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猎明 >

第212部分

猎明-第212部分

小说: 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退。”

    果然,后金大军立即南下攻掠山东。毕竟,攻打北京这样的坚城损失肯定不小,后金这次南下是来抢钱抢粮抢娘们的,才没兴趣同北京城硬碰硬呢!

    料敌机先的美名算是让周延儒这个瞎猫碰上了,周大人也很是威风了几天。

    可是一支南下大军搂草打兔子地冲到了通州,随便枪了一把,放了点火。于是,畿辅左右,兽骇禽飞。本已开城弹冠相庆平安度这一劫的明军马上又将城门关上了。这一关就再没开过。

    即便后金大军已南至山东,惊慌失措的北京诸大臣、将军也不敢开门解严。到现在,整个北京城已经乱成一团,各种领了皇令分派了任务的官吏因为无法出城就任,以至长期滞留于此,总数已达五百人之巨。帝国政府的运转陷于停顿。

    官吏还好一些,民间问题更严重。关门半年,城外物质运不进去,城里的人出不去。百姓生计断绝,连烧火用的柴都无以为继。大量地人畜分别填满茅坑,最后实在找不到地方拉屎撒尿,索性上街道正中去解决。诺大一个北京城,一开春便臭气熏天,疾患流行。

    再这么发展下去,就有爆发大瘟疫的可能了。

    也因此,皇帝的催战文书一封接一封发来。可周大人有苦自知,现在出兵,可一点胜算也没有。抢功他周大人在行,送死,才不去呢!

    无奈之下,只得将任务压到唐通总兵头上。

    唐总兵兵力最多,势力最强,他不出兵,谁出兵?

    唐将军也是个妙人,领命之后在周首辅面前慷慨激昂了一翻,领着大军出发了。

    可惜,这家伙看起来赳赳昂扬,内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胆小鬼。他带着队伍一直跟在后金身后,不离不即,却始终不与之接触。金兵在前面抢,他在后面护送。等阿巴泰等人去山东了,他才得意扬扬地回到通州,犹如旅游归来一番。

    不但如此,他还谎报周大人,说自己奋勇争先,大小凡十数战,斩首两级,可谓大胜。是不是该给点奖励什么的?

    遇到这样的无赖,周延儒也是无法可想。可朝廷那边催得紧,不得不有所交代,只得将唐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回来的两级辫子军头颅送回北京。称:大捷。

    同日,兖州失守,鲁王朱以派殉国。

    崇祯虽然好大喜功,却不是个糊涂人,两级头颅就是大捷,这也太那啥了。顿时怒得不行,可此时正值用人之际,就算他是皇帝,也只能忍了。

    听到风声,周延儒也害怕了。忙写信给皇帝说,后金入山东以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大概是走了吧。

    “……北兵踪沓,如京中之雪,春风飘荡,无踪可觅也……”

    一时间,此奏章传为笑谈。

    建奴走了,从什么地方走的,难道还插着翅膀飞回东北了不成?

    可就在这个时候,阿巴泰残部奇迹般地从天津逃了出来,前锋已到香河,就快与通州明军接触了。

    这个时候,明军并不知道阿巴泰已在被高原打成猪头,加上畏敌如虎,一日三惊,惊恐不安。

    见后金大军又至,崇祯皇帝终于暴怒,申饬道:“尔前言后东兵已北归,怎么又回来了。若尔等再不出兵,联能饶你,国法也饶不了你……”

    到这时,周首辅这才知道厉害,忙叫人去请侯方域过来。对于阿巴泰大军的虚实,他一点都不清楚,而侯公子刚从前线过来,正好问他。

    

第二章 风云突变(一)() 
周延儒刚派人去请侯方域时,还没等人到,白腾蛟、白广恩、唐通、周遇吉等人却来了,还带着大量精美礼品。

    周首辅一见,有些发蒙,问他们这是演的哪一出。

    唐通谄笑道:“周大人,听说你誓师出征那天正是你五十大寿,可因为军情紧急,却来不及宴请宾客,就匆忙出城了。”

    听唐通这么说,周延儒有些得意地说,是有这么回事情。当时周皇后还派她弟弟周云路过来帮助筹办此事。

    当时,周延儒是崇祯皇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又身为百官之首,这个寿宴自然要办得风光体面才行。

    可惜后金子入寇大军活生生将周大人的五十大寿给搅和了。

    “对了,你们今日却为何提起这事?”周延儒有些奇怪地问。

    唐通故做豪迈地一笑,“周大人,我四位大将这次出兵退敌,颇受大人看顾,大伙儿心中感激。想了想,干脆帮大人重新办个寿宴。大人千万不要推脱,以免冷了将士们的心。”

    周延儒听唐通这么一说,又看看堆积如山的礼物,心中欢喜,笑道:“军营之中,不用弄这么多虚礼。只要诸位将军实心用事,为君上分忧,老夫的五十大寿却不甚要紧。”

    “仗要打,首辅大人的寿酒还是要喝的。”唐通故做豪迈地大声嚷嚷。期于三将军也点头附和。

    周延儒笑笑:“成,就我们五人一起坐坐,谈谈,也是一状美事。诸位将军请。”

    进营之后,四将喝了些酒,又说了些恭维话。这才谈起前线的事情。

    周延儒指了指案上的搪报:“都在这里,这是朝廷才发下来的搪报,四位将军自己看吧。”

    四将军翻看搪报看了半天,心中大骇。

    首先是唐通大叫一声:“武昌丢了。”

    然后是白腾蛟的声音:“孙传庭打到河南去了?”

    如果事实真如搪报是说的那样,湖广已经完全落到张、李二贼手中。事情已经糟糕到不能再糟糕地地步。唯一的指望就是陕西的孙传庭的秦军,一直以来秦军都以打苦仗出名。算是明朝一等一的强军。

    可老孙现在还是李自成的对手吗?

    事情先从张献忠说起。

    就在李自成在襄阳忙着清除异己建立政权之时,张献忠冷不防出现在武昌城下。

    他本活动在南直隶安徽一带,局面并不如李自成在河南那样轰轰烈烈。但还可以维持。后来因被官病四面围剿,便起了心要去湖广发展。在临行之前,他还带兵去陈留筹集路费,可以吃了个大亏。这次横下一条心去了湖北。打下麻城之后,张献忠得了三万精兵,势力得到恢复。随即乘势渡江攻击武昌,并与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日三军齐发。拿下武昌县城。

    至此,武昌大江天险已失,彻底暴露在张献忠大军面前。

    武昌是湖北省会,江汉重镇,此城一失,江汉不保。然后,朝廷和湖广守军却没认真设防,心存侥幸,以为张献忠不会攻击坚固地武昌城。

    可等张献忠一到,武昌城这才乱了起来。武昌北有李自成大军压境。东有张献忠全军而来,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见张献忠扑到城下,城中官吏这次慌了起来,想起要不止防御,并寄希望与楚王身上,希望他能拿些钱出来招募勇士。于是,湖广布政使司、按查使司、都指挥使司的所有官员都一起跑到楚王府,跪在楚王朱华圭面前,请他借些军饷出来。可惜。楚王已经被左良玉抢过一次,对明军已经是恨透了,那里肯借钱出来。

    这事情还惊动了闲居在家的大学士贺逢圣,他跑到楚王面前恳求了半天。最后,楚王提出一把椅子扔到老贺面前,说没有别地。只有此椅可佐军充饷。老贺当时就急得哭出声来。但楚王不为所动。张献忠见武昌兵力单薄,大为惊喜。立即动手猛攻,武昌城里的守军早就被吓破了胆子,事先又联络投降。见张来,立即打开城门放行。坚固的武昌城还没抵抗一天就陷落了。

    至于去向楚王借钱的贺逢,全家沉船而死,以身殉国。倒是楚王,却可耻地投降了。当张献忠看到他王府库房里的上百万两银子时,叹息道“这么多钱居然不肯拿出来守城,朱胡子真是笨蛋一个。白白便宜了我老张。”

    于是,楚王全族被老张杀了个精光,楚王也被浸猪笼,放进大竹筐沉到了江底。

    张献忠得了武昌,又得了楚王的巨额财富,势力顷刻之间膨胀起来。他也留在武昌学起了李自成建立政权,自号:“西王”。改武昌为天授府,江夏为上江县。并开炉铸钱,开科取士。

    不过,武昌同李自成大军隔江相望,却不甚安全。张献忠也有意离开武昌。于是,他便领军南下湘赣。可就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却率大军北上河南了。

    原来,孙传庭出关攻击李自成的河南大后方了。

    李自成在吞并革左五营之后,地位得巩固。但军队战略上地问题却摆在他面前:下一步去向何方。

    有人建议他北上攻击陕西,过山西进京畿,有人建议他顺江而下拿下南京。

    正在这个时候孙传庭来河南了,迫不得已,李自成只能率军北上,走陕西、山西,再北京的路子。

    同真实的历史相比,张献忠拿下武昌的时间比史书上要早两个月,那是因为老张在归德吃了高原的大亏,这才提前发兵湖广。张一到湖北,李自成受到牵制,而孙传庭见机会正好马上出兵河南。如此一来,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提前触发。

    蝴蝶效应开始发挥威力了。

    而高原就是那只大蝴蝶。

    

第二章 风云突变(二)() 
看到这几分搪报,四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武昌的失守让四人皆心中震撼,他们几人一直都在经籍地区驻防,平日多与东奴交手,对于闯、献二军倒没有什么印象,只觉得那不过是一群流寇,没什么战斗力。

    至于朱仙镇大败,大概可以归结成左良玉的无能吧。

    却不想,今时今日,贼军居然势大若斯,仔细一想,湖北、河南、山东尽陷于敌手,整个中国被活生生割切成两半。而京畿则孤悬于北,夹在建奴和闯贼势力之中,形势可谓危矣。

    良久,还是唐通这个二百五说话直接,他虽然在松锦败得一塌糊涂,却奇迹般地没受到任何处罚,反做了蓟州总兵,率卫驻守密云,是拱卫京畿地区的最大军事势力。对于周延儒,他说起话来也没有任何顾忌,“周阁老,依你看来,这次老孙出陕西能不能剿灭李闯。河南横在河北山西与湖广之间,如那个啥骨头卡在喉咙里,不拔了,圣上怕是吃不下饭吧。”

    还没等周延儒回答,熟悉陕西秦军的白广恩已经抢先说话了:“我看悬。去年老孙出关打李闯时就吃了大亏,败在他的手里。这才回关中休养不到半年,元气都没恢复,现在出关,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人说,左良玉怕李自成,李自成怕孙传庭,我看通通都是放屁。李自成这次拿下襄樊,势力暴涨,而他老孙新军还没练成。此消彼涨,胜负不言自明。”说到这里,白广恩不禁有些庆幸自己现在陷在京畿地区。若不是他的队伍先被后金入寇大军狠揍了一顿,实力萎缩。现在又出兵勤王,此刻的他只怕已经身在河南,陷于那血海尸山的战场。哪比现在看看芦沟晓月、西山红叶来得惬意。

    说起孙传庭,此刻圣眷正隆。他手头的半调子秦军也是明朝在西北和中原唯一的一支军事力量。

    崇祯皇帝对前途已经有些绝望,他像一个赌红了眼睛地赌徒,还在幻想孙传庭能毕其功与一役。能够依靠一场军事上的胜利解决李自成问题。

    可老孙手头的那点部队上次出河南已经被打残,现在正在陕西屯田、缮器、积粟、招兵买马,如果再给他一年时间。或许还能恢复点战斗力。

    可惜崇祯皇帝等不得了。他令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事。不久前,又进他为兵部尚书,改任督师,总领四川、河南、应天、凤阳、湖广、贵州军务,仍旧兼督三边。不但如此,还赐老孙尚方宝剑。

    如此一来,可以说。黄河以南加上陕西三边的军事力量都归他孙传庭管,风头一时无两。虽然老孙手头只有可怜巴巴的两万新军,加上征发的民负、辅兵,总数也不过十万。靠这点人马想出关同李自成斗,却是一个问题。

    可皇帝却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一面严令孙传庭出兵,一面还做了许多姿态。俗话说,军事是政治地延续,军事行动之前,政治宣传造势必须跟上。皇帝立即下了罪己诏,并免除了河南三年田租。罪己诏皇帝已经下过许多次。大家都审美疲劳了,也不怎么当真。至于免租一事,反正河南现在已不在朝廷手里,就算免一百年也落实不下去,说说而已。

    皇帝还下了赏格,“擒李自成者,赏万金、爵通侯;擒张献忠者,官极品,世袭锦衣卫指挥使。”

    新军未成。政治上又未切中要害。仓促而行,尚未出兵,已露败相。

    白广恩在四人中算是战略眼光最好的一个,他总结道;“目前的形势是一动不如一静,朝廷却不该催孙大人出兵。怎么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