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297部分

甲申天变-第297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理顺当时就说了,而且完全是出于为国家社稷为皇帝君王考虑的角度:“后者,母仪天下统领后宫,重德而轻色,是为首选,本朝太祖立后马氏,也是这么个意思。皇后貌丑,一来可安后宫,免有宫闱之乱,圣上可安心朝政,再者也是警示后世子孙,切切不可沉迷酒色荒废朝政……”

    “其实立郑过之女还有一个好处,这个郑过和郑芝龙郑芝凤有血缘姻亲,这也是拉拢郑家的意思。万岁立一女子,而收福建,其中利益……”

    当时的郑家,虽然还没有到后期那样深厚的实力,也是足以影响福建局面的一支力量。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还谈不上什么民族英雄,更多的还是象走私船队或者干脆就是海盗。拉拢起来也不算太困难。

    要说这些老学官,确实是为这个国家和小皇帝考虑的,只不过他们实在是考虑太多了,简直就是包揽了一切,让小皇帝有苦难言,还不得不接受。在老学官们看来,皇帝立后可不是市井人家娶媳妇那么简单,这里头最优先考虑的还是利害二字。能够和福建郑家这样的地方实力派联姻,对南都方面也是一个不小的助力……

    虽然还谈不上什么大婚,可皇帝的诏书已经下了,让福建清吏司的郑过来南都,这个意思已经明显,基本就算是敲定了。

    就算是未来的国丈来到南都,基本就是是走走过场,不管这事情成与不成,郑过父女二人都有赏赐。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郑家还有些比较有分量的人过来,无非是借着这个机会商议真正的利益取舍而已。

    若是郑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向朝廷靠拢的话,就是郑过的女儿长的比夜叉还要恐怖,这门婚事也肯定能成。

    只要南都朝廷能和福建郑家取得一定程度的默契和联合,朝廷的实力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增长,到时候隐隐已经开始背离朝廷而逐渐倒向赴死军的两浙,就得重新考虑立场。甚至可以把这种影响往东南的两广延伸,于老学官们来说,这样的诱惑力无法拒绝。

    无论放在哪朝哪代,这种事情都是举世瞩目的,虽然郑家人还在路上,已经有很多老百姓听说了消息,尤其是南都的百姓,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皇帝大婚,花费弥巨,自然是要国库出钱的。可婚前婚后的各种赏赐,还是需要小皇帝自己掏腰包。小皇帝没有钱,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趁着这个机会,很多人就动起了心思。

    到了这个时候,钱谦益钱老大人的门路就能用上了,很轻易的凑出了三万两白花花的现银,算是报效的银子。这种报效的讲究可就大了,虽然说是子民报效心切,可还是谋求的商业利益,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得到某种政策上的好处。

    可这事情终究是没有办成,报效的银子根本就没有递上去,直接就被老学官们给拒了。

    姚明恭一听说是那些奴隶贩子的银子,气的破口大骂:“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嘴脸,这种人还想在万岁大婚里头掺和,分明就是要万岁身上泼脏水,哼,想也不要想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227章 狂热的战争冲动() 
第227章狂热的战争冲动

    江南那边一切向钱看的风头是起来了。文风鼎盛的江南出现这种变化是一个很无奈也很正常的现象。各种思想各种价值观念的互相冲击,陈旧的仁义道德和新兴的追逐利益两种观念齐举,必然有一个混乱的过程,而这种混乱首先就会反应在民众的生活上。

    这是一个必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忠诚伯的推动只不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

    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江南简直就是堕落。民众不顾一切的逐利,士林也是有奶就是娘,素来为江南风望的文人已经成了为各种利益阶层摇旗呐喊的走狗……

    只不过因为大征闹出的动静太大了,这种民风的改变已经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对外战争上了。

    而李四则是在忙着和蒙古各部的大“会猎”。

    这次会猎主要还是商讨蒙古各部人马与赴死军的协调,确定未来的势力划分等事宜。

    如今草原上的征战已息,正是牧草茂密牛羊肥美的大好时节,各部人马齐集。因为蒙古各部和赴死军的关系比较松散,而且和内地的联系正在进一步加强,总的来说,各部人马还是希望能够借着这次机会再为自己的部族捞点儿好处。

    气氛是好的,唯一让大家有点不愉快的就是准葛尔人也参加了这次会猎。

    准葛尔算是西蒙古的一支,虽然也是蒙古人,可文化和价值观念上更加靠近西边的突厥人。尤其是准葛尔四部的实力相当强悍,接近百万的人口和一贯的扩张政策。使得这个部族经常骚扰四邻。

    总的来说,准葛尔人就是挨着谁打谁,和亦里巴里打过,和俄人也打过,并且现在还在打,就是在前些日子,还有一部准葛尔人马和吴三桂开了仗。只不过吴三桂准备充足又是倾尽全力,把准葛尔打的鼻青脸肿。

    若仅仅是这样,各部的蒙古人马对于准葛尔也没有这么大的忌惮,问题就在这里了:准葛尔连自己的蒙古兄弟都不放过。

    重现成吉思汗的辉煌,再现庞大的蒙古帝国,这是准葛尔人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的前提就是统一蒙古各部。

    准葛尔人的军队组织度很高,战斗力也颇为不俗,唯一的缺陷就是他们的准备极其落后,战术还是沿袭了成吉思汗时代的迂回包抄,动不动就是上千里的大迂回大穿插。这种大规模大范围的机动能力确实厉害,不过也得分是遇到什么样的对手。

    要是碰上平常的军队,光是这种战法就够头疼的。但是吴三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武装起他的军队来从来就是不惜血本,装备极是精良,就算是准葛尔人迂回了过去,也讨不了多大的好处,还是被吴三桂给打了回去。

    吃了瘪是准葛尔再次袭击的时候,刚好就碰到了后面的路涧。那一战打成了什么样子就不必说了。只能说是路涧的战略目标不是准葛尔四部,要不然……

    迂回了一千多里,绕了个天大的圈子,结果撞在赴死军的排子枪上,新旧两种军队的碰撞,最后的结局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连吴三桂都打不过,更加不是赴死军的对手。

    准葛尔人和吴三桂过不去,和赴死军过不去,并非是因为有什么仇恨,而是因为准葛尔图谋亦里巴里已久,远在赴死军之前。眼看着桃子熟了,伸手要摘的时候,忽然冒出这么强大的一个敌手……

    双方都想要亦里巴里,都是为称霸做铺垫,核心战略如出一辙。对于双方而言,亦里巴里就是盘中餐口中食,轻易可下。可是一番碰撞之后,准葛尔人不得不退后……

    “亦里巴里是我的,你们准葛尔不能碰。”自我感觉这话说的也很有霸王的风采了,李四继续说道:“蒙古各部,都是我们赴死军的朋友和兄弟,我不需要看到兄弟的草场被你们准葛尔人占有,同意不希望看到我的兄弟部族成为奴隶……”

    “我也你已经听明白我的意思了,你们回去之后不妨告诉你们的巴图尔大汗,南下就是侵犯我的利益,东进就是侵犯我们共同的兄弟,这就意味着战争。”李四这么说,已经是赤裸裸的讹诈了:“我知道你们准葛尔相当强大,也有百万人口。若是你们一意的想要战争的话,我也想看看究竟是你们强大还是我更厉害一点儿。老实说吧,我需要战争……”

    蒙古各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汗王,听了李四的话语,底气也足了胆气也壮了,纷纷表示愿与赴死军共进退。

    准葛尔使者的脸色登时就变了,腾的站起身来,以极是生硬的汉话说道:“大帅这是在威胁我们,我们准葛尔的勇士从来就不害怕战争……”

    眼看着就要闹僵,李四再次施展变脸的工夫,把脸上的冰霜一抹,立刻就换上笑呵呵的佛爷嘴脸,拿起银柄小刀切下一块肥美的羊腿肉,亲自送到准葛尔使者面前,面上带着的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笑容:“这只羊这么肥,我一个人也吃不完,既然我已经把前腿拿到了自己的盘子里,你们为何还非要抢我盘子里的呢?难道后腿肉不能吃?”

    “我呢,是这么个意思,你们也可以好好的考虑考虑。亦里巴里呢我已经拿到手了,你们要是硬抢也没有意思,盘子打翻了大家都没得吃。”李四笑呵呵的大嚼着:“向西还有突厥人,向北还有俄人,不管你们想吃哪一块儿,都好说的很……”

    “我也不瞒你们,准葛尔四部若是不能和我的朋友们和平共处,绝对是战争,这是我的底线。自然,若是你们能够把眼光转移一下,无论是突厥热还是俄人,都将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样的情况之下。不需要讲究什么仁义道德,谁的实力更强谁的拳头更大,谁就有发言权,这是千古不亘的真理:“俄人骚扰蒙古各部已久,蒙古各部已经准备反击,我也准备给予支援,最迟到明年开春儿,赴死军就会亲自参与到其中……”

    赴死军确实是最为强大的一方,但是远远没有强大到在两个方向上展开大规模做战的地步,就算是勉强能够做的到,也没有余力对蒙古各部继续提供强有力的支援。但是在这种场合,牛皮不妨吹一吹,只要能把对付唬住,就不算是牛皮。

    在赴死军西征大军的西北,基本都是突厥人建立的政权,准葛尔本身就受突厥的影响,西进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不过现在有赴死军掺和进来,准葛尔可能不大愿意和这样一个强大对手距离太近。至于北边的俄人,对于蒙古各部的骚扰已久。尤其是那些强悍的哥萨克骑兵,比蒙古的骑兵还要凶狠,三几百人就可以屠光一个部落。

    这些受俄人资助的哥萨克骑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土匪而不是军队,虽然他们的进攻不具备很强的持续性,可是反反复复的这么干……

    所以在频繁的骚扰和屠杀面前,蒙古人更多是选择南退。

    南退肯定要进入其他部落的势力范围,免不了又是战乱,所以蒙古人和俄人之间的积怨很深,只是苦于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

    好在现在的赴死军已经表现出了这个意思,尤其是那些比较小的部落,对大帅的这个决定是举双手赞成。

    “俄人?哼……”准葛尔使者轻蔑的哼了一声,什么也没有说。

    就在两年之前,准葛尔和俄人打了一场硬仗,而且取得了胜利。战争的原因也是因为同意的理由,只不过准葛尔部强大,根本就不怕俄人的骚扰,而且做出了强有力的反击……

    “好了。我就是这么个意思,是做我们的朋友还是做我们的敌人,还是要巴图尔大汗自己来决定……”

    “准葛尔人其志不小哇,可惜……”

    老神棍还是李四特意调过来的,在京中等了几日之后,才见到从草原会猎回来的李四。

    老神棍捻着鼠须笑的象某种以狡猾著称的野兽:“可惜他们生不逢时,偏偏遇到了咱们,哈哈……”

    在这些年里头,准葛尔东取蒙古的一些小部落。西边已经深入到了中亚,大有一统西域的架势,甚至还经常切入亦里巴里纵深,确实是四面攻取八方征战,分明就是要走铁木真的老路子。

    准葛尔确实是接连出了几个雄才大略的领袖人物,又刚刚击败了俄人扩张的军队,士气正旺野心正雄,怎么看都是一方雄霸的根基。

    要说准葛尔人的战斗力,和当年黄金家族的蒙古铁骑不相上下,领袖也极有眼光,只不过他们的运气太差了。

    当年的铁木真面对是内部腐朽外部不和的西夏、金、宋等政权,现在的准葛尔则要面对强盛已极的赴死军。不管准葛尔的骑兵如何强悍,终究是没有强有力的国力作为支撑。现在的战争已经不是当年的战争,没有大量的人口和幅员作为后方基础,仅仅是凭借战兵的悍勇,终究是灭亡的结局。

    准葛尔引以为自豪的人口数量还不到百万,和当年的满清也差不多,但是要和中原比起来,差的实在太远了。

    战争已经升级到了综合实力的总体比拼,再也不仅仅是战兵的较量和战场上的胜负那么简单,就是铁木真出生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徒呼奈何了。

    “如准葛尔这般拼命扩张穷兵黩武,必然会走向灭亡。如果他们肯为咱们所用的话,还有存留的机会,否者……。”老神棍已经给他们下了评语,同时大发感慨:“战争和扩张,都是讲究实力的,小民族就是出了几个雄才大略的人物,也改变不了他们小民族的宿命。能够生于这个庞大深厚的民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