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7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7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克定也是受邀的客人之一,此时就没有杨潮的份了。

    社交活动进行了好几天,杨潮百无聊赖,连老九都不在身边。

    飞船经过这些日子的修复,又恢复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探查能力基本上恢复了大半,老九又接收到了许多飞船残骸发出的信号,请示了一下杨潮,杨潮命令他去将那些残骸收回来,现在杨潮和飞船已经脱离了信号覆盖的距离,因此跟老九连说话都做不到。

    虽然知道老九其实就是整个飞船的控制程序,但是杨潮依然顽固的认定他就是那个跟自己相依相伴的机器人。

    社交活动几天之后结束,袁克定向杨潮告辞,杨潮一直将他送了好几里,充分表达了尊重,而袁克定话语中也对杨潮熟络起来,互相间都有亲近的意思,表面上好像老朋友一般。

    回到青岛,杨潮的身份依然是一个普通的翻译,依然在工程师和民工之间做沟通的桥梁,跟德国高层的关系没有什么特别的改变,除了认识了一些德国商人外,人脉没有大的增加。

    不过杨潮并不着急,增加人脉这种事,是水到渠成的,有时候也需要某种意外来促进,强行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刻意为之建立不起真正牢靠的关系网。

    但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杨潮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几天之后,总督召见了杨潮,询问杨潮对德国华勇连的看法。

    华勇,顾名思义,就是华人勇士,也就是士兵,华勇连就是中国士兵组成的连队,这是废话,不废话的是,这只连队是德国人组建的,服务于德国人。

    直白点说,这就是一只洋人招募的中国人组成的队伍,就好像英国人用印度人组建的军队,事实上,德国人模仿的确实正是英国人。

    英国人是这时代真正的世界霸主,后世的美帝在此时的大英帝国面前只有跪舔的份儿,整个世界最好的陆地大多数都掌握在英国人手里,日不落帝国的名字不是白叫的,连太阳都无法在英国的领土上落下去。

    可有一点,地盘太大了,本土的人口数量有限,这一点英国人就比不上天朝了,所以也是逼于无奈,英国人被迫组建殖民地军队,用当地人来镇压当地人,这一手玩的漂亮,几百年了印度人就没有一点办法脱离英国人。

    同时英国人在中国占据了殖民地后,也将这套制度引入了中国,先是在香港组建华勇,后在威海组建华勇,成为华勇营。

    德国作为一个后期的帝国主义工业强国,看到英国人遍地的殖民地眼睛红的都要冒血了,俾斯麦当政的时候,一心要跟英国人结盟,为了不触犯英国的利益,一直对扩张德国海外势力十分抵触,为此得罪了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被年轻气盛的皇帝罢免了。

    从此德国就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很难说俾斯麦和威廉二世谁对谁错,如果德国一直安心做一个欧洲陆上强国,那么就是英国人最好的结盟对象,可以帮助英国人平衡法国和俄国势力,可是作为一个有野心的强国,不去扩张势力似乎说不过去。

    所以德国人的扩张其实也是一个强国必须走的程序,只是德国人的起步太晚了,世界上除了贫瘠的非洲,几乎所有的膏腴之地都被英法瓜分光了,德国人只能在这两个国家的缝隙中捡拾一些残羹冷炙。

    黑非洲的沙漠显然满足不了威廉二世的雄心壮志,最后他们将目光瞄准世界上最后一块没有被彻底殖民的大陆,东亚大陆,准确的说就是中国。在晚清忠臣的操盘下,以夷制夷,虽然苟延残喘,但是这个老大帝国总算没有被人完全吞并,悲惨的沦落为印度那样的殖民地,这给了德国人希望。

    所以德国人抓住了机会,以传教士被杀为借口,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侵占了青岛,接着就立刻进入了建设阶段,说白了他们有些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几乎是用尽一切力量在建设这里,摆明了就是要把这里当做模范殖民地建设,因为他们也实在是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了,建设黑非洲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除了建设外,德国人也在其他方面一心模仿英国,尤其是英国人经营殖民地的经验。

    说起来德国人心中未免没有独霸中国,将中国当成德国的印度的想法,英国人在印度的利益如果说德国人不眼红那是谁都不会信的,可以说正是榨干了印度人身上的血,才养肥了英国人的工业,没有殖民印度,英国人凭什么第一个工业革命。

    客观上,印度跟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情况也十分相似,都是人口非常的多,面积很大,要直接统治就得派驻重兵,德国人虽然有庞大的陆军,可是法国和俄国两个陆军强国一南一北,如果把国内军队抽调到海外,德国人睡觉都不踏实,所以学习英国人在殖民地组建殖民地军队就成了一条最可行的方法。

    而且德国人也近水楼台,因为他们占了青岛,英国人因为德国人占领青岛而受到惊吓,担心德国人会独霸中国,于是立刻就侵占了仅靠北边同样在山东半岛上的威海,目的就是阻止德国人北上扩大势力,同时阻止俄国人南下。

    英国人强占威海之后,在哪里建立了华勇营,是德国人就近学习的好榜样。

    德国人也早有这个打算,甚至英国人组建华勇营的时候,他们都派出人参与组建工作,连薪水都不要免费帮助英国人训练士兵,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经验。

    之后德国人终于自己招募中国人,开始进行训练和武装,但是问题来了,招人很容易,训练也听话,但是自始至终都有人逃跑,去年招募的一百多人折腾到今年跑的只剩下不到八十个人了。

    而对于组建华勇连这件事,德国人是很重视的,他们的王子去年视察青岛的时候,专门叮嘱过这件事,认为这是事关德国能不能统治中国,多大规模的统治中国的战略因素,没错德国人虽然是后起之秀,他们也看的清楚,统治中国这样人口庞大的国家,必须以华制华,学习英国人用印度兵统治印度的方式,否则他们根本负担不起庞大的人力。

    但是大量的逃亡事件,让几任总督都无计可施,最近华勇连上尉又大肆抱怨,总督不由的想起咨询一下杨潮来,毕竟杨潮是一个中国人,或许只有他才懂中国人的心理。

    于是杨潮就得到了这个机会,一个他后来都感慨的机会。

    而得到这个机会的原因,只是总督心中记住了杨潮,因为他帮忙修复过花瓶。

    这就是机缘,一切都那么巧,却总是会来的,只要有心,你总能迎来机会,问题是如何把握机会罢了!

    不过杨潮却早就做好了准备,听完总督的疑问之后,杨潮当即站直了身体,清清嗓子然后十分肯定的表示道:

    “文化差异,一切都是文化差异问题!”

    总督示意杨潮继续说。

    杨潮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条例,立刻开始抒发己见。

第九节 华勇顾问() 
第九节华勇顾问

    “总督大人,德国人觉得中国难以交流,难以接触,对德国人充满了戒备和抵触,但中国人何尝不是觉得德国人难以交流,难以接触,认为德国人也充满了戒备和抵触呢。”

    “总督大人你不用否认,这就是事实,事实上在青岛中国人和德国人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将中国人和德国人划分了开来。恕我直言,如果德国人任由这条鸿沟蔓延下去,你们在中国的利益永远只会局限在青岛,永远无法扩张下去!”

    “总督大人,其实这一切都可以理解。中德两国远距万里,人种、历史、语言文化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期望双方能够立刻坐在一起喝茶谈心那才是荒谬的事情。”

    杨潮说的叶什克微微有些不自在,扭了扭身子,但是却认真起来,并且示意杨潮坐下,刚才他可一直没有让杨潮坐,只是站在他面前,似乎只打算随便听几句建议而已,现在却认真凝重了起来,郑重邀请杨潮坐在他对面跟他好好谈谈。

    杨潮坐下,坐的很端正,形象十分正派。

    “中国人不认同德国人,德国人同样不认同中国人,加上文化差异自然无法互信,双方互相抵触其实是自然现象!”

    杨潮总结道,对目前出现的华人不愿意留在德国人军营中的情况进行解释,文化差异问题,后世都无法很好的解决,更不用说现在这个时代了,叶什克深有同感。

    但是叶什克有一个疑问,十分费解的疑问:“可是为什么英国人的华勇营却建制完全,虽然也有人逃跑,但是却极少有华勇连这样严重的现象。”

    不得不佩服英国佬治理殖民地的经验,这种经验不是德国鬼子这种暴发户能够学到的。英国人训练的华勇营成效斐然,不但作战勇敢,得到女王的表彰,而且极为忠诚,甚至为了保护英国工程师丈量土地,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同乡。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现在还没有发生,只是杨潮却机缘巧合的了解一些详情,因为曾经去英国的时候,偶然间在一间纪念馆中看到过相关史料,了解到了一些,当时还极为费解,但是现在却有些理解了。

    杨潮这些天时间可没有白费,除了做日常的翻译工作,他还对山东各地情况很留心。

    英国人组建的华勇营他自然也打听过,以当地人统治当地人的技巧早就被英国人发扬到艺术的层次了,他们统治了香港半个多世纪,对华人的了解远胜德国人,而且对殖民地的管理更为灵活。

    英国人的华勇营中,除了连以上的高级军官任用英国人,基层军官全都是华人,士兵拿着高饷,军官从不克扣,每月军饷八两银子,军官可以达到十二两。

    相对比的则是德国人,他们将德**官配属到了班级,对华人根本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种族歧视十分严重,不但认为华人没有任何领导能力,在物质待遇上也区别极大,虽然华人士兵的待遇可以跟英国华勇营看齐,但是德**官的待遇更优厚。连饮食、住宿全都不同,因此德国规模更小的华勇连比英国华勇营的根本对比在与士兵心理层面。

    英**官可以根据华人的习俗大作文章,哪怕是装出来的,也足够让士兵产生信赖心理,而德国人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完全照搬德**队模式,杨潮就听到一件事,有一个士兵亲人亡故,德国人竟然不批准他回家奔丧。

    其实这些差别,德国人心里是很清楚的,但是他们就是做不到啊,种族主义不是那么容易排解的,需要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他们做的比英国佬差了太多。

    可是杨潮却不能跟叶什克明说,因为那样会刺伤叶什克的殖民心理的,于事无补。

    于是杨潮避重就轻道:“所以最应该增加互信,德**官需要做到尊重中国人的习俗,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不要过于死板了。”

    叶什克点了点头。

    突然特沉思了片刻道:“杨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到华勇连中作一个顾问呢,你放心你的薪水我们可以增加一些,给您与身份相应的待遇。”

    杨潮装作考虑一番,然后道:“很乐意为您服务,为德国服务。”

    说出了这句恶心的话之后,杨潮的身份就转变成了德国华勇营中的特别顾问,直接向连长负责,同时有权力对华勇问题,直接向总督反馈。

    杨潮当天就去华勇连报道了。

    德国华勇连隶属青岛海军陆战队第三营,由冯·法尔肯海上尉组建并担任指挥,法尔肯海在清军中做过顾问,算是一个精通中国国情的中国通,还参与过威海卫英军华勇营的组建工作,能力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他依然阻止不了一拨接一拨的士兵逃跑浪潮。

    法尔肯海上尉留着邋遢的胡子,穿着皱巴巴的衬衫,眼袋耷拉着,他实在是心神俱疲,为了这个华勇连费尽了心神。

    确认了杨潮的任命文件的合法性,并且在汉斯带来的文件上签了字,跟杨潮简单的握了握手。

    “欢迎你加入我们,杨先生!”

    法尔肯海无精打采的说道,他其实一点都不抱希望,他认为华勇连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出在他的领导能力上,那是无碍解决的死结,除非德国青岛当局愿意完全学习和模仿英国人,否则根本就组建不了类似的军队,法尔肯海自己无所谓,但是要让其他的军官放弃德国人的优越感,甚至只放弃体罚士兵都做不到。

    在德军训练中还充满了体罚呢,在中**队中废弃这种方法,想都不要想,而且那些军官绝对做不到跟士兵亲切交往,融入其中,甚至让他们收起厌恶的眼神来训练都做不到。

    解决这一切,就靠一个中国人?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