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00-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青一顿:“你是说议员?”
杨潮点头:“那些家伙可不是小老百姓,没有那么狂热的。他们投谁的票,是不看谁本事大,他们只会看谁给他们的利益多。”
米青点点头,脸色一红,她想到她在广东干的事情,可不就是这些事情吗,那些议员一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主儿,三千利益不及一把大洋。
杨潮却看出了她的心思:“你在广东那一套是不能用了。那太小儿科了,会给你留下污点的。收买人心不一定用钱。”
米青道:“那用什么?”
杨潮道:“这就要看你自己了。许诺、拉拢、结盟,这些都比钱更好使。”
米青叹道:“可是李富安也能许愿、拉拢,他手里的本钱可比我大多了,你又不支持我。”
又是一副委屈的样子,她说的对,做了这么多年工业局长,李富安手里的资源远胜于她,远胜于任何一个人,就是杨潮都不得不顾忌他手里的权力。
如果拉拢人的话,谁的资本有李富安厚,他完全可以调动上亿的资金帮助某个省发展,换取那个省的议员支持他,而米青根本做不到。
杨潮笑道:“有一个人如果你能说动他跟你结盟,你的事情就成了一半了。”
“谁?”
米青急切的问道。
“潘训!”
“潘训?”
米青疑惑不解。
她虽然学过心理学,道行毕竟太浅了,在识人这方面,差杨潮这种老狐狸太多。
“没错,潘训。虽然潘训一直都很低调,但是压在他心里的火,不比李富安小多少。而且这个人有手段,有能力,心思缜密,在一定程度上我都比不上他。论起计划周详,执行果断来,富强党中超出他的人很少。最关键的是,他是我党元老,经营起的人脉资源比李富安可要强的多。”
潘训这些年一直默默做事,风评甚好,虽然大家都不认为这么个人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反而让他人缘极好,因为所有人都不觉得他有威胁。
而且他主要在教育口工作,利益上虽然不显眼,可是对于人脉却极有帮助,社会名流,地方大员,都跟他有交情。
虽然米青也不是很看好潘训,但是既然杨潮说了,她还是信的。
“还有,要拉拢潘训,还得是权力。这个人不图名,但是很实际,他要的不是虚名,要的是实权。有他在你身边,遮不住你的光彩,却能暗中帮你做很大的事情。”
米青点点头:“还有呢?”
她有些急切,她真的是迫不及待的想从杨潮这里得到方法,因为她真的迷糊了,找不到头绪。
杨潮笑道:“这可是你要竞选总统啊。”
米青撇嘴:“爷,说嘛,待会一定让您舒坦个够。”
杨潮苦笑:“别,我的腰,现在还疼呢。”
但是却非常详尽的对米青交代了一番。(。)
第三百五十二节 自己革自己的命()
从大总统府走出来,米青感到一阵神清气爽,大白天在大总统府做那种事,别有一番滋味啊。
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她明白了方向。
很快她就找到了潘训,试探了一个小时候,才切入正题,向潘训发出邀请,让潘训做他竞选的班子,许诺副总统或者总理虽然潘训挑一个,潘训果然是一个只图实际的人,他选择了总理。
然后米青跟潘训开始商讨竞选方案。
潘训建议米青在明,他在暗,让米青负责到全国各地去演讲,而他则在幕后行动。
潘训告诉米青,他有把握暗中说服至少一半的议员投米青的票,其中两广、福建是铁定支持米青的,两江和湖广则很容易拉拢过来,云贵两省他也有信心拉拢到,这就已经有200票了,四川对富强党是很支持的,这个大票仓很难动,山西的阎锡山是不可能跟杨潮作对的,所以只能从陕西、河南和直隶这几个省着手。
如果能拿下陕西、河南和直隶,这又是70张选票,基本上就可以做到简单多数了,为防万一,潘训还打算在山东、东三省和上海这几个富强党的票仓中挖出一笔,以他多年积攒的人脉,他有信心挖到20票以上。
米青对这个方案很认可,他打算立刻行动,找了几个美国人帮他明面上做了一个计划,打算在全国各地去密集演讲,在报纸上大肆做广告宣扬她的施政理念,暗地里的实际工作则全权委托给了潘训,包括筹集竞选经费。
杨潮则按照规定,向国会提交了正式大选的议案,以中日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大总统自该取消,在正式大总统选出之后,他将正式卸任。
其实他不提,这些议员也就默认了。战时就战时吧,就打算让杨潮一直当下去,反正杨潮比其他人当总统强多了,既不会削弱议员的权力。也不会削弱地方权力,名声还那么好,完全没有换他的理由。
杨潮正式提出来,反倒让他们赞叹。
可即便到了这时候,依然有人在怀疑杨潮狼子野心的。炮哥一党在报纸上公开宣扬,杨潮这是打算扶植傀儡,呼吁各方不要选李富安上台,但是也不支持米青,因为米青在广东杀了太多的炮哥党了,他们站出来呼吁有识之士起来竞选。
可中国的实力版图中,还真的是找不到名望足以跟杨潮抗衡的势力了,北洋那批人倒台的倒台,隐退的隐退,已经完全退出了这个时代。无论是段祺瑞还是冯国璋站出来,大概都没人敢投他们。
说到底还是杨潮的自律,让各方都十分舒服,杨潮照顾了足够多人的利益罢了。
但杨潮为什么要明里支持李富安,暗中却又支持米青呢?
米青自己也想知道,趴在杨潮怀里问出了这个问题,她就要走了,临走前在温存一番。
“一个伟大的组织是不能没有敌人的,当你找不到对手的时候,就要聪明的给自己找对手。要做到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的时候。你就无敌了。所以合适的时候,得学会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革自己,死不了人,等别人革你的命的时候。你就死的很惨了。”
杨潮抚摸着她的胸口回到道。
“你的意思是自己给自己找对手。所以故意在富强党内部制造分裂?”
米青疑惑,富强党是太强大了,这些年当别的党派在上层勾心斗角,都纷纷拉拢社会名流的时候,富强党则扎根实业界一步一步的经营,而随着一大批民族资本阶层的崛起。富强党培植起了一大批自己的势力,极为团结,远不是那些拉拢名人的党派所能比的。
可如果仅仅是这样,就制造分裂,却让米青感觉说不过去。
“无论是你当总统,还是李富安当总统,其实将来你们所作的无非是行百步还是行五十的问题,肯定都会前行,所以你们分裂成两拨,也不过是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区别。即便富强党分裂了,也依然能够问问抓住政局。”
其实美国两党中,相互之间的理念严重的同质化,只有极个别细分的观点有区别,还是他们自己专门跳出来引起舆论注意的,仔细观察他们的施政理念,无非那几点而已,保护美国利益永远是核心。
而富强党中无论是李富安上台,还是米青上台,实业救国的理念依然会继续推行下去,只是一个激进,一个稳妥罢了。
这两方哪怕分裂成两个组织,也依然是最有战斗力的,远不是张謇那种立宪党能比的,他们将分别成为社会的激进派和保守派,日后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牢牢把握住中国政治的走势,而不让社会逆流。
“所以你其实并不看好我,你只是让我出来出丑罢了。”
米青瞪了杨潮一眼。
杨潮狠狠的捏了她的胸口一下:“胡说什么呢。你上台自然比李富安上台要好。因为现在的国民开始变得激进了,需要一个女人给他们降降火气。你是女人,施政柔和一些,是能被人接受的。而李富安也许会在这种汹涌的情绪中走向极端。”
米青这才小猫一样偎依在杨潮怀里,杨潮是支持她的,这很重要,哪怕她会输,也不会那么失落了。
“再说了,你竞选成功了,我的第二步才能走出去,所以你必须成功。”
“什么第二步?”
“清理垃圾。”
“什么垃圾?”
“政治垃圾。”
“你到底怎么打算的?”
“你看着就好。”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夜都没有睡觉,一直等到天亮,米青重新穿起了青衫,还得戴着一顶礼帽出去了,她将去保定做演讲,接着会去天津,然后沿着津浦路南下,到了广东后,会去广西,然后云贵。
而潘训会去跟蔡锷沟通一下,只要蔡锷支持,云贵基本上就会支持,四川也能有一部分选票支持。然后潘训会在北京跟两江、湖广的议员进行沟通,跟山东、东三省和上海的议员进行沟通,争取一部分选票。
与此同时李富安也积极行动,他的资本更雄厚,金钱只是一个方面,但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让他可以在报纸上整篇整篇的宣扬他的政治理念,李富安表示,一旦他当选,将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建设,将山东模式复制到全国。
这个红枣的吸引力还是很高的,中国人又不是傻子,刚开始还没人在意,可是日俄战争之后,中国的精英人物的目光就开始盯住山东了,当然这些精英的目光不在山东的富庶上,他们最关心的是,山东如何靠着一己之力,从俄国人手里夺回了东北。
他们发现山东悄无声息竟然拥有了亚洲最庞大的军事工业,能够生产的火炮、枪支比日本更先进,比日本的产量更高。于是挖掘山东模式的秘密就开始了,可是这些人挖掘山东,却比不上山东的变化大。
当他们以为山东只是军事工业强大的时候,杨潮又开始引入美德资本,一开始引入资本还被人诟病,大家还看不清好坏,有叫好的,也有谩骂的,但是一场东北战争,虽然在杨潮的运作下,看似日本人抢走了胜利成果,但大家都看到了一个可以跟俄国人正面交锋的国家,叫好的人就越发多了。
这时候还只是叫好,还没有人说要学习,因为老百姓没有得到什么实惠,而且当时受到国外舆论的影响,一些精英也认为一下子引入几百亿马克的外国资本,实在是太让人担心了,他们也感觉山东经济会崩溃。
但是接下来的一战,不但没有让山东经济崩溃,而且一下子让这个经济体成了全世界都不容小觑的重工业中心,大发战争财的同时,轻工业疯狂扩张,强占了英日的市场份额,城市化急剧推进,在这种大环境的增长下,猪都能挣钱的时候,做足了准备的山东自然吃的是盆满钵满。
中国人最讲求实际,此时已经没有人在批评山东发展模式了,反而兴起了一阵阵的学习声音,就好像甲午战争后,都嚷着要学习日本一样。
但是山东是通过借德国那个冤大头的贷款,其他地方可找不到资本,资本这玩意,你要么借过来,要么只能自己积累,没人愿意十年如一日的慢慢积累,都想一口气吃个胖子,所以此时李富安提出要在全国推广山东模式,一些省份的精英阶层还是十分期待的,而这些人偏偏就是掌握舆论的一群人。
但掌握舆论的未必掌权,东林党当年掌握舆论,却干不过阉党就是证明。
李富安显然没有看到这一点,良好的舆论环境,让他有些忘乎所以了。
也跟他完全没有把米青放在眼里有关系,在他看来,米青到各省去游说,完全是徒劳,没看到各省的记者根本对到他们省去的米青不感兴趣,反而都跑来北京采访他李富安吗。
所以李富安几乎没有什么实地行动,一天光忙着应付各地来的记者了,他认为掌握舆论就是最好的宣传。
但是李富安不知道,舆论是把双刃剑,你以为你握的是刀柄,但其实往往握的是刀刃。
李富安不知道的是,很多记者看似关心的问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其实是不安好心。(。)
第三百五十三节 社会热点()
不但舆论看好李富安,就连洋人都看好他,热捧他。
英国人和德国人是最积极的,德国人现在疯了一样想让中国赶紧参战,否则他们就要坚持不下去了。
德国轰炸了美国后,激起了美国上下一心的仇视,在美国国内掀起了针对德裔公民的各种歧视活动,盎格鲁撒克逊人裔民则积极踊跃参军,美国政府更是出台了强制征兵令,计划征召500万适龄青年参战。
美国人的反应,让德国人措手不及,他们之所以轰炸美国,最开始只是想给美国一个警告,是想吓退美国,美国政府伪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