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血裔 >

第336部分

大明血裔-第336部分

小说: 大明血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的,前些日子我们听说他们反抗耿家军那些畜生了,还以为他们良心发现了呢,结果一回头他们又跟耿精忠开始眉来眼去,听说都拜了把兄弟。”

    “还有还有,明朝的军伍打回来了,我们本以为要收拾他们,谁知道他又跟明朝的将军拜了把兄弟,看起来也没什么戏,打仗死得都是我们这样的人,打完仗吃亏的还是我们这样的人,哎,这什么狗屁世道。”

    周培公自然知道他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说得话都加了自己的感情色彩,什么使唤丫头,把兄弟,这都是他们想象的事情,但是他们也只能这么想,安慰安慰自己,虽然乌云遮蔽了晴天,但是总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一天。

    周培公苦笑一声:“他们既然这么过分,为什么不找官府去告他们?”

    “哎,你这个人怎么听不懂呢,他们跟官府都是一伙的,我们去了自己都回不来了。”

    “若是你们能够告倒他们呢?”

    “你别异想天开了,这世道还能变?都是有权有势的人说了算,我们这些人,也就是一辈子吃苦的命了,上辈子没积福,落得个土里刨食的下场,这辈子多干点好事,没准下辈子也当地主呢。”

    周培公大声说着:“若是能够告倒他们,你们敢不敢告?”

    (本章完)

第686章 状告() 
“你这个后生,怎么如此固执呢,我们都说了,告不成的,算了算了,跟你说这些做什么,地里还有伙,我们要去地里干活了。”

    “诸位,我乃是大明鄂中巡抚周昌,此次前来,为的便是彻查鄂中士绅作恶之事,只问冤情,不问身份,若是你们敢告他们,也许就能拿回自己的土地,若是不敢告他们,那就回去继续给人种地吧。”

    来之前周培公也想过了,若是他畏首畏尾,未必能够有什么好的效果,那些士绅虽然现在和大明朝廷虚以委蛇,但是绝对不会给他们拿到实质的证据,这也就导致了朝廷想要拿下他们还得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角逐。

    虽然自古民不与官斗,但是现在大明强龙不压地头蛇,而且他们最需要的也是时间,所以周培公也只能挑起民愤来,一举拿下他们。

    当然这件事开头很难,普通的百姓都是过惯了受人压迫的日子的,况且太多太多的现实告诉他们,凭借他们的本事根本斗不过这些有权有势的,只能忍声吞气以求全家周全。

    哪年都有几个不信邪的要去挑拨那些大家族的权势,最后被沉江的、被活埋的都不在少数,一年又一年,人心也就冷了下来。

    所以周培公喊完了这句话之后,周围的人全都愣住了,有的人害怕惹祸上身,甚至开始转身跑回家中。

    周培公也不怎么意外,这些百姓吃多了苦头,要是这么轻易相信别人反而有些奇怪。

    “本官封大明皇上之命前来彻查鄂中士绅,手持尚方宝剑,上斩贪官,下斩恶霸,绝不姑息,你们难道也想要自己的子孙跟自己一样,每年吃不饱穿不暖,最后连媳妇都娶不上,让你们家断了后么?”

    无奈之下,他把戏文里的说法都搬了出来,跟百姓说那些士绅不敢跟朝廷作对他们未必相信,如今提出了戏文里面常用的尚方宝剑,更能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地位,也就能够鼓起他们的勇气。而且中国人不论是什么朝代,最重视的就是后世子孙,虽然百善孝为先,但是绝对不会亏待了后世子孙。那些士林众人更加重视孝道,而普通的老百姓更重视的是儿孙后辈,因为他要仗着自家的儿孙养老。

    所以不论什么时候,为了自己的孩子,都有些父母愿意铤而走险,周培公也算是把他们的心思分析了一遍,把准了他们的脉,否则说些假大空的承诺,那些人未必会站出来响应。

    终于有人忍不住站出来了:“大人,我愿意作证,三年前张家勾结官府侵吞了我家十亩良田!”

    “可有罪证?”

    那个人突然面色一暗:“他们逼着我家用三两银子的价钱卖了良田,并无罪证。”

    “文契可还留着?”

    “文契还在!”

    “这便是罪证,来人,将张家的家主拘来!”

    锦衣卫下手很麻利,到了张家亮出了身份,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就把人给拘了来,这个功夫,周围的人越聚越多,看热闹的事情可不能错过,而且这种热闹很容易给自己带来实际的利益。

    张家的家主张胜如今已经五十岁的年纪了,看着眼前的情况还有些不明白,一脸怒气地喊着:“你们是什么人,胆敢对我动手,知道我是谁么?”

    周培公淡淡地笑了一声:“你知道拘你来的是什么人么?”

    “锦衣卫。”

    “锦衣卫是什么人?”

    张胜一下子就傻在了那里,锦衣卫可是天子亲军,他虽然不怎么读书,但是这一点还是知道的,要不是周围的人扶着他只怕他已经倒下了。

    周培公得势不饶人:“今有百姓状告你强买土地,可有此事?”

    “没有,没有!草民可是良善之家,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危害乡邻的事情来,肯定是没有的事情。”

    “哼,没有,文契在此,你还敢狡辩?”

    “冤枉啊大人,当初天灾,地里面粮食都没什么守城,他家为了买粮食过冬,这才把十亩地卖给了我,我也是不忍乡邻受苦,如今竟然被刁民告状,真是没天理了!”说着竟然要哭了起来。

    “休得聒噪!”周培公喊了一声:“千年田,八百主,你等买卖土地不关本官的事情,但是这买卖的银两可就关本官的事情了,我来问你,什么样的土地才三钱银子一亩?”

    一两银子可以买的大米换算到后世差不多二百斤,三钱银子也就是六十斤大米,就算是古代的土地生产率不高,这也是南方,一亩地差不多能产五百斤大米。

    也就是张胜用三两银子,能够买六百斤大米的银钱买了能产五千斤大米的地,而且这还只是一年的产量。

    不过按照常理来说,这也不算是什么问题,毕竟灾荒年,许多财主就指着这样发财,他们只要干上几次这样的买卖,就能当一个小地主了,而那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就只能给他们当佃户,从此地里的大米再也和他们没有关系,只剩下一点点工钱了。

    张胜一脸冤屈:“大人,这可不能怪我啊,城里的人大多数都这么干过,再说了灾年的大米能和太平年间的大米价格比较么,我给他们的是救命的银子,换十亩地不贵吧。”

    “按照大明律,低于市价收购土地者,按照谋害良善百姓罪名处置,主犯处斩,家人发配三千里!”

    张胜算是看出来了,今天这个大人就是来找茬儿的,也不再求饶:“哼,城里的大户都这么干,若是大人你有本事就把他们都给杀了,若是没本事,就别在这里充什么英雄,否则就算是杀了我,我也不服!”

    “好,本官就让你死一个心服口服。”说着周培公大喊一声:“来人,把这恶霸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墙头上面,让他看着他那些旧友怎么一个个被我砍了脑袋的!”

    说着上来两个锦衣卫提起张胜按住了身子一刀就给砍了脑袋,周围的人群之中顿时爆发出阵阵欢呼声,有许多人甚至跪在了地上,大呼:“青天大老爷!”

    (本章完)

第687章 儆猴之鸡() 
周培公心中也有数,他一旦这样做了,以后再碰到大灾之年,再想让那些富户拿出粮食来卖给百姓,他们一定会把价钱压到更低,并且绝对会让那些百姓立下文书,标明土地是自愿买卖,事后绝不追究。

    六十斤米换一亩地虽然很过分,但是终究是救了这些百姓的性命,算起来那些地主不过有一个趁火打劫罪名,只是撞到了枪口上周培公也只能狠起心肠。

    当初海瑞巡抚应天的时候,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这样做有很多好处,但是也有弊端,那些穷苦的百姓未必都是好人,有一小部分刁民抓住了这个机会每每去勒索大户都能得逞,不过总体来说还是让大户欺压百姓的风气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周培公通读史册,自然知道这个典故,有前人珠玉在前,他只需要稍加修改便能够执行了。

    这些大户对于朝廷的威胁,不过是他们他们能够煽动手下的百姓和佃户起来反抗朝廷,如今周培公釜底抽薪,单凭那些大户自己,若是想要造反,也得掂量掂量要不要赔上全家的性命与朝廷的军伍作战。

    不过周培公在鄂中的名声估计也要臭大街了,自古以来掌控言论的都是士族文人,而这些人大多数都出自世家大族,或者也与世家大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是大明崇祯末期,但凡是与东林党有政见不合的,几乎都被写成了奸臣。什么?你说我们东林党不是好人,你去瞧一瞧,左副都御史杨涟,左佥都御史左光斗哪一个不是为了反抗阉党祸乱被残杀狱中?

    周培公自然也知道自己落不下什么好名声,不过他倒也不在乎这些,这些年东奔西走,他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是做事,总会有人要骂的。不怕有人骂,就怕没机会做事。

    张胜被杀的消息迅速被传回了城中,那些世家大族一时间人人自危,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想起了提前离开的胡家老太爷,不禁佩服姜还是老的辣,人家一眼就能看出结局,可笑自己这些人还在做控制江陵城的美梦。

    周培公故意没有带人进城,再说城中也有负责守城的山河军将士,除非那些人想要鱼死网破,否则江陵城肯定乱不起来,周培公这个时候就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冷静一下,也好认清现实。

    那些士绅本来都是在胡家的园林之中商讨事宜,如今人家举家离开了这里,他们自然就只能选了一处别家的园林,当然这个时候他们也懒得计较周围是什么环境了。

    “孙兄,你倒是拿个主意,外面那个大人已经开始拿人了,而且护卫他的是锦衣卫,咱们若是碰了锦衣卫一根汗毛,只怕朝廷的大军不日就会把咱们杀得鸡犬不留。”

    “可是咱们也不能坐着等死吧,你们没听说么,张胜不过是用低价买了哪些百姓的土地,就被砍了脑袋,家人也被流放三千里,这一家算是毁了。大家摸着良心说一说,谁家没干过几桩这样的事情,咱们是商人,又不是布施的寺庙。”

    “为什么不去找秦大人,当初他可是答应了咱们,要护咱们周全的,还答应要和咱们共治江陵城!”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露出了懊悔的神色,士农工商,几千年传下的规矩,大明亡国三十年,就算他们这些人里面有些士子,也都是满清的士子,总体来讲他们还是人家眼中的商人,人家凭什么要和你共治江陵?想必当初还没有磨好刀,所以才提出了拖延的办法,人家胡家的老太爷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所以一点都没有犹豫,捐出了家产便跑路了,可笑自己这些人当初还嘲笑人家年纪大了胆子小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突然说了一句:“当初胡家老太爷也许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捐出了城里所有的家产,才能免于灾祸,咱们不如学一下老太爷吧。”

    他这个提议倒是引来了不少赞同:“没错,咱们在乡下好歹还留了东山再起的资本,如今只不过暂时蛰伏,等风声过去,咱们还不是一样能够东山再起?”

    虽然有几个人舍不得万贯家财,但是张胜的人头就挂在城门上面,谁还敢以身试法。

    若是程孝廉在这里,一定会感激世间还没有诞生人权宣言这种东西,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句话要是被这些人接受了,估计这个行动可就要难多了。

    不过周培公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在他看来,这些奸商的财富不过是通过欺压百姓得到的,如今拿了他们的银子去给那些穷苦的百姓稳定局势,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当然这也是投机取巧,打着他们当初曾经背叛过大明的旗号才能干的事情,要是没有这个大旗,估计他们很快就会变成下一个李自成,人嫌狗厌,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总的来说,这个天下还是掌控在士绅手中的,这也就是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他把天下的士绅都得罪光了,只要前方战事打败了,立刻就会一溃千里,从北京跑到湖北,竟然连一场像样的抵抗都做不出来。

    所以这个方法只可以在这里用,也只能够用一次,不过程孝廉倒是赚了个盆满钵满,一方面给那些亡故的大明士卒一个交代,让现在的大明士卒心中有了慰藉,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这一手段,将士绅的财产分给百姓,让饱受剥削之苦的百姓能够步入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