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1637-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啊。
是中华预言书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相传是唐朝贞观年间,两位预言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对唐朝及以后朝代重要事件的预测。全书共六十图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别命名。每幅图像之下均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书名“推bei图”,是根据第六十图像(最后一卦)中的颂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而名。
与西方大名鼎鼎的预言家诺察丹玛斯所著的不同的是,推bei图并没有打乱历史的顺序,而且预言的也都是有关国家兴亡的大事,所以更有研究价值,其准确性也更高。而最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它与预言的悲观世界相反,他预言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其乐融融的未来世界,令人鼓舞。
推bei图共60像,除去第一像引言和最后一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像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像)一直预言到世界大同(第59像),且每像相接,决无次序错乱。其中,在金圣叹老先生在世的时候已应验到第33像。
由于可能有些人会怀疑金圣叹版已非唐李淳风、袁天罡的原著,而有为后人据历史篡改的嫌疑。所以,金圣叹生前已发生的前33象,我们就不重点研究了,我们就从对于金圣叹来说是未来之事的第34象以后的推bei图来研究,看看它的应验情况。
中,指出:唐袁天罡与李淳风共作图谶,预言历代变革之事,至六十图,袁推李背止之,故名其图谶为。宋太祖即位后,曾下令禁止过谶书,但因为此书已流传了数百年,在民间或有藏本,难以禁绝,便取起旧本,紊其次而杂书之。
这件事明代郎瑛在,传李淳风作也,予尝于万都宪五溪处见之,杳难明验,因而告曰:“记忆宋禁谶书,犯者日众,(宋太祖)特以此书紊其次而杂书之,传数百本于人间,使传者懵其先后,不复可验,遂为弃之,此或是欤?”五溪曰:“得矣,可以告同类不观可也。”
另外,(仁寿本)内。
中的六十象,原本就是根据中国历法中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组合成的六十甲子,对照中国文化中的易学理论,将后天八卦的排序与六十甲子一一对应,里面的谶曰诗句与颂曰诗句和图画中的画意,也全部用的是中的卦爻辞及六爻易数中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的逻辑分析,是对封建帝王加强政治管理的一些建议。
虽然谶曰诗句与颂曰诗句里的意思非常隐晦,令人难以理解,但从中我们仍可以看出,的写作手法恰恰是一致的,它们都是由中国文化中阴与阳这两个最基本的,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哲学概念所构成,其中阴的一部分是由符号、卦象、纳甲和易术筮法理论组成的,阳的那一部分是由谶曰诗句和颂曰诗句所描述的哲学思想和理论组成的。
而文成公,则是见证了大明朝建立的那位传奇人物,他的存在直接奠定了一个王朝兴旺的开始。
文成公,名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
而他的一生为太祖皇帝为大明的建立有着无尽的功勋。
帮助国主太祖废小明王而自立;协助太祖制订“征讨大计”;在重大战役中,或运筹帷幄,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在太祖开国之前,1366年受命卜地拓建南京城;1367年授太史令,上戍申大统历,并与李善长、杨宪、傅献、陶安等一起定律令。平定张士诚后,有张昶者使人上书称颂功德,劝太祖及时行乐,文成公当即指出:“是欲为赵高也。”及时提醒太祖“居安思危”;在太祖开国以后,文成公奏立,提出“宽以待民与严惩贪吏”的主张,肃纲纪,整吏治,严惩贪枉。如中书省都事李彬坐贪纵罪,虽丞相李善长出面替其义子说情,文成公仍将李彬奏斩。文成公还谏止营建东都,提醒太祖不要轻敌;六十一岁告老还乡,劝太祖“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临终前遗嘱次子仲璟,待胡惟庸败后上奏太祖:“夫为政宽猛如循环,当今之务在修德省刑,祈天永命,诸形胜要害之地,宜与京师声势联络。”
此六大功勋以上六件大事,前三件可谓帮助太祖打天下,后三件可谓帮助太祖巩固天下,既是开国功臣,也是治国良臣。而他的文韬武略更得太祖的肯定,而太祖后的每一位皇帝手中都有一份关于文成公的太祖的遗昭,而自己……
想着自己不久前才看过的那份诏书,崇祯的心真的失神了。
见到崇祯的模样王承恩一脸担忧地问道:“皇上……”
崇祯再次摆了摆手道:“承恩,你先出去吧,让朕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今日之事务必不能传出去,否则后果你是知道的。”
“奴才明白。”
“至于八王爷的事朕也不再追究了,以后他有什么事要你办的你就全力配合他,不能调度的再报于朕。还有,他要你做的事情你不须向朕禀报。”
“这……皇上!”面对崇祯这前后完全不一样的态度,王承恩也懵了。
“这是圣旨。”崇祯不再解释什么,语气有点严厉地说道。
事到如此王承恩也不得不接受崇祯的旨意道:“是,皇上,奴才遵旨。”
说罢,王承恩弯着腰走出了御书房。
空荡荡的御书房此刻只剩下崇祯一人,而此时的崇祯的脸上仍是那么的无神,嘴巴在轻轻地呢喃着:
“想不到太祖最后的选择是八皇弟,呵呵……看来,朕的这个末代皇帝的位置早就在300年前就已经被定下了,呵呵……呵呵……”
崇祯的笑声中弥漫着一股不知道是解脱还是悲伤的气息在里面,一阵轻笑后崇祯缓慢地起身走到一排书架前。
只见崇祯从中拿出一本厚达10厘米的书。
“嚓嚓……嚓嚓……”
一阵声响从书架后传来,不多时书架一分为二,一条黝黑的通道出现在崇祯的面前。
“噗、噗、噗!”
一阵火光乍现,黝黑的通道两旁的灯火自动点燃。
顺着有些尘埃的青石板铺砌的通道崇祯移步而下,当崇祯的身影消失在通道里的时候原本一分为二的书架“嚓嚓、嚓嚓”地再次合拢了起来,整个御书房再次恢复了原本的模样,似乎刚刚的黑色甬道根本未曾出现过一般。
://186353 。
手机阅读请点击://18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