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因为压力的原因,这种冲压车床只能加工较薄的板材,最好是铸造成型以后,再使用模具冲压成型。
对冲压件的试验表明,其机械性能要比铸件更好,比锻造件略差,其精细程度与模具有关,至少能够保证冲压件的尺寸大致相同。
“可以让机器厂多做一些出来,有了冲压车床,就可以大批量地生产铁叶甲的甲片,从而让更多的将士装备铁叶甲。”
李彦对冲压车床的用途十分看好,如果模具能够过关的话,或许能够制造出更精密的零件,譬如齿轮一类,即便是达不到足够的精度,也可以简化加工的复杂性。
如果能够解决齿轮的制造问题,那么李彦心目中的工业化蓝图又将添置一件重要的利器。
华夏机器厂的车床谱系,已经从最初的钻床,增加了冲压床、锯床与刨床,因为刀具的限制,锯床只能切割比较薄的金属板,或者金属条,用处并不是很大,刨床同样也是只能刨削狭窄的平面,或者是小工件。
虽然如此,每一种新的机械车床功能的实现,都是为未来增加了一个新的起点,这些车床,终究会在使用中发展、进步、完善。
此外还有两种机械正在试验当中,一种是金属轧机,一种是拔丝机,拔丝工艺,古代已经有了,不过要在机器上实现,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轧机倒是更简单些,但要提高加工能力,使其更加实用,倒也不是那么容易。
“做得很好!”对于刘铁锁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他提出的设想一一付诸实践,李彦确实很高兴:“说吧,你想要什么奖赏,只要是你想要的。”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少爷的后面留下自己的名字,”刘铁锁似乎已经摆脱了从前那种容易急躁的脾气,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除了研究新的机械,其他的事情似乎真的很难影响这个矮小的老头了。
“没有问题,这些机器都将用你的名字来命名,”李彦笑呵呵地说道:“老刘,你那几个徒弟都不错,就没想过收个作儿子?你要是有这个想法,我可以给你主持。”
李彦知道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很讲究传宗接代,刘铁锁似乎没什么家人亲戚,看他孤苦伶仃的,李彦也想让他的个人生活更好一点。
刘铁锁听了李彦的话,果然有些心动,这件事便算这样定下来了,不过李彦要先征求那些学徒的意愿,无论怎么说,李彦的潜意识中并不希望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迫使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精作坊的成绩让李彦决心投入更多的资源,以尽早实现这些机械的实用化,现在的问题是水力车床的使用受到水力场地的限制,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
因此刘铁锁所带来的另外一件试验品,就显得更加重要,那就是李彦做梦都想要的蒸汽机!
原来使用蒸汽推动叶轮的结构一直无法达到实用的程度,后来李彦才让刘铁锁研究活塞式冲程结构的蒸汽机。
在半年多的研究以后,试验性的蒸汽机一直都在改进,刘铁锁这次带来的庞然大物,据说已经能够提供极大的力量。
通过皮索,与蒸汽机连接在一起的是一款大型的锯床,刘铁锁在李彦和其他赞画、工匠的面前,展示了由蒸汽机带动了最简单的木工锯床。
展示的结果相当完美,除了需要推动木料,在锯割的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其它的人工操作,这才是真正的机器。
这台蒸汽机已经能够让李彦感到满足,虽然在制造成本、热效率、具体应用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但眼下这一台蒸汽机也完全达到了实用的程度。
在李彦看来,蒸汽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目前,蒸汽机的用武之地又显得很少。
就成本来说,蒸汽机的制造成本,以及耗费的燃料,算下来并不比人工便宜,而大明有着很多没有田地可种的流民,不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还有就是蒸汽机的体型比较大,很多地方都无法使用。
李彦想来想去,觉得能够率先应用蒸汽机的,首先还是纺织,这个产业的规模大,金州也确实足够的可以操作手工纺车的人手。
华夏机器厂已经能够生产水力纺纱机,将水力设备换成蒸汽机,就能够造出蒸汽纺纱机,从成本上来说,未必更划算,却不受地形条件的限制,李彦觉得可以试一试。
与大生商谈在金州设厂的事情也有了眉目,不仅天津夏氏,苏松会馆也有意在金州设厂,厂房已经动工,设备正在购进,李彦就让机器厂赶制几台蒸汽纺纱机,金州纱厂或许会成为世界上第一座蒸汽工厂。
蒸汽机的另外一个应用方案就是抽水机,这个问题在滦州的煤矿和遵化的铁矿中就经常遇到,矿井中经常积水,需要排干以后才能挖掘,使用人工的方式太过缓慢,李彦就让刘铁锁在蒸汽机的基础上开发抽水机,并提供了大概的构想。
此外,就是将蒸汽机使用在车床上,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机械钻床、木工锯床,如何结合起来,并取得最好的效用。
还有就是李彦非常看好的冲压车床,相对来说,冲压车床可以实现的工作很多,如果能用蒸汽机带动的话,那将会是很完美的组合。
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彦最想弄的,蒸汽机的构想实现以后,李彦最先想到的并不是什么纺纱机、抽水机,而是蒸汽机车,也就是火车,以及蒸汽轮船。
如果说人力不会成为大明发展的瓶颈,因为大明有着太多太多的人口,那么交通绝对是这个时代影响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大明的幅员是如此的辽阔,使得李彦迫切地想要解决交通的问题,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虽然知道这并不容易,李彦还是让精作坊抽调了一部分力量,以深入研究蒸汽机,以及蒸汽机车和轮船。
火车与轮船想要造出来还需更多的时间,就算是造出来,要投入使用,达到实用的程度,也要经历一个发展的过程。
不过李彦已经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去发展交通,为了修造金州城,数万劳工在工地上辛勤劳作,也包括从附近山地上采集石块。
有计划的开采打通了山间的道路,开路与采石被集合起来,首先打通的就是金州到大孤山水泥厂、大孤山码头这一条线。
丘陵上面修路虽然不容易,但平缓的山地在数万劳工大军的奋战下,倒是算不上什么障碍,何况这条线本来就有道路,只是窄了些,而且也不是很长。
现在拉出来的这条路只能算是路坯,李彦的计划是能修筑一条水泥道路,能够并排通行两辆四轮马车还要有富余。
这个计划在水泥供应量日渐增加的情况下,部分路段已经开始试着修造,毕竟这也是第一次用水泥来修路到底行不行,或者说应该怎样弄,大家的心里都没底,先试验,再总结,然后再改进,这是华夏工场一脉所坚持的工作方式。
实际上金州的水泥厂产量逐步扩大以后,最大的影响并非是金州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泥供应,而是滦州的水泥不用再通过海船送往金州。
滦州水泥厂初建时是为了满足车船厂、煤铁厂的建造,后来是支持金州攻略的需要,做了较大的扩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
水泥在建筑上表现出来极大的优势,但是对普通百姓来说,修造木结构,或者低矮的单层砖瓦房来说,尚且用不上这种价格高昂的“泥灰”,更不用说大多数人家住的还是泥坯房。
水泥的用途,更多还是体现在大型的建筑上。
金州水泥厂的投产,使得水泥的供给不必继续局限在内部,金州在向山东的商人展示、推销水泥,滦州的水泥同样需要寻找销路。
水泥的特性在于使用方便简单,黏结牢固,最大的优点却在于不怕水。
使用了水泥建造的车船厂、煤铁厂等于是水泥用途的一种展示,除了高大宽敞,整齐划一的厂房,煤厂那块平整结实,不怕雨水的广场,让很多人啧啧称奇。
而在天津车辆厂也有这样的一片广场,而且连接车辆厂与官道的道路也正准备修成水泥路,聪明一点的人已经能够想到,像修广场一样修成的道路,会是怎样的模样。
华夏车辆厂生产的两轮、四轮马车,甚至三轮脚踏车,在天津与北京都已经有不少人使用,虽然绝对数量不多,但影响力很大。
不过很多人买了四轮马车以后,用得并不多,就是因为道路太差,而很多买车的人在水泥广场上试车的时候,充分体会到那种平稳、快速的感觉,已经有不少人在议论,要是京畿的道路都修成那个样子,乘坐四轮马车出行,便是再舒服不过了。
至于天津造船厂,则用水泥修造船坞和码头,这充分展示了水泥在水中也能凝固的特性,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水泥厂也专门编写了有关水泥特性与用途的小册子,建房、筑路、造桥、修堤等等,凡涉及到土木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水泥。
零星有些大户人家修造房屋的时候,也会买些水泥使用,但毕竟要在民房上广泛使用,还需要一个逐渐推广认知的过程,而且水泥的风格与砖石的风格截然不同,在审美观念没有转变之前,水泥还只能作为黏结材料,不会被用在建筑物的表面。
快速扩大水泥销售的方法,最好是介入一些大型的工程,譬如皇陵工程,皇极殿工程,不过这些地方因为风格与传统的问题,也不可能大规模使用。
此外就是像金州那样筑城、筑路,用水泥造桥,修筑堤坝也很方便,只不过大明现在几乎是倾全国之财力在辽东,几乎不会去考虑造桥修路,水利失修的情况也很严重。
原本,李彦并没有指望这方面有什么突破,没想到京畿的官商勾结起来,竟然说动了朝廷出钱,计划修造一条从北京到通州的水泥路。
李彦开始很想不明白,虽然通州到北京的这条路并不算长,但水泥的价格也不便宜,这条路的花费也要个十几万两银子,不知道朝廷怎么会舍得的。
后来看到邸报才知道,这条路的预算高达五十万两银子,水泥作为主要材料,水泥厂的报价也不过是十万两,这其中的水分就可想而知了。
至于负责督建这条路的,更是李彦整日牵挂的老熟人,日渐得宠的大太监头子魏忠贤。
按照明朝的财政体系,田赋与盐税为两大主要收入,田赋归属户部,盐税则入内库,虽然辽东战事紧张,靡费甚多,不得不加征辽饷,但那主要是由户部、工、兵各部筹银,与内库无关,所以经常有官员要求皇上发内库的银子犒军。
万历的时候,皇帝一毛不拔,到了泰昌、天启年,先后拿出了几百万两的银子犒军,与此同时,修陵寝、修宫殿,甚至皇族的婚礼,都是几十万、上百万两地下拨。
由此可见,大明的内库还是有些银子的,要不然也不能够拿出银子修建京城到通州的水泥路。
这样的情况在地方上也有不少,有些商人倒卖水泥出去,与地方上的官吏勾结,修路修桥,倒是做了不少好事,这其中的猫腻当然也不会少。,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59章 扩军备战()
此外,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则敏锐地发现水泥可用于建造新式炮台和城堡,并上疏朝廷,提出建议。
滦州水泥厂因为京城到通州的道路工程,军方的需要,以及其他一些零星的购买,倒是并不愁销售,毕竟是新事物,用途也很广泛。
京城这个地方,原先都是各地的商品向这边输入,商人本就很多,在得知水泥的用途之后,不少人会买上一些,然后将水泥带到各地。
水泥厂现在的产量并不算多,有这些商人购买,差不多就够了,也不用刻意去推销,这些商人自然会想办法卖出去。
也有不少商人看到水泥当中所蕴含的商机,主动要求经销,水泥厂当然欢迎,这些经销商更是开发市场的生力军。
这个时代因为交通与通讯的关系,想要维持一个跨地域的销售网络非常困难,即便是彦熙楼、滋味馆也都采用了加盟的方式,才得以继续扩展。
将水泥的销售交给经销商,水泥厂专注于生产,可以省下很多事情,而且这些经销商在地方上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由他们来推销水泥这种工程材料,那是再好不过。
至于那些想要引进技术,在地方上组织生产的,水泥厂也很慷慨,只是象征性地收了一定技术授权的费用,便答应派出技术人员,帮助他们建厂,或者让他们派人过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