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

第134部分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34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踌躇起来:“这么说,插手生丝行业不可能了?若是只私下收购几百担,往返日本的运费都不够吧?”

    范博梅尔插嘴道:“不对啊,大员商馆没有所谓的准许证——你们管它叫什么‘部帖’——不是照样可以收购生丝销往日本和欧洲吗?”

    李飞解释:“你们那是从郑一官手中买下来的,已经被他从中赚了一笔。”

    刘烨敏锐地现了其中可以利用的所在,追问道:“东印度公司能够从郑芝龙手中吃进货物,我们为什么不能从拥有‘部帖’的丝行手中加价吃进大宗生丝?”

    李飞迟疑道:“加价收购当然可以,可是这样一来利润就降低了”

    “我问你,苏州杭州两地的丝行会不会自己组织船队出海,自产自销?”

    这个李飞很有言权,毫不犹豫地回答:“不会。生丝行业是个封闭的圈子,外人进不去,丝行一手掌控了民间九成以上的生丝货源,转手卖给海商就赚到手软,又何必冒出海风险?这年头出海不仅怕遇风浪,还怕遇海盗,而且路途遥远,出门一趟动辄就是一年半载,一旦生意外就是血本无归,愿意出海的商人要么就是本钱雄厚亏得起,要么就是赌上了身家性命,但凡有又稳定又赚钱的买卖,没人愿意出海吃苦。”

    刘烨一拍手:“这不结了?我们有“远航号”,往返江南日本之间花费的时间是普通船只的五分之一,路途遥远对我们来说问题不大;至于加价收购、利润降低也不是问题,我们做的是几十万两银子的生意,利润高达百分之四百,成本增加一点点没有实质影响——原本五十万银子的生丝加价到六十万两银子又如何,比起卖到日本两百五十万的收入,多出的这十万两可以忽略不计。”

第251章 梁小明的“新发明”() 
听了刘烨的话,所有人都明白过来,原来本钱雄厚到了一定地步,体量够大,只要不是高进低出,无论怎样都能赚钱,区别只在于单价利润的高低,但不管怎样,赚到的钱都是一般商人根本无法企及的。

    李飞叹服道:“属下目光太浅,之前没算懂这笔账。通常的海商最多吃下千儿八百担生丝就算了不得的大手笔了,如果我们能够一举拿下十万担生丝,卖到日本四倍的纯利润,又何必斤斤计较这么一点点成本价?”

    刘烨笑道:“这就是资本的力量,不是小打小闹的商贾能比的在绝对优势的资本面前,任何商业上的小伎俩都不值一提。”

    李福谨慎地问:“这么大的手笔,恐怕除了将军您亲自出马,没人能够做主”他心里打定主意,假若将军全权委托琼州商行的管事和伙计来操办这么大的买卖,哪怕装病他都不会接受任务无他,高达几百万银子的买卖,万一有个闪失,搭上性命也赔不起。这个功劳他宁可不要,风险实在太大。

    刘烨闻言巡视了一圈,果然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愿意揽下这个活,看来这笔买卖涉及的巨大银钱数目把所有人都震住了,无人主动请缨。他叹了口气,看样子只能像李福说得那样,亲自出马了。

    他问李飞:“这个时候去收购生丝是否合适?从江南到日本,生丝全部脱手换成银子需要多长的时间?”他最担心的是耗费时间太长,等到三月之期一到,郑芝龙催货不成,恼羞成怒悍然翻脸动手,自己却在江南或者日本,不能在临高坐镇。

    “请将军放心,这个季节江南的蚕农正是丰收的时候,立马过去正好赶上旺季。从江南到日本原本耗费的时间很长,来回要好几个月,不过咱们的“远航号”就不一样了,估计从临高出发到江南,再经日本返回临高,算上收购、出售生丝耽误的时间,应该也不会超过两个月。”

    刘烨一听,时间卡得刚刚好,应该不会耽误事,便点点头:“不管是与江南的丝行打交道,还是开拓日本市场,我不亲自出马恐怕不行,就由我跑一趟吧。李飞你对日本熟悉,就随我一同前去。”

    “属下遵命。”

    “至于其余的人李福身为琼州商行管事,这些事等做熟了,日后终究要交给你,你也一块跟去熟悉熟悉吧。”

    李福松了口气,跟着跑腿无妨,只要这第一次江南…日本之行不让自己独挑大梁就成。他爽快地应下:“属下遵命。”

    刘烨嘱咐道:“这事宜早不宜迟,我这几天就出发,临高的事情就托付给诸位了,尤其是严先生和孙先生,中左所那边的消息一定要掌握,船厂和兵工厂这块的生产要盯紧。”

    严光和孙元化双双应下:“遵命。”

    等众人散去后,刘烨派人叫来了梁小明。

    “明子,最近忙着对付荷兰人、算计郑芝龙,有些日子没和你聊聊了,现在你都忙些啥呢?”

    梁小明睁大了眼睛,愤愤不平地说:“听你这口气,好像我闲的没事干一样”

    “我去,关心一下你的近况,你咋那么敏感呢?”刘烨佯怒道,其实他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身边的人都用敬畏的心态面对自己,已经谈不上有什么真心的朋友了,能够这么甩脸子给他看的也就这个一同穿越的好基友了,这份友情弥足珍贵。

    梁小明斜了他一眼:“也没忙啥,除了制造新式单筒望远镜以外,顺便也研究一下新型大炮。”

    刘烨喜出望外,没想到这个技术狂人不声不响鼓捣大炮去了,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漏。他陪着笑脸问道:“好兄弟,什么新型大炮,说给我听听”按照明子出品、必属精品的定律,在陆海军的炮种基本完整的前提下,他能花这么多时间研究一款新的大炮,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梁小明本想卖点关子,吊吊刘烨的胃口。可是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性进展,不和人分享如同锦衣夜行,实在憋得慌。不等刘烨说几句好话他就竹筒倒豆子,全部交了底。

    “之所以弄这种新型大炮,是因为之前大大小小的海战击沉敌船的效率太低,加上1000吨排水量甚至更大的船型要下水了,还是用卡隆炮和12磅炮凑合有些说不过去。这次料罗湾海战的战报更坚定了我研制这种炮的决心郑家和咱们琼州营这么多卡隆炮,打了几个小时,居然才打沉了四艘荷兰武装商船!”

    其实按照此时的观念,能够击沉四艘荷兰人的夹板船已经是了不得的战绩了,要知道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在火炮出现并装备到战船上的情况下,当场击沉敌船的例子很少,绝大多数还是通过接舷战解决战斗。不过来自现代并且心气极高的技术宅男兼资深军迷梁小明同志是不甘心满足这样的战果的。

    刘烨眼睛发亮:“所以呢?你鼓捣出了什么宝贝?”

    涉及技术问题,梁小明就打开了话匣子:“其实也不算全新的炮型,是结合臼炮、榴弹炮、加农炮的优势改造而成的,是19世纪法**官佩克桑发明的,我只是根据他的原理进行技术复制而已。从技术特点来说,这种炮保留了臼炮的狭窄药室以提供足够的推送力,但炮管长度却是在榴弹炮的炮管基础上进行延长,使之达到13倍以上的倍径比,这样炮弹的初速更高,弹道更低伸,膛压却不至于压碎爆炸弹的空心弹体造成炸膛要知道,发射爆炸弹的火炮早期一直是由臼炮和榴弹炮这样的短管火炮,因为这些火炮膛压低,发射时的瞬间冲击力较小,不会对当时的空心炮弹造成挤压破碎。而长管加农炮的膛压较高,发射时瞬间的冲击力会直接震碎空心蛋壳,引起炸膛”

第252章 滑膛炮时代的终极利器() 
刘烨被梁小明说的头有些发晕,他打断了梁小明冗长的技术原理科普课程:“明子,你知道我对这方面的不太懂,说人话吧。”

    梁小明眨巴了一下眼睛:“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受限于战舰最大荷载限制,战舰上的加农炮不能太重,实心弹重量有限,能穿透船体但很难击沉敌人;如果改用爆炸弹,臼炮没法用于海战、卡隆炮射程太短、加农炮膛压太高怕炸膛,而且黑火药时代的爆炸弹不穿透进入船体内部爆炸的话就等于放烟花所以弄个杂交品种,利用臼炮的原理,加上介于榴弹炮和加农炮之间的炮管长度,找到穿透力和炸膛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刘烨皱起了眉头:“可以再简单些,直接说它的重点。”

    “已经非常浅显直白了!”梁小明挥手抗议了一番,接着解释,“就是臼炮的屁股、加农炮的炮管,专用来发射爆炸弹,特点就是能够较远距离洞穿船体后爆炸,懂了吗?”

    “早这么说不就行了吗?非得说得那么繁琐。”刘烨喜滋滋地问,“这样的炮听上去就很厉害,到底比我们现在的卡隆炮和长管加农炮好在哪?”

    “费了半天劲,感情前面都白说了,你根本没听进去!”梁小明翻了个白眼,“卡隆炮短而轻便,可以大量部署,而且口径大、射速快。缺点也很明显,一来射程太近,碰到火力强大的对手——比如荷兰人——伤亡会直线上升;二来攻击效果单一,霰弹杀伤甲板人员效果明显,近距离发射实心弹虽然也能砸破船体,但是除了砸死弹道轨迹上的几个人以外杀伤有限”

    刘烨打断了他的话头:“这个不一定,高杰告诉我,料罗湾海战中,卡隆炮的实心弹曾经穿进了荷兰人战舰中间夹层的炮甲板,运气好碰到火药桶引爆,就能把船炸沉。”

    “你也说了是运气了,而且荷兰人13艘船,在这么密集的炮火中也就两艘船这么倒霉,偶然性太大,这种战术不具备实战价值。”梁小明继续说,“你先听我说完,别打断。加农炮的射程和穿透力比卡隆炮强,还可以在较为安全的距离开火,但是实际效果就很一般了,海战中被实心弹打的伤痕累累的战船照样活蹦乱跳的例子数不胜数,事实上,直到18世纪的海战最终解决战斗的办法仍然是迫降或者接舷战夺船。”

    “如果照你这么说,加农炮毫无意义了?”刘烨有点失望的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增加加农炮的口径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12磅打不沉,就上18磅、24磅,在18世纪的战列舰上甚至出现了48磅的巨炮,被这样的炮弹砸中,不死也要脱层皮,如果换成郑芝龙家的小船,几炮就散架了”梁小明说,“可是这样无止境地增加口径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24磅舰炮的重量已经接近三吨,48磅舰炮更是将近六吨,一艘普通的战舰上,这样的庞然大物又能装备几门?风帆战舰的载荷终究是有上限的,过于沉重的舰炮会拖慢航速,导致船只吃水太深更容易搁浅”

    刘烨摇摇头:“这个思路不行,舍弃机动性,光靠重炮有什么用——相扑的体重再重,也未必打得过身手灵活的拳击手。”

    梁小明点头道:“正是如此。因为实心弹对战舰的损伤效果不理想,增加炮管口径也不是好办法,所以有人想到用爆炸弹。可是卡隆炮的穿透力不够,实心弹尚能利用自身弹重的加成在近距离砸破船壳,空心的爆炸弹就无能为力了,在船体外面爆炸的话,以黑火药的威力基本上就是请对手看个烟花。至于加农炮就更糟糕了,由于膛压远远高于卡隆炮,空心爆炸弹很容易被压力挤碎弹壳,造成膛内爆炸——所以整个滑膛炮时代,发射爆炸弹的绝大部分都是炮管更短的榴弹炮或者臼炮,海军则是卡隆炮。”

    刘烨点头道:“这个曾经听你说过,即使是炮管短一些的榴弹炮,为了安全起见,爆炸弹的弹壳做的比较厚,装药太少,威力也小。后来你还弄了个八路军的土法焖烧弹壳,增加了弹壳强度,可以做的更薄,装的火药也更多”

    “嗯,不错啊!烨子你记性真好,这么久了你还没忘。”梁小明冲他竖起了大拇指,“所以,为了解决两种炮的弊端,1823年法国炮兵军官佩克桑发明了这种炮,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这种炮把卡隆炮的炮管拉长,接近于同口径的加农炮,同时保留了臼炮底部的狭窄药室,火药在狭窄的空间燃烧爆发力更强,炮弹能获得不错的推力,再加上接近于加农炮长度的炮管,可以提供加速度,最终的效果就是:以加农炮的射程和穿透力将32磅左右的爆炸弹送进敌船内部爆炸。对于风帆战舰的全通式炮甲板来说,这就是一场灾难!”

    刘烨听得眉飞色舞,他马上脑补出了炮弹在舰船中间夹层的炮甲板爆炸,炮手被炸飞、火药桶全部引爆的劲爆场面。由于风帆战舰的炮甲板是全通式,没有任何隔间或隔层,这种情况下,炮手们根本没地方躲藏或逃跑。

    梁小明似乎仍不满足:“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经应用在榴弹炮上的焖烧弹壳和木质弹托技术也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