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屌丝重生咸丰帝 >

第8部分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8部分

小说: 屌丝重生咸丰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是官场老油条了,虽然听说咸丰派了军机中堂肃顺下来督办赈灾之事,但在他们心里一致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形式罢了,只要把肃顺招待好了,那什么事都好说了。说到底,对于这些当官的来说,这河南山东之地紧靠黄河,旱涝每年都是有的。

    而相对于平民百姓们的苦难来说,这些当官的却是高兴异常。因为每当黄河发大水,朝庭必然是要下诏安抚民心的,赈灾当然也是少不了的。这却正好中了他们的下怀,好从中大捞油水。

    “混帐!”肃顺见吴景之如此说,不由沉下脸来斥道,“如今洪灾当前,你等不思尽心竭力安抚灾民,却花费银两在这酒席之上,该当何罪?当今圣上,心忧难民,见国库空虚竟发内帑之银赈灾。你等却如费铺张,如何对得起皇上,如何对得起城外的百姓?”

    肃顺一番言辞,说得众人哑口无言,不由齐齐跪下,口称死罪。肃顺见目的达到,嘴里“哼”了一声道:“既有如此余财,何不舍与灾民来得实际?”肃顺说完,双眼精光四射地盯着下面的群官们,精光之中似带着一丝狡黠。

    “呃,这个。!”众官员一时不知道肃顺心里想的是什么,一时无言以对。肃顺来的路上早已经想好对策,咸丰所拨之银只够一地这用,要想将灾情顺顺利利地平抚下去,这少掉的银子自然要从这些下面的官员们身上挤出来。

    他是官场老手了,对这些官员们平时捞钱的手段自然清楚,如今咸丰欲励精图治,这赈灾可能就是第一步,他肃顺自然要拿出些厉害手段来才行。这些个地方官员有几个不是家资充盈,有的可以说是家资百万也不差,这些钱都是从哪来,肃顺用脚也能想出来。

    不从他们身上榨取,还从哪里榨。河南的大小官员怎么会知道肃顺早已经将“魔爪”伸向了他们,要是知道的话,哪会像今天这样讨好肃顺,怕不早就避之唯恐不及了。一个一个的还在为刚才肃顺发怒担忧不已,用手在擦着额上的细汗呢。

    肃顺原本就打算从这些地方官员身上榨取银子来作赈灾之用,今天这样做作也不过是为了自己造势而已。见下面的官员们一个个低头不语,大汗淋漓,知道目的已达到才又将脸色转过来,呵呵笑道:“各位都起来吧。本官也不过是为皇上着想。”说完抬抬手,示意群官站起来。

    “多谢中堂大人!”群官见肃这样说才恭恭敬敬地从地上站起来。

    “如今皇上从内帑拨出一百万两银子来赈灾,我意河南、山东两地各分三十万两,两淮之由于波及较广,因此分得四十万两,各位以为如何。”肃顺呵呵地看着群官,眼睛里却满是狡黠,他看群官的眼光就好像是狐狸看着小鸡一样。

    “这,这,这。中堂大人,这河南一地受灾之地甚广,这三十万两怕是太少了吧。”河南巡抚木春阿道。木春阿也已听说咸丰拨内帑赈灾,却不知道这样少。才一百万两,在这河南一地怕还只是凑合着,这还要河南、山东、两淮平分,哪里够啊。于是见肃顺这样说,不禁急了起来。

    “唉,这个本官也是知道的,让各位为难了。只是如今国事艰难,皇上连内帑的银子都拿出来了,你们说我们做奴才还有何话可说。”肃顺笑眯眯地道看着堂下的群官,心中冷笑不已,自己做了个圈子套,正等你们来钻呢,见大家都不说话,才又道,“本官已算过了,各地赈灾所需银两,至少也得百万之数,对不对?”

    “正是!”堂下又一阵附和。

    “既然皇上都已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了,我们做奴才的,怎么能袖手旁观呢。这欠缺的银数,我看就由我等做奴才的补上。大家回去商量,视情况而定,能出多少是多少,要是还凑不齐,那就由我肃顺补上,如何?”肃顺依旧笑意盎然,只是这次眼上多一丝冷酷。

    “啊!”群官显然心里准备不足,这灾慌,自己不从中大捞一笔已经是不错的了,现在还自己倒贴上去,许多人都不禁小声惊呼了一声,堂下顿时议论纷,甚至有人想向前要想进言,但是看到肃顺的眼光时,顿时不由一滞,又退了下去。

    肃顺也不管堂下群官是怎么想的,仍道:“各位在这里商量着办,本官先去视查一下灾情。”说着就带着管家,家将出府衙而去了。

    “木大人,你看这个怎么办?看中堂大人的样子不像是在说笑啊。”吴章之来着木春阿的身旁小声道。

    “哼,什么少的由他肃顺补齐,屁话,还是不要我等一干人的事。怎么办,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你们都回去把银子凑上来就是了。”木春阿是满人,虽然表面上对肃顺恭敬但是毕竟自己是一方封疆,背地里也不怎么将肃顺放在眼里。

    这些大小官员,家里哪个没有个几万银子的,只是让这些平时里吸食民脂民膏的官吏们拿出钱来赈灾,那还不是像割他们的肉一样,但是现在肃顺用皇帝压着他,他们也没办法。连皇上都拿出私房银来了,他们做臣子的难道敢说个不字,这是什么,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

    要是肃顺把这些报到皇上那里,别说银子,连命都要丢了。众人商量了一阵,点得自认命苦,各自按官位大小,多的如木春阿皱着眉,出了二十万两银子,其他的有一两万的多少不等,林林总总一算起来,竟有上百万两之多。

    且不说众人在府衙里“忍痛割财”,却说肃顺带着张成和几个家将在开封城里视察,突然见一处地方挤了群众正在嚷嚷着什么,肃顺心下奇怪连忙带着人也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

第11章 赈灾3() 
原来这是一家米店,在当地颇有名气,是开封城里比较大的几家粮店之一了。

    王二黑是这家米粮店的老板,靠着手黑,心黑的,将王家米粮店做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王二黑原名王二白,是从安徽来的。王二白本是安微亳州一地的小混混。

    后来因为在当地得罪了一个很厉害的混混头目,那头目扬言要将王二白碎尸,王二不得已只能逃走他乡,刚逃到开封的时候因为没有依靠,又是人地两疏,王二白确实夹着尾巴做了一阵子好人。

    而王家米粮店的老板原来也并不是王二白,却是开封本地一个小生意人姓李。李老板原本见王二白可怜,于是一发好心便收留了他。王二白刚开始的时候还算老实,也肯干又有力气,渐渐地李老板便喜欢了他。

    这李老板有一个独生女儿,闺名叫做李秀儿,也长得有几分姿色。这王二白起初到李家也不敢太过张扬,每天也只是在店里帮着搬搬东西,其它的都不怎么挑,每天吃了就睡,睡了起来就帮忙干活。不想一天这王二白见了李秀儿,顿时心里便上了心只是碍于人生地不熟不敢造次,却也总是在语言上调戏李秀儿。

    李秀儿是个黄花大闺女,被王二白调戏了也不敢声张,不想却让王二白越发的得意起来。后不知道怎么,王二白认识了一个在府衙当差的兄弟,两人时常称兄道弟,横行街道。自从认得这个当差的兄弟之后,王二白觉得自己有了底气,对那李秀儿越发动手动脚起来。

    一日王二白趁李老板外面办事将李秀儿凌辱了,李老板知道后气愤交加有心要上官府告王二白,不料被王二白在府当差的兄弟恐吓了一阵,王二白又趁势说了一堆好话,李老板无奈只得将女儿许与王二白作妻。不几年李老板就一命归西,这米粮店也归了王二白所有。

    这王二白做事心狠手辣,手黑心黑。邻里背地里都叫他王二黑。此时王二黑正站在米粮店门口,趾高气扬地看下外面一群气愤不平的乡民。黄河大水,灾民无数,王二黑早就知道粮食肯定会短缺,已经暗地里从各个乡镇收买了大批的米粮屯积在仓库里,只等时机到来好大赚一笔。

    前几天,他从那个在府衙当差的兄弟那得到了消息,官府开仓放粮,粮仓已渐渐告磬。王二黑顿时觉得这是个大好时机。

    回来后就将米价涨了接近十倍,那些前来买米的百姓见昨日还是十几二十文一斗的米,今天就涨天了一二两银子一斗了,不禁都围在王家米粮店门口要向王二黑讨个说法。王二黑平日里横行惯了,哪会在乎这些百姓在这里闹事,要是事闹大了,自然有他兄弟帮他作主。

    “你都听说了,如今官府的粮仓快见底了,粮食缺,过些天你们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了。还敢在这闹事?小心老子叫我兄弟将你们这些刁民统统抓起来。”王二黑站在台阶上,扬着下巴,哼了一声说道。

    门口的百姓见王二黑这样说,不禁都开始骚动起来。他们并不知道粮食短缺的事,一时不知所措,连为何而来的事情都忘到脑后去了。而此时肃顺恰好来到,正好听到王二黑说的,也不由心里一惊。

    如果这老板说的属实那事情就大了,如今城外灾民刚刚好抚好,要是出现断粮的事情必定会人心不稳起来。想到这,肃顺眼睛里不禁冒出了丝丝杀意。不管这老板说的属实不属实,这个人决不能留。而且此人竟敢借机哄抬粮价,实在当杀。肃顺当即越众而出,指着王二黑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在此妖言惑众,扰乱民心,来人与我拿下。”

    王二黑刚还在得意呢,想着这次自己肯定要大赚一笔时,心里不禁乐不可支起来。猛然见人群里冒出一个身体臃肿高大的中年男人说要抓自己,不禁一怔,即而大怒起来。对着肃顺怒道:“你是什么人,敢抓老子。老子说的都是事实,我兄弟就在衙门里当差的。”

    王二本想拿出他兄弟来镇吓一下对方。肃顺来开封时就没有穿官服,被王二黑看了,以为他也不过是个平民百姓而,虽然穿得华丽一点,最多也不过是个客商。他却不知道,这一说却是真的加速了自己的死期。

    肃顺听王二黑说得有模有样的,心里也七分肯定他说话,越发觉得此人留不得。对着家将一挥手喝道:“拿下!”顿时从人群里涌出几个身材健壮的大汉来将王二黑一把按倒在地。王二黑还想在挣扎,口里依旧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你有什么资格抓老子。”

    “本官是奉旨督办赈灾的钦差,你妖言惑众,借机哄抬粮价,罪无可恕。左右将此人与本官押到府衙依治办理。”肃顺也不管旁边百姓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自己,当先开路向开封府衙而去。王二黑一听面前这个看起像个小客商的胖高个居然是钦差,顿时身子一矮,心里暗叫:“完了!”

    肃顺心里却是焦急万分。现在正是急需粮食的时候,而府库却已经快没有余粮了,这要是让灾民知道了,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一路急行,不一时便回到了府衙内。河南一众大小官员,此时正在大堂上清点各自从家里狠着心挤出来的银两,保见肃顺从外面押个人回来,一时好奇纷纷上前见礼,询问缘由。

    肃顺却是不管众,竟直走到大堂上坐下,对道众人道:“开封知府吴章之何在?”

    吴章之刚才已经从肃顺的家将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此时见面色不善,不由忙从众人之中上前,跪下道:“下官在。”

    “我问你,府库还有多少余粮?”肃顺沉声道。

    “回。回大人,府库之粮最多可供灾民三天之用。”吴章之讪讪地回道。其实开封府库官仓内的存粮早在肃顺来之前就快用完了。要不是这几天将救济灾民的粥换成稀粥,怕早就没有余粮了。吴章之不由用眼睛狠狠地瞪了一下王二黑。就是这小子坏事,要不是他冒犯了中堂大人,又怎么会让自己现在这样。

    肃顺不由怒极,哗的一声站起来对吴章之大声斥道:“那你怎么不派人去收粮。要是因此乱出大事来,你小命难保。”肃顺实在气极,这群蠢祸,平时无能也就算了,现在这种关键时候居这样昏愦简直该死。其实肃顺这次却是错怪吴章之他们了,这样的大事他们怎么会不知道,早几天就派人四处去收粮了,只是那些粮食早就被那些奸商们抢先买走了,现在又是大灾时期,能收到的粮食本来就不多。

    众见肃顺脸色难看,一个个也噤若寒蝉,不敢出一声。吴章之更是已经大汗不止了,用袖子擦了擦汗才慢慢道:“回大人,下官等早几天便派人四处去收粮了,只是如今水灾,能收到的粮食本来就少,而且一些粮店见有利可图早早就将粮食收了去。有没收去了大多也是一些乡绅家的粮食,下官等也是没有办法,还请大人恕罪。”

    “啪!”肃顺顿时将惊堂狠狠敲在桌上,双眼圆瞪。今天要不是自己来的及时,恰好听到王二黑在那说的那些话,估计什么事都晚了。想到到时候灾民动乱,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