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

第27部分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第27部分

小说: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作者:周云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锏焙蜕小2还艹济窃趺慈八担涣何涞壅娴耐蚜肆郏淮┥萧卖模惶炅送贩ⅲ坏搅送┧隆
  在同泰寺里;梁武帝住的是便房(一般房屋);睡的是素床;床上张的是普通老百姓用的葛帐;用的茶具和碗都是土瓦器;乘的是车;每天不但晨钟暮鼓念经文;还要和寺内僧众一样打扫佛殿;和真和尚一模一样。
  满朝文武臣急坏了;他们一起到了同泰寺;给这位和尚皇帝跪了一地;又是磕头又是央求;请他回宫执政。梁武帝开头怎么也不肯答应;直到群臣用一亿万钱(古代一亿是十万;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的代价向同泰寺奉赎;和尚默许之后;梁武帝才勉勉强强点了头。
  为了统治全国僧尼;梁武帝敕命法超为都邑僧正(首都僧官;总管建康僧侣);以法云为僧正(最高僧官;总管全国僧侣);要法超制定《要律仪》;共十四卷;命法正创立僧尼规诫。他又一连写了四篇《断酒肉文》;以宣扬他的蔬食(素食)主张。在这里;他不但禁食酒、鱼、肉;改行素食;还以所谓菩萨心肠禁杀众生。他在《与周舍论断肉敕》说: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百户虫命;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百户虫命。他还以皇帝的权威;下令在全国僧尼信众强制实行素食制度。
  佛教本来并不主张绝对素食;佛戒只规定不杀生;并未规定不食肉。无论是居家的佛教信徒所受的五戒;还是出家的沙弥十戒和比丘二五五十戒都未禁止食肉。所以;粱代以前的佛教僧侣;一般都是吃荤的。到了梁武帝;他决心要改变这一习惯;最后勒令僧尼一律素食。梁武帝在其所撰《断酒肉文》里向僧尼们说;他之所以要僧尼们蔬食;乃是为了家好;为了能使家远离地狱;得好果报。所以;请家勿怪弟子萧衍向来所白。
  梁武帝的《断酒肉文》发布后;仍有不少僧众对推行素食制度不满。这些僧尼以律无断肉及忏悔食肉法为依据;和梁武帝唱反调。他们振振有词:佛祖的节律本无断肉及忏悔食肉之法;我们为什么要自行戒律;提出断酒肉呢?为了制服那些不服气的僧侣们;梁武帝召集了一次御前会议;由他发问;由三律师回答。当然;这三律师都是御用的。他们的回答都是按照梁武帝的旨意进行的。最后的结论;当然只能是一条:僧尼必须禁断肉食。
  刚开始推行素食制度时;寺庙的那些僧众;尽是一些酒肉和尚。但是;梁武帝的用意并不是在于揭露那些僧侣的劣迹;而是要强调他的素食主张。梁武帝的断酒肉文的理论根据;是《涅槃》等经的乘教义。他以教义取代戒律;强令僧尼们一律遵守;否则当依王法治问!迫于皇帝菩萨的权威;僧尼们只好就范。从此;我国便形成了佛教徒(包括出家僧尼和在家信徒)一律素食的传统。于是;在世界佛教史上就出现了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国的汉族佛教徒吃素。迄今为止;除了我国汉族佛教徒之外;包括我国藏、蒙、傣等各兄弟民族的佛教徒在内的世界各国(例如东南亚各国以及日本等国)的佛教徒仍然都是吃荤的。而我国汉族佛教徒吃素这一传统的形成;则始于梁武帝。
  梁武帝崇佛;不但要求广僧众禁断肉食;而且身体力行;带头遵守佛门的清规戒律。他是很能吃苦的;经常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在同泰寺舍身时;他独对青灯古佛;刺血经书;坐禅不食;礼佛真正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即便在寺院当和尚;他也能勤于政务;孜孜不怠。他每天四更天便起床;念完早课;便对着烛光批阅奏章;很多诏令都是他亲手写成的。
  梁武帝还把他在寺院的清规戒律的生活作风推广到皇宫内部。他下令;织锦花纹不得用仙人鸟兽形状;以免裁剪有失仁恕。这位皇帝每逢礼佛;都身着乾陀袈裟;他的臣子上奏表;亦称其为皇帝菩萨。
  过了两年;也就是通元年(529年)九月;梁武帝在同泰寺里举行了一次佛教的典;叫做四部无遮会。四部指的是和尚、尼姑、善男、信女;无遮就是没有阻隔的意思。不管有钱的没钱的;地位高的地位低的;有知识的没有知识的;谁都可以参加这次会。开会的这一天;寺庙里钟鼓齐鸣;乐队又吹又打;热闹非凡。佛堂里;香烟缭绕;拜佛的人一个接一个。梁武帝也身穿袈裟;口念佛号;带着一批臣前来拜佛。他拜完了佛;又犯了当和尚的瘾;说这回非要当和尚不可;不愿回宫去了。
  当晚;梁武帝便住在同泰寺里;依然是素床瓦器;和普通僧众一样。第二天;他到佛堂上为四部众(即和尚、尼姑、善男、信女)开讲《涅崒经》。他知识渊博;讲得活灵活现;还真像那么回事。
  臣们又急坏了。他们到同泰寺劝梁武帝回宫;去了一次又一次;结果全白费功夫。最后;梁武帝放出话来;他已经是同泰寺的人了;要想让他离开同泰寺;非得积德、做善事不可。怎么积德行善?臣们思来想去;还得是老办法。于是;由公卿以下群臣出钱一亿万奉赎;梁武帝方才于十月还宫。
  第三次舍身;与第二次舍身相隔十五年之久。同元年(546年)三月……庚戌(初八);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仍施身。夏四月丙戌;皇太子以下奉赎;仍于同泰寺解讲;设法会;赦;改元。是夜;同泰寺灾。
  第四次舍身时;梁武帝已是八十四岁高龄:太清元年(547年)……三月庚子(初三);幸同泰寺;设无遮会。上释御服;服法衣;行清静舍;名曰'羯磨'。以五明殿为房;设素木床、葛帐、土瓦器、乘木舆、私人执役。乘舆法服;一皆屏除。……乙巳(初十);帝升光华殿讲堂;坐师子座;讲《金字三慧经》;舍身。夏四月庚午(初四);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戊寅(十二日);百辟诣风庄门奉表;三请三答;顿首;并如通元年故事。丁亥(二十一日);服衮冕;御辇还宫。幸太极殿;如即位礼;赦;改元。
  就在梁武帝最后一次从同泰寺赎身的当天晚上;同泰寺突然发生火灾;火把佛塔烧毁了。梁武帝说这是魔鬼干的坏事;应该做更的法事来镇压魔鬼。他下诏说;道愈高;魔也愈盛;行善事一定会有障碍;因此应该重建佛塔;把新塔修得比旧塔高一倍;才能镇得住魔鬼。他招来批和尚尼姑做法事;给他们吃上等的素斋;消耗了上万斤香烛;念了好几天经。又叫臣们跟他一起烧香磕头;还派出批工匠上山采石砍树;花了无数的钱财;企图建造一座十二层的高塔。但是;新塔还没有完工;他就被侯景拘禁饿死了。
  梁武帝四次舍身;其有三次写明赎价为钱一亿万!另一次没有载明价码;但也决不会无偿放还的。《魏书·萧衍传》说;梁武帝决定舍身同泰寺为奴;他的朝臣三表不许;于是内外百官共敛珍宝而赎之。由此看来;还是用钱奉赎的。当然;奉赎梁武帝的钱都是向老百姓搜刮而来的。

  547年正月的一天晚上;梁武帝做了一个梦。梦见原的地方官员纷纷献出土地;前来向他投降。他坐在张灯结彩的宫殿里;接受降书和文武百官的祝贺。他的疆土扩了好几倍;面前的臣子们黑压压跪倒一片;数也数不清;古玩珍宝堆积如山;国库都放不下了;就堆在宫殿外面的街道上……梁武帝高兴得哈哈笑。笑声惊动了他身边的侍从。他们赶紧呼唤他。梁武帝这才惊醒过来;但仍然对梦的情景念念不忘。
  第二天一早;梁武帝就召见书舍人朱异;向他详细述说了自己的梦境;并告诉朱异说:我平生很少做梦;一旦做梦;皆有应验。朱异本是一个善于献媚、见机行事的货色;见皇上这么说;就故意装出十分惊讶的神情;逢迎地说道:臣恭喜陛下;此乃天下统一的预兆啊!一句话把梁武帝的心里说得美滋滋的。
  说来真是凑巧;到了这一年的三月;还真有一个叫侯景的东魏将派人前来接洽投降。
  侯景原来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出身镇兵;后因功渐升为镇功曹使。东魏丞相高欢生长于怀朔镇;与侯景早就相识;两人关系甚好。
  北魏末年北方乱;豪杰并起;侯景归顺尔朱荣;甚见信重。尔朱荣率军镇压葛荣起义;侯景担任先锋;生擒义军首领葛荣;以功擢升定州刺史;由此显名。后来;高欢灭尔朱氏;侯景因与高欢有旧谊;又归附高欢;任丞相长史;仍兼定州刺史。
  侯景身高不满七尺;上长下短;广额高颧;右脚患有足疾;是个跛子;弓马非其所长。他虽然其貌不扬;却颇有谋略;以机诈多变著称。在东魏和西魏的征战;侯景屡建战功;渐次进封为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行台(河南道的最高行政长官);统兵十万;专制河南(黄河以南地区)达十四年之久。是东魏实力最雄厚的外藩。
  侯景为人阴险狡诈;桀骜不逊。在东魏阖朝文武;他只佩服高欢。高敖曹、彭乐等人;都是东魏勇冠一时的名将;侯景却把他们视如猪狗一般的无能之辈。他曾狂妄地说:给我三万人马;我便能横行天下;渡江缚取萧衍老翁;犹如探囊取物!他对高欢的儿子高澄也很轻视;曾私下对亲信司马子如说:高王(指高欢)在时;我不敢存有什么异心;倘若高王死了;我是不会再与鲜卑儿共事的!
  高欢死后;高澄想夺他的兵权。侯景就投降了西魏;但西魏对他有戒心;在东西夹击、走投无路的形势下;他派行台郎丁和到江南向梁武帝接洽投降;要求梁武帝派兵增援。
  梁武帝接到侯景的降表;马上召集群臣到朝廷商议。尚书仆射谢举劝说道:从前战争纷纷;费财扰民;实堪忧虑。近年来我朝与东魏讲和;边境安宁无事;百姓安居乐业。现在若接纳东魏叛臣;恐怕又要挑起战端;生灵便会再遭涂炭;臣以为不可!梁武帝听了;显得很不高兴。他生气地说道:机会难得;怎么能胶柱鼓瑟;坐失良机呢?
  尽管梁武帝很不高兴;但多数臣都赞成谢举的意见;劝梁武帝不要接纳侯景。
  正当梁武帝为群臣反对接纳侯景烦恼之时;只见书舍人朱异出班奏道:侯景献土来降;这是天意!天命不可违;违天不祥。况且陛下前些日子曾做过一个吉祥之梦;当时微臣便猜想是一统天下的预兆;如今果然应验;为什么不接纳侯景呢?
  梁武帝见有人附和;转怒为喜;声说道:爱卿所言甚是。我国家固若金瓯;毫不伤缺;如今侯景献地来归;本是巴望不得的事;理当接纳。如果纷然不决;将来必定后悔!
  朱异又道:天下有圣明的天子;才会东西降服;南北归仰。现在侯景来降;是北方归附的先兆;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谁还愿意前来归附?希望陛下圣心独断;不要以众议为虑;不要再迟疑了。于是;梁武帝不顾群臣反对;决心接纳侯景;任命他为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河北诸军事;令丁和带着饬令回去报告侯景。接着;梁武帝又派司州刺史羊鸦仁、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人;带领三万人马奔赴悬觚;运送粮草接应侯景。
  梁武帝的接纳;使侯景在同东魏高澄的斗争得到了一个庇护所;得到了一条退路。而梁朝本身则不仅一无所得;而且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黄河以南的十三个州仍然为侯景管辖;但高澄攻打侯景时;梁朝却没有理由不给侯景以粮食、武器、兵力的支援。
  朝有的臣知道侯景为人;一句话成了谶语:乱事就要来了。
  548年8月旬;侯景在寿阳起兵反梁;以诛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麟、太子右卫率陆验为名。朱异等人蒙蔽梁武帝;贪赃枉法;罗置私党;扰乱朝政;为当时人所愤恨;称之为三蠹。侯景为邀买人心;所以以诛除他们的名义起兵。
  梁武帝听到侯景起兵的消息;很不以为然。他笑着对左右说:侯景数百叛虏;能成什么气候?我折根树枝便能打死他!他命令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通直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共同讨伐侯景。又命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邵陵王萧纶持节统率众军。梁武帝的这种布置;是想把侯景围困于寿阳地区;一举歼灭。
  侯景听说梁兵前来进攻;便问计于王伟。王伟向他献策说:如果坐待萧纶率军前来进攻;彼众我寡;必为萧纶所困。建康有萧正德为内应;不如抛弃淮南;轻兵直取建康。这样;萧正德反其内;王攻其外;天下不足定也。兵贵神速;宜快不宜慢。侯景连称妙计。
  9月25日这一天;侯景谎称游猎;离开寿阳。他扬言进攻合肥;军队却以最快的速度去攻打谯州(今安徽滁县)。谯州守将董绍先开城投降。接着;侯景又去进攻历阳(今安徽和县);历阳太守庄铁也开城投降。王伟的策略得到了初步的成功。
  庄铁向侯景献计说:国家已经很久没有打仗了;听说王举兵;举国震骇。王应该趁此机会直捣建康。这样;可以兵不血刃而成功。如果进兵迟缓;使朝廷得以从容布置;要想取胜就很难了。假若朝廷派数千羸弱士卒防守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此地江面较窄;形势险要;自古为江防重地);王纵有雄兵百万;也不能渡过长江。侯景依计;引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