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红楼大商人 >

第66部分

红楼大商人-第66部分

小说: 红楼大商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只有贾环两边不讨好,甄宝玉、贾宝玉这样的他不想去巴结,而一身绸衣,佩玉带冠,又熏的贫家子弟远离,因此站在路旁,贾环颇有些遗世而独立的味道。

第122章 院试() 
好在没一会儿,贡院的朱漆兽环大门就开了,一个身穿圆领暗红袍、前面鹌鹑补子的八品文官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两个红衣镶蓝边的衙役,腰间各挎着一把绣春刀,齐力抬着一个长案。

    待长案放定,其中一个衙役便搬来了一个杌凳;而另一个则点然了炮竹,“噼啪”声之后,那名官员便高喊了一声:“开始。”

    听此贾环急忙从袖中掏出了学监给的小木牌子,上面用朱漆写着姓名、年龄、籍贯之类的东西,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这时贾环六月份到学监报名时发放的,籍贯上写的自然是荣国府。

    随着众人鱼贯而入,到了那官员跟前,贾环将牌子递了上去。那官员看了牌子一眼,抬起头好奇的瞧了贾环一眼,然后便拿着牌子抄了下,随即递给贾环一个封好的小纸袋。这纸袋里就是到考场里面的座次,这些沈士周等早已告诉过他。

    “保密工作做的还挺好的!”贾环心里低估了一句,拿起纸袋往里走去。

    贡院正中是一座大成至圣孔子雕像,雕像下是一个香案,燃着三根小儿手臂般粗细的巨香,雕像前的青砖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站着些红衣衙役,进去的考子个个默不作声,但经过孔子像时,都恭恭敬敬的行了三个礼。

    贾环也学着他们,礼毕,进入了贡院的后院。贡院的后院是一排排的青砖红瓦的小棚,小棚极小,贾环感觉不过五六个平方,像猪圈似得,前面挂着一块麻布,麻布中间写着编号:甲字第几几号,乙字第几几号……

    贾环打开封好的纸袋,只见上面写着丙字第二十六号。

    按号寻位,贾环找到了他的考位,掀开麻布帘,正面是一张朱漆长案,长案下是一张草席,除此外,就是被刷的粉白的墙壁。

    贾环席地而坐,从盒子里拿出了笔墨纸砚……

    明代的童生试分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后成为生员,俗称秀才,然后入学监,这里就是功名的起点。以后再按学监测试中的名次参加乡试、会试、殿试。如都能上榜,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瞬间飞黄腾达。

    但在实际上童子试的前两场相对来说,非常简单,不过是考考对经文的掌握情况和试贴诗,所为石铁思就是由府伊出个题目,然后由童生作诗一首,这里面的的主观随意性大,也不重要,所以以前的贾环才能由家人出面,混过两场考试。

    而到了院试,勋贵之家倒是不怕了,这是因为到了这里可以换银子买个生员,叫做捐生;或者有皇家恩赐,叫做萌生;这样不劳而获,当然引起正统生员的义愤,这也是士林好而勋贵之间对立的群众基础。

    但是到了院试,勋贵子弟虽然不怕,可院试却异常严格了,而且考试的试题也难了许多。毕竟下一步就是会试,而经过会试就已经有资格做官了,所以这院试也要掏一掏童生们的底子。

    所以到了院试,试贴诗也不再考,而是和会试一样,都是时文题,像现在考公务员做申论似得。一大两小三道题。

    一个纸卷从麻木帘缝里伸了过来,贾环接过,平铺在案上,只见上面写着:乃是人而可以不为鸟乎,诗云穆穆。

    前半句出自《大学、述而》意思是人怎么可以不如鸟呢;下半句却是赞美周文王的话,这两句看起来完全不搭,但科考八股考的就是其中微言大义的想通。

    填好姓名籍贯、倒水磨墨,然后贾环提笔破题:人不如鸟,是为耻也,既知耻,何不学文王,制礼乐,脱禽兽之习……

    这句话是说人不如鸟是一件耻辱的事,既然知道耻辱,为何不学文王,制造礼乐,脱离禽兽的范畴。

    破完题目,贾环满意的点点头,他感觉这样连缀挺完美的。随后贾环旁征博引,奋笔疾书……

    当写完初稿,在审稿是已经是中午了,从盒子里拿出晴雯准备好的圆饼,一碟牛肉,一碟小瓜,贾环草草吃了一点,收拾好之后,开始重新撰写。

    工整的正楷小字很费功夫,贾环一笔一划的写着,其实要是书法好了也能增分,但贾环却没有这份能力,毕竟书法除了讲究架构,还要讲究笔力,笔力是需要长时间磨练的,以他这个年龄当然没有!

    一直到了下午贾环才随大溜交了卷,而出了贡院的大门,却见贾兰已经站在了马车旁,和焦大说着话。

    “三叔考的怎么样?”

    待到贾环来到跟前,贾兰抱起拳头,给贾环施了一礼。青色的衣服穿在贾兰身上,让他显得分外少年老成。

    “不怎么样。”

    贾环虽然感觉连缀的不错,其后按照八股的写法,承题、起讲、入手、起股等顺序,写的也挺顺手,但总不能在贾兰这个侄儿面前吹牛逼吧,所以贾环谦逊了一下。

    贾兰听了之后,清秀的眉毛立刻耷拉了下来,幼雏的面孔也变得愁闷,同时说道:“是啊,三叔这题太难连缀了!不过他们也说难。今科看来是无望了,不过三叔你到时不用急,我听我娘说,你那几位老师都是学识渊博之人,三五年内你就能高中……”

    就在这时,宝玉的小厮铭烟跑了过来,先是拘谨的给贾环行了个礼,然后说道:“兰少爷,二爷让你过去。”

    “三叔,我先回了。”

    听到铭烟的话,贾兰一边说着,一边向贾环是了礼,然后转身而去。才走了两步,却又转过头来,向贾环笑道:“我去问问二叔考的怎么样,新来的先生说他学业进步很大,或可高中。”

    贾环听了,摆了摆手,转身上了马车。

    回到报社,韩山也跑来过来问候了一番,对于考试之事,贾环也不敢拖大,只说是考的一般。而到了内宅,贾环突然听到赵姨娘的嚷嚷声:“要我说,既然沈大人等都说他今年不行,他就不该去,这一考一天的,去受这罪!”

    对于贾府里的妇人之见,对于赵姨娘的愚蠢,贾环已经有了深刻的深刻的了解,但不知为何,听了赵姨娘这愚蠢的话儿,贾环心里倒是升起了淡淡的温暖,他摇了摇头,快步向中堂走去。

第123章 赏钱() 
内宅中堂里花团锦簇,黛玉、三春几个都在,赵姨娘一身艳红,端坐在中堂东上首的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端着茶盏,正洋洋得意的说着话。三春、黛玉、宝钗并几个丫头或站或立,众星捧月般围着她。这样让她看起来竟然有了一股子贵气。

    其实由于贾环整治赖大的缘故,现在荣国府上下不敢对她刁难,王熙凤因为贾环和贾琏合开报社的缘故,内余额有一千两银子的额进项,对赵姨娘暗地里照顾有加,当然她不知道贾琏暗地里满了其余两千两银子的进项。

    所以顺风顺水之下,赵姨娘活的很滋润,活的滋润皮肤就好,贾政不免又多去她房里几回,这让她更加滋润。

    今天她自然是来看贾环的,见贾环进屋,看他脸色疲惫,赵姨娘把茶盏往晴雯手里一塞,丹红的嘴唇微微一撇,怜惜道:“环哥儿,累了吧!你师父都说你不成,你还瞎折腾什么!照我说,这下两场呀你也别考了,这时间呀有的是,你还这么小……”

    赵姨娘一边说着,一边说着,一边拉过贾环怕了怕他身上的灰尘。

    赵姨娘的溺爱声里,贾环心里一阵苦笑——这时间真的是不多了,也不过三五年而已!

    随后探春、黛玉等又问了贾环的考试情况,贾环还是说一般般。但黛玉听了,纤巧的嘴角却露出一抹笑意。

    长时间的相处,她已经知道贾环做事向来留有余地,不喜把话说满,这么说一定是考的不错了,而要是中了秀才,也就有了去她家提亲的资格。

    想着想着,黛玉看着贾环,眼醉面酡。而紧邻黛玉,宝钗见此也是恍然大悟。

    ……

    两天之后,院试终于考完,或许是有上一世的底蕴,再加上近期准备充足的缘故,另外就是沈士周三人的点拨——虽然他们说的少,但他们说的都在考点上,所以贾环并没有感觉多难。

    但是文章这种东西主观性较大,还要看批卷官员的喜好,所以贾环在沈士周、三春、黛玉等人问起时,还是说一般般。

    沈士周、俞图、柳溪听了也感觉在情理之中,却没有一点意料之外。但黛玉、宝钗、三春见贾环始终这么说,心里都是有些惊喜了,但这种事情,她们女孩子也都藏在心里,不往外说。

    ……

    时间一天天过去,贾环和众多考生一样,期待而焦虑的等待着十四日放榜。而随着月亮的圆满,街面上的花灯也渐渐多了,人流穿梭,渐渐的是一副繁熙景象。

    朱玉初生性好动,往年总要在大街上看花猜谜的游玩,而今年行走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朱玉初却心情寂落——回到王府后,空虚无聊的岁月,让她越来越想念在贾环身边做丫鬟的时刻!

    “先生说他今科无望,而他又偏偏去了,难道他还有什么翻天之术不成?中秋了,他一定会唱好听的歌儿……”

    索然回到闺房,在梳妆台前,朱玉初托着香腮神驰天外,越想越觉得还是在贾华身边做丫鬟有趣,哪怕受些气!而又想象到贾环独自哼哼,也不让她听到,她心里有来了气……

    这些心情反应在雪腮上,一会是轻轻浅笑;一会是萧瑟寂落,一会是浅嗔薄怒。珠帘外,郑王妃悄悄地看着,小儿女的心思她也是明白的,她心中思忖:“盈儿自从从那小子处回来清减了许多,这么下去怎么行!哎,我去找王爷去……”

    越靠近中秋,节日的气氛越浓,或许是怕贾环在这种阖家欢乐的气氛里感到悲凉,三春、黛玉来的就勤快了些,留驻的时间也长,和贾环谈论些家常。

    但闺中女儿,所见所闻稀少,主要说的还是荣国府的事情,鸡皮蒜毛,比如宝玉自感考的不错,贾母欢喜,令王熙凤大置节货,准备热热闹闹的过个节之类的。而惜春怕贾环听着难过,不免又说了通那是宝玉自以为之类的牙尖嘴利的话。

    考试的事情,实在是雾里看花的事情,贾环虽然心焦,但却不会盲目做出推论,听了宝玉的话,却感觉这人实在是屎不出来屁出来,没点沉稳气,只怕难成大器。

    而晴雯、如意、韩山、焦大等也感觉出了三春的用意,他们几个都张扬着大办节货,一时间花灯、五牲、香烛都置办了进来,没到十五,报社已经张灯结彩、红灯濛濛,一团节日的喜气。

    而在十三日,郑行也从泉州赶了过来,同时给贾环拉了一车南方的土特产,这下让节日的物品更加丰盛起来,可是这一切哪里能够减轻贾环心里隐藏的身处异世的独孤!

    ……

    八月十四,放榜日。

    贾环一大早便起来了,简单的洗刷一下,吃了些早点,贾环便和焦大一起乘了马车,去了贡院。富家子弟或许派个识字的仆人盯榜,但贾环身边却没有这样的人。

    而在贾环去后,晴雯便开始准备炮竹、打赏钱。打上钱主要是一些碎银子和铜钱,按习俗这放榜后,如果榜上有名,学监的衙役们会来敲锣打鼓的来报喜,并讨些喜钱。

    对于这种鱼跃成龙的喜事,高中着自然不会吝啬几个小钱,实际上即使是最为贫困的学子此时也会大掏腰包,即使没有也会有锦上添花着代掏。同时名次越高,掏的太多越多,所以这掏喜钱已经成为学监衙役老区外快的一条门路。

    当然既然是来钱的门路,学监的衙役们也就有了分配,官职大的跑名次高的,几个人去,跑几个,其实暗地里都有安排。

    而对于一朝中榜天下知这种喜事,乡里邻里的儿也会跑里贺喜,这也是要撒两个喜钱的,所以晴雯和如意将这些散碎银子放在了一个小木箱里,并抬到了门口。

    当然荣国府内也是这样准备的,不过是贾母吩咐赖大为宝玉准备的,那箱子也是两人抬的大箱子,里面满满的收拾铜钱,而且上面还系了花红。

    而铭烟更是一大早就被打发去了贡院,贾母和王夫人、王熙凤、邢夫人,李纨、贾兰等在贾母的三间小厅里候着。

    即使宁国府的尤氏、秦可卿也来了,毕竟如果高中乃是光耀门庭之事,这时是要在第一时间道喜的。

    即使是贾政一项勤于政事,也在昨天向公里请了假,毕竟今年这秋闺之试,荣国府去了三人,而且非子即孙!

第124章 错觉() 
贾环和焦大驱车赶到贡院门口,当下了车之后,贾环才发现贡院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