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郭嘉之三国重生-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百里默下意识地接了过去,盯着那稀奇难堪的东西,想吃又不敢吃,一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是好。
诸葛亮见着她那滑稽搞笑的样子,也不多说,靠着木桌悠哉悠哉地开始进食。
“先……先生,真的可以吃吗?”百里默见两人吃的津津有味,肚子又实在闹的厉害,腆着脸小声嗫嚅道。
“当然好吃了。我会骗你吗?”诸葛亮神秘一笑,拿起她的小手,就势将蟹肉塞住了她的嘴里。
百里默慌张地睁大了眼睛,待嘴里传来阵阵美味的奇香,终于食指大动,不顾淑女形象的开始尝了起来。
“呵呵,慢点吃,怎么跟个孩子似的。”诸葛亮淡淡一笑,瞅着她那纯真秀美的面庞,心中竟泛起一种异样的感觉——但是他很快就把这紊乱的情绪迅速深埋下去了——因为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张颖智贤惠的笑脸——他的夫人,黄月英。
“咳咳……”半响后,百里默不好意思地抹了抹嘴,娇羞道,“先生,我真是错怪您了。这清蒸螃蟹……可真是人间美味哦。”
“呵呵,哪里,人能吃饱什么都是好吃的。”诸葛亮大方一笑,笑盈盈道,“菜根浓淡宜慢嚼,人生苦乐须细品;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额……说的好。只是,先生是怎么发现螃蟹这种东西能吃的呢?本人实在非常好奇。”
“我?发现?”诸葛亮朗声大笑,指着北方,细声道,“你错了,这不是我发现的。这种事情,只能一个人做的出来,也只有他做的出来,他就是——鬼才大人,郭嘉。”
“郭嘉?”百里默神情一窒,想起那张清秀苍白又时常坏笑的脸庞,喃喃自语道,“原来是他……”
“恩,就是郭嘉。”诸葛亮转过身,疼惜地揉了揉书童的脑袋,说道,“小琳,去把碗筷收拾了。”
“先生,我还要吃……”书童嘟着嘴,捂着肚子,撒娇道,“先生,我好饿哦。”
“好了,吃多了会变胖的。”诸葛亮无奈苦笑,像是看穿了书童的心思,故意正色道,“你是不是不想洗碗?”
“额……是啊。”书童抱住诸葛亮,借机在他身上搓了几把,将手上的脏东西搓的干干净净,才仰起头说道,“先生,你告诉我洗碗究竟有什么意义啊?我觉得好无趣的咯。”
“呵呵,你这个问题问的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乖,听话,不然你就给我回家去种田。”诸葛亮摇了摇羽扇,丰神俊朗的脸上挂着恬淡的笑容。
“哦,是,先生。”书童揉了揉鼻子,刚想走时,就听到诸葛亮的声音,“还有我的衣服,晚点一起洗了。原因,你懂的。”
“哦,是……”书童瞬间红了脸,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哈哈,你这徒弟真好玩。”百里默甜甜一笑,拍了拍手,又弯下身沾着湖水洗手。
然而就在这时,远处的漆黑天空,一只白色的鸽子扑打着翅飞快地飞了过来,像是找到主人一样乖巧地停在了诸葛亮的肩上。
诸葛亮迅速地收起了笑容,一言不发,又捻起手指占算了几下,嘴里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他解下鸽子脚上绑着的一卷密封的信纸,仔仔细细地看了起来。
“太好了!”诸葛亮用力地挥了下羽扇,儒雅英俊的脸上浮现出情难自已的喜悦——信上只有六个如蚊般的篆体小字——
长安破,西蜀乱。
~
第二十九章 庐江有周郎()
庐江,北接合肥,东临巢湖,南近长江,素有“温泉之乡”之称。【】
香火鼎盛的光柱寺位于庐江的西郊,这里风景如画,山川秀丽,峰峦叠翠,水濂听声,白石冬雪间更添几分仙气。寺庙下的小湖烟波浩淼,帆樯叠叠;湖心处不可思议地矗立着一座怪石嶙峋的墨色假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当真美不胜收。
日头渐下,天色已近黄昏,浓密的黑云在西边的天际翻滚,紫色的霞光曜曜璀璨;钟声悠远,几个僧人踩着笔直的石板路打水归回;门口扫地的小僧沉默不语,拾起干净的袖口擦了擦额头的细汗,眺望着山脚下绵延数里、严整肃然的士兵长队,心里开始猜测今日究竟是来了哪个军方的大人物。
寺庙的禅室里,纤尘不染;西斜的余晖透过竹排的纱窗,静静地照了进来,将地上银色的蒲苇草映衬的穗长而美丽。中心处,摆着一张宽大而古朴的石桌,几个长身玉立、姿容不凡的男人正聚精会神地凝视着桌前正在对弈的棋局。
禅室静悄悄的,落叶可闻;只有棋子的下落声单调划一地响起,伴着升腾的淡淡熏香,将时光流逝地干干净净。
“大都督,你赢了。”棋到终局,慈眉善目的方丈整了整袈裟,双手合十,微笑着向身前美如冠玉的男子点了点头。
“哪里,方丈是让我了。”周瑜恭敬地作了一揖,秀美英俊的脸上没有一丝得色,他的眼睛望着窗外,左手云淡风轻般拿起一颗黑子落在下沿处,顿时棋形生变,“春暖花开”,死局——变成了活局。
“势孤取和,势颓必输。大都督棋艺超凡,老衲甘拜下风,阿弥陀佛。”方丈轻笑着弯下身,枯瘦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他定定地审视着风度翩翩、琳琅珠玉的周瑜,又环顾看了下周遭的数人,俱都仪表堂堂、人中之龙——心中感慨江东真是英杰辈出。
“方丈过谦了。”周瑜淡笑着起了身,白色的儒衣十分合身,将他完美的身材衬托的更加英姿飒爽。
“方丈世外高人,与我这等凡夫下棋已是难得,倒是真的不用在意胜负了。”周瑜嘴角牵笑,缓缓推开纱窗,一阵带着花香的寒风立时温柔地“钻”了进来,吹起他额前的几缕发丝。
“呵呵,也不是了,我记得郭施主写过一本书,叫《棋魂杂记》,里面有讲到‘围棋十决’的第一条,就是不得贪胜。”方丈面色不改,拿起蒲苇草捻在手中,细声道,“秋去又是冬来,一生又是一世。各位将军还请自便,老衲出去叫弟子准备些小食。”
“好,有劳方丈了。”周瑜略微弯身谢过,看着方丈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门口,嘴里呢喃道,“郭施主,指的是郭嘉吗?”
“大都督,最近天下有变,吴侯似乎有意北上。”一个体貌魁伟、长相斯文的短须男子神色淡然地来到周瑜身边,黑色的衣袍上犹自挂着几滴水渍。
“子敬有何高见?”周瑜温和一笑,指着身后的一干将领,扬声道,“各位都请入座吧,老是站着不累吗?”
“多谢大都督。”陆逊、周泰、太史慈齐齐抱拳应声,望向周瑜的眼神充满了尊敬和爱戴。
“长安即破,曹操势必伐之,中原兵力空虚是不争的事实,可是合肥有精通兵法的大将张辽镇守,恐怕也是不好对付。”鲁肃叹了一口长气,又愁容满面地蹙了蹙眉毛,四四方方的脸上一片严峻之色。
“哦?看来子敬对北上并不抱乐观意见,吴侯志在天下,在下也是可以理解。好了,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大家都各抒己见吧。”周瑜十分潇洒地负起双手,灿若星辰的眼眸在各个心爱的将领身上来回飘动。
“依某之见,曹操遭遇了赤壁的失利,又在三年前的宛城受了不小的打击,虽然经过了三年的休整,可兵力已经大不如前。张辽虽然实力深厚,但我们江东也是人才济济。如今大都督康愈复出,将士上下齐心,不愁拿不下区区一个合肥!我赞成北上!”威武雄壮的太史慈抖了抖身上的铜盔盔甲,目视精光,身后的长弓一看就不是凡品。
“某也同意子义的意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年曹操百万雄兵困不住我们,一个合肥郡如何抵挡的了我们江东的好儿郎!”周泰豪情万丈,冷峻的面上充斥着强烈的战意。
周瑜淡淡一笑,含笑着点了点头,看到陆逊闷不吭声,温声道:“伯言,你有何高见呢?”
“北方大乱,中原必然有变,但是曹操的军队主力并没有溃散,而且这几年他们发展十分迅猛,国力也是蒸蒸日上,加上张辽深谋远虑,善于防御,强攻必然不济;而且我听闻西蜀有异动,如果我推算没错,刘备近期肯定有行动——他的野心,绝对不在如今的弹丸之地。”陆逊霍然起立,英挺的脸上十分严肃,他冲着周瑜行了一礼,欠身道,“以某只见,不变应万变。刘军进,我军攻;刘备止,我军待。刘军若西进,或许才是我们真正的机会。”
“恩,我明白了。”周瑜不动声色地抿了抿嘴,也不点评,其实心里已经有数——鲁肃谨慎,太史慈和周泰勇气有余,思虑不足,只有陆逊智高谋远,长于从战略上思考全局,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帅才。
“根据我们的情报,北方这三年的人口繁衍的非常快。曹操鼓励中原百姓多生,听说每户诞下一子,朝廷还有物质上的奖励。”陆逊长吁一气,神色忧虑道,“郭嘉的治国之策看似新奇可笑,却让人觉得十分不安。我还听说许昌现在研究古怪的战甲、兵器、攻城器械的人非常多。按以前来说,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我也有所耳闻,许昌的人口如今多的不得了,全国的商贾都往那里跑,经济更是空前繁荣。”太史慈轻声附议,孔武有力的大手紧紧捏成拳。
“大都督,您有何想法?”鲁肃见周瑜若有所思,偏偏低着头不再言语,禁不住虚心请教。
“兵法有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我们虽然不怯于任何对手,却也要审时度势,客观求实。不可否认,如今天下,曹操的实力还是最强的,刘备不可小觑,我们也不能冒然失进。”周瑜微笑着巡视着众人,想起曾经和大哥孙策的誓言,走到石桌旁,按下一黑子,踌躇满志道,“兵不行急,人不堕志。先静观其变吧,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定能提兵驻马,立于洛阳城头!”
“大都督威武!”诸将整齐起立,尽皆面色激动地大吼一声。
而那颗黑子,正点在了棋盘的最中心处。
~
第三十章 野驴的世界()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末,曹操兴师西征,命许褚为先锋,开山凿路,遇水塔桥;昭徐晃、夏侯惇为左右两翼,轻骑便马、随时接应;后部曹仁、张合,押运粮草;自领诸将中军进发。【】前后军马总计十五万,对外诈称三十万,尚书令荀彧统辖百官,留守许昌。
曹操心忧长安,连夜催军快行;大军日行百里、浩浩荡荡,一时天下哗然。
同月,刘备得奇人张松西川地理图本,从诸葛孔明之计,乃命赵云、魏延为先锋部队,庞统为军师,兵发川地,剑指涪关。孔明总守荆州,以御东吴来犯;关公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以拒曹军;张飞领四郡巡江,黄忠屯江陵,镇公安。
话说刘备久慕蜀国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早生夺取之心;近月西蜀大乱,刘璋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又贪恋女色,惫于政事,荒与治国,加之近臣萧洛忽然暴死于荒野,其下党羽相互攻歼,士族为求己私大行贿赂龌龊之事,致民心涣散、官兵骚乱;川中有能之士皆慕刘备之德,思得明主。
刘备深得人心,蜀人盼之如神莅临。
民间甚有童谣着之:“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季玉屈指从头数,使君一来走蛟龙。”
公元212年,仲冬将近,叶落草枯。
天下大乱。
※※※
潼关,北临黄河,南踞山腰。
地处黄河渡口,位居三郡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也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潼关的东南有一片禁谷,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
这条奇绝又极难被发现的小道被称之为“生往”,北达潼关,南通汉中,除非是在当地栖息了上百年的老乡人,外来人根本无可知晓。
此时,夜风习习,寒露叠叠,禁谷的顶处,一队龙精虎猛、全副武装的甲兵正手持着明晃晃的枪戟,神色冰冷地俯瞰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潼关。
甲兵的前列,两个其貌不扬、头戴铜盔的将领一边窃窃私语,一边脸色倨傲地斜视着离他们几丈远外的一个鹰扬虎视的中年男子。
男子穿着灰色的长袍,天庭饱满,英姿勃勃;鼻梁高挺,身材魁梧,他留着稍长的胡子,须下的两片嘴唇十分薄削,一看就知道是个沉静稳重之人。
男子动也不动地凝视着黑夜中的点点火光,剑眉下的眼瞳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