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我的妻-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迷矫ⅰC娑员咔笱度嗽辈讲浇舯疲ㄓ幸凰懒酥哉庵植伊曳绞奖泶锒陨蛏频闹页稀
保卫部门深感棘手,如此顽劣的敌特分子还是头一回遇到,是不是按照有关政策就此严惩,他们拿不定主意,把审讯记录整理好,向年永忠汇报。年永忠打开记录本,果然不出所料,上面只有审讯地点、时间、参与人等无关紧要的内容,马雨露笔供一片空白。
年永忠成竹在胸,对审讯员说道:“不急,慢慢来,这个女人不简单,我们要有足够耐心。交给我吧,先把她从禁闭室放出来,转移到抗大学员住得集体宿舍,我来做她的监管人。”“这怎么行?年部长,咱们根据地还从来没有先例呢,要不要向上级组织汇报一下?”审讯员急不可耐问道,年永忠笑着回答:“你放心,必要的组织程序我会履行,回头给你们办个移交手续。”
在年永忠亲自过问下,马雨露不再蹲黑房子,与延安抗大学员同吃同住,心情舒畅许多,没有闹绝食了。两个月后年竹花伤愈出院,也来到抗大,以编外学员身份参加学习,和马雨露住在一起。
一天半夜,年竹花突然被马雨露叫醒,走出宿舍,站在院坝上。马雨露也不问话,望着满天星斗发怔,年竹花知道她有话要说,静静等待,以马雨露秉性能忍耐这么长时间也真不容易。
“竹花,我对你咋样?是不是像亲妹妹那样?”马雨露冷不丁来了一句,“那还用说!比亲姐妹还亲!”年竹花早有防备,坦然答道。“那好,我想亲耳听到你说:是你出卖了我,把我的过去告诉了共产党!”马雨露侧过头紧盯着年竹花,天黑看不清,但年竹花能够感受到她凌厉的眼神。
年竹花还想申辩,马雨露猛地打断她,继续说道:“如果不是你告密,共产党怎么会把我放出来,还上啥抗大?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呐,我算瞎了眼!”年竹花清晰听到一阵“咯咯咯”的响声,那是马雨露咬牙切齿发出的声音,令人不寒而栗。
“马队长、雨露姐姐,事情不是你想得那样!请听我解释!”年竹花忍无可忍,差点嚷起来,转瞬间意识到这是半夜三更,会惊动巡逻的八路军战士,立刻捂住嘴。马雨露凑近她鼻尖,冷冷说道:“我知道打不过你,假如你真得当了叛徒,我发誓一定会杀死你,用一百种、一千种方式!”
年竹花被马雨露的疯狂吓掉了魂,次日早饭后便去找父亲年永忠,要求离开马雨露,离开抗大,到抗日前线参战。年永忠听了年竹花哭诉,笑着安慰道:“女人嘛,都很脆弱,她这么做其实暴露了内心的惶恐。根据我的观察,马雨露这个人并不奸诈,她敢于刺杀我党高级干部,很大程度上受了干爹蒙蔽,沈升云此人背景复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明天我安排她见一个人,揭开沈升云丑恶面目,相信马雨露应该有所触动。”
殷华新由于有立功表现,被边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在农场劳动改造。他并未完全坦白,这一点年永忠心知肚明,从法律层面来讲,判处殷华新十年监禁有点重,他虽然组织策划暗杀行动,但没有造成人员伤害,而且作为知名作家在国内文化界有一定影响力。之所以判重刑,全在于马雨露,水到渠成时画上点睛之笔。
第六百二十八章()
殷华新能够在上海滩混出点名堂,不仅才思敏捷文笔好,还在于聪明圆滑,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沈升云面前满口答应保马雨露一命,却暗藏心机,另有自己的小算盘。
作为汪伪铁杆嫡系,沈升云和殷华新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即使没有沈升云举荐,殷华新也会如愿以偿徬上日本人这座大靠山。强将手下无弱兵,他不能做光杆司令,手下得有助手,马雨露敢率队擅闯延安,勇气可嘉,是可塑之才,殷华新决定拉拢过来为自己所用。
因此当管教干事通知殷华新前往中央特委特工部时,他暗自窃喜:八路军终于找上门来了,只有他这把钥匙可以打开马雨露紧闭的心扉。
当初审讯殷华新的时候年永忠没在场,这次面对面,两人都悄悄打量对方。殷华新给年永忠第一印象是油头滑脑,尽管穿着囚服却整整齐齐,不见一丝褶皱;留着短发,依稀可见昔日风采,想必是上海最流行的“大分头”,每日都要涂抹发油,油光可鉴;胡须剃得干干净净,连半根杂毛都没有;皮肤白里透红,如果不是黄土高坡阳光暴晒,应该很白皙。
年永忠给殷华新第一印象是老谋深算,外表敦厚实诚,脸上始终挂着笑意,眼神里闪烁出犀利睿智的光芒。举止沉稳持重,不慌不忙,腿脚却十分利索;手掌和脚板都很粗大,大概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所致,假如凑近细看,不难发现手心老茧一层盖一层,像年老体衰的老黄牛。
审讯者与被审讯者对视片刻后年永忠问道:“殷先生不是上海本地人吧?老家在昆山?早年娶了个童养媳,比你大十二岁,是父母包办的婚姻,你不满意,逃婚到了上海。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殷华新哑然失笑,答道:“长官的功课做得蛮扎实嘛,既然什么都晓得,还问啥?”年永忠也笑了,自我解嘲道:“殷先生你错了,我们不是铁扇公主肚子里的齐天大圣,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殷先生赐教。殷先生号称‘小李白’,想必文采斐然吧?”
这句貌似恭维的话把殷华新自尊心抬了起来,重新找回自信,刹那间变得容光焕发,仿佛回到上海文坛,又是那个下笔如有神的知名作家。
殷华新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讲了足有半个小时,意犹未尽,最后还补充一句:“不是殷某人夸耀,上海文化界如果没有我这种大牌作家撑面子,恐怕早垮台了!北平那些文化大咖独占北方半壁江山,南方全靠我们上海左联苦苦支撑,可惜我回不去了,文化界又少了一员干将!”
年永忠绷着脸不做声,心里对这个自诩为文化干将的人鄙视到极点。旁边做笔录的年轻干事憋不住,不停偷笑,年永忠瞥了他一眼,低声训斥道:“要笑出去笑,成何体统!”年轻干事受到责备,知道错了,赶紧收敛笑容。
殷华新放松戒备,谈话氛围轻松许多,年永忠旁敲侧击问道:“殷先生在上海风花雪月夜夜笙歌,还在英租界买了一栋小洋楼,收入应该挺丰厚吧?”“哪里哪里,长官过奖了!本人一介书生,靠写稿子赚取稿费度日,哪来的钱买洋楼?长官不要开玩笑了!”
“开玩笑吗?我可不敢拿殷先生开玩笑哦!请你看一看这些照片,上面是不是你和你的签名?”年永忠示意年轻干事把一叠照片拿给殷华新过目。
殷华新接过照片,不看则已,这一看额头上顿时冒出冷汗:这是一组偷拍的照片,当事人正是他和几个情妇在自家洋楼厮混的情景,门口、花园、客厅、厨房,应有尽有;更蹊跷的是,居然有一张是小洋楼房产证复印件图片,他的亲笔签名赫然在目。
这些照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中共上海地下党早就注意到他,做了大量细致调查,证据确凿,想抵赖根本不可能。共产党谍报工作太厉害了,简直是无孔不入,他们还知道哪些情况?殷华新不敢多想,幸好手上没有血案,否则小命难保。
第六百二十九章()
年永忠这一招投石问路起到奇效,殷华新脸色黯淡下来,“小李白”倏然不见了,打回原形,又变成在农场服刑改造的在押犯。年永忠戳穿殷华新底牌,不全是逼他坦白交待,还有另一层深意:中央特委与上海地下党面临着严峻考验,日军一旦攻破淞沪防线,必将大举进攻上海,大上海随时面临沦陷之危。
没有人比年永忠更清楚上海的形势,抗战爆发以前是国共两党争霸上海滩,共产党代表着工农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派暗中较量。日本侵略者践踏国门以来,局势发生巨大变化,尤其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握手言和,达成抗日统一战线,上海谍报战线由两强智斗转化为三足鼎立的日子注定不会太遥远。
有可靠情报表明:日本军部早已布局整个中国,重点在华北、华东一带部署特务组织,“特高课”、“梅机关”、“竹机关”等谍报部门已经派出精兵强将染指上海滩,组建分支机构。与此同时,共产国际也不甘落后,委派数名苏联克格勃特工进入上海,协助中共建立情报网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日本人会不会串通国内亲日分子筹建新的特务机构呢?中央特委曾经收到军统内部通报:随着淞沪会战结束,日本军部很可能要在上海组建以中国人为主的特工组织,目前已知人选是李士群和丁默邨,其他人不祥。
这个丁默邨可谓可谓臭名昭著,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湖南常德党组织主要创建者之一;1924年,丁默邨脱离中共在上海投靠了国民党,两年后任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办事员。
1930年,调查科转向特工行动,丁默邨被派到上海,以“民党中学”校长的公开身份领导一个情报小组,与李士群合作出版《社会新闻》,专门刊登诬陷共产党人的文章。1934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置“调查统计局”,丁默邨由陈立夫举荐,担任第三处处长,负责监管邮电通讯。
沈升云和殷华新在丁默邨还是“民党中学”校长的时候便攀上这棵大树,私交深厚,这些情况中共上海地下党都已掌握,所以年永忠代表中央特委单独提审殷华新,意在上海下一盘更大的棋。
“殷先生,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和丁处长走得很近吧?当年你可是帮了他不少忙啊!”年永忠突然单刀直入,面对咄咄逼人的质问,殷华新慌了神,中共地下党究竟了解多少事情?怎么知道他和丁默邨的关系?沈升云的真实身份呢,又知道多少?假如一切都在共产党掌握之中,他还有没有利用价值?
“丁处长?哪个丁处长?你说什么,我不明白!”殷华新别无选择,只好耍赖装傻。年轻干事往桌上使劲一拍,怒喝道:“殷华新,不要以为咱们八路军好说话就可以抵赖!老实交代问题,心怀侥幸没有好下场!”殷华新浑身一哆嗦,索性闭上眼睛,沉默是金,莫非八路军还敢霸王硬上弓不成?
审讯到这个地步无法再继续下去,殷华新被带回农场集体宿舍,等待再次传唤。当天晚上殷华新躺在通铺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往事走马灯似的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当年丁默邨被派到上海筹办出版《社会新闻》,殷华新还是一个名不见传的小角色,替两家小报撰写豆腐文,也即是豆腐块那么大的小道消息,赚几个小钱。经沈升云介绍结识了丁默邨,有些接触,但一直没有得到认可,直到发生一件事情,殷华新才咸鱼翻身,从此平步青云,成为上海滩炙手可热的“小李白”。
当时《社会新闻》还未正式出版,等米下锅,苦于找不到写手鼓吹,为此李士群给丁默邨下了最后通牒:一周之内必须凑够十篇短文,每篇不少于两千字,而且要图文并茂有事实有真相,争取一炮打响,在上海媒体业内拥有一席之地。
李士群既是丁默邨的靠山又是他的摇钱树,主子的话奴才岂敢不听?然而丁默邨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诺大的上海滩到哪儿去找这种人呢?恰在此时,昔日老友沈升云前来拜访,无意中提到殷华新,称赞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是一块尚未发掘的璞玉。
第六百三十章()
丁默邨大喜过望,以前见过殷华新,只当他是个写小道消息的瘪三,没放在心里,既然沈升云极力推荐,想必有些本事。当即找到殷华新,以每篇短文一百块大洋的高价买断版权,要求四天以后交稿。殷华新接过这项工作,除了一篇文章自创,其它九篇又以每篇五十块大洋的价格转包给几个穷秀才,第五天圆满完成任务。
殷华新没有辜负沈升云期望,也对得起丁默邨丰厚稿酬,每篇文章都很精彩,特别是殷华新亲自操刀的那篇短文,字字珠玑,充分显示出过人文采。说起来都是针对中共的贬文,但隐而不发、含而不露,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连业内人士阅读后都赞叹不已。
《社会新闻》创刊号出版后博得较好反响,给李士群长了面子,也让殷华新美名远播,各大报刊约稿滚滚而来。自此殷华新不仅成为《社会新闻》专栏作家,有了固定工作,而且作为自由撰稿人,为上海好几家报刊杂志撰写时事类报道,财源广进日进斗金,摇身一变,由三流写手变成一等作家并跻身左翼作家联盟。
殷华新是不是凭借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