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211部分

甲申天变-第211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峭芬坏愣凰愎至恕

    最重要的是这种高利贷还是白纸黑字,只要签名画押就没个说理的地方,抵押老婆孩子的条款都摆着呢,就是告到官府里头也没有用。

    一般情况下,这种高利贷是不可能还上的。而债主也会把韩小旗的老婆卖掉,把孩子打断手脚扔给某些黑心的人贩子……

    “该呀,就该有这样的下场。”尽管人们多多少少对韩小旗有那么点儿同情,可一想到他给鞑子做事情,这种同情心也就荡然无存了。

    “当时也是昏了头……二爷您手面广,认识的人也多,只求二爷想个法子,给那些放贷的人说说,再宽限我些日子,千万要留下我的老婆孩子……”韩小旗抱着关二爷的大腿不住哀求:“就是做牛做马我也还不完二爷的恩情……”

    “那些放贷的都是狼,就是宽限了你的时日,你还的钱会更多,到时候你就能拿出来了?”

    “我……我……”韩小旗无语。

    一瞬间,关二爷想了许多,忽然说道:“看你也实在是可怜,你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你等着,好好的给我等着,我就去给你办事情……”

    “谢谢二爷,谢谢二爷……”

    关二爷早飞跑了出去,很快就消失在雨幕之中。

    “二爷手面儿就是广阔,什么样的朋友都认识,韩小旗算是碰到贵人了。”

    “可不是嘛,只要二爷出马,放贷的说什么也得给二爷这个面子。”

    在众人的窃窃私语之中,韩小旗知道这已经是最后的希望了。

    工夫不大,关二爷就跑了回来,身上都是斑斑的泥垢,显然是刚才跑的太急,在泥地里摔了一跤。

    “二爷,怎么样?”韩小旗关切的问道。

    关二爷从怀里摸出四个元宝,在桌子上一放:“说什么也是虚的,这些银子你先拿去把债堵了,先把老婆孩子赎回来再说……”

    四个大元宝哇。

    立刻就又是牙疼一般吸冷气儿的声音。、

    在场的老少爷们儿都是穷人,一辈子也没有见到过元宝是什么样子,今天可算是开了眼,一下子就瞅见四个。

    关二爷的日子早就不比以前了,虽然是极力的撑着,可谁不知道二爷过的也恓惶?要不然不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小酒馆?二爷偷偷摸摸变卖祖产的事情大伙儿都知道一些风声,一下子拿出四个元宝来,绝对是吐血援助韩小旗了。估计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二爷一家子也要喝稀粥了。

    韩小旗也想不到关二爷会慷慨如撕,楞了一下,忽的就是一个头磕到地上:“我以前说过二爷的坏话,是有眼无珠的东西……”

    “啥也别说了,先去把老婆和孩子赎回来吧,快去……”

    韩小旗扫过来四个元宝,疯了一样的就往外跑。

    “等等,”关二爷喊住韩小旗。

    韩小旗回身,眼神之中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神色。

    “若是那帮子放贷的家伙为难于你,你就报我的名号,说是我的兄弟。看在我的面子上,也许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二爷嘱咐道:“还有就是,以后千万莫赌了。”

    韩小旗一字不说,把左手放在桌上,抽出刀子,划的就是一下子,斩下来两根手指:“二爷放心,我若再赌,就砍了脑袋!”

    “好,老少爷们都看着呢,你快去吧。”

    韩小旗火急火燎的带着元宝离去,周遭的街坊们可都服了,是真正的心服口服。

    “二爷急公好义,当世孟尝。”

    “怨不得二爷三山五岳都是朋友,原来是如此这般的豪情。”

    “当世的及时雨呀,能有二爷这样的街坊,大伙心里也踏实。”

    “二爷要是有了啥事,站在房顶上吆喝一声,我们指定过去帮衬……”

    关二爷呵呵一笑,摆摆手道:“大伙儿这是高抬我了,什么及时雨不及时雨的,都谈不上。眼看着有人要遭难了,咱也不能袖手不是?咱京城的爷们讲究的就是一个帮衬,他韩小旗奥是能真的戒了赌,一家子团员了,咱们看着也欢喜,大伙儿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二爷说的在理,以后有了什么事情,大伙儿人多手稠的这么一帮衬,天大的事情也能过去。”

    气氛愈发的热烈起来,接连又叫了好几壶酒,豆腐干都吃光了,也有了七八分的醉饱,外头的小雨还是下的不紧不慢。

    在这种天气里,人们也不急着走,围拢在一起说些闲话。

    关二爷通过大家的嘴,也知道周遭的许多详情,尤其是哪家的旗人又搬走了、胡同了还剩下多少旗人等等这些问题,都问的特别详细。

    因为阴着天,谁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时辰,反正估摸着时候也不早了,正要散去的时候,韩小旗带着他的老婆孩子来在门口。

    “好,好的很,以后千万不要耍钱了。”关二爷笑呵呵的嘱咐着:“这也算是有了教训,花点钱买就教训,值!”

    韩小旗脸上满是雨水,连眼眶子里头是水光,早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了:“二爷的恩情我这辈子还不完了……”

    韩小旗的婆娘还在哭呢:“还说个啥呢?我们一家子给二爷磕个头吧。”

    “别介,别介,你们这是折我的寿咒我死呢,”关二爷哈哈大笑着:“韩老弟,还有弟妹,都别弄这些个客套了,都是街坊说什么恩情不恩情的就见外了。你们心里要真是不落忍,就把儿子认了我做干爹,反正我家里也没有个儿子,要是我死了连个扛幡的都没有。能认个干儿子,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韩小旗的婆娘赶紧对儿子说道:“快叫干爹,这就是你干爹,比你不争气的亲爹要强多了。”

    “二爷……关大哥,”韩小旗也不知道说个什么才好:“我知道你是疼我,哎,啥也不说了,要是有用的上我韩无病的地方,水里火里都是大哥一句话。”

    “哈哈,你小子净弄这些没有油盐的淡话。做事情凭的是个良心,只要没有亏了良心,啥时候也是顶天立地的汉子……”

    短头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85章 古今辉映() 
短头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85章古今辉映

    桃花已经凋谢的的差不多了。对于春天的到来,槐树则要显得迟钝了许多,刚刚冒出嫩叶来。柳树正茁的茂茂实实,尤其是在这种雨后的晴天里,纷纷扬扬的柳絮就如冬日的落雪一般,满眼都是飘来飘去的白团。

    前方四十里就是冀州,过了冀州之后就可以进入保定府(当时的束鹿属于保定府——作者按),可以算是到了北京的大门口。

    这也是清廷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最强的一道防线。

    为了提振士气,同时也是为了还有再战的机会和回旋的余地,清军主动出来迎战,而不是如以前那般龟缩在城池之中。

    因为是最后的防线,清廷方面肯定是下了死命令,要迎头痛击赴死军的锋芒。新河冀州枣强互为支撑,摆开一个犄角形状的架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路总指挥请示了李四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直接强取这个三角战阵的核心——冀州。

    李四想了想之后,给程子栋的答复是:“你是方面指挥,你自己做主。”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局面。

    因为李四手中还攥着六个营的预备队,另外还有淮西方面增援上来是四千新兵,若是不考虑这些新兵的实际战斗力的话。光是预备人员就已经破万。有了这么雄厚的本钱,这仗就打的简单多了。

    这些新兵经历过六七个月的训练,并没有经历过战场上的淬炼。多是出身淮扬的流民组成,本身还没有完整的建置,只是以队为单位暂时在后面押着。

    这样的新兵编制成一个崭新的队伍,就是拉上战场去作用也不可能很大。在练兵场上,新兵和老兵之间的区别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到了血肉横飞的战场,两者之间的差距可就大了去了,这种差距足以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所以这些新兵并没有完整的番号和建置,基本就是作为一种补充力量存在,不会就这么直接的投入战场。

    至于冀州方面,确实是集中了相当部分的八旗战兵。因为有了太多的前车之鉴,又是这样凶险的局面,八旗兵对新附军的不信任已经不必遮掩,赤裸裸的就表现了出来。

    苏克萨哈把相当数量的新附军直接就调离战场,这些数量远比八旗兵庞大的新附军实在是太危险了。无论是放在前面当炮灰还是押在后头最支援,随时都反叛的可能。苏克萨哈甚至有理由相信,在这些新附军里头,已经有了和赴死军取得默契的部分人马,至于瞻前顾后更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把新附军夹在中央的话,豫亲王多铎就是最后的例子。

    正白旗和镶白旗的一部分战兵收拢在最前面,紧跟着的就是从各旗临时抽调出来的新兵。这些新兵远不能和百战余生的八旗老兵相提并论。可八旗子弟在两年钱还是全民皆兵,随时就可以化民为兵的拿上战场。从战斗力上来说或许是弱了一点儿,可这些人都是八旗的族中子弟,比那些完全不可信赖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倒戈相向的汉人新附军要强许多。

    而卓礼可图亲王吴克善的三千蒙古铁骑则安排在右翼,在这种情况下,吴克善还是值得信任的。这三千蒙古人马也是太后的娘家人,在这个决定命运的时候被太后拉出来,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表现。

    再算上一部分驻守的八旗兵从正定府方向赶了过来,苏克萨哈手头上可以调动的兵力已经达到一万四千。虽然是兵力上并不占优势,可苏克萨哈和所有的满洲战兵相信能够打败赴死军。到了这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时刻,这也是一种无奈,除了相信族中子弟的战斗力之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最让苏克萨哈等人气愤的不是赴死军的咄咄逼人,而是济尔哈郎等老派满洲勋贵的短浅和懦弱。在这种眼看着就要丢掉整个关内,甚至是太后和皇帝都有危险的情况下,这些老家伙不仅没有和朝廷同仇敌忾,反而是做着釜底抽薪的丑事。

    虽然北直隶已经没有了八旗的主力队伍,可要是抽调的话,应该还有足以一战的力量。但是济尔哈郎等人完全不顾当下的危险局面,反而带着很多人调头往关外跑。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窘迫,逼的太后不得不临时征召新兵……

    除了京城附近还有最基本的安全保障力量之外,苏克萨哈手上集中了清廷所有的兵力。

    这一战若是败了,就是全盘就墨的局面,残留在关内的这些旗人谁也别想有什么好下场,都得挨个过赴死军的刀子。若是能够把赴死军打败的话,不光是他苏克萨哈,就是所有参战的人员也就成了朝廷擎天保驾的功臣,封赏什么的就不必说了。最主要是确保了旗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旗人只有拼死一战,别无他想。

    赴死军虽然强大悍勇,可当面之敌并非是赴死军的全部,只要击败了这一路人马就成。只要朝廷缓过这一口气,就能重新树立起旗人的信心,到时候就会有更好的局面出现。

    赴死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要是再不齐心协力的打一场硬的,近年来八旗所取得的所有辉煌都会烟消云散。尤其是现在老满洲和朝廷正式敌对的情况下,就是想回到关外也有种种困难,只有拼死一战置死地而后生。

    所以这一战空前惨烈。

    这也是赴死军所面临的一场硬仗。

    无论炮火如何犀利,无论弓箭如何密集,最多是在先期攻势中站到便宜而已,因为这场战斗已经不大可能出现溃败,只有死拼。

    乙字营已经顶替了四火的甲字营填上去,这也是李四第一次主动把预备兵力用出去。

    在不到两个时辰的战斗中,赴死军第一营的战损就接近两成。第一次在这种集团性质的大会战中指挥的四火,可真是杀发了性子,后肩部位又有何钧力的火铳营支撑着,说什么也不能辜负大帅的厚望,这首战就得打出第一营的威风来。

    当程子栋的命令传来,四火的第一反应就是抗命。

    “甲字营后退?他娘的程子栋会不会指挥?我日他祖宗的?老子手里的是赴死军第一营,不是没有见过的血的小鸡子……”

    “弟兄们再杀一阵,不把鞑子杀个通透绝不收兵。”

    可战场就是战场,尤其是在高级军官当中,命令就是命令,无论理解还是不理解,必须服从。

    在四火的骂骂咧咧当中,第一营还是撤退到了队胯上。

    在后头亲自坐镇的大帅更多的是做一个拾遗补缺的角色,四火这边还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