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屌丝重生咸丰帝 >

第287部分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287部分

小说: 屌丝重生咸丰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国会权衡利弊之下,不得不对大清政府作出让步,美军撤出菲律宾,两国达成和解。中美两国以日本北海道最北端划出势力分界线,北海道以北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而以南却是大清帝国的势力范围。

    之所以美国这么快向大清帝国作出让步的原因是,因为就在两国纠结于日本问题的时候,欧洲战场上出现了新的变化,沉寂了大半年的欧洲战场,终于在中美对峙在日本的时候,再次发生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大会战。

    由于德国对俄国的估计不够高,致使德国的东线防线出现了危机,不得不从西线战场上调大量的兵力,支援东西线战场。这样一来,德国对法国的进攻只得暂时性地放慢了脚步,这让法国得到了一丝喘气的机会。

    英法联军在法国凡尔登一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德国一时半会儿都拿法国没有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的战争主动开始一点点的消失,胜利的天平似乎开始向着协约国方面倾斜。

    但是这一局面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参战。由于俄国与法国在巴尔干岛的霸权地位,至使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地位的统治彻底丧失。英法俄对于古老的土耳其的渗入早就人所周知,奥斯曼帝国害怕一旦协约同取得胜利,将会是土耳其的末日。

    因此就在俄国参战不久之后,土耳其加入了同盟的一方,向协约国宣战。有了土耳其的加入,从正面对俄国进行牵制,导致了德国可以从东线战场上暂时的收回兵力,全力对付法国人。数百万大军对峙,每天的虚耗是巨大的,交战的双方战略物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英法政府不断向美国政府催促着战争支援,导致美国政府在与大清在太平洋上来一场大战的决心丧失。对于美国人来说,一个菲律宾的丧失,远远没有比协约国败落的命运更加能引起他们的注意。现在美国站在协约国一方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一旦同盟国获得胜利,那么作为协约的支援国家,美国将受同盟的巨大压力。

    咸丰也没有想到美国会这样轻意地放弃了自己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菲律宾。二十八年七月,菲律宾正式加入以大清帝为首的亚洲同盟系列,只是作为一个刚刚脱离出列强控制的弱国来说,他的政府安全实在令人感到“担忧“。因此之下,大清帝国政府向菲律宾政府提出了保护条约。

    大清帝国向菲律宾派遣军队,保护刚刚成立的菲律宾政府的安全,而做为条件,菲律宾仅只要将菲律宾的橡胶贸易全权移交给大清政府而已。其余的一切,大清帝国都不会进行干涉。这对于刚刚脱离了美国殖民统治的菲律宾来说,条件是十分的优厚的。

    获得了菲律宾的橡胶笼断权之后,大清帝国正式将目光投向了大西洋与地中海这片广阔的战场之上。咸丰二十八年六月,正是日本向大清帝国正式移交管制权的时候,欧洲战场出现了新加的变动。

    由于凡尔登处于整条防线的突出位置,是英法联军防线的枢纽,更是法国巴黎的前卫,使得其成为了同盟重点的进攻对象。六月,德国皇储腓特烈亲自到达战场,指挥作战。德国再次集结了一百个师,一百八十万人,对英法联军的防线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六月二十一日,德军在凡尔登一线,集中了九百门大炮,辅之以飞艇,向英法联军阵地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驻防在马斯河左岸的法军抵挡不住德军的强大攻势,被迫向马斯河右岸撤退。

    到二十七日,德军在马斯河一线推进了七千米,但在这此,英法联军也开始不断向马斯河一线增加兵力。七月初,法军利用三千五百辆汽车,运载着大量的军队以及战略物资,支援到马斯河一线上。

    双方在不断增兵,致使整个战役形成了反复拉剧,反复冲杀的阵地战。七月十一日,德国的攻势锐减,法军开始对德军发起反击,德军二十个师未能突破法军的防线,战争再次胶着下来。

    到八月之时,为了减轻法军在凡尔登一线的压力,英国皇家海军在英德兰海域与德国海军爆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双方交战数个小时,德军不敌,不得不向后撤退。虽然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遭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重创,但是英国人也没有讨到好处。

    交战正浓的时候,德军潜艇部队突然出现,打了英国皇家海军一个措手不及,英军三艘无畏级的战更舰被潜艇炸沉,另有数十艘各式战舰遭到了来灭顶之灾。各种轻重伤的战舰更多达上百艘之多。

    双方在英德兰海战之中损失惨重,但是英国凭借其厚重的工业基础,迅速恢着创伤,并且一直占据着北海的控制权。

    为了牵制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八月英法联军按照预定的计划,于八月一日在索姆河发动了对德军的进攻。双方从八月一直打到九月,损失的兵力,数以万计。但是索姆河战役与凡尔登战役一样,双方都未能将对手彻底制伏,反而成为了一场阵地战。

    两场战役打下来,双方损失的兵力达到了六十万人之多,但是双方却都未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结果。但是英法联军却成功地牵制住了德军,使德军的有生力理大损,胜利的天平开始真正向着协约国的一方慢慢靠拢。

    协约国集团人力物力的优越性开始在这两场战役之后显现出来。德国战略储备锐减,更加严重的是,德军的精锐部队在这两场战役之中,损失了数十万之多,德军只得进行国内战争动员,将一批批年轻的生命送上战场。

    德军司令部面对这样不利的条件之下,急切地要求一直还在做观望的意大利对法国发动进攻,从背后牵制法军的实力。而在同时,德军首相俾斯麦却在预测着他的一个巨大的阴谋,一旦这个阴谋得以实现,对于危机四伏的同盟,将是一片光明而温暖的春天。

    九月中,意大利迫于德奥土三国的强大压力,不得不临时组建了两个集团军,从法国背后发动了进攻。早得到消息的法国政府立即将新组建的三个集团将派往意法边境与阻击意大利大军。

    意军向来是欧洲三流的军队,根本不是法军的对手,在法军人多势众,强势如潮的反攻之下,二十多万意军,仅仅向法军境内推进了十公里不到,就被三十万法军打回了意大利境风,成了欧洲两个军事集团之中笑柄。

    然而意大利的出兵,却给压力倍增的德国以喘息之机,而本要预计要用来增援凡尔登防线,对德发动反攻的法军三个集团军,被意大利拖在了意法边境,无法支援凡尔登法军。两大集团再次出现了战争胶着的局势。

    由于痛恨美国对协约国的物资支援,德国于九月开始了其在大西洋上的潜艇无限制进攻,美国货轮在大西洋上开始遭殃,不得不向协约要求加派护航舰队以保护美国的货船。但是如此,仍无法阻止德国人的疯狂举动。

    至咸丰二十九年初,仅在大西洋上,美国被德军潜艇击沉的护航舰就多达五六艘之多,而被击沉的货船更是数不胜数。美国的直接损失就达到了惊人的数千万美元,被击沉的货物达到了数十万吨之多。

第388章 雄鹰展翅() 
咸丰二十九年春天,欧洲战场在系列的剧烈变动之后,终于又恢复了平静。交战国的双方都在忙舔拭着自己的战争伤口。而在这年春天,咸丰突然决定秘密离开北京,除了内阁的几位大臣之外,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四川成都,成都平原因为李冰,而为四川的天府之地。这里土地肥沃,水患不经常出现,农作物生长良好。尤其是自京城铁路修通以来,使得四川不再是道路难于上青天的天堑,而成为了一条通达的大道。

    四川多山,在距成都平原非常远一处山地里,驻守着成都军区的重兵。这里方圆数十里之内,都被禁止通行。四川的平民百姓不知道这里到底被政府用来做了什么用处,但是偶尔从边上路过的百姓总是能从深山里听到一阵阵巨大的轰鸣之声。

    一些胆小的百姓以为这是政府在这里训养猛兽,而不敢轻意行走到这里来。春天到来了,百姓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劳作,然后当他们在田间劳做的时候,抬头却发现,一辆辆军车,排着整齐的队丛,依次开进了那片浓密的森林里。

    一条平趟的大道,两边都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时而有飞鸟走兽一闪而过,消失在浓密的树林里。今天的日子很特别,成都军区司令员冯子才,安排了重兵把守在了大道的两旁。目光转睛的大清士兵,手中紧握着钢枪,目光始终都在注视着周边的一切动静。

    车队居中之处,一车绿色的车用吉普车,缓缓地在道上行进,与前后的车辆都随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车窗内,咸丰表情严肃地端在后座上。展眼望着郁郁葱葱的树林,他心中有一种沉重的感觉。

    两天之前大清科技局传来的一个惊天的喜讯,一直以来,被大清政府做为最机密也是最重点的科技项目,终于成功了。从此,人类结实现了飞上蓝自由飞翔的美梦,从此,天下的天空将成为大清帝国空军将士自由行走的领域。飞机,十几年了,大清帝国不知道在这上面花费了多少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今天终于看到了希望。

    可是当王韬告诉他这个好消息的时候,他还告诉咸丰,飞机的试飞虽然成功了,但是从来都没有长时间长距离地飞行过,因此,虽然科技局向政府汇报了喜报,却还是在心里存着一份担忧。

    咸丰当即决定,自己亲自秘密前往飞机的秘密研制基地,要亲眼看着大清帝国的第一架飞机,飞上蓝天。得到这消息的冯子才,立马组织人手,将基地周边的防御兵力强,以防有人对咸丰不利。

    车队弯弯绕绕地行进了数公里,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有些阴暗的环境突然眼前一这,面前一个巨大的山谷里,一片空旷的广场出现在咸丰等人面前。这里建造着许多房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高高的建筑,以及一条笔直通向远方的路道。

    车队在卫兵重重检验之下,才缓缓地开过守卫森严的大门,别开向左右两边。停下来之后,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从车上跳下来,将周围全部警界起来。从架驶室内,走下许多肩扛金星的将军来。

    咸丰缓缓从吉普车上下来,他看了一眼这个巨大的飞机场,在广场的尽头上,一架双翼的飞机正静静地停在那里,像等待检阅的卫兵一般,昂立在那里。这一刻咸丰心情有些激动,他恨不能一步迈到飞机的面前,亲手抚摸一下它。

    到达这里的有大清帝国国防部的各级将校,他们看着那架昂立在广场尽头的飞架,都带着一丝怀疑的表情。这样一个巨大的铁东西,居然能够飞上蓝天,那是一种多大的冲击。众人对此表示着深切的怀疑。但是看到咸丰一脸的严肃的时候,众人也不敢将心中的怀疑说出来。

    待到咸丰一行都下了车,从高塔里走下来了一群人,带头的人正是多年未有见过面的班书,他的身跟随着数十个人,有洋人也有中国人。咸丰一眼便看出有些头发发白的班书。这么多年来,一直让他窝在这里研制飞机,他都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见过他了。

    “班卿,此次若是成功,你便是我大清的第一功臣,全大清的百姓都将铭记的名字。“咸丰笑了笑,居然一步迎上了班书,拉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

    皇帝居然上前迎接一个臣子,这对班书来说,那绝对是无比的荣耀。虽然在这深山里度过了十几年,但是当咸丰迎上他的那一刻起,他觉得这十几年的枯燥日子没有白过。他不感身受咸丰的这种大礼,轻轻挣脱了咸丰的手,退后一步,郑重一行礼道:“臣公孙班书,参见皇上,微臣与众科技研究人员,幸不侮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能交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卷了。“

    “好,好啊,哈哈。“咸丰觉自己有些快要失常了,语言有些乱了起来。不管班书现在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仍旧拉住他的手说道,“我大清能有今天,多亏了爱卿的努力与付出啊。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我们马上开始试飞吧?“

    班书也有些激动,毕竟从前试飞都没有飞行超过一千米的高空,也没有飞出超出一千米的距离,更别说飞行了多长时间了。现在就是他们一群人努力成果的最终于展示,能不能成功,那意味着全体研究不组十几年的努力是不是白费?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带着全体研究人员以及咸丰等人,一起向着高塔走去。在人群里,军部李秀成、石达开等人不断在彼此议论着这种能够飞上天的大铁鸟是不是真的能够像咸丰所说的那样,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