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朝原来是这样 >

第30部分

宋朝原来是这样-第30部分

小说: 宋朝原来是这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獾氖牵┏侵械木痈吖傧晕徽撸挥心母鲇心芰戳斓伎拐健

    身为国防部长的兵部尚书孙傅,居然向皇帝推荐了一位所谓的奇人。此人实乃市井无赖,名叫郭京,自称能施六甲神术,足以退敌。皇帝仿佛看到一根救命的稻草,头脑一发热,给郭京封了个官,赐金帛数万,让他招募七千七百七十七名六甲神兵。骗吃骗喝的还不仅郭京一人,还有一个刘孝竭,也以御敌为名募兵,或称六丁力士,或称北斗神兵,反正就是装神弄鬼。

    这些天兵神将能否靠得住,宋钦宗心里也没底。

    那如何是好呢?

    有人便提出来了,于今之计,不如先移驾洛阳,以避敌锋。这种逃跑主义自然遭到另一些人的唾弃,宋钦宗脸上也挂不住,若是敌人一来便逃,那么皇帝的尊严何在呢?这位优柔寡断的皇帝跺了跺脚,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朕今日当死守社稷,决不远避了。”

    可是战局不容乐观。

    殿前指挥使王宗濋拍拍胸脯,请缨出战,宋钦宗大喜,拨给一万名士兵。岂知他刚出城,才一交锋,便狼狈鼠窜了。东道总管胡直孺率军入卫,还没进城便被打败,成了金人俘虏,还被绑到城下示众。范琼率一千人出城偷袭,蹈冰过河时,冰面裂开,淹死五百人。这些失利极大挫伤了宋军士气。

    这个时候,郭京的六甲神兵应该出场亮相了吧。这个江湖骗子骗了许多金帛,招募七千多名所谓的神兵,过了几天潇洒的生活。朝廷屡促他出城退敌,郭京又神秘兮兮地说,神兵出城退敌,你们都不能看。这七千神兵哪有什么本事,一下子被金人杀得屁滚『尿』流,死的死,逃的逃。郭京一看谎言的泡沫要破了,便说:“待我出城作法,包管退敌。”这位江湖巨骗把朝廷耍弄一番后,出了城便径直逃命去了。

    宋军反击全线告败,金兵大举攻城。此时京城之内,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岂有抵抗的决心。很快,金兵已从四面八方登上城墙,宋军统制姚友仲、何庆言、陈克礼等人皆战死,守御使刘延庆也被金兵所杀。开封城轻而易举地被攻破了!

    不过此时宗翰、宗望并没打算占领开封,声称只要太上皇(退位的宋徽宗)前往金营谈和,便可主动撤军。此时的宋钦宗已是走投无路,又不忍心让老爹前往金营受辱,索『性』亲自前往。

    曾经高高在上的一国之君,就这样低声下气地以战败者的身份前去议和,那种内心的失落与羞愧可想而知。宗翰、宗望以胜利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开出的议和条件令人看了心惊肉跳:除了割让三镇、两河之外,大宋还须纳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宋钦宗能有回旋的余地么?不得已之下,只得全部应允。

    从金营归来后,宋钦宗泪流满面,沿途见到天子尊容的士人百姓,也无不流涕不止。自大宋开国以来,何尝有过如此之屈辱呢?即位是当年澶渊之盟,与今天城下之盟之比,不过小巫见大巫罢了,何值一提。

    宋钦宗一面派使臣前往河东、河北交割土地,一面四处搜刮金银财宝,可是这两项工作都遭遇到极大困难。两河地区的军民们被朝廷出卖了,他们自发组织起来,拒绝投降金人。金人欲求无度,除了所索取的金银之外,还索取粮草、骡马、女人。许多女人担心被金人糟蹋,索『性』投水而死。

    大家想想,那么一大笔赔款,岂是一时间能凑齐的?但是宗翰、宗望没耐心了,再度指示宋钦宗前往金营。这次,金人要把宋钦宗当作人质,只要皇帝在手,不怕大宋赖账。没办法,没了皇帝的朝廷四处搜刮,好不容易凑了黄金三十八万两,银六百万两,衣帛一百万匹。与金人要求相比,这还真是杯水车薪。宗翰等人极不满意,无奈之下,留守大臣们又绞尽脑汁,搞到七万两黄金与一百一十四万两白银——实在没办法搞到更多了!

    宗望、宗翰大怒,以金太宗的名义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并『逼』太上皇宋徽宗及太后等出城当金人俘虏。艺术家宋徽宗长叹数声,不堪忍受其辱,想饮『药』自尽,但被人所阻,只得出城前往金营。同样被『逼』迫入金营的还有皇帝诸妃、公主驸马。想当年皇室是何等威风,彼一时此一时,当繁华散尽,一切如梦幻泡影矣。

    金国没打算灭了大宋,并非没有野心,而是难吞下去。女真在短短十数年时间里,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其部族人口顶多几十万人,却西向吞并辽国,北方诸夷,莫不臣服,两度南征,两度迫使宋廷签下城下之盟。可是面对急剧扩张的领土,得到容易,如何治理却成难事。女真人一而再地上演蛇吞象的故事,但面对大宋帝国这头巨象,一时间却是吞不下去的。那怎么办呢?金人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办法:扶植一个傀儡政权。

第34章 南宋开国:不进取的朝廷() 
谁来当傀儡皇帝呢?

    在金人看来,大宋帝国前宰相、亲金分子张邦昌就是最佳人选。靖康二年(1127)三月,张邦昌被金国册立为伪皇帝,改国号为楚,定都金陵。

    一个月后,金兵放火烧了开封城,押着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太子宗亲等三千余人连同大量的金银财宝北去。大宋帝国的历史分为两段,从陈桥兵变到靖康之耻称为北宋,之后的称为南宋。

    两个皇帝被掳走,张邦昌伪楚政权的建立,宣告了北宋的终结。

    然而张邦昌何德何能,当皇帝谁会听他命令呢?这个所谓的“大楚”政权形同虚设,政令不出朝廷,北宋旧臣们强烈要求还政于赵氏。张邦昌灰头土脸,说实话,他当皇帝也是被『逼』无奈,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啊。怎么办呢?皇帝的位置是烫手的山芋,不如早扔掉好了。可是赵室宗亲基本上都被金人掳走,谁能出来主持大局呢?

    事还真凑巧,京城里还留着一位孟太后。

    这位太后乃是当年宋哲宗的皇后,又称为元祐皇后,那她为什么没被金兵掳走呢?因为她是被废的太后。因为被废,反倒令她逃过一劫,没被列入掳掠的名单中。她自己也没想到命运居然如此难料,在张邦昌狼狈不堪之时,她被请出来垂帘听政。张邦昌知道自己没那个本事当皇帝,便去了帝号,改称“太宰”,这个由金人扶植起来的傀儡楚政权,前后才三十来天就宣告结束了。

    政权又回到赵氏手中,要立谁为皇帝呢?

    看来看去,能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在靖康之难时,康王赵构侥幸躲过了,因为他当时并不在开封城。在金兵大举南侵时,宋钦宗派赵构出使金营谈和,但是当赵构到了磁州时,知州宗泽对他说:“肃王一去不回,难道大王欲蹈前辙吗?”这一番话,令赵构惶恐不安。在金兵第一次兵临开封,迫使宋廷签下城下之盟时,康王赵构险些成为人质,只是后来宋钦宗以肃王赵枢代替他为人质,这才使他摆脱羊入虎口的厄运。听了宗泽一席话,赵构决定不前往金营,而是驻留于相州,并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如今宋徽宗、宋钦宗被俘,皇室亲宗也纷纷被抓到金国,赵构便成为宋室接班人的不二人选。张邦昌在金人的威『逼』下当了傀儡皇帝,这在当时可谓是大逆不道,为了保全『性』命,争取赵氏皇室的谅解,他一面请出孟太后听政,一面向康王赵构上表劝进。身为徽宗皇帝的第九子,若排资论辈,赵构就是八辈子也当不上皇帝。但历史却阴差阳错地选择了他。

    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登基,是为宋高宗。金人试图建立伪政权的计划破产,帝国仍然是赵氏的帝国,南宋的历史也以此为开端。宋高宗即位后,改年号为建炎。在中国五行说里,火是克金的,宋高宗的这个年号,不是一个火字,而是两个火字,似乎用了这个年号,就可以克制住金国似的。

    以常理而论,在经历国破家亡的惨剧后,新建立的南宋朝廷自然应以收复失地为首要任务。可是宋高宗与他的父兄一样,着实没有雄才伟略。他上任伊始,朝廷“主和派”的势力很大,拥立皇帝有功的黄潜善、汪伯彦都身居显位,掌握着军政大权,当了一个月傀儡皇帝的张邦昌被封太保。当然,主战派也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因为金国的军事威胁仍然很大,随时可能发动第三次大规模南侵。

    曾经一度被贬的名臣李纲东山再起,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实际上就是宰相之职。李纲的上台,可谓是众望所归,大家看到了光复河山的希望。这位坚定的主战派领袖以满腔热枕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力图重振朝纲,加强国防力量。

    此时的宋高宗尽管起用李纲为相,实际上他对抗战并不热衷,仍然幻想着以投降妥协的方法,来换取与金国的和平。李纲勉励高宗说,和不可信,守未易图,而战必可胜。他认为应该“法勾践尝胆之志”,“一切罢和议”,“专务自守之策”,积极备战,力期在三年时间里“雪振古所无之耻”。

    要鼓舞士气,就得打击投降派与变节分子,严惩卖国贼。

    被金人强迫当了三十几天傀儡皇帝的张邦昌自然成为李纲首要攻击目标。尽管他很快还政于赵氏,拥立宋高宗有功,可是在士民百姓眼中,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张邦昌未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先是被贬到潭州,不久后被诛杀。其他变节分子或被杀,或被流放,投降派的气焰稍被遏制。

    南宋政权还面临一个大问题:国都应该选择在哪里呢?

    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大事。

    开封是北宋都城,但宋高宗并不打算以此为都。固然,在经历金人破坏后,开封已是残破不堪,但这并不是宋高宗放弃的理由。金兵两度南下,都轻而易举地打到开封城,还掳走二帝,这样的都城,皇帝怎么放心得下呢?

    高宗内心深处充满对金人的畏惧,他想把都城迁往长江以南,离金人越远,他就越有安全感。李纲则坚持认为,开封乃是“宗庙社稷之所在,天下之根本”,新政权可先在长安、邓州、襄阳三城中选一个为临时都城,等到开封城重建完毕后,便迁回旧都。

    李纲寄厚望于宋高宗,希望这位年轻的皇帝能发愤图强、卧薪尝胆,收复河山。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宋高宗的最高目标,就是能使自己的小朝廷苟且偷安,除非金国一意要彻底灭掉大宋,否则的话,总有回旋的余地。

    表面上看,李纲在朝中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际则不然。李纲忠正耿直,讲原则,不怕顶撞皇帝,时间一长,宋高宗对他越发冷淡。这不是一个好兆头。此时真正掌控着朝中大权者,却是两位主和派人物:黄潜善与汪伯彦。他们两人『摸』准了皇帝的心思,皇帝根本不想与金国开战,你李纲在瞎忙什么呢?

    很快,李纲便遭到暗算。

    黄潜善等人唆使殿中侍御史张浚弹劾李纲,罗列罪名,比如私杀侍从、典刑不当、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等。李纲忠心为国,不料却遭到无端攻击,又事事受到阻挠排挤,遂上书求辞。宋高宗竟然罢李纲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此时距李纲就相位仅仅七十五天。

    李纲深孚众望,公忠体国,他被罢相的消息传开后,朝野哗然。太学生陈东挺身而出,上书力请朝廷挽留李纲,罢免黄潜善、汪伯彦,并力主皇帝返回开封,率师亲征。与此同时,进士欧阳澈也上书痛骂朝廷中用事的投降派。但是这种抗议令宋高宗勃然大怒,黄潜善又在一旁煽风点火,宋高宗竟然下令将陈东、欧阳澈两人斩首于东市。自大宋开国以后,历代皇帝都恪守太祖赵匡胤立下的“不以言罪人”的祖训,可是恼羞成怒的宋高宗却把祖训抛到九霄云外了。

    就在宋高宗的小朝廷苟且偷安之际,河北、河东的抗金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当初宋钦宗在金军兵临城下时,被迫割让河东、河北之地。金兵北撤后,分兵把守河东太原、河北真定等地。然而,河东、河北的民众不甘心被金国统治,奋起反抗,各地义军、民兵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少则数千人,多则数万人,成为抵抗金兵的重要力量。李纲主持朝政时,为抗击金兵,以张所为河北招抚使,王燮为河东经制使,宗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招兵买马,恢复中原地区的防御。

    金国吞并两河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大将完颜娄室率领重兵,向河东重镇河中府发动凶悍的进攻。河中守将席益临阵逃跑,知府郝仲连率军民力战,但实力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