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末当悍匪-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了,他们贷这么多钱要做什么啊?”王一忽然问道。
“之前不是你说要向东北移民么……去年崇实老大人就向上递了折子,两宫也批准了,不过经费上并不充足,缺口颇大。虽和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之力,亦难以满足!”
“原来是为了此事啊!”
向东北移民当然对东北有利,这事无论怎样王一都要帮忙。可是要说光出钱不拿利益,显然也是王一的性格。想了半天,王一终于下了决心,道:“张老哥,我看不如这样,钱我们借!但是此事需要登报,通告全国。另外我还有要求,就是利息与抵押分开算。”
“何意?”
“利息是开采煤矿三年的所得煤产获利,若是无法按期偿还,则以煤矿二十年的开采权作为抵押!除此之外,一并被抵押的还有奉天境内的铁路修筑权和营运权。”
“铁路修筑权和营运权?”张全宝没想到王一竟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贤弟,咱大清现在还不让修铁路吧?”
“现在不让,不代表以后不让!”
张全宝想了想,点指着王一笑道:“贤弟,你这不是给盛京下套吧?”
“错哦,正所谓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事实上,就在这一年,也就是1876年,英商怡和洋行偷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后来因为清政府和民众愚昧,对铁路疑虑重重。加之压死了路人,所以民怨沸腾,清政府无奈只得花28。5万两白银将铁路赎回,之后拆除。本来这些东西都被运到台湾用以修建台湾铁路,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工程被拖延,所以这些设备机器就被扔在海滩上无人问津。直到1883年,已经成了废料的机器设备才重新被运回上海,其后转到开平矿区,重新被启用。
在这个年代,愚昧的不仅仅是清政府,也包括当时的老百姓,这也是王一要在东北开办教育的主要原因。当然,即便人民受了教育,也不代表民智大开,这只是一个最初条件而已。别说这个时代,就是在后世,当初美国总统观海竞选上台,竟然被整个西方世界看成了帮助美国脱离金融危机的救世主。台湾那位马领导最初的竞选口号就是所谓的633计划,王一那时就很诧异,只要有点全球贸易概念和金融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他们说的那些许愿在全球衰退的大背景下,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但奇怪的是,人民就像疯了一般,还是相信……
第三十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贱()
张敬孝每日在为船厂的事情操心,自从被派到船厂之后,王一就是完全撒手,什么事都不管了。建造船厂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再加上其他如入蒸汽机厂等等的配套,两三年能初步建成,张敬孝就真是谢天谢地了。
张敬孝此时正在与鼐德和查理谈话,王一之前还不知道,原来旗昌洋行竟然是他二人共同的买卖,简单说,就是英美合资。
不过王一如今和二人成了朋友,自然张敬孝也跟着沾了光,再说张家的泰安粮谷加工厂以及其后的价格同盟,基本垄断了东北的大豆和小麦出口,所以两个外国人也没把张敬孝当做普通的清国人来看待。
“敬孝先生,我们已经按照你老师的要求,准备把第一批船工送往我们大英帝国培训,他们的事情,您尽管放心!”查理和颜悦色地说着。
“那真是太感谢您了。”本来张敬孝的英语,那是不在二五眼之上,也不再二五眼之下,就是个二五眼。可是这几个月时间下来,天天与一帮老外洋工打交道,所以口语和听力算是练出来了。
“您不用客气,虽然那些船工的语言还不过关,但我相信,只要他们能吃苦,这不是问题。”
“我会对他们讲清楚的,让他们听从您的吩咐。”张敬孝笑道:“对了,这是我老师让我交给您的关于留声机的生产授权,目前在欧洲,只有您和奥古斯都先生拥有生产资格,而在美国则是鼐德和史派罗先生。先生说了,他不干涉你们之间的竞争,不过还是希望你们能把竞争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毕竟大家都是朋友。”
查理和鼐德听完点点头,道:“王说过,这个世界很大,市场也很大,能赚钱的地方很多。因此我们完全没必要彼此打生打死的,如今技术控制在王手中,我们都是他的同盟。”
张敬孝知道,王一现在弄的这个留声机同盟,就是他们张家粮油同盟的翻版,只是范围更大,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更重要的是王一掌控着技术,特别是唱片的制作技术以及录音技术。别看鼐德查理这些人能够生产留声机,但是用来储存声音的虫胶盘,却还是要在营口生产。至于外国人要录制唱片,不好意思,别嫌远,来营口吧。
如今的大商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跟王一有过接触的这四个老外,那可都是生意场上历练出来的火眼金睛。留声机虽然也是重头戏,但是与大商工业实验室在研的,被王一证实存在的电磁波相比,还不是真正值钱的摇钱树。无论是无线电通讯,还是无线电广播,那才是钱途无限的未开发宝藏。
四人现在也都想开了,给大商做代理,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再加上彼此之间的股份交换,王一倒是在无意中组建了一家全球性的贸易公司。当然,杰克*史派罗和奥古斯都*艾尔顿现在的实力还很弱小,两家加一起才六艘船而已。旗昌洋行的规模要大些,有近十条船。不过与真正的航运巨头——太古洋行相比,规模还不在一个档次上。
“哦,对了,这是老师让我交给二位的请柬,五天后他有一个大消息要宣布,届时还望二位能够大驾光临!”
“这个一定!”鼐德和查理同道。
大商水泥厂的厂长郭元旺此时正陪在王一身边,除此之外还有五个外国人和两名中国人跟在他们身后。一帮人正走在大商水泥厂的厂区内,谈论着平转炉的研制工作。
“现在你们还只能生产通用水泥,今后的工作除了提高生产工艺之外,还要努力研发各种特种水泥。别看现在水泥的价格高达七两银子一袋,以后若是有了竞争,要是没有拳头产品,苦日子可就来了。”
“明白,董事长!”
王一这时回头看了看五名老外,然后又看了看那两名中国青年,道:“你们材料实验室要配合水泥厂的研发,至于机械实验室,也要把平转炉尽快从我的图纸上搬下来。如今做的这个小实验炉,毛病太多,我知道你们有很多困难,但是我让你们来就为解决困难的,所以别再让我听见这些废话……”
“知道了,总工。”王一在工业实验室的职位就是总工程师,所以实验室的人都称他为总工或者王总。
与这些人分别后,王一又赶往了铅笔厂。
大商的铅笔厂隶属于大商文化公司,总经理是沈万洲,这人三十多岁,长相一般,考过科举,也混过南洋,人生经历十分丰富。
“董事长,您来了。”沈万洲也是才从印刷厂赶来没多久。
两人在办公室里,喝了会儿茶,然后王一才道:“万洲,彩色铅笔的进展如何了?”
“研制倒是不困难,问题是有部分颜料需要进口,所以产量有限。而且色调也不是很全面,目前只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再细分的色彩,还要过一段时间才可以。”
“颜料的事情如果有必要就你们自己建厂,你可以向董事会提案,到时我尽力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真谢谢董事长了!”
“印刷厂的财务报表,我也看了,目前大部分产能都是在为大商印制各种书籍和材料。不过你放心,我从国外又进口了几台印刷机,过两个星期就可以达到营口了,你这边要抓紧培训工人,别有机器没工人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
沈万洲做着笔录。
王一接着道:“你们印刷厂一定要注意资料的保密,我那些书籍和资料,必须由专人负责,专屋专机,坚决不能向外流传。”
“是,董事长!”
“还有你们的人员,必须要求祖传三代身世清白,即便有一点查不清楚的,也不要使用。我可不想在公司里关键部位杀上混进来日本人。”
这个问题王一已经强调过多遍,所以沈万洲也很上心。
整个印刷厂都有保险队员看守,特别是那些印刷车间,片纸不得带入,片纸不得带出。每人每天轮换岗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用脑背书。
大商外部人士恐怕很难想象,整个大商系内,戒备最严的除了工业实验室外,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印刷厂。王一之所以将印刷厂,造纸厂,和铅笔厂合并,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混淆视听。
当天晚上,王一从外地赶回来后,并没有歇息,而是直接加入了攻打大孤山的队伍。他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齐**的万家窑。
自从上次打完青龙沟后,保险队再次扩编,如今已经达到八百人的规模,然而变化更大的却是装备上的鸟枪换炮。
毛瑟71式步枪成了制式装备,火枪兵基本上人手一把,共三百人。飞骑侦察兵配备温切斯特m1873拉杆步枪,人数一百人。炮兵三十人,配备pp93式迫击炮五门。剩下的就是后勤兵,共一百五十人,同样配备毛瑟71式步枪。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两个新的军种,机关炮兵以及神枪兵。
机关炮兵,每十人一队,负责操控一台加特林机关炮。此次任务共出动了五队,也就是五十人。
神枪兵,也就是原始状态下的狙击手。这个兵种的设立完全得益于上次王一在青龙沟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不过这个年代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步枪,所以想在千米距离上,一枪毙命,还只是神话。因为与蔡司公司的合作关系,所以没多久,王一便得到了光学瞄准镜,不过配的枪却不是毛瑟71式,而是从青龙沟找来的英国前装线膛枪——魏握斯步枪。
魏握斯步枪,1854年设计,打过美国的南北战争,此枪的优点便是射程远,准星足。缺点是每次射击之后,都要清洁枪管,而且六角形的子弹难于安放进枪管内。所以此枪作为普通士兵的装备,缺点比较明显。但对于神枪兵来说,装填速度慢,反倒算不上太大的毛病了。
如今王一手底下有三十名神枪兵,与火枪兵混在一起使用,不过攻击目标主要是敌方的军官和头领。当然因为是黑火药武器的关系,所以想要像现代狙击手那样潜伏作战,基本是不可能的。
此次保险队进攻万家窑的总人数是六百六十人,剩下那一百多人负责守卫大商各个系统的安全。同时王一还请了张全德出面,弹压附近所有的土匪绺子,让他们别在此段时间内生事。
吴晓这时来到王一面前,道:“队长,郑海涛发回来了消息说,飞骑已经到了距离大孤山十五里的一片小山区安营。”
此时已经过了半夜,人困马乏。
王一点点头道:“好吧,传令下去,让飞骑设立好警戒哨卡,我们今晚就在那边过夜,待明日黎明攻击万家窑。”
“是!”吴晓行了个军礼走开了。
王一此时抬起头,望着天上的月亮,再看看身旁的队伍,心中不由生出一丝感慨。
人生若只如初贱!
当初第一次犯贱之时,就能多听父母的话,早早工作,早早结婚,自己现在的日子是不是能好过些,这百十年前的屈辱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千百万的国人已经收了辱,为何还要在多加我一个?
真不喜欢这种感觉啊!明天又要杀人了……
第三十二章 老英雄是苍景崆()
八角台张府,张全宝和张全德正在书房中聊天,东一句,西一句的,后来终于还是上了正题。
“王贤弟带队出去已经三天了吧?”张全宝问道。
张全德掐指算了算,点点头。“五月二十一晚上走的,今天是五月二十四,没错,整两天了。”
“不知道结果如何了?”
两人都有些担忧,如今张家和王一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彼此相依,唇亡齿寒。张全宝对王一最满意的一点,就是吃水不忘打井人。利益分配做得很彻底,不会过多干预泰安的决策,却能提出合理的意见,而不让张家难看。再有一点,就是王一对于张敬孝的启用,连张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张全宝自己,都不敢如此信任自己的儿子,但王一就敢。整个大商的海事部门,无论是造船厂,还是海事学堂,完全是张敬孝在经营,虽然一切都是白手起家,看起来还很孱弱。但是王一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位了,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