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国崛起1900 >

第41部分

大国崛起1900-第41部分

小说: 大国崛起190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早就通知了洋人,要龚照清来接银子,龚照清如果黑吃黑了,这件事是瞒不住的,到时候他只会死无葬身之地,而且不止是他,他一家人都得死,杀害朝廷命官这种罪名,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商会会长担得起的。

    于是龚照清反而成了最紧张的人,好在他的手下一个个跟他久了,都还算听话,没人动歪脑筋,船平安的到了烟台码头,洋人果然已经在等着了。

    码头上的苦力都找好了,很快就将银子卸下来,送到了和记洋行。

    看到这么多钱,饶是比龚照清见过更多钱的艾柯夫也有些惊悚,这么多现洋放在一起,实在是太震慑人心了。

    汇丰银行的一个大班早就等着了,还有十来个华洋会计,紧锣密鼓的清点,最后又一次转到一艘等候在码头上的英国小火轮上,拉着就直奔上海。

    杨潮可没傻的把这么多现大洋放在衙门里,还是放在英国人在上海的金库里最稳当,杨潮当然不会傻傻的直接把银子存放,而是兑换成英镑存起来,对汇丰银行来说,四百万两的生意虽然称不上太过震撼,但是也是一笔大生意了。

    对杨潮来说,很清楚随着西方金本位的推广,银价是一年不如一年,因此存成金本位的英镑才能保值,否则今年够修码头,明年可能就不够了;对汇丰银行来说,四百万两银子的汇兑,也能挣到十万两上下,这还是打了折扣的;因此双方是互相得利。

    看着小火轮开出烟台,艾柯夫终于踏实了,四百万两银子,变成了一张薄薄的汇票,意味着烟台码头扩建没有疑问了。

    他立刻就给荷兰人发报,让他们派人来赶紧施工,同时派人来洽谈一下后续的合作。

    杨潮也有很多的事情做。

    黑牛也回到了烟台,他在谷仓哪里待不住。

    此时正焦急的等在从福山到烟台的官道上,背后就是烟台山。

    一直从早上等到了中午,才看到一队马车晃晃悠悠而来。

    黑牛已经等不及了,翻身上马,就冲了过去。

    第一次黑牛骑马没有了紧张感,也没有那种踏住实地虚浮的感觉,反而有一种飞的感觉。

    当黑牛到车队前的时候,车队停了下来,一辆马车的车帘子掀开,一个女人冲着黑牛笑。

    黑牛也傻傻的笑。在他的笑容里,那女人在两个先下车的女子的搀扶下,也走了马车,露出已经开始显怀的肚子。

    黑牛还是在傻傻的笑,直到女人走到他身边,趁着别人不注意,悄悄的把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摸了一下,然后就做贼一样,快步跑回马车上车了。

    黑牛看了看自己的手,还是傻傻的笑了几声,然后喊一声‘驾’,原来又上了马。

    马车在衙门停下,一行人都进了道台衙门,谷仓哪里虽然大,但是太冷了。

    杨潮忘记让老九弄一些取暖设备了,只是老九的数据库中也没有合适的取暖设备,飞船上的设备倒是可以复制下来,只是太过惊世骇俗了。所以暂时他们还只能住在衙门里,至少等杨潮雇的村民给里面把炉子修好之后才会搬过去。

    “黑牛,我要去一趟济南。然后还要去北京,你跟不跟我去?”

    杨潮对刚刚跟媳妇团员的黑牛说道。

    黑牛犹豫道:“俺,俺去。”

    杨潮笑了起来:“看你这怂样,就知道不想去,留着陪你媳妇吧。我跟马腾飞、张国柱去一趟就行。”

    必须进京一趟了,但是之前得先去济南拜会一下周馥。

    进京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扩建烟台港,就是这么件小事,放在后世山东省修建港口,自己个就办了,可是在清朝,这竟然事关到朝廷,你必须上报,得到朝廷批准然后才有资格做,否则就会惹起非议,这就是皇权专治时代。

    别说港口了,就是半个企业,开个煤矿等等,李鸿章这批人都没少给朝廷上折子。

    其实此前杨潮已经分别写信给周馥、袁世凯甚至张之洞将烟台扩港的事情做了阐述,这几人对杨潮都是抱支持态度,袁世凯还特意提醒杨潮,要让皇帝同意。杨潮也给载沣上了折子了,他是道台挂按察使衔,有权专折奏事。但是皇帝没有批复他的折子,所以他这次得去活动活动载沣。

    之所以先去济南找周馥,完全是出于官场礼仪,上任以来,杨潮还没有拜会过这个上级,此时要为了山东扩港一事北上,当然要先知会一下山东巡抚了,否则很容易就落得一个嚣张跋扈目无尊长的名声。

    “还有一事!”

    见过周馥,两人没什么话说,话不是很投机,周馥这个人颇有儒士风范,十分含蓄,跟杨潮聊不来,就随便客套了几句,在把扩建烟台港的重要性跟周馥叙述了一边,周馥也再次表示了他的支持,尤其是扩烟台制青岛的说法,很是让他认同。

    最后杨潮才提出了一个问题。

    周馥问道:“何事?”

    杨潮笑道:“那座院子的事,本是袁大人给下官的,下官看也住不上了,就还给大人吧。”

    周馥抚须笑道:“既然是袁大人给你的,你就留着吧。”

    杨潮摇头道:“如果大人不收的话,就拜托大人帮忙卖了,烟台那边可是很缺钱啊。”

    周馥倒是愣了愣,接着呵呵笑道:“如此美事,本府岂能不助你一助。”

    杨潮拱手道:“如此就谢过抚台大人了。”

    这确实是一件美事,杨潮破家卖宅,修烟台港,如何不是一件美事。

第五十二节 官促商办() 
这次从济南走,杨潮没有返回烟台,而是从青岛走,坐德国商船去天津。

    德国人的青岛已经有了雏形,几排整齐的街道已经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下水道已经建完,德国人现在正在山上种树呢。

    青岛这里跟东营哪里差不多,也有盐碱化的情况,在德国人来之前,青岛附近的山上,几乎没有一棵树。德国人经过研究,选了数百种树在这里试种,最后也不过挑出了六十来种适合的树木。

    看到德国人的建设,杨潮也感觉到了压力,德国人建设青岛的速度太快了,而且胶济铁路也加快了速度,预计两三年之内就能完工,到时候有铁路支持,青岛的发展更是得天独厚,烟台就更没有机会了。

    必须抓紧时间了。登船的时间,杨潮在青岛游览了大半天,也跟青岛德国总督等官员亲切的沟通了一番,并且关注了一下正在修建的青岛兵工厂的进度。

    德国人没有让杨潮操心,因为他们完全是在修建一座他们控制之下的兵工厂,而按照协议,杨潮将来还得为这座工厂的运作出经费。

    这笔生意怎么看都亏了,但是现在杨潮也只能咬咬牙忍了,说到底也不完全是坏事,跟德国总督沟通了一下,总督表示,只要中国政府愿意投入经费,兵工厂自然会如期完工,如期生产,并且保证能够达到生产指标。

    只是德国总督提出,生产出那么多的武器,自然也都是中国政府的财产,他很怀疑中国政府会不会需要这么多武器。

    杨潮告诉德国总督,大清朝廷正在扩编新军,这几个月袁世凯的新军扩建成了六阵,人数三万人,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军组建,一年十万只步枪至少不多。至于大炮更是多多益善。

    拜会过青岛总督之后,又跟其他认识的德国人、华人商人沟通交流了一下感情,杨潮向来很注意经营自己的人脉,表示欢迎这些德国人和华商到烟台去投资。

    离开青岛,坐着一艘德国商船,第三天造成才赶到天津。

    坐上火车,又晃荡了一天才到了北京,这时代北京到天津的破火车,竟然需要开一天!

    这段时间,朝廷根本就没人管建设,跟以前一个球样子,原因是新朝廷刚刚建立,各路势力正在明争暗斗,忙着争权斗利呢,这也是烟台港口扩建卡住的原因之一。

    杨潮进京前已经给北京发了电报,通过袁世凯向载沣表达面圣的意图,载沣回电允许,因此杨潮一到北京,就直奔紫禁城而去。

    “臣,登莱青胶道,烟台海关道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潮也像辫子戏中那样跪地磕头,身上穿着的是三品的官服、顶戴花翎。

    “杨爱卿平身!”

    载沣在乾清宫东暖阁中接见了杨潮,算是私下接见。

    “谢皇上!”

    载沣坐在御案旁,这次见面多了几分威严,已经有了皇帝的觉悟。

    “爱卿此来可是为了烟台修港一事?”

    “正是为此而来!”

    载沣站起来,背着手踱着步子,虽然比过去看起来更像一个皇帝,但是却也多了许多烦恼,不再是过去那个旗人贵胄子弟了。

    “爱卿所言,似有夸大之词,若烟台不修港,德人真就占去了山东?若烟台修港,岂不操之于英人之手?”

    进亦操之于人,退亦操之于人,这是载沣心里的担忧。

    杨潮立刻拜道:“皇上容禀。此乃臣托人暗中在青岛所照相片,呈献陛下一观。”

    杨潮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一叠照片,都是一尺宽的大照片,而且还是彩照。

    这当然不是找人拍的,而是杨潮亲自在青岛拍的,有全景,有细节。拍照不过小事一桩,用手表扫了扫,过烟台海域的时候,发到飞船上,打印出来,夜里老九就送到了杨潮的船上。

    载沣看着,他不是傻子,立刻就低沉起来:“这都是青岛拍的?”

    杨潮点头道:“三年前,哪里还是一片荒滩。”

    载沣吸了一口气,三年时间,德国人硬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建了一座城市。

    杨潮继续道:“德人的铁路怕是要不了多久,也就会通车了。臣常听德人言,火车通到哪里,德国就在哪里!”

    “火车!铁路!”

    载沣咬着牙说道,显然他对此很有忧虑。

    “皇上,依微臣之见,德人在青岛修港口,我大清当在烟台修港口。烟台虽为口岸,虽有英法德俄诸国,但却无洋兵,乃我大清领土。若我在烟台亦修港口,必能力阻德人势力北侵。而若不在烟台挡住德人,怕就要在天津挡住德人了,若不在天津挡住德人——”

    杨潮说到这里停顿下来。

    载沣突然叹了口气:“爱卿,你所修烟台港,谓皆用民财,莫非官督商办之法?”

    载沣以为杨潮提到的将烟台港交给民间管理,跟盛宣怀搞汉阳铁厂、招商局是一样的,但杨潮却摇摇头。

    “全为商办。商贾筹资,商贾得利!”

    载沣皱眉道:“可这置朝廷于何地?”

    杨潮道:“皇上圣命。西洋诸国皆为商办。且不说港口操之于商贾之手,即便轮船、大炮之器,一应商贾操办,西洋诸国可亡国否?”

    载沣想了想叹道:“但我大清毕竟为天朝之国,朝廷的脸面须得顾及一二。若我大清海港都操之于商贾之手,岂非让天下士子取笑我大清也成了西洋蛮夷,只知有利?”

    杨潮心里犹疑起来,载沣才不是那么迂腐呢,他是满人,本就不太信汉人那一套义利之说,而且他也游历了一番西洋,别说在德国被德国人的工业区震撼,就是在日本,都深受触动,心里自然知道他的大清国已经落后到什么样子了。

    此时说这些,大多都是托词,其实还是担心民间实力太大,曾国藩等汉人实力崛起后,一直到现在都是满人权贵的心头大患,不得不让张之洞做总理大臣,这些八旗贵胄那个没有怨言。

    张之洞早有论断,办洋务有三法,一曰官办,二曰商办,三曰官商合办,但商办最佳。可是张之洞偷换概念,最后也只敢弄出一个官督商办之法,却不敢放开全凭商办,就是因为阻挠太大。

    但是形式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汉人督抚的势力已经压不住了,旗人自己也不争气,就没出几个出息的,如果还这样死死的抓权,那无异于加速他们这群特权阶级覆灭的速度。

    杨潮心中一转,立刻生出一个想法道:“臣有一策,既不耽误了修港,又能顾全了朝廷的体面。”

    载沣看着他点点头。

    杨潮说道:“不若皇上出面来修此港口。”

    “胡闹!”

    载沣大喝一声。

    杨潮愣了愣。

    载沣又道:“你接着说。”

    杨潮这才道:“不若取名皇家港务公司,以皇上之名开港拓海。依然交于商办,皇上取一分利!”

    载沣再次喝道:“大胆!杨潮你这是在羞辱朕吗?”

    杨潮赶紧跪下:“皇上息怒!臣此法乃是扬陛下之名。让欧陆诸国见我大清天家有开港拓海之意。西洋人必称之开明。不敢再辱我天朝。”

    载沣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