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血裔-第3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的侍卫眼前一亮,也顾不得什么了,立刻停下了马匹,围在一起换了盔甲兵刃和马匹,十来个人护送着喇布钻进了林子。
这么多骑兵挡着,王继勇可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自然不知道这边发生过的事情,而这些骑兵为了给喇布逃生争取时间,也都拼命作战,用了将近三个时辰的时间,王继勇才解决了眼前的兵马。
看着眼前穿着王爷服饰的死尸,王继勇哈哈大笑:“有了这份功劳,也不算老子白来一趟河南!”说着大喊一声:“把这具尸体带回去,找陛下请功。”
不过这一路追击再加上刚刚的一场大战王继勇手下的兵将早已经是人困马乏,只能暂且在原地休整半日,再做打算。
等王继勇赶回大营的时候,秦越正在发火呢,看着王继勇回来怒火更盛:“你的任务是保护汝州城保护陛下,你跑到哪儿去了?”
王继勇也知道这一次确实有些出格了,若是图海趁机猛攻汝州,凭借他留下的两千骑兵未必挡得住,陛下万一有什么闪失他绝对担当不起。
“昨日军中出现了满清王爷,末将一时心急,便追杀而去,谁知道这一追便是一夜才追上。”
“什么狗屁满清王爷,那种屁都不懂的满清王爷,活着也是浪费粮食,但是陛下不同,大明若是没了陛下,天就塌了!”说到这里秦越也只能收拢了自己的火气好在没出什么乱子,道理告诉王继勇了便好了,再发火只能伤了和气:“追上了?”
“末将幸不辱命,斩杀满清王爷喇布!”
“哎呦,你这败家子,杀了他做什么,活人才有用,拿着他跟满清要银子多好,再说了这种混账王爷,满清多派几个来才好。”
王继勇瞠目结舌,论起这些手段来他哪儿比得过秦越,好在秦越很快想出了补救的法子:“来人,把那位满清王爷的尸体挂在高杆之上,让图海看看,他这项上人头马上就要保不住了!”
众所周知,王爷这种人物在军阵战死,不论领军大将是谁,都得一力承当皇家的怒火,而这怒火最轻也是砍了他的脑袋,当初襄阳失守,二王被杀,杨嗣昌可是为此送了命。虽然关于他的死因纷说不一,但是若不是二王被杀,他的身子总还能撑一段时间。
军中的将士可没客气,不但把尸体挂在了杆子上面,还在旁边弄了一块白布,上书:“满清简亲王喇布!”
感谢书友然俊投出的2张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771章 台湾来使()
图海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倒在地上,心中却是涌出千般滋味,难道真是自己命途多舛?在陕西的时候明朝趁着他与王屏藩两败俱伤收复陕西就不说了,往后种种都是意外之外的意外,明明在战场上没有输多少,却偏偏因为其他的事情总是落到下风。
他倒是不知道程孝廉对于局势的掌控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虽然指挥大规模作战不是程孝廉的强项,但是在大局之中钻空子可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所以每一次图海都有点不甘心。
一名优秀的统帅可以让军阵在自己的手下如臂使指,但是他也是大清的臣子,没办法控制军阵以外的事情,就像是昨天夜里,哪怕喇布不听他的号令突袭汝州,只要是跟他说上一声,他又怎么会任由明朝的骑兵就这么把他活活追杀死。
不过想想也知道了,喇布希望自己亲自斩杀大明皇帝的脑袋,又怎么会让他知晓这件事,现在好了,喇布战死,估计朝廷的旨意过不了几日就到了,心灰意冷之下图海决定暂且撤兵。
两军若是继续交战,万一打出火气来,偏偏朝廷这个时候临阵换将,怕是这支军伍立刻就要完了,想来想去还是把兵马退回去等待朝廷的旨意吧,最少还能保全这支军伍,不论谁来接手,最少还能依靠这支兵马和明朝的军伍缠斗一番。
大军撤出的同时,图海向朝廷上了请罪的折子,声称自己保护不力,导致王爷战死沙场,请朝廷责罚。上这道折子图海心中十分苦涩,但是也没什么更好的法子,这种过错必须他来背,按照官场的规矩,死者为大,不再追究生前过错,况且那还是一个王爷,总不能跟人说这位王爷不听号令活该死在沙场吧?
请罪的折子送了上去,图海叹了一口气,邀来了军中的几位幕僚:“今日我已经上了请罪的折子,你们辅佐我一场,怕是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了,还是收拾细软去投奔一个好前程吧,今日我在军中摆下宴席,为诸位送行。”
“大帅,我们。。。。。。”
“不要说了,谁都有父母妻儿,你们尽心办事,我难道还要让你们陪我一起去死不成?”
“可是这件事明明怨不得大帅。”
“噤声!这件事你们必须烂到肚子里,是我指挥失误,责任全在我,以后休要对人提起,否则谁也保不住你们。”
“大帅,自从当初你远征蒙古,我等就跟在你的左右,当时何等豪气,今日为何如此绝望?”
图海无奈地笑了一声:“诸位先入座吧。”
分宾落座,图海举起了酒杯:“我图海自问还算是晓畅军事,可是自从与前明的军伍交手以来,屡屡受到挫败,难道这就是一生之宿敌么?”
这些人也端起了酒杯随着图海一饮而尽:“大帅,咱们从未输在军阵之上,实在是前明的军伍太奸诈了,不是突袭京畿,便是斩杀了王爷,这每一步都像是捏住了咱们的咽喉一般,就算咱们战事顺畅,最后还得吞下失败的苦果。”
“公明兄说的没错,这前明的贼人太奸诈了,有本事真刀真枪来杀,军阵上打不过,只用些阴谋,算得上什么好汉。”
“兵者,诡道也,人家这么做也没什么不妥。”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声音冷冷地飘起:“诸位不觉得每次都是朝廷在拖我们的后腿么?不说前一次几千骑兵根本没办法威胁京畿,就说这一次,二十多岁的王爷调动河南十万大军就不说了,每时每刻想得都是与咱们争功,最后落得身死,还得咱们替他承担下这罪责。”
这话说完一时间有些冷场,所有人都看着正中的图海,小心翼翼地不敢说话。
“呵呵,都看我做什么,刚才我可是什么都没听到。”
“对对对,我等也没有听到。”
图海无奈地瞪了那个人一眼:“孙泽,当初若不是你这张臭嘴得罪了吏部,何至于年年在家中坐冷板凳,怎么如今还死性不改呢。”
苏泽叹了口气:“想我大清开国太祖、太宗,哪个不是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只是听了这汉人的话,弄了个什么朝廷,现在好了,旗人和汉人在朝廷里面扯皮,不但帮不上咱们的忙,还处处扯咱们的后腿,咱们的天下是在一刀一刀杀出来的,前明的皇帝怎么亡的,还不是被他们那些大臣害死的。。。。。。”
“够了!”图海猛地站起身来:“你怎么还如此执迷不悟,天下为何反了,若是咱们真的待汉人同旗人一般,那些汉人吃饱了撑的要和吴三桂那种货色造反作乱,这个道理周培公早就教过我,只是当初我气盛,现在每每想起,都后悔不已。”
一顿酒宴吃得不欢而散,这个问题纠缠已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谁也不可能一时半刻统一所有人的看法,何况图海马上就要失去权柄,更不可能一言断之了。
逼退了图海,孟轲那边也是顺势而入,拿下了汝宁府,如今也算是在河南站住了脚,只是前些日子孟轲让锦衣卫捎来了消息,他手下根本就没什么文官,把城池交给满清的那些官员又不放心,让陛下早点调配官员。
对这件事程孝廉倒是没怎么烦恼,书院已经办了多年了,算上那些从江南投奔过来的士子,怎么都能凑齐这些人,趁着如今大乱之下,把这些坑填满了,不然等到战乱平息,那些本地的士族可就要拿捏这些大明的官员了,明着干不了什么,暗着可有的是绊子。
这个时候杨有财也回来了:“陛下,台湾延平王郑经派来了使者,说要见你。”
程孝廉心中倒是吃了一惊:“他们怎么找到这里的?”
“他们本来要去成都,半路听闻陛下在河南征战,这又立刻转道而来。”说到这里杨有财嘿嘿笑了一声:“说起成都,臣还有一个笑话要讲给陛下听。”
“什么笑话?”
“田川嘉那一行人被弟兄们搞清楚了意图直接就给押送回来了,不过中间碰到了陈先生,嘿嘿嘿。”
感谢书友1481113850投出的2张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772章 世间已无陈近南()
程孝廉皱了皱眉头:“他把人家怎么了?”
“倒是没怎么,只是说要他去审问,臣便做了一件好事,直接让弟兄们把人送到他的住处去了,若是按照臣估摸的速度,估计现在已经洞房了。”
程孝廉笑了一声:“莫要以己度人,也许他发现了什么。好了,咱们还是渐渐这位延平王的使者吧。”
“臣延平王麾下咨议参军陈永华拜见陛下!”
不论是拥桂还是拥唐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他们已经打下了半壁江山,而且人家姓朱,这就足够了。
在沿海的时候还不知道,到了内陆才发现大明的势力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地步,听闻不单单是川蜀,连陕甘都已经落在了大明的手里,眼看着就是大明中兴有望的景象,故此陈永华对大明朝廷是十分钦佩的,虽然具体的主意还得郑经来拿,但是他口称陛下无伤大雅。
“陈近南?”
“陛下说什么?”
程孝廉在心中低估了一句,又被人给蒙骗了,看这陈永华的打扮和样子,明显就是一个文人士子,别说是带着天地会造反了,怕是长途跋涉都给他累的够呛,他本还想对对天地会的暗号,什么地振高岗,一派西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不过看起来是没什么机会了。
“哦,没什么,不知道陈军师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我家老王爷受大明国恩深重,更是被赐国姓,台湾百姓,无不想报大明之恩,听闻大明复国,王爷特派我等前来,与陛下共商复国大事。”
程孝廉听到这里点点头:“延平王一片赤诚之心,朕已知晓,只是如今两军间隔吴三桂,怕是难以配合。”
“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等立刻进攻吴三桂,必教这卖国贼血债血偿!”
程孝廉赶紧摆手:“暂不着急,吴三桂虽然可恶,但是驱除鞑虏,复我中华为首要任务,你们不可莽撞行事。”
陈永华猛地一拱手:“臣等谨遵陛下旨意。”
“你等远道而来,想必已经疲敝不堪,杨有财,立刻安排诸位大人前去歇息,国事慢慢商榷不迟。”
说实话程孝廉现在好没有弄明白延平王到底是什么情况,若是真心归附自然是最好的,但是也不能毫无防范,万一他拿到了自己的旨意为非作歹,怕是沿海百姓的民心就要丧尽了。
陈永华也知道这种事不急在一时一刻,随着杨有财走了下去,程孝廉想了想:“把贾胥调过来,另外让凤阁立刻收集一份完整的延平王的情报送过来。”
三天之后,陈永华突然求见程孝廉,程孝廉愣了一下:“不是告诉他们,五日之后再做商榷么?”说实话这几场大战打下来,虽然在河南站住了脚跟,但是要想站稳脚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几日他已经忙的焦头烂额。
不得不把罗森从四川调了过来,四川有孔夫子坐镇应该够了,罗森带着他的弟子韩岳已经在赶来的路上,要恢复生产倒不是什么难事,这次受到波及比较大的是河南府和开封府,汝宁府和南阳府还算是平稳过渡,汝州除了几千骑兵进了城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陈大人好像有别的事情要找陛下。”
程孝廉点点头:“请陈大人进来。”
“陛下,臣有事相求。”
“何事如此紧急。”
“臣在街上碰到了一位故人之后,如今落在了陛下的手中,还请陛下网开一面。”
程孝廉愣了一下:“你说得是谁?”
“田川嘉子小姐。”
程孝廉想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应该就是杨有财说得那个田川嘉了,原来他是东洋人,想到这里皱了皱眉头,对于东洋人为何要去成都他还是颇为警惕的,他也不知道现在东洋到了什么年代了,难道是现在就想建立共荣圈?
转念想了想好像又明白了什么,当初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可是海盗,和东洋人有什么交情也不算奇怪,不过这都三代人了,难道郑经的人还这么念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