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410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410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念听得出来,杨潮这是恨罗斯福不死啊,可是两人之间可没有任何恩怨,甚至连认识都不认识,为什么要如此坑罗斯福呢?(。)

第五百七十八节 决战() 
苏军的进军比想象中快,因为高尔察克步步为营,坚壁清野的战术没有想象中成功,苏军不是傻子,他们当然不指望靠着3万辆卡车就能保证2万大军的行军,想要以最快度灭掉扎在苏俄腹背的俄罗斯帝国,他们就必须在中国人做好介入准备之前彻底消灭沙皇政权,然后做好准备迎接中国的进攻。???。1s。

    那么他们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必须保证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畅通,3万辆卡车只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弹药消耗,但要保证后勤补给的充足,甚至运输人员,那就必须依靠铁路了。

    因此一方想要在撤退的时候破坏铁路,一方就要尽一切可能保住铁路,高尔察克集团一边撤退,一边准备炸毁铁路桥梁,而苏俄前锋紧追不舍,不顾伤亡的要咬住高尔察克后撤之兵,出动了大量骑兵不断的冲锋,让对方来不及破坏铁路桥。

    用这种战术,苏俄保住了八成以上的铁路桥梁,然后修复剩余的铁路桥,极大的保证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运输。

    在这种情况下,1月他们就打到了鄂木斯克,在这里进行了一场十万人级别的大战之后,邓尼金大军再次撤退,而且是付出了一万人的损失之后撤退,显然越是逼近西伯利亚腹地,俄罗斯帝国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因为苏俄没有按照他们的计划来,让他们不得不消耗兵力进行了一场不愿意提前开打的战争。

    不过这场战斗也不是毫无意义,起码消灭了3万多苏俄军队,而且迟滞了苏军半个月,直到1月中旬,苏军才再次从鄂木斯克出。

    此时高尔察克集团已经退无可退,因为他们计划中的预设阵地正是在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亚之间,而苏俄已经攻占了鄂木斯克,他们的战略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了。

    鄂木斯克这个城市,本身没有太多的自然资源,目前最有价值的资源。是位于北部沼泽地带的泥煤,南洋地区的溶淋土壤需要大量增加腐殖质增肥改良,因此这不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城市。

    但是因为历史原因,鄂木斯克形成城市比较早。地形又比较平坦,当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后,这里就成了一个交通枢纽,从俄罗斯西方到达东方的火车,都要在这里进行调度。于是在这里形成了一定的机械修理基础和基础设施条件。

    苏俄占领鄂木斯克之后,之所以在时间紧迫到要在冰天雪地中动攻击的程度,却仍然在这里停留了半个月时间,就是打算利用这里的基础设施和维修设备,保持铁路的畅通。然后调集足够的物资,显然他们也明白越是靠近伊尔库茨克,面临决战的日期也就越近,他们也就得更审慎的准备。

    五年工业计划的威力此时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来自哈尔科夫机车厂和莫斯科铁路局的技术工人,前仆后继。终于赶在时间期限之内,修通了从乌拉尔地区到鄂木斯克的所有破坏的铁路线。

    想一想在冰天雪地之中,冒着风雪严寒,一个个热情洋溢的铁路工人不眠不休,通宵达旦的维修一辆辆火车,维修一座座桥梁的场面,丝毫不输给前线的战斗精神,他们进度始终紧跟战斗的进度,几乎是苏军前进一公里,他们就跟进一公里。苏军占领一座铁路桥,他们就修理一座铁路桥,当然许多桥梁只是紧急措施,只能允许战时通车。而不能作为正常运输使用,但这种进度也极为恐怖,如果苏俄没有完成一个五年计划,根本不可能拥有这种技术储备。

    火车通车,自然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后勤物资补充前线的消耗,这才是苏俄进军迅的最大保障。也正是高尔察克他们计划失误的最大原因。

    尤其是鄂木斯克的失陷,和苏俄将火车通到了鄂木斯克,真的是将高尔察克集团逼到了绝境,于是出现了这种情形苏俄的人员、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欧洲调往鄂木斯克,而高尔察克集团则拼命将人员、物资调往跟鄂木斯克铁路相连的新西伯利亚。

    新西伯利亚跟鄂木斯克一样,都是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交通枢纽,从鄂木斯克到新西伯利亚之间的铁路线,更是西伯利亚修建标准最高的铁路区段,这里的列车载重高达3吨,日对车数达到1对。

    这意味着,高尔察克集团已经没有本钱将新西伯利亚丢掉,因为新西伯利亚这里的交通疏导能力,甚至比鄂木斯克还要恐怖,这里向北连接铁矿集散地托木斯克,这里的基础设施和各种设备十分优越,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最大枢纽,一点失去了新西伯利亚,意味着将苏俄军队的战略前沿直接对准都伊尔库茨克。

    所以在失去了鄂木斯克预设阵地之后,高尔察克集团立刻决定孤注一掷,在距离鄂木斯克6公里距离的新西伯利亚与苏俄决战。

    高尔察克孤注一掷的投入了5万大军,其中2万是由农村壮妇和城市女佣等劳动妇女组成的女兵,至于文化素质较高的贵族妇女,也大多进入医疗单位,这是真正的孤注一掷。

    幸亏当年尼古拉大公未雨绸缪,在伊尔库茨克建立了规规模庞大的兵工厂,在石油财富的投入下,在中国技术的支持下,伊市兵工厂的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都相当可观,加上这些年生产的库存,竟然能够支撑高尔察克集团武装起了1万人,不但能做到人手一支步枪,还装备的相当数量的火炮。

    苏俄的实力也相当强劲,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他们建设了15多座大型工业企业,而且主要是重工业,其中大多都有能力生产武器,不过他们的装备水平反而相对差一些,不是生产能力不够,只是距离太过遥远,又是冰封的冬季,靠着铲雪车清道之下,唯有火车能够通行的情况下,维持2万大军的日常供应。确实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

    如果是德国人的铁路管理能力,也许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到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可是苏俄空有强大的技术能力,有旺盛的战斗精神。却缺乏精细的管理能力,在不能充分挥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力的情况下,他们能做到人手一支步枪,就已经比沙皇当年强了许多,火炮等重装备就严重缺乏了。

    于是战争在1月中旬开打的时候。高尔察克集团其实是占优势的,他们在头十天中大量杀伤了苏俄军队,苏俄军队的战斗战术,比之前略有些进步,不再一味的集群冲锋,而是大量采用了坦克掩护。

    苏俄基洛夫工厂今年刚刚开始大规模生产一种,他们根据英国维克斯坦克改进设计的t26型坦克,这种坦克的优点是度快,缺点是防御弱,在高尔察克军团优势火炮的打击下。根本就没有挥出作用,就被一辆辆击毁在前进的道路上,可是跟随坦克进攻的步兵却在狂热的战斗热情和严酷的军法双重作用下,不要命的向前冲锋。

    结果是一班班,一连连,一营营,甚至一团一团的士兵倒在冲锋的路上。

    十天激战,高尔察克剿灭苏军1万,平均一天一万人,自身损失只有5千多人。这时候苏军撤退了,不是因为人员损失太大,而是装备损失太大,他们的1辆坦克。竟然被击毁了3多辆,直接惊动了最高层。

    史达林震怒,命令枪毙了三分之一的前线指挥,撤走了总指挥布琼尼,换上了时任苏军参谋长的图哈切夫斯基作为前线总指挥。

    苏军撤退到了前沿出阵地鄂木斯克,在这里集结待命。补充人员和物资,以及等待年轻的图哈切夫斯基来替换布琼尼,还有政治委员们对军容军纪以及军官们进行肃整。

    当图哈切夫斯基到达鄂木斯克的时候,已经是2月初了。

    这段时间高尔察克集团对他们的初次胜利欢欣鼓舞,却没有料到他们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厉害对手。

    布琼尼出身贫农家庭,毕业于沙皇的骑兵学校,也是从日俄战争打到一战的老将,他‘良好’的出身让他躲过了一次又一次政治清洗运动,。

    图哈切夫斯基跟布琼尼刚好是两个极端,他是沙俄旧贵族出身,家道中落,但依然能让图哈切夫斯基比较容易接受到军官学校的教育,图哈切夫斯基年纪比较小,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后,他才开始第一次实战。

    不过年轻的图哈切夫斯基因为作战勇敢先后6次得到嘉奖,但是战斗中后来被德军俘虏,用尽聪明才智逃出来之后做了一个连长,很快十月革命爆,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加入了苏维埃。

    正规的军校教育,丰富的战斗经验,让图哈切夫斯基很快就在严重缺乏合格军官的苏军中脱颖而促,得到弗拉基米尔的赏识。

    之后图哈切夫斯基步步高升,主要功绩是屠杀不肯交出口粮的农民,真正的战功是击败了邓尼金的主力部队,但也有大败绩,在华沙城下被波兰军队打的大败,溃逃千里。

    战绩上可谓是好坏参半,但是此人在军事理论上很有一套,他曾经在跟波兰人的战斗中现,苏俄仿制的2辆坦克冲锋,竟然吓退了数万波兰军队,让他第一次对坦克这种新式兵器产生了兴趣。

    之后持续的研究中,他展了坦克运用理论,展出了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并被朱可夫、华系列夫斯基等后辈苏军元帅极为推崇。

    但他的理论在他手里却还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他这次接替布琼尼,就是最好的一次检验自己理论的机会。

    而他的对手高尔察克集团,虽然打赢了第一场战斗,但是他们的作战方式,却没有革命性的变革,依然是一战中那种机枪战壕铁丝网模式,配合占据优势的炮兵防御。

    就在图哈切夫斯基到达鄂木斯克积极整顿军纪,重整苏军组织关系的时候,高尔察克集团没有趁机反攻,而是继续加强新西伯利亚的防御,他们修复了一道道战壕,加固了一座座永备工事,试图将新西伯利亚打造成一座永不陷落的级要塞。

    3月,图哈切夫斯基整顿了军队纪律,重新拟定了作战计划,调集了足够的战争物资,然后他起了新的攻势。

    真正的决战这才打响。(。)

第五百七十九节 惨败() 
杨潮确实给罗斯福惹了一个大麻烦。

    不是他给罗斯福抹黑了,而是他攻击了罗斯福的竞争对手胡佛总统。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抗战时期,日本报纸大骂某个中国将领,那么这个将领肯定会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毋庸置疑,此时在大批有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的美国人心中,中国就扮演了日本人在中国人心中的角色。

    杨潮游说米青以中国政府的名义表达了对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的支持,同时发动了富强党的媒体,包括传统的报纸和新式的广播,不断的表达对胡佛总统的不满,翻出了当年胡佛欺骗清王朝官员,用及不光彩的手段窃取开滦煤矿的事例,还翻出胡佛参与过贩卖华工的卑鄙生意,坚决反对美国人选出这种货色来当总统。

    富强党的媒体报道,很快就被中国各大媒体转载,一时掀起了一股黑胡佛的舆论浪潮,显然美国人不可能注意不到这个动向,美国报纸也通过西方媒介,转载了中国媒体的报道,自然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美国人的种族主义情绪是具有普遍性的,大量白人种族主义不但不以胡佛参与过贩奴一般恶劣的华工猪仔贸易,还用欺诈的手段在中国聚敛财富的行为为耻,反而为此公开叫好,引起了中国媒体的反击,谩骂、威胁、恐吓各种论调在各种层次的报纸上颈项上演,富强报这种有档次有身份的报纸则对美国表现出来的种族主义发表了批判。

    而美国人的报纸则大肆嘲弄中国,从历史文化,到政治现状,无不加以批评。美国人将拥有长久历史的中国比作僵尸,将中国称为僵尸国。将中国的政治制度,批评为对美国政治拙劣的模仿,对杨潮效仿华盛顿的行为也大肆嘲讽,也看作是小丑一样的模仿秀。

    美国种族主义舆论让中国舆论大火,两国隔空对骂,甚至都上升到了国家层次。总统米青公开批评美国是一个毫无自己的文化,也不懂得尊重文化的粗俗社会,如果美国人学不会尊重文化,美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

    没先到此时罗斯福站了出来,立刻展现了他良好的口才,他反问道,难道现在美国还不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那么他很乐意有机会让中国看看,什么是美国的影响力;他还讽刺中国总统。竟然说美国没有自己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没有文化。

    之后罗斯福扛起了**的大旗,一改当初对要改善中美关系的态度,开始频繁发出**言论,大谈美国人优先论调,承诺要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