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朝原来是这样 >

第24部分

宋朝原来是这样-第24部分

小说: 宋朝原来是这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尽管变法在实施过程中差强人意,但还是取得一定成效。在王安石执政期间,大宋帝国在军事上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这就是王韶开河熙之地。

    在宋神宗即位前后,宋夏再度爆发战争,西北局势紧张。熙宁元年,当时还是无名之辈的王韶上了一道“平戎三策”的奏章,他写道:“国家欲平西贼,莫若先以威令制服河湟;欲服河湟,莫若先以恩信招抚沿边诸族。”这个战略主张就是先收复河湟,令西夏陷入腹背受敌之境,扭转与西夏战争的不利局面。这个战略,与西汉时张骞的“断匈奴右臂”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处。

    王韶乃是宋代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曾经考科举不中,索『性』游历陕西,这不单纯是旅游,更是细心地了解西北边疆的形势。在若干年后,他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成了西北问题的第一流战略专家。这份奏章令宋神宗暗暗称奇,特地召王韶前来询问边事方略。

    熙宁四年,在皇帝与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被任命为主洮河安抚司事,经营河湟。河湟谷地在汉、唐时就是一块战略要地。东汉时,汉与西羌多次争取河湟谷地;到了唐朝时,河湟谷地则是唐与吐蕃的一块主战场。宋朝与汉朝、唐朝相比,帝国土地面积小了许多,如北方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之手,河西走廊落入西夏之手,而战略要地河湟谷地则被控制在西蕃手里。

    王韶抵达秦州后,先招抚了西蕃俞龙珂所部十二万人。有意思的是,俞龙珂之所以愿归附宋朝,乃是因为他是包公的粉丝,十分仰慕包青天的人品。归顺之后,他甚至向宋神宗提了一个请求,要求皇帝赐“包”姓,与偶像包青天拉近距离。

    俞龙珂部归附后,王韶乘势西进,进攻西蕃诸羌部落。王韶有谋有勇,宋军的进攻遇到诸羌的顽强抵抗,几乎要放弃的时候,王韶亲自披甲上阵,力挽狂澜,竟然奇迹般地反败为胜,并且占领武胜,建镇洮军。宋神宗下诏,在新开拓的土地上设熙河路(相当于现在的省),王韶升任经略安抚使。王韶开疆拓地的意志不可阻挡,很快,他又进攻河州,河州酋豪瞎『药』投降,宋神宗同样给他赐“包”姓,看来包公的威名真是驰名中外、饮誉东西啊。

    到了熙宁六年,王韶的军队接连收复河州、岷州、宕州、洮州、叠州,进军一千八百里,斩敌数千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可以说,在大宋历史上,王韶是最有进取精神的一位将领,他的伟大成就令宋神宗大喜过望,战后被提拔为左谏议大夫。

    然而,王韶离开河熙奔赴朝廷之后,西蕃的势力又卷土重来。

    西蕃首领木征乘王韶离去之机,反攻倒算,在熙宁七年的踏白城之战中大败宋军,河州知州景思立战死。之后,木征又进攻岷州,继而围攻河州。西部局势一时间恶化了,宋神宗不得不又一次把王韶派往前线。

    王韶非但是一流的战略家,也是一流的将军。抵达熙州后,他并没有马上援救被围困的河州,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计谋,出动两万精兵,进攻定羌城,以切断木征的后援。此计果然大获成功,木征不得不放弃对河州的围困而退兵。然而王韶并不罢手,他对木征穷追猛打,斩首七千余级,打得木征走投无路,最后只得缴械投降。

    先是开熙河六州之地,拓地两千里,收复中原政权沦陷二百年之地;后又解河州之围,擒木征以致阙下;王韶奇迹般的表演,非但是大宋历史上的传奇篇章,同时对改革派也是一次巨大的鼓舞。王韶之所以能立不世之功,与王安石的极力推荐提拔有直接的关系,而他也以伟大的胜利,让所有人看到“强国梦”的希望。

    后人对王韶有这样的评论:“韶以书生知书,诚为不出之才,而谋必胜,攻必克,宋世文臣筹边,功未有过焉者也。”他为帝国收复了大约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无疑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勋绩。

    王韶后来官至枢密副使,他从默默无闻的小官吏,一举为国家立下不朽之勋业,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可谓是奇人也。有人戏称他为“三奇副使”,三奇,指是是奇计、奇捷、奇赏。奇计,说的是他的平戎奇策;奇捷,是他在战争中所取得的令人不可思议的胜利;奇赏,指的是他最后官至枢密副使,跟以前的包拯包大人一样大的官。

第27章 新旧党争:从元祐更化到绍圣绍述() 
熙宁变法运动,从一开始便备受攻击,风雨飘摇,然而新法却能在一片反对声中顽强地推行,这全倚仗着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这把保护伞便是神宗皇帝,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推行新法,即便是在王安石辞职后,变法运动仍然维系下来。

    神宗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史书称他“去华务实”,并不热衷于典礼、祭祀、封禅之类华而不实的东西,在生活上比较节俭,对民间疾苦比较关心,不务虚名。应该说,他是继仁宗皇帝后的又一个好皇帝。可惜的是,神宗皇帝寿命不长。公元1085年,他去世的时候不过三十八岁。神宗皇帝一死,变法运动戛然而止。

    年仅十岁的赵煦被立为皇帝,是为宋哲宗。十岁的小孩子如何统治国家呢?他的祖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成为大宋帝国的实际统治者。新法的保护伞倒了,帝国的政策将何去何从呢?高太后也有点不知所措了,是继续维持新法呢,还是推倒重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老臣从洛阳来到京城,为神宗皇帝奔丧。

    他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朝廷的政策。

    此人正是王安石的死对头、著名史学家司马光。

    此时的司马光刚刚完成了一部史学巨著,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资治通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大部头的编年史,早在宋英宗末年,司马光就开始着手编撰这部史书。从书名中可以看出,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让统治者熟悉历朝历代史事,“知兴亡”,“明得失”,以史为鉴。

    在王安石变法开始后,司马光便不遗余力地反对变法。以前我们教科书里总说司马光是守旧派分子,其实这种看法有失偏颇。与王安石的激进相比,司马光确实比较保守,但他对新法的攻击,并非完全感情用事,因为新法的确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在宋神宗时代,司马光的立场显然不吃香,故而被排斥出中央,到洛阳当了个西京留台,说白了就是个闲差,总计待十五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埋头著史,不问政事,与史学家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人共同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撰,为中国史学再增添一瑰宝。

    对于司马光这样对历朝史事烂熟于胸的人,高太后当然十分倚重,谦虚地向他求教国家的大政方针。司马光的答复是:“朝廷应当下明诏、开言路,凡知朝政缺失与民间疾苦者,皆得尽情亟言。”就是说,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高太后一听,也对,便下诏让百官写奏折,讨论朝政的缺失。我们前面曾说过,王安石的变法,理想高远,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弊疾丛生。不仅守旧派分子反对新法,甚至民间对新法也不感冒。这言论一开,不得了,成百上千的奏章纷至沓来,大多数都是批评新法的不当。

    看来宋神宗一死,新法就走到头了。

    面对汹汹议论,高太后“从谏如流”,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议除新法。大家想想,这司马光老头原本就是最顽固的反新法者,现在让他来主持议除新法,这不等于宣布变法的终结吗?当然,有也人站出来反对,但不是站在新法是否合理的立场上,而是站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古训上。宋神宗刚死,就要推翻他的政策,这合适吗?

    对于这样的软弱的反对意见,司马光当然不放在眼里,他呵斥道:“若王安石、吕惠卿等所建,为天下害,非先帝本意者,当改之,犹恐不及。”把宋神宗说得仿佛是被王安石、吕惠卿一帮人胁迫似的,司马光揣测圣意也太大胆点了吧。

    当然,有高太后的支持,废除新法堪称神速。在宋神宗去世当年,保甲法、方田法、市易法、保马法等就被废除了。

    但是司马光对这个速度还相当不满意。第二年(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晋升为尚书左仆『射』,此时的他已经六十七岁,身体不太好,担心自己不能在去世前尽废新法。在他眼里,新法中残留的青苗法、免役法、置将法,与盘踞西北的西夏一样,乃是帝国的心腹之患,并称为“四患”。他曾经这样说:“四患未除,吾死不瞑目矣。”当然,在这四患中,西夏之患,司马光是除不了的,也没这能耐。对于其他三患,也就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三项,他还是有能力除掉的。在之后短短的几个月里,新法基本都废除了。

    这一年四月,王安石死了,他是目睹着自己的理想灰飞烟灭而死的。

    这一年九月,司马光死了,他在有生之年打败了王安石。

    在宋哲宗即位后几年,新法人物纷纷失势,而拥护旧法的人物纷纷卷土重来,这就是所谓的“元祐更化”。

    旧党复辟了,新党落荒而逃。

    在大宋王朝历史上,党争是一大问题,正所谓党同伐异,一吵起来便喋喋不休。那么新党倒台后,旧党执政,朝政应该和气融融了吧?其实不然。党争的顽疾并不因为新党被逐出中央而停止,反倒愈演愈烈。

    原来旧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裂为三大阵营。

    这三大阵营分别是洛党、蜀党、朔党。洛党以大儒程颐(洛阳人)为首,干将有朱光庭、贾易等人;蜀党以大文豪苏轼(蜀人)为首,干将有吕陶等;朔党刘挚(河北人)为首,干将有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人,其精神领袖是已经去世的司马光,此党的势力最大。

    此三大党的政见上是有所不同的。朔党是司马光的门生信徒,对于王安石的新法,他们一概否定。以程颐为首的洛党,受到传统儒学观念的影响,以实现尧舜传说中的王道为己任,他们总体上反对新法,但对王安石变法中的复古部分并不排斥。蜀党的政治立场,则是属于调和折中派。

    三党中不乏士人领袖。譬如程颐乃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赫赫有名的哲学家;苏轼乃是文坛领袖,著名诗人与散文家。然而两人在政治上却是对手,争论不断。程颐对新法中科举改革的复古部分很赞成,如考试内容改诗赋为经义,经义是他的拿手好戏,可是作为诗人的苏轼却反对。苏轼对新法中的免役法举双手认同,但尊司马光为领袖的朔党却反对。今天我攻击你的政策不近人情,明天你攻击我诽谤,纷争扰扰,不可终日。

    党争从朝廷内到朝廷外,大臣们在口水战的战场上英勇奋战。可是有一个人不高兴了,这个人就是皇帝宋哲宗。

    你们整天吐口水,你们把我这个皇帝置于何地?宋哲宗十岁当皇帝,高太后临朝,大权旁落,整天像个木偶一样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事事不能做主。这算什么皇帝!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皇帝心里的怨气也越发深重,愤恨难平。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这种心理反应实属正常。久而久之,这种不满的情绪悄悄滋长,从对高太后把权的不满,延伸到了对旧党的不满。

    郁积的不满,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公元1093年(元祐八年),老太婆高太后终于死了。这一年宋哲宗也已经年满十八岁,到了亲政的年龄了。

    在哲宗当皇帝的前八年,朝臣们只知有高太后,几乎要把泥菩萨皇帝忘了。可是现在,泥菩萨变成了活菩萨。对于这尊活菩萨,大臣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的模样,陌生的是他的思想。

    总有人具备超级敏感的政治嗅觉。

    礼部侍郎杨畏就是这么一个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对宋哲宗来说,前八年只是高太后的时代,如今才是自己真正的时代。既然如此,岂能重用这群从来没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朝臣呢?杨畏看清了皇帝的心思,抢先一步上疏道:“神宗更法之制,以垂万世,乞赐讲求以成继述之道。”就是说,高太后与司马光这伙人破坏了宋神宗的变法,现在应该要改过来,继续完成神宗皇帝未竟的事业。

    此言大投宋哲宗所好。

    说实话,宋哲宗对新法了解多少尚是疑问,但他对这帮投靠高太后的朝臣不满是实实在在的,只有换一批人,自己才是货真价实的皇帝。皇帝问杨畏:“先朝旧臣谁可召用?”时间才仅仅过去八年,当年新法健将多数尚在人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