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屌丝重生咸丰帝 >

第204部分

屌丝重生咸丰帝-第204部分

小说: 屌丝重生咸丰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人终究都是亚洲人,只有大清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人,而白皮红毛绿眼的俄国人是不可能真的拿蒙古人当自己人看待的。这从当年的土尔扈特部的东返就能看出来的。如果外蒙要想独立,以大清现在的实力,虽然一时被蒙古人打得措手不及,但等到他们安定下来,蒙古人是讨不到好处去的。

    那样下来,只有血腥的战争可以解决问题。蒙古人已失去得够多了,何必再为了一个外人,伤筋动骨,生灵涂炭呢?

    这些部落的意见得到了蒙古人心目中一个重要人物的支持,因此这些实力弱小的部落才能与土谢图与札萨克图这两个强大的部落相抗衡,至使蒙古大军迟迟无法兵发南下,一直托到了对蒙古大军最为不利的冬季。

    就在蒙古大军集结的时候,蒙古人心目中的活佛……蒙古十世活佛那巴勒活佛,出现在蒙古大军集结的乌苏里台。自十三纪以来,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受到蒙古牧民的信仰,又经过大清的刻意发扬,藏传佛教在蒙古人心中,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

    特别是在那些苦难的岁月里,蒙古人生活痛苦不堪,只得用佛祖来做为心中的寄托。蒙古活佛在蒙古牧民与军队之中都有无比伦比的地位。那巴勒的出现令这些为即将做出叛乱,而心中不安的蒙古干兵心中安宁了不少。

    那巴勒也是为了蒙古****而来的。他不愿见到蒙古草原上再起血雨腥风,在几位反对独立的部落大汗的支持之下,那巴勒向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做了一翻劝解,并从天气以及情势的事实上讲叙了蒙古不宜独立的道理。

    那巴勒活佛的出现稳定住了燥动不安的军心,他更极力劝阻了牧民不可跟随大军一起反叛朝廷,并且以佛祖的名义发誓,他会亲自去北京向咸丰皇帝调解这次蒙古的****,为牧民们争取福祉。这让所有的蒙古牧民看到了希望,在他们看来,有了活佛的亲自出手,再加上大军做后盾,也许这次真的能够令自己的生活好起来。

    看到牧民与军队都被活佛说动了,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内心再怎么不愿意,也无法出什么来。事情这样一托之下,蒙古的十三万大军仍然驻留在原地,没有任何意项。咸丰八年十一月,那巴勒活佛起身,带着几名亲信弟子,在安抚好了蒙古各部王公之后,起程赶往北京,为蒙古牧民的美满生活,决意向咸丰皇帝为蒙古的牧民与信徒们争取利益。

    同月,聂士成率领四万余东北骑兵部队进驻尼布楚地区。他很庆幸自己来的很是时候,因为当他率部抵达尼布地区的时候,据当地的牧民上报,起先因为和谈而后撤的俄军又开始出现在尼布楚地区的外围。蒙古的****果然与俄国人有关,这是聂士成最先想到的。

    那木错再一看到了大清英勇无敌的铁骑驻进了尼布楚草原上。这次他比第一次看到大清的铁骑出现在尼布草原上的时候更加激动。上次他仅令只看到了一万不到的大清铁骑,但是这次,却是整整的近五万骑兵驻进了尼布楚草原。

    俄军刚刚在尼布楚地区出现的时候,他有些惊慌,他害怕朝廷这次为了稳定国势,又会再次放弃尼布楚,放弃他们这些牧民。尼布楚的牧民们刚刚才回到祖国的怀抱,生活才刚刚好起来,这么快就要面对那么残酷的现实,这令那木错感到万分沮丧。

    不过还好,没过多久,朝廷的大批骑兵就出现在了尼布楚地区。看着雄壮的战马,看着高高傲立在战马之上的大清将士,那木错心里就感到无比的踏实。为了迎接这些来自祖国的将士们,那木错再一次将他那小小的帐蓬贡献了出来,作为聂士成的指挥部。

    现在那木错整天都笑呵呵地望着草原上飞奔而过的骑兵部队傻傻地发上一会儿呆。他不知道朝廷那生了什么事情,沈阳军区的司令大人至从来了尼布楚之后,便整个有些忧虑,时不时地就招集部下,在帐蓬里一谈就是一整天。

    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不会往大清怕了老毛子那方面去想。他甚至有些期望,司令大人这次会不会受到了皇上的指示,要借次机会收回贝尔加湖畔的那片丰美草原。一想到那片丰美的草原,那木错心里就忍不住要激动起来。

    他是原蒙古茂民安部落的牧民,自从尼布楚地区被分割给了俄国之后,茂民安部落就渐渐消亡了。他们原本就是生活在贝尔加湖东面的草原,那木错是多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回到那片丰美的草原尽情地歌唱呀。

    他甩了甩自己胡思乱想的脑袋,自嘲地笑了笑,端着刚刚做好的马奶茶走进了帐蓬。此时聂士成正独自一人从在中间,呆呆地看着地图,不知道在想什么。那木错地心动了动,忍不住还是问出了心中的期望:“大人,朝廷次大举而来,会不会。会不会收回贝尔加湖?“

    他有些坎坷不安,这些都是军事机密吧。他一个普通的牧民怎么能随便乱问这些呢。于是他的话刚刚出口便急急忙忙收了回去,吞吞吐吐地道:“那个,大人,小的只是随便问问,大人要是不方便的话,也不用在意小的的问题。“

    说着那木错放下手中的马奶茶,欲转出去。不料沉思中的聂士成却突然大声叫住了他道:“那木错兄弟,你等等。你刚刚说什么,我分神了没有听清楚,请你再说一遍吧!“

    聂士成自从得到命令进军尼布楚之后,便一直在关心俄军的动向。他对于集结在乌苏里台的十万蒙古大军丝毫不放在心中。现在天气转冷了,北疆随时都会下大雪,道路艰难之下,蒙古大军是不可能这个时候发动叛乱的。

    他心里最担心的还是俄国人。曾经在他被授命为******的时候,咸丰就命令之中一再嘱咐过他,俄国人就是挨着大清的一头穷凶极恶的北极熊,如果不一下将他打疼了,打得他不敢对大清起丝毫轻视之心了,俄国始终都是大清最大的威胁之一。

    可是上次对外大战的时候,大清由于消耗太大,已经无法再支撑大军对俄国的用兵了,若非如此,那次针对俄国的突击,是最好的时机。现在俄国人果不其然地又一次对大清虎视眈眈了。这些日子以来,聂士成一直都在苦恼怎么样才能借此机会,再重重地打击一下俄国人,保得大清东北几十年的安宁。

    那木错不经意的一句话,令聂士成突然想到了一个想法。如今俄军在尼布楚地区布下了五万大军,国防军想要从尼布楚地区空破俄军的防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贝尔加地区呢?那里有蒙古的叛乱,任谁都不无法想到,清军会不顾路途,千里迢迢突袭贝尔湖的。通过贝尔加湖,就是俄国防御空虚的西伯利亚地区。

    只要清军突然出现在俄国的西伯利亚,俄国人一定会惊失措的。不过这个计划必须在蒙古****得以解决的前提之下,才能实施。那木错将话小心地重复了一遍。聂士成却早已想通了,他大笑着拍了拍那木错那厚实的肩膀道:“那木错兄弟,以后再也不要口口声声自称‘小的‘了。现在的大清与以前不同了,大家都是一家兄弟。“

    随即聂士成不管那木错惊愕的神情,大声冲帐外的亲兵道:“马上发报北京,就说我军打算如此这般。请陛下指示!“

第276章 美梦难成2() 
茫茫大草上,一队队身着灰色国防军军装的骑兵正井然有序,一一从僧格林沁的身边通过。战马时而嘶呜的声音在僧格林沁的耳边响起,熟悉的骏马与骑兵的身影,让僧格林沁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望着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与满目因为冬季的来临而变得枯黄的牧草,僧格林沁在一众亲卫的惊疑目光之中大声吼叫了起来。

    “距离乌兰布通还有多远?“僧格林沁拿出大清科技局刚刚自产出来的双筒望远镜,举目四望了一下,之后沉声向他的参谋长问道。

    僧格林沁自受命回到科尔沁草原创建国防军科尔沁边区之后,他兴奋莫名。虽然由于战争的原因,科尔沁军区的骑兵建设十分缓慢,经过僧格林沁地再努力,时至如今仍仅仅只成立了两个师的完整骑兵师,且这两上骑兵师的装备普遍都还只是原始骑兵所装的战刀,并没有多少人装备了新式的速射步枪。但是僧格林沁仍然对自己的骑兵师充满自信。

    他从小就生长在大草原之上,对于蒙古人的勇敢,心有所感。虽然新式的骑兵师所装备的大量新式武器,令他看到了骑兵的另一面。他是讲到战场对决,步枪远远没有战刀能令骑兵感到适合。

    “中兴1式“步枪,枪杆比较短,是真正意义上的马枪,完全适于骑兵装备。但是正因为如此,当骑兵师遭遇另一个支骑兵师的时候,近战在所难免,因此大清的骑兵师普遍都在装备了步枪之后,仍各带一把战刀,以备近战之用。

    由于大清同时与英法俄作战,资金短缺。大战之后咸丰又大力发展新军,致使军械局出产的军火完全无法满足所有军区所需。加之咸丰对于北方蒙古与西北新疆、西南西藏三大地区有所忌惮,将这里的发展脚步放得缓慢了许多。他一是怕如果征用这里的百姓作为新军的话,一旦出现事变,那些受新式训练,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军队临了倒戈,那就是大清真正的隐患了。

    因此虽然受命一年了,僧格林沁的骑兵师仍只三分之一的部队装备了轻装火炮以及步枪。大部份的骑兵部队仍是僧格林沁招集的旧式内蒙骑兵部队。

    接到外蒙各部有异到的消息之后,僧格林沁便马不停蹄得率领着他刚刚组建的两师骑兵师从简科尔沁出发了。到他刚要到达归化的时候,军部传来命令,让他立马率军急进至乌兰布通驻扎,没有得到新的命令之前,科尔沁骑兵师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于是僧格林沁又急忙率部转向,连归化城都没有进便连夜朝着乌兰布通而去。经过十几天的急行军,整个骑兵师部队都有些疲惫了,幸好乌兰布通离他们已经不远了。于是僧格林沁命令部队放缓行军速度,休整队形。

    既然军部并没有明确命令,让科尔沁骑兵师立马进入漠北蒙古的心脏地带,而外蒙古各部至今也没有暴发公然的反叛行为,那么这有可能意味着朝廷与外蒙之间的事情还是有和平解决的希望的。作为半个蒙古人,僧格林沁实在不愿意美丽的蒙古草原上还起战火,导致牧民血染黄沙。

    “王爷,据侦察骑回报,前面二十多里处便是高凉河了,越过了高凉河不远就是乌兰布通了。“参谋长何胜武回道。

    何胜武是京师讲武堂第一批参谋毕业的参谋军官。僧格林沁回到科尔沁组建蒙古骑兵的时候,僧格林沁认为对待新式的骑兵作战,应该要有受过这方面训练以及学习的新式军官被充到蒙古骑兵师之中,因此他从京师讲武堂挖走了大批的参谋军官以及新式中下层军官。何胜武便是其中之一。

    他是京师讲武堂优秀毕业生之一,对于新式骑兵作战,颇有心得。一到僧格林沁的麾下便被僧格林沁一眼看中,破格提拔为蒙古骑兵师的参谋长。听到离乌兰布通只有二三十里路逞了,僧格林沁点了点头。

    他转过身向何胜武道:“何参谋长,以后叫我司令。在国防军里面没有什么王爷,除了长官就是部下。这是新军的军纪,知道了吗?“

    何胜武在战马上敬了个军礼,应了声是。僧格林沁才满意地道:“何参谋长,如今之际,依你看,朝廷与外蒙的事件是否有和平解决的可能性?这是否真的要与外蒙大军作战呢?如果作战,我们胜算有几分?“

    他的问话也是科尔沁骑兵师其余军官心中所想的,因此当僧格林沁问及此事的时候,两位师长以及各师的参谋军官都纷纷围拢过来,想想听这位破格被司令官阁下提拔起来的年轻参谋长有什么独到见解。

    何胜武低头沉思了一全儿,对于僧格林沁所问的问题,他还是觉得有些难度的。如今外蒙势力集结十三万大军,却又没有下一步的行动。而朝廷似乎也看到了外蒙的异常举,并没有急着令大军与外蒙大军决战。

    这种情况之下,大军是否需要与外蒙大军交战就不一定了。朝廷能与外蒙达成和平解决事件的协议还好,若不能达成,那么。何胜武想到这里,抬起头,正色地对僧格林沁道:“司令官阁下,卑职以为,如今情势还不是很明朗,朝廷是否会与外蒙正式开战还属未知之数,但是如果开战,我们会因为天气的原因,战初必定会困难重重,补给困难。所以卑职以为,开战之初,我部当迅速退往归化或者绥远两地。“

    “哦,这是为何?若让叛军逼进到这里,京师必定动荡。到时候若军部与皇上怪罪下来,我们都担待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