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原来是这样-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郊筇岣摺
奠定狄青一代名将地位的一战,是平定侬智高之役。
侬智高是何许人呢?
这里我们先简单说些背景资料。
宋朝在疆域面积上,与全盛时期的汉、唐是不能相比的。此时西南的交趾(今越南北部)已经脱离中原政权的统治,在交趾与大宋邕州(广西南宁)之间,有一个广源州,其首领就是侬智高。广源州这个地方,崇山峻岭,有大山大河,盛产黄金、丹沙,民风强悍,善于战斗。侬氏家族历来是广源州的酋豪,臣服于交趾。侬智高这个人颇有野心与抱负,他曾经与交趾打仗,但战败被俘。考虑到侬氏的势力,交趾把他释放回广源州,可是这改变不了侬智高独立的决心。
仁宗皇祐元年(1049),侬智高出兵占据安德州,宣布脱离交趾统治,建立“南天国”。侬智高上表大宋朝廷,请求归顺,但是大宋朝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拒绝其要求。这位南天一霸索『性』广招亡命之徒,于1053年率五千精兵,攻破邕州,改国号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之后连续占领横州、贵州、藤州、梧州、封州等,一路向东,直『逼』广州城。侬智高围困广州五十七日不克,遂解围攻破昭州。一时间,南方局势恶化,大宋帝国又一次面临严重的外患。
在这个时候,已经升任枢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奋勇,他上书皇帝说:“臣起自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军,羁贼首致阙下。”仁宗皇帝任命狄青为荆湖南北路宣抚使,讨伐侬智高。
狄青抵达前线后,发现情况非常糟糕。
起初驻扎在南方的宋军对侬智高多抱有轻视之心,正因为轻敌,故而损兵折将。狄青下令,所有将领不得轻举妄动,等待他统一部署。可是有人急于立功,对统帅的命令置若罔闻。陈曙擅自发兵八千出战,大败而还。狄青毫不客气地将陈曙斩首示众,所有人无不大惊失『色』。
侬智高发现新来的宋军统帅按兵不动,不由得讥笑大宋帝国的将军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罢了,等了十来日没发现动静,稍有松懈。岂料狄青正是故意『迷』『惑』敌人,在敌人松懈之时,正是他进击之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正是狄青的作兵风格。宋军急行军一昼夜,一举越过天险昆仑关,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邕州东北的归仁铺(广西南宁东北)。侬智高紧忙出动大军应战,狄青正面以步兵接敌,将蕃落骑兵作为奇兵,在战斗关键时刻投入作战,从左、右两翼包抄,侬智高大败,是役损失数千人。
吃了败仗后,侬智高退回邕州城内。狄青紧追不舍,推进五十余里,侬智高精锐尽失,自知不是狄青对手,遂纵火烧了邕州城,在夜『色』的掩护下,仓惶出逃。收复邕州城后,宋军缴获了侬智高留下的金帛巨万,并且发现了一具尸体,身着金龙袍。当时有些将领认为这是侬智高的尸体,打算向朝廷邀功。狄青答道:“安知这不是侬智高的诡计呢?我不敢在没确认的情况下,向朝廷假报邀功。”
狄青的判断是对的。据史料所记,侬智高的确没有死,他逃到了大理(今云南),不过其政治生涯从此画上句号。
狄青平定侬智高之役,其规模是比不上宋辽战争或宋夏战争。然而侬智高凭借广源州区区一块地盘与数千蛮兵,居然能蹂躏两广,从邕州一路杀到广州,可见宋朝国防力量之孱弱。这次胜利对兵事不振的大宋帝国来说,仍然算是注了一针强心剂。自太宗皇帝后的两百多年,大宋帝国在对外战争上胜少败多,弱势明显,狄青的胜利,对朝廷乃是莫大的慰藉。也正因为如此,狄青成为帝国的英雄,他一路高升,直至升任枢密使,成为帝国的顶梁柱。
狄青的人生就是一部奋斗的励志书。他出身低微,早年因为当兵,在额头上有刺字(宋募兵时多有刺字),后来成为国家重臣,刺的字还在。皇帝看不过去,亲赐『药』水让他把刺字除掉。狄青用手指着刺字对皇帝说:“陛下乃是以战功提拔微臣,而不是问臣的出身门第。臣之所以有今日,正是从此刺字当兵开始。臣想保留此刺字,以劝勉诸兵士能留在军队中,请恕臣不奉诏之罪。”也就是说,狄青留着额头上的刺字,就是要给普通士兵树立榜样,只要肯奋斗,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在仁宗时代,狄青是最负盛名的将领,他的故事后来也同样被改编为小说,广为流传。狄青与汉代名将卫青颇有类似之处,两人均出身低微,后来均成为军界的一号人物。只是卫青崛起还沾了外戚的光,而狄青则完全是靠自己的奋斗。俩人的『性』格也有共同点,缜密而寡言,沉勇而有大略,居于高位时不忘卑微,始终怀着戒慎之心。在行军作战上,狄青与卫青一样,用兵上深谋远虑,审时度势,耐心等待最佳战机,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所不同的,卫青生于汉朝最强盛的时代,狄青所处的宋朝则相对孱弱,故而他虽有不世之才,终究未能取得卫青那么伟大的业绩。
第25章 熙宁变法(1)()
在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里,宋仁宗在位时间长达四十一年。他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正是由于他的宽厚仁政,才涌现出像包拯这样刚正不阿的文臣,以及像狄青这样从士兵到统帅的武将。可是仁宗皇帝缺乏开拓进取的雄心,整个大宋政坛暮气沉沉,特别是“庆历新政”失败后,党争纷起,朝廷弊政日益显现。
公元1063年,宋仁宗去世后,宋英宗继位。英宗在位时间仅仅四年,属于典型的过渡型政权。此时大宋帝国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已是危机重重。帝国的危机可以简要地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财政危机;其二是军事力量薄弱。
有些人会感到奇怪,既然天下太平,为什么帝国会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呢?这里面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制度上的种种缺陷所致。“冗兵”“冗官”“冗禄”是造成财政亏空的三大原因。
在宋太祖时,帝国军队(包括中央禁军及地方厢军)数量是37万人;到了宋英宗时,军队猛增到了116万人,每年光军费的支出,就占财政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不仅兵员多,官吏也多。在宋真宗时,帝国官吏人数是1万多人,到了宋英宗时,已经达到2。4万人,几乎翻了一倍。宋朝以高薪养廉,每年官俸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除此之外,朝廷还会发放许多额外的“冗禄”,比如高官在退休后还有发放“祠禄”,对于其后代还有“荫俸”等,以示皇恩浩『荡』。只是随着官吏数量以及“恩荫”人数的不断增多,这笔开销几乎成了无底洞。我们不要忘了,帝国为了维持与辽、西夏的和平,每年还提供大量的“岁币”,这也是极大的开销。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帝国表面风光,实际上财政已是捉襟见肘。
再来说说大宋的军事力量。
光从数量上看,英宗时代116万的常备军,放在今天也算是庞大的武装。可是大宋军事上的孱弱,在仁宗时代就尽现无遗了。且不说与西夏交锋时完全处于下风,就连西南算不上强大的侬智高,凭着数千兵力就可蹂躏两广,一路向东打到广州城下。这么多的军队干什么用呢?
宋朝在军事上积弱,是有历史原因的。
当年宋太祖陈桥兵变篡取政权后,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势力强大、中央政权脆弱的经验,采取“强干弱枝”的政策,把兵权收集于中央,大大削弱地方兵权,建立起“内重外轻”的军事制度。在宋初统一中国的战争中,这种军事制度的弊端尚未明显体现,当时用于扫平诸雄的主要力量,都是中央的禁军。
自“澶渊之盟”后,帝国进入长期和平时期,这种军事制度的弊端显『露』无遗。全国主要军事力量都集中于中央,那么边防怎么办呢?于是朝廷采取了一种轮戍的办法,中央禁军轮流到边疆戍兵。边疆将领没有一支固定的军队,军队没有固定的指挥官,“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领与士兵长期严重脱节,士兵的训练水平很低。遇到边疆有战事时,匆匆派中央军前往,结果士兵既不熟悉敌情,也不熟悉地形,也不熟悉将领,战斗力自然十分低下。
朝廷积贫,国家积弱。
帝国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时候,一位伟大的人物横空出世,他便是以变法光耀史册的王安石。
公元1067年,过渡皇帝宋英宗病死,他的儿子赵顼继位,史称宋神宗。
是年宋神宗年仅二十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在宋朝诸帝中,除了开国的宋太祖、宋太宗之外,就属这位宋神宗比较有雄心壮志。面对暮气沉沉的政坛,年轻的皇帝自然心有不甘,偌大一个帝国,却要受制于契丹、西夏,这皇帝脸上也没有光彩。他渴望着能像秦皇汉武那样,把帝国建成为一个超级强国,可是要怎么做呢?这时他想起了一个人,此人便是王安石。
为什么是王安石呢?
我们且来简单说说王安石的经历。他出生于1021年,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任淮南判官,开始其仕途生涯。二十七岁时,王安石任鄞县知县,在任四年,政绩卓著,后调任舒州通判。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章、学问著称于当世,得到大文学家曾巩、欧阳修以及宰相文彦博等人的一致交赞,声名显于当世。1060年(仁宗嘉祐五年),王安石入京,出任三司度支判官,相当于财政部预算署署长。当时他便向仁宗皇帝上了一道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但是未被采纳。英宗皇帝即位后,王安石因母亲去世,依旧例守丧数年,暂时离开政坛。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思想家,他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有非凡的见解,故而即便在野,仍有相当影响力。宋神宗之所以对王安石印象深刻,主要是从韩维那里得知其政治见解的。
韩维乃是王安石的好友,宋神宗还是太子的时候,韩维是太子府的书记官,经常给太子讲学论道,说到精彩之处时,他总是停下来谦逊地说:“这不是我的见解,这是王安石的见解。”正因为如此,宋神宗即位后,试图振衰起弊,重整国家雄风时,自然想到了王安石。
很快,王安石复出了。神宗皇帝先是任命他为江宁知府,几个月后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进京,皇帝亲自召他入对。
神宗皇帝开门见山便问:“治理国家,以何为先?”
王安石答道:“择术为先。”
神宗又问:“唐太宗如何?”
王安石回答说:“陛下当效法尧舜,何以效法太宗皇帝呢?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只是末世学者不能通达,以为高不可及罢了。”
我们都知道,尧舜在古代被认为是最为圣明的君主,王安石强调,为政就必须向最高的尧舜之道看齐。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变法有两次,一次是先秦的商鞅变法,另一次便是王安石变法。但是俩人的路是截然不同的,商鞅变法走的是法家路线,而王安石变法走的则是儒家路线。
神宗又问了一个问题:“祖宗守天下,能百年无大变,粗致太平,以何道也?”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王安石并没有当场回答,而是写了一篇文章作答,在这篇文章中,王安石变法的思想已经十分明确了。他指出,“本朝累世因循末俗之弊”,并且矛头直指“积弱”、“积贫”两大问题:“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
可以说,君臣二人通过问答的形式,谈得相当融洽。宋神宗在王安石身上看到了帝国的希望,而王安石感于宋神宗的知遇,也竭忠尽智辅佐皇帝,推行改革。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轰轰烈烈的大变法开始了。
变法的目的,可用四个字概括:富国强兵。
王安石变法,便是围绕着“富国强兵”这条主轴而展开。主持变法的总机构是“制置三司条例司”,由陈升之、王安石负责,王安石为其灵魂人物。自秦汉后,中国政治的创新精神不足,守旧思想浓厚。只要改变祖宗之法,总会遇到一大堆人的反对。因此,从一开始,王安石就处于四面受敌的尴尬处境。为了确保变法的推行,他向皇帝推荐吕惠卿、章惇、曾布等具有革新精神的人物进入条例司,协助变法。
我们先来说说变法的第一项重要内容: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