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155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155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华要立国了,主公就是皇帝。

    那么,将来不排除蔡夫人搞出一些故事,尽管主公秦宜很英明,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一贯正确?到那时遭罪的可就是诸葛孔明这些文官,这不是引火烧身吗?

    历史上朝中重臣被女人阴的还少吗?诸葛孔明眼前飘过一万个草泥马。。。。。。管闲事落闲非。。。。。。

    “主公,要不就算了吧,万一蔡夫人故伎重演,恐不利于社稷。”

    孔明越想越不妙,终于鼓起勇气劝阻秦宜。怨只怨诸葛孔明错估了主公对美女的执著,有那么明显的缺点,还要坚持收下,作人有点底线好不好?

    话说,当了皇帝还会缺少女人嘛,想要多少有多少!

    不行,今天这件事就是教训,在大皇帝登基之前,一定要精挑细选美女,堵住类似今天这一类漏洞。蔡夫人有什么好?再过几年还不是黄脸婆嘛,哪有新人好。。。。。。

    秦宜不知道诸葛孔明心里的算计,打算广招美女撑死他。对孔明笑了笑,不为己甚:“本州知道孔明担心什么,不过是一个女人,不必太高看她的作用。更何况本州又不是七老八十的老糊涂,还算明白。另外,本州身边女人已经把昭仪(妃子)婕妤、荣华的位置占满了,蔡夫人只能委屈一点,呵呵。”

    “主公高明,属下佩服。”

    诸葛孔明大舒一口气,还是主公厉害。

    无论秦宜还是诸葛孔明,他们心中都清楚,蔡夫人这一类女人有着天生缺陷。要不然喜爱美女的曹操,在历史上没有接纳蔡夫人,而是派人在半道上杀了她。

    曹操当然知道女人祸乱宫中非常麻烦,蔡家又是世家大族,免不了里外勾结。如果曹操在世还好一些,等曹操死掉之后,谁能保证他的后代能控制住局面?

    秦宜的条件老曹没法比,年轻啊,一个蔡夫人还能反了天不成?

    大华帝国即将成立,秦宜是天下第一人,皇宫三千佳丽有点夸张,数量肯定不菲,而且必须精挑细选,非绝色不取,不可能在乎一个蔡夫人。

    更何况秦宜的女人中,貂蝉、甄洛、大小乔都属于天下一等一的美女,能有相比性吗?

    只不过秦宜秉承美女不嫌多,似蔡夫人这等熟女,有那么点吸引力而已,为刘荆州养之的恶趣味,也是因素之一。

    忱边风在秦宜这里不起作用,蔡帽若兢兢业业干事业,秦宜可以关照,如果不是那个材料,那就对不起了。秦宜还打算任命袁术的弟弟,小袁的叔叔袁胤为一州之长,人家小袁也没有吹忱边风嘛。

    世家大族怎么了,在秦宜眼里什么都不是。

    秦宜与诸葛孔明早就谋划着,弱化世家大族,别看他们拥有海量土地,木有用的,说不定将来都是负担。秦宜手里可是掌握足够多的粮食,当粮食不值钱的时候,你养得起人吗?

    skbshge

第299章 寡妇而已() 
整个天下已经掌控在扬州牧秦宜手里,立国已经是大势所趋。

    秦宜要当皇帝,荆州蔡家心里的小九九早开始盘算。蔡夫人虽然寡居,但她很年轻啊,重要的是蔡夫人很美,而扬州牧秦宜又特别喜欢美色,这样的资源不利用岂不可惜?

    天下人不光是蔡家人在动心思,世家大族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小心思。

    问题是你要有通道,而且还要有绝色美女,否则,你弄个大众脸谁理你?

    可惜,蔡家不了解秦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不错,秦宜是喜欢美女,换谁都这样,不喜欢美女还是男人、还是正常人吗?

    美女可以收下,具体事就很难说了,如果蔡家人想要借助蔡夫人之力,来达到某种目的,恐怕要失望了。

    也是,一个寡妇你还要怎么样?

    要论女人美貌,天下人谁能比得了秦宜女人?

    不要说现有的女人,秦宜的手下正在收集欧亚大陆各种肤色的美女,谁不想讨秦宜高兴?大皇帝爱美女,这是公开秘密。

    世家大族那些小九九,秦宜当然知道,大汉朝之所以终结,与他们不无关系,土地兼并到达极致,再加上天灾助威,才造成大汉朝摇摇欲坠。

    嘿嘿,秦宜会让他们如意吗?

    以前世家豪门可以控制土地,控制知识,掌控官员升迁资源,到了秦宜这里,大概一切都不好用了。

    土地的重要性,秦宜早已经关注,可笑那些世家大族,难道没注意到屯田兵控住无数土地吗?老黄历不好用了。

    屯田兵掌控海量土地,所扩展领土都归皇家所有,毫无疑问,粮食价格会越来越低,指望土地发财连门都没有。粮食不值钱,土地价格就会走低,世家大族抱着土地会哭死。他们想控制粮食渠道,百姓照样有饭吃,江东那场粮食危机就是例子。

    过往的一切不会重演,从一开始秦宜就策划这件事,与江南世家大族第一次交锋,其实已经说明了问题。

    在这个农耕时代,粮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满足百姓吃饱肚子,是一个执政者的第一政治,这道理秦宜懂。在吃饱肚子的基础上,每个人钱多钱少,那就要看个人本事了。

    看看秦宜设定未来朝廷构架,就能看出端倪。

    朝廷架构,为何设立工部?

    以前不重视的行业,被秦宜一下子提起来了,或许短时间旧观念还有惯性,但工匠地位一定会逐步提高。这件事秦宜早就开始做了,手里掌控许多工业,尽管与后世不能比。

    凭什么工匠地位如此低下,以后就要改变一下。

    秦宜大力发展工业,工匠自然变成抢手货,报酬也随之上升。慢慢来,需要秦宜做的只是一个标杆,引导社会走向。

    为何要设立学部?

    立国之后,秦宜肯定是想普及教育,藉此改变寒门现状,摆脱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这是新朝廷要干的第一件事,普及初级教育,而且要免费。

    为何要设立财部,设立银行?不光是为了收税,秦宜显然要引入资本。

    发展工业就需要资本支持,虽然只是萌芽状态,饭要一口口吃,第一个愿意吃螃蟹的人大有人在。

    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即将发生巨变,靠土地垄断延续世家命运,必将是一条不归路。谁要是还在土地上做文章,秦宜保证他只是一个土地主而已,稀松平常。

    有一点秦宜很明白,惯性力量非常强大,那些世家大族中或许有人非常灵敏,及时转变方向,但大部分人还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想对抗吗?然并卵,江东世家就是例子,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元气。

    秦宜为何给他的属下股份,除了利益均沾,其中有赏赐的含义,也有引导的含义,同时,构筑一个共同体。

    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不可阻挡。

    改朝换代过程中,旧的利益体遭受空前打击,这是一般规律。一些世家在战火中毁灭,一些世家选择了敌对势力,就算有些世家保存下来,在新政权统治下,影响力大大减轻。

    新的权贵无疑将是跟随秦宜打天下那帮子文武官员,他们才是最大受益者。

    秦宜要做的是正确引导他们,彻底摒弃土地兼并这条路。

    除了世家大族占有的土地以及其他个人所有,凡是屯田兵掌控的土地以及开疆扩土得到的土地,都将归秦宜所有,一切财富归皇室。

    而这些数不尽的土地就成了秦宜手中的武器,没有人能够抗拒。

    在秦宜心里,大华帝国千秋万代,也要靠这些土地作保障。

    有关蔡夫人的事说清楚了,秦宜突然想到诸葛孔明之兄诸葛瑾:“孔明,我记得你有个兄长,叫诸葛瑾是吧?还想有大才,为何不让他出仕?”

    “。。。。。。”

    孔明从未在秦宜面前提自己兄长,以为他不知道。

    岂不知,秦宜不仅知道,而且还知道有大才。

    这件事诸葛孔明还真难做,他的权利已经够大的了,虽说主公信任自己,但自己也要自觉,举荐自家兄长出来当官,有点过分。

    重要的是,那些同僚们怎么看待自己?

    秦宜一看诸葛孔明的表情,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谓举贤不避亲,有才不用是浪费。这样吧,也不为难你了,本州亲自举荐,让他出来做郡守,先干干看看吧。”

    秦宜举荐,那就与诸葛孔明没有半点关系,剩下的就是选择某一个郡县的事,诸葛孔明打算把诸葛瑾弄到偏远地区。

    建安五年(200年),诸葛瑾因中原战乱而避乱江东。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与孙家挂上钩,孙策已经灭亡,所以只能滞留在江东。

    秦宜压根就没有去过江东,除了那些降将,也没有提拔江东人选。

    但是,诸葛瑾这个人,秦宜还是知道的。

    诸葛瑾有才,却不如诸葛孔明,有了孔明,秦宜也不着急招揽诸葛瑾。

    “亮代替家兄谢谢主公。。。。。。”

    诸葛孔明却不知道秦宜的心思,还以为看在自己面子,照顾自家兄长。

    若诸葛瑾做了官,大概心里也会感激秦宜。

    所以,秦宜不仅施恩于诸葛孔明,也施恩与诸葛瑾,两头赚。

    “这倒不必谢我,做官除了施展自己才华,主要还是为百姓服务。”秦宜时常把为百姓服务挂在嘴边,这也算是潜移默化影响别人,至于别人能不能效法,那就另说了。说道做官,秦宜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孔明,官员是不是也要考虑异地为官,在本地为官似乎不妥吧?”

    孔明一愣,而后回答:“这个嘛,倒是惯例,只是没有条例明确而已,既然主公提到这一点,那就固定下来。”

    秦宜又补充一条:“还有一条也要形成制度,为官到期,要接受审计,在审计结束之后,才有资格继续调离、升迁。作为防止官员腐败、怠政的一种制约。”

    制度设计眼光要放远一点,不能局限于眼前。新立朝廷大都有新气象,腐败现象较轻,时间久了就很难说了。后世腐败历历在目,秦宜特别重视制度建设。

    为什么选诸葛孔明做宰相?不就是他在历史上廉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为嘛。

    skbshge

第300章 大华帝国富有天下() 
大汉朝廷傀儡皇帝随着曹操去了西部,至于小皇帝命运如何,至今没有听到消息。除了曹操封锁消息这一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曹操远在中亚,与内陆隔绝,即便发生了点什么,内陆也不清楚。

    走到这种地步,相信曹操很快建立新的朝廷,至于是不是需要打着汉朝的旗号,这种事难说,全看曹操自己的意愿。

    小皇帝是死是活其实不重要,总之,大汉朝走到了终点。

    中原不可一日无主,诸葛孔明、陈群、袁焕等人早就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筹备建立新朝廷。

    新朝廷新气象,秦宜将纪年改为公立。

    公元203年1月1日,新王朝成立,国号“华”,皇帝自然是秦宜。

    只不过皇帝秦宜特别强调帝国二字,也不管别人怎么想,非要称呼大华帝国。

    皇帝金口玉牙,诸葛孔明等人见秦宜坚持,也不不管了,帝国就帝国吧,尽管秦宜有些提法很不合规,竟然用公元纪年。

    在秦宜看来,不采用帝国,似乎不威风,帝国意味着强大,难道大华帝国还不强大吗?

    是啊,整个亚洲几乎都囊括在手,貌似很强大。

    所谓强大,也不过相对而言,至少这个时代周边国家不能与大华帝国相比较。

    至于大华帝国的都城设在那座城市,秦宜觉着还是设在寿春城为好。

    建新皇宫劳民伤财,秦宜不想再破费。

    现成的都城有不少,许都城里有曹操所建的皇宫,长安有西汉王朝皇宫,哪怕洛阳皇宫,修缮一下也可以用,再加上邺城袁绍的官邸,其实都不错。秦宜决定将那些地方都变成行宫,住在哪个地方,哪里就是皇宫。

    论规模,长安的西汉皇宫规模最大,最完整,用作皇宫做好不过了。只不过也有缺陷,距离中原太远。如今疆域要比汉朝扩大好几倍,权利中心所在地,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交通。

    而目前最好的交通就是水路,运河将北方大河与南方大江以及淮河连贯,运河遍布中原。寿春可以通过淮水可以进入大江,也可以进入运河,至少在中原可以四通八达。

    想想杨广征发百万人修建大运河,被文人喷的臭不可闻,反倒是便宜了唐王李世民。

    秦宜不知道后世人怎样看他,他只对大华帝国人民负责,至于外族人,他才不管呐。

    修建这些运河所动用的人力何止百万,大概五六百万人都有,只不过全都是战争掳来的奴隶。后人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