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血裔-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全胜的时候,大家想要留下忠名,谁也不愿意叛变,但是一旦满清大厦将倾,必定树倒猢狲散,这世上多的是顺势而为的人,少的是舍命报国的人,所以这些人才显得尤为珍贵。
就像张勇,年轻的时候本就是大明的将领,满清大军一到立刻投降了,不是他天生喜欢背叛或者跪服,而是形势不可为,大多数人还是要考虑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而程孝廉派张勇过去便是要给宁夏的各位将领提个醒,满清的形势如此,还值不值得他们为满清卖命。如果他们能够想明白这一点,那么将会省下不少力气。
而这也是考验张勇的一种方式,程孝廉没有把张勇派在潼关这种地方,也考虑到了他的忠诚度需要检验的问题,可以这么说,虽然说他投靠了前明,但是到了潼关一旦反水,那么以康熙的性格不但不会追究他的过错,而且还会给他加官进爵,毕竟丢了一个甘肃的只是无关紧要的事,拿到了潼关才是至关重要的。
虽然张勇不见得会来回反水,但是还是要做好这个准备,程孝廉可不打算拿潼关赌一把。
而最擅长打防守战的瞿嵩钖则是被调到了潼关,孟轲擅长冲锋,若是让他守城就容易被束缚住了手脚。所以还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因为现在甘肃也落到了大明的手中,所以成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比较安全了,除非是吴三桂派人从云南方向进攻,否则基本不会有安危问题。
而吸取了张勇的骑兵突袭成都的教训,杨有财又对锦衣卫进行了改革,加大了驿站的建立,每个驿站最少配备两匹好马,这样就保证了,就算有人突袭,也绝对跑不过他们。
而另一方面锦衣卫之中开始培养军事一类的人物,专门分析敌军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判断,像这次张勇的骑兵,如果仔细分析他们的行为,那么就会发现,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西安城,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根本不会攻打西安城,因为他们的粮食储备充足却没有攻城器械,很明显他们要远途奔袭,而周围值得他们千里奔袭的,就只有成都城了。
锦衣卫不该成为只会刺探消息和传递消息的工具,而要成为能够有自助分析能力的情报精英,这是程孝廉和杨有财说的,杨有财觉得很有道理,只是这件事要施行需要长期的过程,毕竟锦衣卫之中识字的人都不多,更别说分析情报了。
这个时候的杨有财已经完全从秦颂的事情中恢复了过来,他现在已经不奢求锦衣卫什么都做到最好,如今大明已经稳步前行,锦衣卫做的事情未必要尽善尽美,只要大的情报没有问题,那么小的失误可以原谅,
而他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队伍的人心方面,秦颂能带着他手下的锦衣卫集体叛变,那就证明他对人心的掌控出了问题。所有人将一切为了大明不过是当成了一句口号,所以无论从官职还是饷银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如果锦衣卫的人想要调换职位,只要他手里没有掌握重要的情报,那么可以给他安排军中的武职甚至是文职,让他能够有晋升的希望。
而锦衣卫的的饷银也比一般卫所的官军高出很多,让他们不至于为了一家老小的吃喝发愁。
当然这些锦衣卫也可能会被他们的对手针对,利用他们的弱点设下陷阱,以达到控制他们获取大明情报的效果,但是这些东西所有的朝廷都会遇到,只要锦衣卫的体制健全,便能降低他们的危害性,不管是锦衣卫中的任何一个人,叛变都不会对大明造成致命的危害。
今天手头事实在有点多,这个时候才发出来,请大家体谅。谢谢书友大明永历皇帝朱由榔投出的月票,谢谢支持。
(本章完)
第560章 年关()
程孝廉安排好了这些事之后发现自己又突然闲了下来,每一处都派了合适的人,况且这是冬日,不适合兴兵作战,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士卒们全都无心作战,不过这个年头也没什么年假一说,那些士卒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想家总是免不了的。
后世的部队到了这个时候也会变得人性一点,虽然是和平时期,但是他们过年也不能回家,不过过年的那几天他们的日子会比平常好过很多。
程孝廉也是这个意思,这个时节不适合打仗,而且要多买一些肉食,让士卒吃的好一些,就会减少一些思乡的情绪。
这些东西定好了,具体的人去办就好了,程孝廉也没有什么事好忙了,在这个时代过了好几个年节,以前的时候没有什么条件,大家也没有什么心情大办年节,但是现在不同了,大明可以说是坐拥三省之地,半壁江山虽然算不上,但是也是一个不小的年节了。
所以这些人就决定了要过一个好年,程孝廉这个时候也赶回了成都府,成都府年味很浓,日子越难,过年的氛围越浓,老百姓都指望着这几天能够过两天好日子,所以就算是家里再穷,这两天也得吃两顿饱饭,有点余粮的还会准备些白面馒头,甚至买一块肉。
程孝廉走出去转了一圈发现百姓的气色比他刚来的时候好多了,不少人脸上都有了笑容,连年的战乱,能吃个饱饭的年都算是好年头,所以每个人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百姓都是知足的,所以他们也下了决心,要跟大明朝一条心,只要大明朝在,他们就能吃饱饭。
程孝廉又去了城里比较穷的地方转而两圈,发现还是有不少百姓家里连干粮都没有,半饥半饱的过年。不过他们也还是有些高兴,因为今年冬天家里没人饿死,就已经是千幸万幸。
程孝廉看了身边的杨有财一眼:“腊月二十九那天开始,开仓放粮,让百姓过个饱年,放到初五,只要是成都府成都府的人,没人每天都能来领一碗米,咱们救不了所有的人,能救一点是一点吧。”
杨有财点点头:“殿下功德无量,百姓必定会感恩戴德的。”
“大过年的,富户人家都想过个安生年,谁也不愿意因为一碗米去奔波劳碌,跟着那帮穷人排队,所以这些米大部分都能放到穷人的手里,也算是程孝廉能做的一点事情了。”
而程孝廉也要回到府中过年,谢三娘也正在府中做客,她们现在要把宝压在闻杜若的身上,所以尽量顺着闻杜若来,况且按照这个时代人的思维,成亲便是为了生儿子传宗接代,谢三娘他们当然要考虑闻杜若的感受,所以势力正在向南转移。
这些事当然瞒不过杨有财的眼睛,杨有财也向程孝廉汇报了这件事,程孝廉则是一笑置之:“先盯着他们就好,暂且不用管他们,他们现在有求于我的夫人,可不见得做出什么坏事来。”
杨有财皱了皱眉头:“殿下,这一点我始终不太明白,咱们大明现在也算是步入正轨了,为何还要和白莲教的那些妖人纠缠在一起?”
程孝廉笑了一声:“你看,白莲教存在到现在已经是几百年的时间了,为什么每一次他们起事都能得到老百姓的响应,要是你能学会这一点,咱们大明朝才算是真的无忧了。”
杨有财撇撇嘴:“这有什么稀奇的,他们到处布施符水,那些老百姓看不起病只能喝他们的符水,有的碰巧好了,他们立刻就会名声大噪,要起兵作乱还不是件容易的事么?”
程孝廉打了一个响指:“说的没错,首先他们布施的时候态度一定尤为可亲,老百姓才会信赖他们,前边还说了,只要有一口吃的,老百姓才不会选择造反,也就是说,只要咱们能让天下的老百姓吃饱,这大明的河山便永固无忧。”
杨有财咳嗽一声:“殿下,这些话都是王霸之道,帝王权术,可不能跟我说,幸亏我没有二心,若是让有二心的人听到了,非得作乱不可。”
程孝廉呵呵一笑:“你放心吧,就算是有二心的人听到了,他也根本没办法让天下人都吃饱,如果不能打破阶层的存在,那么吃饱肚子只不过是一句空话,就算国富民安也会有人饿肚子。当然这个问题跟咱们没什么关系,咱们先收复了这大明的河山再说。”
如今已经是腊月二十五了,成都府天气有些阴冷,偏偏南方没有北方那种烧的暖洋洋的大火炕,程孝廉只能让人放了些暖碳,这天下的煤炭氛围好几种,当初大明皇宫之中用的便是银炭,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曾有记载:选其尤佳者贮盆令满,复以灰糁其隙处,上用铜丝罩爇之,足支一昼夜。入此室处,温暖如春。
当然这个形势下虽然弄不到这种银炭,但是好炭还是弄得到的,有朱福他们在府中,根本用不着担心中了炭气,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煤气中毒,或者一氧化碳中毒。
程孝廉走进了自己的府中,朱福正在招呼人到处挂灯笼,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整个府门都充斥着一股喜气。
眼看着程孝廉进来了,朱福招呼一声:“殿下,今天晌午府里吃炖肉,留下吃饭吧。”
程孝廉苦笑一声:“这是我的家门,我当然要留下吃饭了。”
朱福呵呵笑了一声:“要是我没记错,这已经是殿下你十多天里第一次在家中吃晌午饭。”
“好了好了,少啰嗦,赶紧去做饭,我去看看夫人们在做什么。”
到了后院之中,院中空无一人,看起来都在自己的屋子里取暖,程孝廉挠了挠头:“每次走到这里我就犯怵,先去哪一间呢?算了,还是按照老规矩,扔鞋吧。”
这个时候他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笑声:“殿下,你这也太有意思了。”
程孝廉一回头,原来是闻杜若屋中服侍的小兰:“你在这儿做什么?”
“夫人们都不在家,我守在家中干活呗。”
(本章完)
第561章 蜀绣堂()
因为程孝廉待人和气,所以这些小侍女不怎么害怕他,说话来也比较随意。
程孝廉笑了一声:“夫人们出去做什么了?那朱福怎么还说炖肉。”
小兰挠了挠头:“夫人们半个时辰之前才决定去逛一逛,福叔的肉早已经进锅了,怎不能捞出来放着,只是夫人们什么时候回来我可就不知道了。”
程孝廉点点头:“夫人们去哪儿了,我去看一看。”
“听闻蜀绣堂新进了一批蜀绣,手工和颜色都很好,夫人们说要去看一看。殿下,你刚回来,不在府中歇歇脚么?”
“府中有什么好歇脚的,再说我又不累,你记得告诉朱福一声,说我中午可能不回来吃饭了。”
说完转身到了府门前,突然想起了什么:“杨有财,你是不是也该回家中看看去了?”
杨有财呵呵一声笑:“保护殿下是我最重要的职责。”
“滚蛋,自己滚回家看老婆孩子去。我身边有陆离,这又是成都,会出什么事情。”
杨有财也许就没有回家了,听到这话有些迫不及待,再说了秦颂死了之后,成都府暗中隐藏的那把刀子已经被挖了出来,经过了那件事,杨有财对成都府暗中的势力又梳理了一遍,所以成都府现在是比较安全的,杨有财便将事情交代给了陆离,然后赶回了家中。
这个时候程孝廉看了看身后的陆离:“你要不要回家看看塔乌他们过得好不好,我身边还有不少人,再说了快过年了,你也该那些银子给家中置办些东西,他们本就是大户出身,虽然咱们这边的条件比缅甸好一点,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吃苦不是。”
陆离倒是没有说话,伸手从程孝廉身后的侍卫手里拿了一张银票,转身就走。
程孝廉苦笑了一声,这个陆离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真不知道塔乌是怎么看上他的,不过想一想也明白了,后世这种人都被称为高冷的帅哥,可能比较吃香。
然后他就自己赶到了蜀绣堂之中,蜀绣堂是成都府最大的布铺,是由古家的开的,现在已经算是成都府最大的布庄了。
闻杜若他们到了这里,古家的掌柜的一看这轿子的标识,全都知道来人是谁了,立刻将里面的客人请走,然后又让人将屋子打扫了一下,让下人将最好的茶叶准备了一份,虽然人家不见得喝,但是必须要准备一下。古家能够一跃成为成都城最大的商户之一,绝对和大明朝廷的支持脱不开干系,现在最大的幕后的老板来了,当然要拿出最大的诚意来接待人家。
闻杜若她们进了屋子看到这个样子,全都苦笑了一声,闻杜若轻声对毛若苓说:“你看我说不要坐轿子出来,现在把人都吓到了。”
毛若苓也笑了一声:“这样不好么,要不然咱们还要和一帮人挤来挤去,掌柜的没准还拿次品来应付咱们,现在没人来打扰咱们,咱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