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升-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是让我们别插手的意思,”苏翎笑着说,“若是没有我们在中间,这礼物说不定还会送到朝鲜去。这努尔哈赤也是不心安啊。”
“就是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头,这礼不会白送。”赵毅成说道。“郝老六说太平哨进展顺利,他一直在严密监视坎川岭一带的动静。”
“术虎那边呢?”苏翎问。
“也很顺利,术虎派人来说下个月,那些部族会凑齐五百名战士来千山堡效力。”赵毅成说道。
“这样?”苏翎有些意外。这虽是考虑过的,但至少也要多等一年才能有如此结果,看来术虎的能力当真是不小。
“这五百人是单独成队,还是打散编制?”赵毅成问,这五百人有些特殊,还算是千山堡第一批主动投奔的武力,何况术虎那边的情形更加复杂,就算苏翎去了,也未必能分清哪些无数名称的部族关系。
“还是打散分编。”苏翎做了决定。随后又问:“辽东都司那边呢?”
赵毅成摇摇头,说:“没大的变化,只是败兵增多。开原逃出来的百姓不多。那些败兵都分散在各个堡寨,连个召集的人都没有。”
“这样下去,杨镐可待不了多久。”苏翎说道。
两人都沉默了些许,赵毅成才再次询问:“大哥,你说我们就这么看着努尔哈赤一步步地扩展?要不要我们动一下?”现在形势已经清楚,千山堡的布局至少在这几人中间已经被看明白。坎川岭一线,浑江渡口北侧,术虎的北方一部,缓慢地将后金围住。至少现在努尔哈赤已经不能从海西、东海一带得到大量兵员与补给。但说道打,可就不能简单决断。
苏翎摇摇头,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这一战肯定要打,但还是那句话,要在我们选定的地方决战。另外,此次开原一战,你看出来没有?努尔哈赤不会为一城一池去分散兵力,宁愿丢弃,也不会让自己的实力受损。这一点,你传下去让所有的武官都要好生琢磨琢磨。”
“是。”
“八旗精锐,我们不怕,但在要象上次那般胜,可就不易。”苏翎说道。
象这般的警惕,在每一个千山堡骑兵武官心里一直留存不去。不仅苏翎时时叮嘱,每一级武官都对下属多家叮咛,直到做到每一个士兵都清楚他们的敌人是谁。至于大明朝,眼下根本没将千山堡放在眼中,在镇江堡一带,一直到金州旅顺,几乎算是毫不设防。但苏翎仍旧没有挥兵南下的意思,冲动其实从占领宽甸堡时就存在着,已有不少武官在议论着如何纵马河东。对大明朝辖地的进攻、蚕食,若最初还有些心理障碍,这一旦做了,便随即烟消云散。在每一个骑兵心中,只有对手、敌人,少数心思深一些的,不免会多想,但随即想到自己的身份,也就罢了。
这身份之意,便是辽人。所有居住在辽东的人,祖上几乎都是被谪发、充军千里跋涉到此的,或者便是女真、蒙古、朝鲜等等与汉人聚居在一起而融合而成。就连朝廷上也称辽东为辽人,而不称大明百姓。这差别自辽东都司初建便就存在。在民间,辽人一称便带着几分轻视之意,那边远地带的人,还能与关内繁华大都里的人相比?不说一句粗鄙就已经算是客气。而辽人本身,也因山海关那道关墙而将自己化为另类。这么多因素混在一起,数百年流传下来,骨子里还能存有多少对大明朝的尊崇?顺从多半是因威慑所致,而今眼看着辽东糜烂下去,与努尔哈赤一样,人的胆子越来越大。辽东卫所基层官员越来越难以办事,反抗拒绝,敷衍拖延,屡见不鲜,要不然,便是一股脑地逃了,连影子都找不见。
这些普通百姓原本并无什么主意,所为也不过是吃饱肚子,谁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顺从谁,这是千百年朝代更替的死结。很明显,辽东都司的人知道,努尔哈赤也知道,威慑与赏赐,是最有效的手段。不过大明朝多了份愚民手腕,用一些所谓的三纲五常来自我约束,这一点努尔哈赤也在学,只是时间尚短,眼下还用不到。至于苏翎,这最初还算温和,但该铁腕时也会立即挥刀斩落。
群雄对峙,等得便是机会。这个间隙中,辽东,努尔哈赤,苏翎,都在寻求各自的方向,将辽东上空密布的浓云,撕开一条路来。
“大哥,镇江堡那边,是不是该行动了?”赵毅成显出几分笑意,大约对这种策划的行动,有几分期盼。
“都查清楚了么?”苏翎问。
“清楚了。也核对过。”
“好,记住,一个不留。”
【收藏、推荐,谢谢】
第74章 越河演练()
自宽甸界内渡过浦石河,山势明显趋缓,在千山堡骑兵们的眼里,这甚至不能称之为山。既没有明显陡峭之处,也没有能形成关隘的谷口,只要顺着缓缓延伸的山脚,有无数可以行进的小路向北通向辽东腹地。在走约七八十里山路,中间趟过一条小河,便能站在瑷河北岸,隔着望去,便是无数更加矮小的丘陵以及更为宽阔的平地。这才使骑兵们觉得,适才那些山仍然是山,当然,当骑兵们最终体验到平原地带的一马平川时,才算明白作为一名骑兵究竟意味着什么。
叆河是辽东都司最初设立河东防线的前沿,由上游的瑷阳堡到凤凰城再一直延伸至九连城,叆河南岸一带修筑有不少堡寨,由辽阳至鸭绿江的驿道也经过多年的修整,是连接朝鲜与大明的唯一通道。随后因宽甸五堡的修筑,边墙外移,叆河便成了辽东内腹的安居之所。镇江堡便在叆河与鸭绿江的交汇处,由朝鲜进京的使节可以放心大胆地享用沿驿道行走的平稳与安全,还可以在每隔数十里便出现的驿站休息,而驿道上往来络绎不绝的商旅行人,又让人几乎忘记这辽东是一直没有停滞过的硝烟弥漫之地。
即是如此,镇江堡沿江一带平坦的土地上,大片的农田一望无际,大大小小的农庄随处可见,若不是镇江堡以及沿江各堡寨上飘飞的旌旗以及黑森森的炮口,这一带还真有些江南平原的味道。这就使得那些稍稍富裕的人家纷纷到此定居落户,在沿江一带垦出更多的农田。辽东都司对此还是持鼓励态度,农事本就是大明朝的根本,何况辽东向来粮食缺乏,既然能带来更多的农产,哪有不支持的道理?尽管这些迁居至此的农庄人家多半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背景,这粮税并不能有显著的增加,但朝廷上总还有眼光深远的文官,这民间粮食的增多,也是国力的一部分,至少在辽东军马粮食不足时,在本地采买也能弥补一定的缺额。当然,这中间自然也有一部分农田是那些眼光深远的文官们或明或暗的私产。在辽东卫所至少在各级经历司一级或是兵备道等品级的官员,隐藏的田产足以让人咂舌,但这些数字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总数,也无人会去追根究底。
七月初五午时,一百二十八名千山堡骑兵由四面八方逐渐聚拢在一处农庄周围。这些骑兵都没有穿戴骑兵制式装备,他们或是商贩,或是脚夫,甚至还有扮作算命的,卖土产的山民等等,混迹于人流中,分批潜入。除了最后出现的苏翎。
思前想后,苏翎还是决定带着二十名明军振武营打扮的骑兵越过浦石河,于午时与骑兵们汇合。不过,唯一这二十几人任然原样打扮。千山堡的黑色铠甲已不好改色,但大致样式跟明军也不会差,再说,这般大摇大摆的一路奔驰,在这个地方除了明军再无其它可能。这一路本来,倒是丝毫没收到怀疑。
这一百二十八名骑兵,是作为一次实地演练在此聚集。他们是千山堡骑兵近七成的小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既有实战经验,又有可供提升的军功。宽甸五堡刚一易手,作为后续手段之一,这些骑兵便被立即召集到宽甸堡里,进入苏翎久久策划而终于可以初步实现的千山堡千山学堂武官学院。同时,作为那五百名管事集中学习千山堡规矩的建制也被保留下来,尽管简陋,但陈家大小姐陈芷云已经在着手后续学员的甄选事宜。
骑兵们的目标,便是已被暗中围住的农庄。
这个农庄很大,依山而建足有数百屋舍,重重叠叠的屋檐一直堆到后山的那片茂林边缘。在这些屋舍的三面,是五六千亩长势极好的农田。显而易见,这般好的地方,等闲之辈如何可得?
苏翎带着护卫骑兵一直奔至农庄前一里处才放慢缓缓前进,四周的骑兵小队已经全部到位,只等苏翎进入村子口那道木门,便立即按事先分派的动手。
这样规模的农庄,既然属于大户之家,这看家护院的家丁自然不少,只是苏翎已经得知,农庄内有近三百家丁,已经过一定的训练,倒算是具有战力。不过这地处边墙之内,离宽甸堡都还尚远,这防备的不过是些鸡鸣狗盗之辈,整个农庄外围不过是一道两人多高的石墙,三个人徒手便能登上,而石墙上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影,是否在瞭望很难说。
苏翎带着二十名骑兵一路小跑着向农庄行进。这午时正是饭后慵懒之际,那农庄门口的几个家丁远远看着苏翎这队骑兵不紧不慢地过来,却一点也没有惊奇之色,他们的主人一向与官府来往甚密,这在辽东,官府便是武人,这哪一个不是带着几十上百人的,看过来的人数,这武职品秩怕是不高。虽这般想着,却还是走到门口,在路边静候,这官儿再小也不是家丁能怠慢的。此时木门前站着三人,门上堡墙也站有两人,都伸着脖子望着苏翎来的方向。木门大开,这午时关门可没这个规矩。
苏翎依旧不紧不慢地让战马小跑,身后的骑兵列成两队,整齐地跟进,这一里多路,甚至连彼此的间隙都没变过。越过道上几个农夫,苏翎来到木门前。一名家丁脸上堆着笑,上前一步刚想说什么,却见苏翎毫无停步的意思,居然直往前走,毫不停留。
“哎,这位爷。。。。”那名家丁刚说了半句,只见近旁的祝浩劈头便是一鞭子抽在家丁的脖子上,留下一道血痕。
“还不带路,误了事老子砍了你。”祝浩恶狠狠地吼道。
这么蛮横的还是第一次见到,不过,这鞭子也不是第一次挨,这次来来往往的军爷大多是这般脾气,这位还算是跑的慢的,家丁们在门口不晓事阻拦的被马撞翻的不止一两个了。但奇怪的是他们老爷说这武官好好伺候,文官更难,这就是家丁们不懂的了。这都要怪老爷家里如今没人在职,是个官儿都得低头,比起辽东那几家大户,可只有仰望的份儿了。
那名家丁脑子这么一转,外人看来便有点像被一鞭子抽傻了,脸上还留着笑但又疼的抽搐,看着着实难看。
“找死么?”祝浩有些急了,在家丁们看来,这位军爷可是恼得不是一般的生气,那手在往腰刀上摸,看样子真可能拔刀子砍人。
旁边的一个机灵的赶紧上前说道:“我去,几位爷,我带路。”说完,就在前面一溜小跑。
苏翎只略微停步回头看了一眼,便一勒缰绳,跟着那人向内走去。最后五名骑兵却与前面稍稍拉开距离,几名家丁正疑惑间,只见队尾的两名骑兵站在门外墙下,忽然手一抬,石墙上两名正在伸头看热闹的家丁猛然伸手捂住咽喉,挣扎着却叫不出声来,同时,紧挨着的三名骑兵也是左手一抬,三只短弩发出微小的响声,木门处的家丁也都咽喉中箭,挣扎着倒在地上。五名骑兵迅速下马,将地上的尸首拖到一边,两人奔上石墙,剩下的三人则一齐站在目前向远处挥舞双手,立刻,一里外隐藏在山坳处的三十名骑兵纵马急奔,一眨眼的功夫便就进了门内,立刻关闭大门。与此同时,其余三门处的为数不多的家丁也被莫名其妙飞来的短弩射死,在山林中射中野兔的准头,在这里不过是牛刀小试。紧接着,每处都有几十人将农庄的出口死死封住。留下两人看门,其余的则迅速向庄内深处奔去。此时有不少庄内的人纷纷从门口窗口处看见这些突然降临的杀气,惊慌是由的,但没有人出来对阵,也没有人叫喊,不约而同地选择关门闭户,似乎看不见便也就没了危险。
已在四门得手的骑兵小队迅疾向堡内行进,三百家丁数量大于千山堡的骑兵,但因其仅仅是家丁,这三百之数是有的,却只有百人左右是集中在三个院落里。剩余的都被派作其它差事,连兵器都没有携带。而这三个院落里的家丁,此时正无所事事,看着几个教授武艺的头目赌钱,轰轰嚷嚷的,丝毫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骑兵小队人人左手持短弩,右手执腰刀,几乎在同一时刻将冲进三座院子,是逢人便砍,遇人便射,一小刻功夫,便将百余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