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46部分

甲申天变-第46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忠诚伯的意思就要高树我大明正统之帜,让天下有义之士知道先皇骨血依旧,让世间百姓知道我大明正统在此……”

    一说起这个,这帮子学官的血笔比都热,李四唯恐他们热血太过沸腾:“我和杨监军的意思呢,其实就是打出大明正统的旗号而已,并非真的要夺取黄得功的地盘。靖南侯也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将,又是太子少保,只因错信了一些流言,这才……总之就是要太子殿下移驾舒城,若黄得功有些许天良,自然是要率大军迎请太子,到时候咱们再护送太子上南京,福王和太子本是至亲,到时候自然会禅位……”

    “指望福王禅位?忠诚伯只见太过浅薄。”姚明恭一本正经的说道:“不过太子殿下也应该打出大明正统的旗帜了。”

    谁不想坐皇帝呀,终大明一朝,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谁真的禅位过呢,当年的靖难之役就是叔侄之间争夺帝位,流的血还少了?现在的局面和建文时期何其相似?

    “是极,是极,还是姚修撰想的深远。”李四心中暗道:“这帮子学官也不大好忽悠呢,不论如何,去往东方的通道一定要打开!”

    短头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86章 预备,放() 
《甲申天变》来源:

    第86章预备,放

    费了老大的力气、担着泼天的风险,太子好不容易才从京城的乱军之中保存下来,本想南下之后可以继承大统再造河山,不想太子的堂伯父——福王已经称帝,改朝弘光。

    这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经过这段时间的冷静思考判断,大伙儿都知道这已经是即成的事实,就算无法接受也要接受。

    接受弘光朝,那置太子正统于何地?

    大伙的前途和希望都系在太子身上,和南京的弘光朝可没有半点相干。

    于公于私,大伙都希望太子能够继承大统正位。

    然而局面已经成了今日这般模样,调门儿唱的再高,也需要实力来说话。

    这么长久的时间里,众学官一直在琢磨如何摆正太子的位置这个问题。和弘光小朝廷公然撕破脸皮显然是不智之举,比较稳妥的做法还是树立大明储君的旗号,在大义上争取各方势力的支持。

    当然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实力作为后盾。

    黄得功本就是太子少保,六年前和太子见过面的,最主要的是这位黄少保和福王系人马不大和睦,或许可以真的试着接触一下。

    黄部近十万人马确实不是赴死军可以与之匹敌的,但赴死军真正面对的黄部军马根本就没有多少,绝大部分都在滁州一带准备内讧呢。

    南明小朝廷建立之初,分封四镇,可四位统兵的大将都想占据肥美膏地,问题也就来了。

    徐州的高杰想要得到扬州这块肥肉,根本就不理会小朝廷直接带兵攻打扬州。

    诸位看官莫要惊奇,第一次扬州大战并不是和满清,而是南明小朝廷自己人打自己人,如果这还不算滑稽的话,那后来事态的进展能笑破人的肚皮。

    高杰的徐州军团七八万大军,硬攻扬州文官手下的几千人马,打了十几天楞是没有打下来。扬州督师史可法名义上可以节制徐州军,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庐州的黄得功说话了:高杰你小子不仗义,这是造反叛逆。于是带着大兵准备北上。

    黄得功的口号喊的震天响,现在想起来他未尝没有占据扬州的意思。

    还没有等黄得功动手,徐州军先下手了。

    双方的损伤虽然不大,可局面却紧张的不行。黄德国的庐州军和高杰的徐州军是四镇中最强大的,其他两镇都是隔岸观火的准备看好戏。

    总之就是一句话:满清的人马还远在山陕,小朝廷自己就准备火并了。

    好在史可法周旋期间,终于没有爆发军团规模的内讧,但是四镇之间已是水火不容。

    这样的小朝廷,不灭亡都没有天理了。

    以赴死军现在的实力,硬攻一个小小的县城,胜算极大,关键是能不能在舒城站稳脚跟。

    打下来容易,要是黄得功急了眼,带着大队人马过来,大伙也只要灰溜溜的跑会深山之中。

    “占据舒城与否并不重要,此一战的意义就在于让江南知道大明正统依然。”

    在东宫众人看来,这一仗很有打的必要,最好是大打特打,当然他们看重的是政治意义。

    李四看重的则是战略意义,无论如何都要为赴死军打开一条出山的道路。只要赴死军有了舒城这个桥头堡,进可以直逼长江水系,退可以从容入山。

    更重要的一点是时间的紧迫,现在已经是深秋了,再过几个月的功夫,扬州将有一场让所有汉人痛彻心扉的大灾大难……

    扬州,是李四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噩梦,必须亲手把这个噩梦终结,绝对不能让满洲人打断抵抗力量的脊梁骨。

    只要能够打通庐州这条通道,扬州将置于赴死军的作战半径之内。

    而舒城就是这条通道的第一站。

    “眼下弘光朝据力雄厚,太子不宜于其撕破脸面。时下福王系消极抵抗,打的是驱虎吞狼的算盘。太子可高树抵抗外辱的大旗,与福王形成鲜明对比……”

    “哦,忠诚伯和你都商议妥了?有什么章程就拿出来,我照这去做就是了。”和学官们的热切相比,太子要淡薄的多,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吧。

    “以忠诚伯的七杀状传檄天下,让天下人知道殿下的决心和气魄,占据大义的名分。”杨廷麟侃侃而谈:“然后太子亲征舒城,黄得功纵有千军万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前来攻打。”

    “我带兵?我……”

    “殿下亲征只是个幌子,其实忠诚伯和臣等都在的。”

    “好,就这么办吧。”太子甚至没有仔细思量就同意了这个方略,就同意了。

    局势是明白着的,太子不同意也没有办法。

    一听说又要打仗,乡亲们的心思比战士们还要热切。一些和李四熟络的老乡甚至找上门来,询问打仗的各种细节。

    “李兄弟,要打哪里了?需要小车子不?俺家那辆小车还可以用哩。”

    “打肥仗还是瘦仗?”

    “啥时候动身呐?”

    素质呀素质,还好李四和这些熟的不能再熟,否则真能把他们当成敌方的细作抓起来。

    面对这些什么也不懂的乡亲们,李四也只能把胸脯子拍的山响:“这一仗肯定是肥,肥的流油,大伙多出力,分红指定是少不了的……”

    在一边的老路真的哭笑不得,李兄弟好歹也统领着近万大军,现在哪里有半分大军将帅的架势,分明就是坐地分赃的土匪头子呀。

    或者说还不如土匪头子,就是土匪们还知道弄个军帐啥的,可李四这座茅棚就象个客栈一样。外面的乡亲们想来的时候推门就进,想走的时候拍拍屁股就跑个精光……

    茅棚小屋被这些身上是土脚上是泥的乡民挤的海海满满,几个赴死军的总旗长都无处下脚。

    “呵呵,有空常来坐坐,走好,走好……”笑面佛一般的李四满面红光,好不容易把这些乡民打法走,深吸一口气:

    “四日之内,大军必须做好所有战斗准备,七日内各部必须达到战斗位置。”再没有刚才的和善,语气之中满是是金铁之声。再回头,李四脸上哪里还有半分的笑模样?

    “八日之后,我要站住舒城的城头!”李四环视众军官:“若是拖延了时日,无论是旗官还是队官,一概军法论处!”

    “是!”众人齐齐挺胸敬礼。

    刚才还闹闹哄哄的打仗立刻严整的叫人心悸,肃杀之气恍如有形。

    面对乡民时候的笑面佛爷,如今的冷酷统帅?哪一个才是李四的真正面目?

    和李四相处的愈久,老路反而愈发的看不清楚这个兄弟了。

第87章 小萝莉的婚嫁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87章小萝莉的婚嫁事

    夜色昏沉,一灯如豆。

    李四不是关老爷,没有挑灯看春秋的气度胸襟,更没有红炉煮酒的闲情雅致,晚上唯一的节目就是睡觉。

    在乡民面前扮演老好人笑面佛,在赴死军将士身边还要弄出一幅如钢似铁的冷酷军人模样,说不累那是假的。

    等到更晚一点还要巡一回营,然后才可以睡觉,这一天下来,累的象头磨了三斗麦子的老驴。

    案上是一份粗糙的地图,仅仅标示出大的江河流向和山川走势,再就是几个城镇的大概位置。

    “扬州……扬州……”李四的有意无意的指着地图上代表扬州的那个黑点,朱笔忍不住在这个位置画了一个圈子……

    “四叔……”

    娥子这丫头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往里看,怯生生的唤了一声却不肯进来。

    弱弱的呼唤让正走神的李四一惊,朱红的墨点子刚好落在代表着扬州的那个黑点上,殷艳艳的颜色看的人触目惊心。

    “娥子?这么晚你咋过来了?”李四把地图折起,头也不抬的问她:“外面的童子军没有吓着你吧?”

    在李四屋外执勤的就是童子军,尤其那个叫镇南的半大孩子,忠诚是不必说的,只是有些心狠手黑。只要有陌生人靠近这里,悄没声儿的上去就捅,活似幽灵一般神出鬼没,委实让人心生恐惧。尤其是在晚上,害的很多人都绕开李四的住所,唯恐被那些眼里只有李四的小鬼误伤。

    “四叔是说镇南和七斤他们吧?和我熟的很了早就,我才不怕他们。”娥子笑嘻嘻的迈步进来:“我每天都过来给四叔送饭、收拾换洗的衣裳啥的,他们不会鬼一样的跳出来吓唬我的。”

    “四叔你忙着哩呗?我……有个事情想给四叔说道说道呢。”

    “不忙,啥事儿你说吧。”

    “那个啥,我都想好了,”娥子稍微停顿了一下,终于鼓足勇气说道:“四叔,你娶了我吧……”

    “哦……什么?”

    石破天惊!

    李四猛然抬头,看小丫头眼睛里都带着水光呢,知道娥子不是在开玩笑,更不是心血来潮的突发奇想。

    老实说,对这丫头不是没有好感,也能理解一点丫头心里的想法。

    只是娥子终究才十五岁,又整天四叔四叔的叫着,怎么也想不到这方面去。

    娥子不敢和李四的目光对视,赶紧低下头去,却慌的手脚都无处安放。

    最尴尬的还是李四,他比娥子还要紧张,一时间僵在那里,脸上挂着僵直的笑容生硬的说道:“你……你这孩子,说的这都是什么疯话?你爹要是知道了还不打你个半死……”

    “我爹知道的呢,”娥子抬起头,目光如火,就那么直勾勾的看着这个四叔,脸上烧的通红,她自己都能感觉到那滚烫的温度。虽然羞的满面红霞,却始终不肯低头,鼓足勇气看着李四:“俺是真心的想嫁给四叔,俺晓得四叔心里装着的东西多,四叔你就直说能不能看上俺吧!”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对娥子有好感那是千真万确,还真没有往男女之情这方面想过,好歹这小丫头也算是个侄女吧,虽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从来是把她当成一个孩子的。

    其实也知道娥子的那点少女怀春的心思,本想着是小孩子家家的青涩,过一阵子有了中意的少年郎也会淡忘,实在想不到这丫头闹了这么一出。

    要是再摆出“四叔”的长辈姿态,也不是个长久的办法,肯定能把孩子伤的很重。

    娥子今天说出的这句话肯定酝酿了许多时日,肯定是鼓起了平生最大的勇气,这些话放在几百年后根本就不算什么,在这个时代却是有破釜沉舟的效果。

    心里放开了,也就自然了许多。

    搬个木凳过来,示意娥子坐下。

    “你这丫头有勇气,这一点值得褒奖。”李四笑呵呵的做在娥子对面,抄壶给娥子倒上热水:“娥子今天能把喜欢四叔的话儿说出来,四叔我这心里头也美滋滋的呢。”

    被别人喜爱的感觉总是不错的。

    娥子的小心肝砰砰乱跳,眼珠儿眨巴了几下,嘴巴微微颤动几下,却没有说话,仰着下巴听李四说。

    “不过呢,你的年岁还小……”

    “不小了,我嫂子和我一样的年岁,娃娃都有了呢。”娥子急忙分辩,为了证明这一点,还站起身子:“四叔你看看,我比我嫂子还高呢。”

    “哦,这个我知道。我是说……你现在喜欢四叔,说不准以后就不喜欢了。过几年以后,你一定会认为今天的想法很幼稚可笑。”

    “没有的事儿,四叔你莫欺负我没有读过书,拿这些没有影子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