智才之士了,可惜的是,萧谨他终究是这个时代的人,受着这个时代知识的所限制,就萧谨所说,他读过的唯一一本有关于战场上排兵步阵的书,也是那本国治世戒言。

    这一本治世戒言,做为一国之根本,做为一个国家最高规格等级的书,当初也不知道是谁撰写的,这一本治世戒言,包括民政,军事,教育,司法等等等等,可谓是包罗万象。

    可是,这包罗万象那也是有一个明显的坏处,那就是杂而不精。

    看着这么一堆竹简,足足有十几副之多,可是,里面真正说的有用的话那也没几句。而一国之民政,军事,教育,司法等这些东西,那得用多少笔墨能写完?

    所以,这大秦国里面的所谓军政高人们,几乎有八成以上,那都是靠着自己为政或从军多年的经验来做事的,完全就没有一个系统的学说来详细的解释于他们的行为。

    天可怜见,一堆全靠着经验来统治这个国家,或者是来领导一支军队的官员,那得可怜到什么程度?

    好在,这种情况并不是他大秦国一国这样,而是整个天下间的诸侯国里的官员将领们都是这样。

    谁也都是依据着前朝里传下来的这一本治世戒言在治理着这一整个国家,靠着这一本治世戒言在打理着一整支的军队。

    不过,相对来说,此时的萧谨,跟随于李显身侧亦是有小半年之久,而每天用晚膳之时,李显总是要在饭桌上,挤出一点点时间来,用心的教导一下眼前这位李显所收得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人才。

    好在,萧谨虽是出身寒门子弟,可是,他也确实是生得个伶俐的头脑,特别是在军事上,只要李显稍微一提出一点点概念性的东西来,这位兄才,就总能总结出一堆可行性的战略理论,并且常常举一反三,说出很多道理来,虽然表达的不够明确,甚至于还有些模糊,可是,经得这位一提点,李显自己亦是感觉记起了许多曾经看过的名著名言。

    说来,经得这小半年的一对一传授,这萧谨自己已经是用那宣纸而整理出一部厚厚的兵法书略。

    这一部兵法战策之书,全都是李显平日点向萧谨传授的包括《孙子兵法》《鬼谷子》《武侯八阵图》《孟德新书》《吴子》《太公韬略》《司马法》《孙膑兵法》等数十部兵书战策。

    而萧谨所著的这一本,可谓是包罗了这些兵法战策之中所有李显能想到,能提到的优点所在。

    这一部书,在这个时候来说,可以说已经是一部国宝级别的存在,是战场上的无上利器,是任何一位将军名帅的经典教科书。

    可惜,这一本书,是萧谨根据平日里李显的口述而编纂出来的,如今,这一本无上宝典,已经是随着萧谨而带到了凉州之地去了。

    而此时,在咸阳城内的李显,确因着整个骁骑营都已经奔赴于凉州去了,而显得很是有些心不在焉。

    以前的李显,他不管平日里有多忙,也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每日里都会花上一两个时辰,而跑到北营里去,看看骁骑营里的这些将士们训练。

    可是,如今,这一帮子将士们已经是奔赴凉州去了,空荡荡的北营里,除了几个驻守的官兵之外,是一个人也没有,这确是让李显感觉一时半会间,很是有些不习惯。

    如今整个大秦朝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是一大堆,这都需要等着李显去处理,可是,这社会的生产力就这般大,就算是李显想要大刀阔斧的去改革那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这天下间可不是他大秦国这一个国家,就大秦边上,楚,蜀,韩,晋,魏,这哪一个国家不都跟头恶狼一样,在狠狠地盯着这大秦国六州之地这一块肥肉呢?

    若是李显在这大秦国里折腾得一下子让整个国家跟不上他改革的节奏而大乱起来,那怎么办?估计那个时候等来的就不是大秦国的繁荣昌盛了,而是周边里那五个如恶狼般的敌国他们那雪亮的獠牙了。

    大秦国的改革缓不得,但更急不得,它需要李显以最温和最踏实最稳妥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的去改变这个国家。

    比如开天下之蒙学,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类书为蒙学者启蒙之读物。

    再比如李显创造出宣纸和活字印刷术,以利于知识的流传,好让这整个天下间的平民百姓们都能因为宣纸而受惠,能买得起宣纸所印的书,能读得起这书。

    这就是一种润物细我声的方法,反之,若是李显一上来,就强硬的推行什么土地私有制或者是开源节流,栽汰无能官员等。

    这等事情,只要李显敢做出来,保证今天搬面了昭令,明天李显就得想着怎么去收拾这个残局了。

    虽然,谁都知道土地收归国有,然后让这天下百姓每人都能有自己的土地这种制度,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里都是一个好制度,可是,那也是要分时候的。

    此时的天下,不管是哪个诸侯国里的土地,全都是归于官绅土豪们的,是归于那些站在统治阶层上的士大夫阶层的私有财产。

    特别是像秦国,因为上代国君武昭王李思,常年领军征战四方,而国家穷困,无钱无官可赏赐给部下,又想部下为这大秦国卖命,所以李思就经常性的封爵赐土地。

    到得如今,整个大秦国内,到底有多少个候爵世家,便是连李显一时半会也算不清楚。实在是太多太多,多如牛毛。

    而如今大秦国的国情又并不是很稳定,经济状况上,也并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之下,谁敢去动他们?李显真要去动他们,那除非是脑子坏掉了。

    ~~~~~~~~~~~~~~~~~~~~~~~~~~~~~~~~~~~~~~~~~

    嗯,这一张才两千五,字数有点少了,不过今天也是四更,补昨天的一更吧,呵呵。。。大家看在小血这么努力勤奋的份上,给个收藏啊,鲜花贵宾票什么的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