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91部分

甲申天变-第91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怠战者斩!”

    杀起这些新附军来,督战队一点都不手软,拎着血淋淋的人头四下高叫。

    血腥的战场纪律迅速收拾起士气,在督战队的屠杀之下,即使是那些素来一触即溃的新附军也表现的相当顽强。

    拉过几个阵亡者的尸体,垒成可避炮火飞箭的血肉工事,把身子躲进尸体堆中机械的把手中箭矢射上城头……

    大小火器射出的弹丸打的血肉工事一片散乱,躲藏在后头的弓兵抹了把飞溅到脸上的碎肉继续引弓控弦。

    星星点点的寒光在日头照耀愈发显眼,带着呼啸的锐声射入一个个活生生的血肉之躯。

    “佟图赖,汉军旗上!”

    “攻城!”在佟图赖的认军旗指引之下,清军主力之一的汉军旗倾巢而出,如涌着前浪的后浪一般猛烈拍打扬州城。

    多铎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因为在西线集结的队伍过多,不可能完全展开,这就形成了排队挨揍的局面。而分开批次的不停攻击,可以使得对方根本就没有喘息的机会。

    这种波浪式的攻击声势极大,一波未平一波又至,好似无边无际没有尽头,让敌人更加不清楚己方到底有多少人马!

    清军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多。

    要用人海淹没扬州。

    而赴死军最大的优势就是占据地利。

    完全可以依托扬州的坚固城防死守,充分发挥出赴死军的顽强坚韧和誓死不退的精神。

    在扬州攻防战的背后,关系到满清内部的利益纠葛,多铎必须在限定的时间之内踏平扬州,否则以前的种种努力就会付诸流水成为他人的嫁衣。

    所以多铎绝对不会退却。

    而赴死军的身后是还木来得及撤离的扬州民众,之所以驰援扬州,为的就是保存这八十万生灵,保存民族的胆气和血性,扬州后退半步,整个民族的脊梁就会被鞑子打断。

    赴死军之父,万千将士心目中个神人——李四已经无数次的说过:“扬州一战,只有死,没有退,队官死了营官上,营官死了我上!”

    作为赴死军最直接的掌控者,就是身为这场大战的发起者,李四也没有权利下达任何一个退让的命令。

    赴死军退让的前提只有一个:扬州民族全部撤离完毕。

    在八十万同胞离开之前,就是赴死军集体死绝,他们的鬼魂也得游荡在扬州的上空。

    所以,赴死军没有半点退让的可能。

    双方的战斗意志都是顽强到了极限,都不存在退让的可能。

    剩下的,已经很简单了,唯有死战。

    作为满清三大主力之一的多铎部,真可谓兵多将广,这一回也是拿出了全力。

    而作为民族武力的赴死军,也是拼出了全部身家,做好了集体赴死的准备。

    简单的攻防战已经没有任何机巧可言,完全是在比拼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在比赛究竟是谁先招架不住。

    战斗已经打成了这个样子,无论是背景的满清还是南京的弘光君臣,就是全天下的亿兆生民,哪个不为赴死军捏一把冷汗?

    扬州之战不再仅仅是两军之间的生死对决,已经关乎到中华民族的气运消长断续存亡。尤其是身在江南的万千士子生民,都把眼珠子瞪的大大的,耳朵都是支棱着呢,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扬州的战况。

    每当赴死军取得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上风,江南各地的酒肆茶楼诗社会馆,都要爆发出一声声欢呼,全天下的百姓都在为赴死军喝彩。

    偶尔有人带来赴死军战局不利的消息,众人都是郁郁然的喝闷酒,都在小声的表示自己的担忧:“赴死军虽勇,可就是太少了,鞑子可是有二十万大军,背后还有山东的几万精锐虎视眈眈。就是铁打的罗汉铜铸的金刚,又能拈几颗钉?我看这一局,赴死军呐……有点玄!”

    赴死军能战敢死的作风那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赴死军前无强兵都是大家都公认了的,垂大明治世三百年,就没有见过这么敢打敢拼的。

    时下是什么世道大伙儿心里就跟明镜一样,弘光君臣是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要不是老朱家还有开国的那几个皇帝的余威,大伙儿都敢拍着桌子骂弘光的祖宗了。

    这都他娘什么世道了,弘光帝还在各地选美,还在筹备大婚,光是秀女就选了几千个,这样的朝廷要是不亡,老天爷才是瞎了眼珠子呢。

    南京各部的官员任命,都成了马、阮等人的钱袋子,谁掏的钱多谁就当官,要再不出个英明的君主,大明可就真的亡了。

    “你们听说了没有?鞑子颁布了剃发令,说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北直隶那边砍下来的人脑袋堆的比山还高,谁要不是剃发立刻就砍下脑袋。”

    “鸟,老子的头发是爹娘给的,凭什么要鞑子来管?几千了,谁见过剃发的?莫说鞑子还没有来,就是鞑子来了,老子宁可被砍了脑袋也不剃发。”

    “是这么个理儿,要是真剃了发,光秃秃的脑门拖条猪尾巴,就是死了也没有脸见祖宗,羞先人呐!”

    “真要是叫我剃发,老子也就真豁出去了,和鞑子招呼一场,杀一个够本,要是能杀俩还赚一个呢,就是死也落个轰轰烈烈。”

    “只要有赴死军在,鞑子算个鸟。多铎闪击山陕横扫中原,够厉害了吧?二十万大军够威风了吧,这都打了一个月了,扬州还是咱赴死军的手中。”

    “说的是,只要有赴死军一天,这天下就还在咱们大明的。”

    “哎,说一千道一万,赴死军就那么点人,都是爹生娘养的血肉之躯,能不能挡住鞑子还是两说呢。”说话的人无奈的言道:“要是咱大明还有十万这样的赴死之军,鞑子就只能回老家喝风。”

    “这不是屁话么?赴死军要是真有十万将士,我借给多尔衮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入关。”

    “就别提入关了,忠诚伯是天神下凡,当年几百人就砍了皇太极的脑袋。赴死军真要有十万,多尔衮和满洲小皇帝能吓的尿裤子你信不信?称臣纳贡都来不及,还谈什么入关?”,

    就在众人或欣喜或担忧的时候,外面一个书生装扮的读书人一头就撞了进来。

    “章秀才,你可算回来了,赶紧给大伙念叨念叨,扬州到底怎么样了?”

    这个姓章的秀才也是胸中有热血的读书种子,跟随着妻弟驾一叶扁舟下长江奔运河直达扬州,也是亲身参加过扬州大战的英雄人物。

    他这一回来,立即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大伙儿盼星星盼月亮,等的就是扬州的消息,可算天看怜见的,终于来了一位当事人。

    章秀才连气也喘不过来,一头就撞进来,口干舌燥的抄起茶壶嘴对嘴的就是一通猛灌。

    “到底怎么样了?赴死军不会是……”一个败字,似有千钧之重。这么多人,愣是没有一个敢于说出这个字儿来。

    “不会真的是……赴死军……”

    章秀才稍平胸中之气,大声道:“我回来就是要告诉大家,赴死军已经和鞑子展开大决战……”

    “我的佛爷!”

    “老天个爷爷的,你总算显灵啦!”

    酒肆之中立刻欢腾,天棚都要被沸腾的声浪掀起来。

    还有什么好说的?

    赴死军正和鞑子决战呢。

    这就说明赴死军主力尚在,这就说明大伙的希望还在!

    这么多天的期盼总算是有了个不错的结果。

    虽然决战的胜负还未可知,可赴死军是什么?是百战百胜的呢,只要主力还在,这天就塌不了,这地就陷不了。

    “慢着,还有,忠诚伯亲自嘱咐我等,要我等给大伙儿带个讯儿!”能亲面忠诚伯,那是何等的荣耀,章秀才脸上都冒着红光哩。

    能有忠诚伯的口信儿,可是天大的事情,众人早就等不及了,纷纷拽住章秀才,那份亟不可待就不必说了:“赶紧说,忠诚伯说了啥话儿?”

    “你倒是快说呀,这不是要急死人么!”

    章秀才清清嗓子,站在一张板凳上,仿佛他面对的就是大明三万里河山,仿佛他面前就是全天下亿兆生灵:“忠诚伯说了,扬州一战,全赖天下义士鼎立相助,才争来这和鞑子决战的机会,才争来扬州八十万生灵的平安。忠诚伯本人和赴死军上下不会忘记诸位的帮助,他日若有所需,必粉身来报!”

    “我的天爷,我小舅子的小舅子是驾着船去了扬州,我在后头也是为赴死军摇旗呐喊,也算是帮上忙了的。”

    “有忠诚伯的这句话就行,就算是鞑子杀到我的家门口,老子也能睡的安稳。”

    “还有……”章秀才摆摆手,示意还有下文:“忠诚伯还说了,那些个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败类,赴死军也不会忘记,等扬州事了,就是和这些汉奸们算总账的时候。诸位也帮忠诚伯把这个消息传开,让那些败类洗干净脖子好好等着,锄奸团已经在行动了……”

    “好!”人们再也坐不住了,一个个的拍桌子踢板凳的站立起来:“忘祖宗的家伙就不能有好下场,全家死绝都是轻的,把他们的祖坟都刨了才叫痛快哩!”

    赴死军锄奸团是多大的名声!

    一提起锄奸团这三个字,谁不为之落胆?每当有人说出这三个字,众人眼前总是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个个小小的身影,还有小小身影穿着的土黄色军装,尤其是军装上那条如血一般艳丽的红线。

    “只要锄奸团出动,还没有人能够躲过去呢,为了锄奸团,今天的酒老子请了。”

    “那些为鞑子卖力,忘记祖宗屠杀同胞的玩意儿,就不能当他们是个人,杀了都是便宜他们,最好是一刀一刀的千刀万剐才解气!”

    “爷们儿们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呢,咱的好日子不远了。”

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2)() 
第130章金玉碎而沟壑平(2)

    此次攻城之战非比以往。无论战争烈度还是持续时间都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料。

    为了聚集更多兵力,多铎甚至直接把南线的新附军抽调一半,根本就已不能再对赴死军构成有力的威胁。似乎已无意阻拦扬州民众的撤离,只想攻下坚城。

    这两天以来,清军完全就是不计代价的猛烈攻击,以波浪式战法最大限度发挥出人多的优势。意图已经十分明显,这完全就是在做交换生命。

    为了保持攻击的连续性,昼夜不停的连续攻打。

    在黑夜中硬攻坚城,对于攻守双方都是大忌,在第一次夜战当中,双方都创下交战以来的伤亡记录。快速消耗赴死军战兵,无论付出多少新附军为代价,对于多铎来说都是很有利的。

    时间,尽快拿下扬州已经成为第一要务。

    李四需要同样也是时间,利用扬州的坚固城防尽可能的拖延战局,以争取更多时间来疏散民众。

    要不是及时的把火铳营调上去,路涧和丁乙的两个先锋营很有可能被直接打残

    “庚字营请战!”

    新任营官程子栋身上还带着伤呢,一听说西边的两个先锋营几乎被打成残废,早就按捺不住,忽的跳出来请缨。

    “不许。”

    李四很干脆也很粗鲁的拒绝了庚字营的要求。

    赴死军的十营叉子兵中,后面的辛、壬是今年才建立起来的。远不如前面的八个营精锐,现在的没有必要把这些未来的种子过早的投入战斗,辛字营虽然已经处于随时准备的状态,却还没有到非上不可的时候。

    而程子栋的庚字营又是最先被打残的一个营,连原来的营官都阵亡在前,这几天虽然得到人员的补充,但是战斗力肯定还恢复不过来,要是直接就调上去替换先锋营,估计用不了一天,就可以直接取消这样营的建制了。

    “亲爹,让我们上吧。”

    孩儿兵总头目镇南小胸脯子一挺就站了出来,身后还背着李四亲赐的那把战刀。

    这把刀被镇南小心翼翼的包裹起来,就是睡觉也不肯离身,多少孩子兵眼馋心热的想要看看,镇南连摸也不让他们摸一下。

    这可是亲爹的战刀,岂是随便什么人就能看的?

    每当战事吃紧,孩儿兵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天底下还有几个不知道赴死军孩儿兵的?他们的战法就是名动天下让所有敌人都毛骨悚然的自杀式攻击。

    虽然他们不可能扭转战局,但是能够让敌我双方的士气达到此消彼长的效果。

    一见到这些大脑袋的孩子,营官程子栋几乎要落下泪来。

    就是为了挽救庚字营,十三个孩儿兵只剩下六个,要不是火铳营增援的及时,这些孩子们可就都冲上去了。

    自战端开启。冲上去的孩儿兵就没有退下来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