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总是有人管这管那。
很少遇到杨潮这么支持的人,所以办纱厂,也只能是张謇这种人脉深厚,官民两界都有深厚背景的人来办了。
张謇招股的时候,多次向商人保证,凡是官方的问题,他一力承担,这才招到了一部分商股,可即便这样,商人依然十分担心,张謇的股份中,八成以上都是官股,纱锭都是张之洞和刘坤一先后拨付给他的官办纱锭。
“不知张公何日北上办厂啊?”
杨潮借机问道,想尽快将这件事确定下来。
张謇道:“等老夫筹够了股银即可前去。”
杨潮笑了:“如果是别的问题也就罢了,如果只是银子的问题,那就交给在下了。张公只管带人去,三百万两够不够?”
张謇一愣:“够了!就三百万。久闻杨大人家财万贯所言不虚。”
杨潮笑道:“若是其他就没银子,若是办厂,那就有的是。”
张謇叹道:“只希望杨大人切莫再卖宅子了,否则这钱老夫可不敢要啊。”
说完两人哈哈笑了起来。
第七十五节 并轨()
又等了张謇几日,直到张謇安排好了人手,才跟着杨潮一起回山东。
张謇派了他的得意弟子江导岷跟杨潮一起先行去山东。
江导岷曾经在崇明瀛洲书院,江宁文正书院读书,而他读书期间,张謇恰好都在两座书院当山长,因此张謇就成了江导岷的恩师,后来江导岷在两江陆军学校学习测绘,毕业后就到了张謇这里,帮助开荒测地。
这次他先期去山东,就是要先进行测绘工作,选择厂址等等。
“条件简陋,不要嫌弃!”
把江导岷和同行的十余人先带到烟台下船,接着辗转到了大石房,安排他们住进里面。
大石房确实很简陋,里面的房子说白了就是一个石洞,因为整个一体,进出大石房就只有四个门,石壁上开了很小的窗子,看着像监狱多过像住宅。
大石房是圆形的,进入里面穿过走廊,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圆形的大场地,然后是一圈贴着圆形空地的房屋,其实也就是紧贴这墙壁的才有房子,中间要是建房子的话,可没法开窗子了。
但是江导岷这些人却啧啧称奇,他们都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人,见到这座怎么看都是一整块石头的房子不由得惊奇,但是跟杨潮不熟悉,他们也不敢问,只能暗自猜测是如何建造的。
有人说是用石头雕凿而成,有人说不可能,工程量太大,应该是用石头堆砌,然后用洋灰灌缝,还有的是应该是洋人那种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灌的。
任由这些人去猜,杨潮也不解释,安排了他们的屋子后,叮嘱住在这里的士兵们互相照顾,然后杨潮就离开了。
江导岷他们则开始围绕大石房向外开始测量,第一步就直接爬到了大石房的屋顶,架着测绘仪器绘制地形,之后才会向外面扩展。
杨潮则赶回烟台,因为从潍县到烟台的铁路接通了。
去年年前才开始测绘,今年年初组建团队,这才十月份竟然就通车了。
中间还因为大雨耽搁了一个多月,这让杨潮不由得感到震惊,要知道德国人的胶济铁路此时还没有修到潍县呢,而德国人的技术力量,肯定比詹天佑团队强大的多。
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快的进展,完全是靠着人的力量,人的精神意志加班加点日夜施工,最终超过了德国人。
“开车了,开到烟台去,找杨大人!”
杨潮收获的声望,主要是在救灾的时候,这些工人就跟着杨潮一起救灾,那时候就认定杨潮是一个好官了。
杨潮招募他们修铁路,不时向他们灌输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铁路修好了,不但能让国家强大,不受洋人欺负,还能让山东的百姓日子好过起来。
对此这些来修铁路的年轻人其实最为期待,因为他们最为贫穷,否则不会为了一顿饭,就免费来工地上干活(杨潮口中这些人都是因为爱国才来的),所以他们更期待能富起来。
老百姓总是容易对好官产生信心,虽然好官未必就有能力。但老百姓偏执的认为,如果好官没办成事,那一定不是好官的错,一定是有奸官从中作梗。因此今天今天眼见他们亲手参与修建的铁路并轨了,这些年轻汉子仿佛看到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贫穷有时候是不好,因为你发展的根基浅,你要付出的代价更大,但是贫穷也有好处,那就是贫穷的人动力大,正因为穷才要发展,正因为穷才有发展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贫穷国家的发展潜力更大。
从这写拼命往车上拥挤,一个个还露出兴奋和渴望神情的青年就能看出来,他们对改变命运的渴望。
但这只是一辆试验车,基本上就是一个车头,加一节车厢,因此根本装不下。
铁路在这里合拢之后,数以万计的工人都集合在了一起,人数多达五万人。
五万人,五万免费的劳动力,都是来自登莱青胶三州一道的农家子弟,当然这不算多,相比三州一道上千万人口来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津浦路修建的时候可是动员了二十万民夫的。
当然津浦路是官府动员,而杨潮这里则是百姓自愿。当然有他们慢慢觉醒的爱国热情,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这里可以吃饱饭,而且吃的很好。杨潮不给他们发工资,但是也没有省钱,没一顿都得有肉。杨潮坚持重体力劳动如果不补充肉食,很容易亏空身体,因此无论发不发工资,都是给吃肉的。
杨潮不知道这五万人中有多少是冲着吃肉来的,但是他更愿意相信所有人都有爱国心。
火车的汽笛响起,钻进车里的,站在车顶的,挂在车外面的工人大声欢呼,而没有能够挤上车的工人则惋惜不已,很多人蹦蹦跳跳的跟着启动的列车跑着,似乎要跟火车赛跑。
詹天佑等一干工程师站在路边,每个人都很激动,尤其是詹天佑已经热泪盈眶了。
知道的人知道他是高兴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没有挤上火车伤心呢。
当杨潮看到一列满是人的火车头的时候,不由的吓了一跳,还以为到了印度呢。
心惊肉跳的看着火车停下来没有人掉下来后,杨潮在几个背着步枪的士兵保护下走向火车,杨潮的士兵现在也有枪了。
刚开始跳下火车,站在修建的烟台火车站上的工人见到杨潮,还有些紧张,不知道该不该行礼。
但是很快他们就放松了下来,因为杨潮频频向他们招手打着招呼,还喊着‘兄弟们辛苦了’。
工人们则高叫着‘杨大人’,还有人往前挤的,被黑牛蛮横的骂走。
黑牛也跟在杨潮身边了,因为他儿子出生了,媳妇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这小子乐坏了,而且也终于用孙子把他父母给接到了大石房,有了孙子老两口也不在乎被人赶出家门的说法了,当然照看孙子本身就是一个很有力的理由。
“黑牛,你客气点!”
杨潮一边骂着黑牛,一边笑着跟工人们打招呼。
等了很久。
“怎么不见詹天佑?”
杨潮有些奇怪,人都下来了,却不见总工程师。
黑牛拉过一个工人喝问:“詹天佑呢?”
工人有些怕怕的回答道:“詹大人没挤上车。”
杨潮愕然,他倒是不觉得詹天佑挤不上车,等级观念浓厚的清朝还不至于有人敢跟詹天佑抢位子,怕是他不愿意跟高兴的工人抢车位。
“立刻发车,把詹天佑给我接过来。还有,想来青岛的工人都给我接过来。本官今天要给大家办庆功宴!”
第七十六节 铁路改线()
烟台各大酒楼生意爆棚,五万的食客,让杨潮把烟台所有的饭馆酒楼都包了下来。
杨潮将德国人交货的十六列火车全都开了出去,才把所有人都接到了烟台。过程还有点麻烦,因为此时铁路只是并轨,还没有通车,而且又是单线,开过去容易,开回来难,没法掉头啊。
最后解决的办法是,每列火车挂两个车头,一前一后,去的时候前边的车头拉,回来的时候后面的车头拉。
烟台法国人开办的顺德饭店中,一群洋人陪着一行中国工程师。
这里也是一个庆功宴饭局。
这里是烟台最好的饭店,顺德饭店,但是烟台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因为饭店只挂着洋文招牌,平时也很少中国人来。
之所以选在这里,是英国人张罗的,杨潮本想放在中国人的地方,可是实在是很难找到这么大的,如果去妈祖庙有些不太合适,而洋人又积极的邀请,杨潮考虑了一番之后,就答应了,毕竟詹天佑这些人都很西化,用一顿西餐犒劳他们,也是应该的。
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意大利人、美国人,连日本人都来了,可就是不见德国人,其实虽然修了青岛港,但是在烟台这里,德商的势力还是很大的,仅次于英法,只是最近美国人在这里的拓展速度很快,隐隐有将德商压制下去的势头。
德国人之所以没有来,那是因为谁都知道,烟台铁路针对的就是德国人,德国人实在是没有脸来参加这样的庆功宴,所以他们装不知道。
英国领事牵头,各国驻烟台使馆共同出资,举办了这场盛大的庆功酒会。
有吃有喝,有音乐,有舞蹈。
越是热闹,散场就越是寂寥。
但是詹天佑却一点都不寂寥,他已经开始跟杨潮谈下一步的建设计划了。
詹天佑不打算休息,他要加紧时间将铁路修到济南去。
詹天佑这次打算分为两段,四路对进,以淄博为中心,往东西同时推进,另一边则是潍县和济南,这样詹天佑估计明年年中就能修通,然后在用半年时间试车,年底前就能正常运营了。
杨潮笑着告诉他不着急,强令他在烟台修养十天,也给那些工人们好好放个假。
但是没想到,酒会德国人没来,酒会结束后,德国人就急匆匆来找杨潮。
谈的同样是铁路的事情,因为德国人的铁路也要修到潍县了,因为中国铁路的竞争,胶济铁路不得不加快了修筑速度,德国人今年修到潍县,明年是一定要修到济南的。
但是杨潮也修了一条潍县到济南的铁路,这样的话,双方就发生了竞争关系,德国人认为这条线上并存两条铁路的话,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将来肯定产生都拉不到足够货物的事情。
德国人的建议是,让杨潮放弃修建潍县到济南的铁路,跟胶济铁路合办这一条路。
杨潮也认为德国人说的有道理,而且心里很清楚,如果将来跟德国人在这条路上展开积极竞争的话,德国人肯定又会出什么幺蛾子,杨潮其实也不想惹麻烦,在不太重要的问题上,他也愿意息事宁人,他需要的是时间和稳定。
于是想了想,杨潮同意了,双方合办潍县到济南段铁路。
不过杨潮也不放心德国人,德国人可是被法国人称作野蛮人的,跟俄国一样在欧洲名声并不好。就是因为他们做事有时候显得太过于野蛮霸道不讲规矩,虽然是合办,可是如果将来德国人玩弄手段,不让这条铁路上的货物往烟台发的话,杨潮就会很被动,因为到时候开火车的肯定是德国人,他们肯定愿意去青岛。
所以杨潮需要一条备案,来保证不会完全受制于德国人。
找詹天佑一商量,确定了杨潮不修直接通往济南的铁路,但是修一条经过莱芜到济南的铁路线。
修莱芜铁路,这本就在计划中,因为那里可是有兵工厂的,但本来只打算修到济南联通起来就好,现在则专开一条潍县到莱芜的铁路就行。到时候要是德国人不允许济南的火车直接开到烟台,杨潮大可以从莱芜饶一下,不过多了一百多公里路程而已,而且有这样一个后手,德国人应该也就不会玩弄手段了。
跟德国人沟通之后,德国人表示支持杨潮的计划,之所以跟他们沟通,因为德国人通过条约,同样获得了一条经过沂州府到莱芜再到济南的铁路修筑权,不过他们已经打算放弃了。
德国人当时获得了两条胶济铁路权,一条北线,就是正在修筑的这条从胶州经过潍县到济南的线路,另一套就是经过莱芜的南线。
之所以选择莱芜,德国人早就发现莱芜有铁矿了,可是他们却很爽快的答应杨潮,是因为他们已经决定放弃南线了。第一是他们跟英国人达成协议,津浦路可以通过济南,在到泰安府,莱芜就属于泰安府,这样的话他们修建莱芜铁路就没有意义了。第二则是因为,德国人经过分析,看不上莱芜的铁矿。
莱芜拥有整个华东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