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赵丹心中胡乱的转着诸多不靠谱念头的时候,韩非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对着赵丹答道:“臣、臣近日忙、忙于参、参谋处之工、工作,却是有些忘、忘了休息。”
一听到韩非开口,赵丹心中就忍不住一声叹息。
你说这好好的一位法家大能,名留青史千古流芳的人物,怎么就有口吃这种毛病呢?
简直是一开口毁所有啊,唉……
不过在听到韩非的回答之后,再看看韩非的这番模样,赵丹的心里反而有些高兴。
作为一位国君,赵丹最喜欢的属下是什么样的?当然是像韩非这种一看上去就天天加班而且还不用给加班工资的臣子啦!
所以赵丹也不废话,直接开口问道:“韩侍中,汝主持参谋处也有一段时日了,对于如今的战局可有什么想法?”
韩非点头道:“回、大王,臣近日和参、参谋处同仁讨论,如今确、确实有了一些想法。”
“慢着。”赵丹将手中繆贤刚刚呈上来的两份情报拿了起来,朝着韩非示意了一下,道:“汝且先看完这两份情报,再说说汝之意见。”
韩非不敢怠慢,认真的阅读了起来。
就在韩非阅读情报的时候,赵丹则在脑海之中转着许多无聊的念头,比如说以后是不是干脆让韩非把要说的话写出来算了,免得听他说话有点着急……
如果不是口吃在后世似乎也没有办法根治的话,赵丹还真想弄点药把韩非给治好来了。
就在赵丹胡思乱想的时候,韩非已经抬起了头来,朝着赵丹说道:“大王,臣、臣已有定计矣。”
“哦?”赵丹眉毛一挑,笑道:“韩侍中尽管说来。”
韩非咳嗽一声,道:“大王所、所虑者,无非楚国败、败北也。”
赵丹点头。
韩非突然露出了一丝奇异的笑容,道:“大王,其实楚、楚国败北,也未必对大、大王不利。”
“什么?”赵丹惊讶的看着韩非。
还有这种操作?
韩非道:“大王莫、莫要忘了围魏救赵。若、若是在楚国败、败北之同时攻下河东,其、其实对赵国来说乃、乃是利好之事也!”
赵丹一听这话先是一愣,随后仔细这么一琢磨,突然觉得——
好像很有道理啊!
如果依照韩非所说,在楚国崩盘的同时赵国拿下河东,那么赵国看似失去了一个盟友的助力,但是其实细想的话好像也不亏啊。
只要河东郡拿到手里,那么赵国就能够占据整个战略上的主动权,或向西攻击关中,或向南切断崤函通道都是赵丹一句话的事情,而秦国除了被动防守之外别无他路。
换句话说,只要河东落入赵国之手,那么是战是和都完全取决于赵丹,而并非取决于秦王稷。
而且河东拿到手的话,魏国为了从赵国的手中获得安邑城,肯定就不会立刻和赵国翻脸了。
这样一来,就算没了楚国,三晋联军对上秦齐也是完全不虚的。
而且在赵丹本来的计划之中,这场战争其实也就是持续到三晋联军拿下河东郡而已,然后就该和谈停战了。
赵丹当然也想一口气灭了秦国,可是那不现实啊。
秦国现在可还是霸主之一呢,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除非开挂,不然根本不可能被一口吞下。
要是赵丹持续穷兵黩武,说不定反而惹火烧身,像当年的齐国一样被其他国家给联手反噬了。
假设这场战争的结局是赵国从秦国手中获得河东郡,而秦国从楚国手中夺回东南两郡,那么赵丹完全可以接受。
河东郡肯定是比东南两郡要更好的,这点毋庸置疑。
如此一来的话,赵国不但削弱了秦国,也同时削弱了楚国。
这不就是重现了当年齐国“围魏救赵”之中那一石二鸟、盟友敌人一起坑的完美计策了吗?
虽然坑盟友这种事情听起来有点不太仗义,但是别忘了在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永远的盟友一说,只要赵丹还想着一统天下,那么其他所有的六个国家、包括楚国在内都是赵丹未来的敌人!
既然是未来的敌人,那当然是坑坑更健康啊。
赵丹越想,脸上的笑容就越是浓郁。
可以这么说,韩非的这条建议,给赵丹对如今这场大战战局的思考和谋划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啊。
“韩侍中此言,善,大善!”
赵丹在称赞了一番韩非之后,立刻又迫不及待的追问道:“那么以韩侍中之间,寡人应该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第三百一十一章 韩非和参谋处的计划(第一更)()
? 说句实话,如果单纯的想要去坑敌人,那其实并不算太难,只要智商比敌人高就行了。
如果单纯的想要坑盟友的话,也同样是这么个道理。
但是如果想要像韩非所提出来的策略这样将盟友和敌人一起坑的话,这个难度就要大很多了。
而且这一次要算计的还不仅仅是两个人,而是两个国家!
韩非能够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帮助赵丹一起算计这两个国家呢?
赵丹非常的期待。
面对着赵丹的问计,韩非不齐不忙的拿出了一封简牍,恭敬的递到了赵丹的面前。
“请、请大王一观。”
赵丹愣了一下,随后才明白了过来。
好小气,这个韩非原来也算是知道自己的缺点了,干脆就不开口说话,直接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了这张奏章里呈上来给赵丹。
赵丹接过了奏章,仔细的阅读了起来。
“韩非携参谋处同仁敬上大王:
若大王欲要横扫六合八荒,则眼光不可拘泥于此战,凡秦楚者,皆为赵国一统天下之敌也。故此战不应以取河东为要,当以破秦疲楚为上。”
赵丹看到这句话,眼睛就是一亮。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韩非出的这个主意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和他的那个参谋处之中的人一起群策群力弄出来的。
这正是赵丹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想到这里,赵丹不由得用赞赏的眼光看了韩非一眼,看来这个韩非的工作做的确实是不错。
赵丹继续看了下去。
“由此,如今战局之关键并非在河东,而在于南阳郡,在于秦楚宛城前线也。若南阳郡秦楚两败俱伤,则赵国便可从中渔利。”
“若以此,则河东郡之战不必急于一时,廉颇大将军率领着三晋联军可对河东秦军保持压迫之势,围而不攻。”
“如此一来,秦王稷为解河东危局,必定命令南阳王龁、王陵部全力出击,以求速败楚军,再回师援救河东。”
“大王可再派说客入楚,言及河东不日可下,秦军即将被迫退守关中。如此楚国为保东南两郡,必定全力与秦国周旋。”
“如此,秦楚之间必定有一番大战,大战若起,则败者自不必说,胜者亦是损失惨重。”
“秦楚全面大战之时,大王可命三晋联军全力攻击河东,若一切顺利,则河东攻破之时,亦是秦楚大战胜负分晓之际。”
“如此,秦楚两败俱伤,而赵国得占河东,岂非两全其美之策乎?请大王思之。”
赵丹看完之后,手指轻轻的敲着桌子,并没有立刻开口说话。
韩非和参谋处提出来的这个意见赵丹现在已经搞清楚了,就是从军事和外交两方面同时下手。
在军事方面,让廉颇大将军率领着三郡联军对于河东郡之中的秦军保持强大压力,让河东郡之中的秦军被迫朝着秦王级求援。
如此一来,秦王稷除非不想要河东郡了,否则必定会催促南阳郡之中的秦军主力尽快发动进攻,击溃楚国西线部景阳所部。
外交方面,赵国要派使者去面见楚王元,安定住楚王元的心思。
只要让楚王元确信楚国坚持下去就会得到胜利,那么考虑到南阳和南郡,尤其是南郡之中的郢都对楚国的意义,楚王元肯定也不会同意议和。
如此一来,秦国和楚国之间就没有和谈的基础,一场大战是在所难免。
秦楚两国只要大战一场,那么无论谁胜谁负对于赵国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赵丹越想,就越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一旦成功的话就能一举削弱秦楚两个大国,对于赵国来说就是简直就是完美重现了当年齐国在围魏救赵之中的无敌操作。
但是收益必然伴随着风险,如果这计划出了差错,让秦军的主力击溃了楚军之后又及时回援河东,那局势可能就要被秦国瞬间逆转。
最关键的,就是在于时机的把握。
如果赵国太早把河东打下来,那么秦王稷可能就要被迫和楚国议和退兵,两败俱伤的作用就没了。
如果太晚打下来,可能秦国人就及时回援了。
因此廉颇所率领的三晋联军主力,必须要在秦楚全面大战爆发的同时一举击溃秦国河东郡的守军,在秦楚分出胜负之前完全奠定河东方向的胜局。
廉颇能做到这一点吗?
赵丹沉吟片刻,突然开口说道:“缪卿,速召诸大臣进宫议事。”
这个计划毕竟是过于冒险,赵丹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够轻率的作出决定,必须要听一下其余大臣们有什么意见之后再做定夺为好。
赵丹想了想,又对着韩非说道:“韩侍中,待会的会议汝也列席罢。”
韩非心中激动,高声应喏。
赵国四位大臣很快齐聚龙台。
在传阅了韩非所呈上来的这一份奏章之后,并且询问了韩非几个问题之后,在场的赵国大臣们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殿之中突然安静。
赵丹看了一眼大臣们,开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几名赵国大臣相互对视,都从其他人的脸上看到了犹豫的神色。
说实话,这个决定不太好下啊。
如果说原本攻击河东郡之战就是一场豪赌,那么这一次要真按照韩非和参谋处的计划这么去弄,那直接豪赌直接又变成赌命了。
这种走钢丝的计划,一不小心就要把自己玩崩了啊。
过了片刻之后,司寇赵豹率先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此计过于冒险,实在不可取也。”
赵丹看了赵豹一眼,倒也不算太意外。
赵豹虽然偶尔也会有得意忘形的时候,但是大部分时间都还是属于比较小心谨慎的那种,不喜欢这样过于激进的计划也是理所当然。
让赵丹意外的是第一个除了赞同的不是虞信,而是相邦赵胜。
“大王,以臣之见,此计当可行之!”赵胜十分肯定的说道。
在长平之战前,赵胜就坚持要拿下上党郡,这一次这位赵国相邦体内的冒险基因看上去又蠢蠢欲动了。
出乎意料的是李伯也立刻表示了同意:“大王,若此计得逞,则即可破秦又可疲楚,实在是难得之良机啊!”
虞信更是直接道:“大王,臣愿为使者出使陈郢,为大王说服楚王元!”
三比一,一个让赵丹有点意外的票数,激进派的票数已经完全压倒了保守派。
不过这其实也不算奇怪,毕竟在连番的胜利之后,赵国的大臣们自信心更足了,自然也就更愿意选择冒险一些的方案。
有点膨胀啊。
但这种膨胀目前看来应该还没有到那种目空一切的地步,所以些微膨胀带来的强大自信,倒还真就是赵丹所乐见的。
于是赵丹不再犹豫,拍板做出了决定:“既然如此,那么便依照参谋处的计划,开始准备!”
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颇觉得这个计划简直是太扯淡了(第二更)()
? 公元258年2月3日,安邑。
这座曾经的魏国故都,如今秦国河东郡的郡治所在,现在则成为了河东郡战场的最前线。
在安邑城外东边大约十里地的地方,整整二十三万三晋联军在此处扎营,整座大营连绵十余里,旌旗漫天,令人望而生畏。
安邑城中,二十万秦军如临大敌紧守城池,誓要在此处阻挡住三晋联军的脚步。
三晋联军的统帅廉颇大将军对于秦军的这种态度嗤之以鼻:“不过区区二十万农夫,亦想阻拦吾之去路?”
作为一名常胜将军,廉颇虽然很冲动,但是却从不轻敌。
如果他的面前是二十万秦军的主力部队,那么这位大将军一定会如临大敌,甚至可能会像长平之战那样一反常态的变得小心谨慎。
可如今的情况很明显,安邑城中的二十万秦军只不过是一支秦王稷临时东拼西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虽然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比起精锐尽出的三晋联军来说还是差得太远,简直就是下驷对上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