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94部分

甲申天变-第194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娥子的胆子从来就没有这么壮过,根本就无视身边的这些宫人,只是看着面前的长平公主,这可真的是在示威了。

    长平公主脸上的神色青了又红红了又青,片刻之间已是几度色变。

    确是石破天惊之语,震惊肯定是有的,可还没有到慌乱的地步。在长平公主眼里,无论怎么样的男女之情都没有朝廷利益来的重要。莫说这不过是娥子的一面之辞,就是李四当面承认了,也不算就是什么真了不起的事情。

    仔细想想娥子的言语,这事情还真的有那么点儿可能。不过李四是何等样人长平公主很清楚,一个心里装着天下的大人物,就算是对这样的小丫头有什么好感,也绝对不会到谈论婚嫁的地步。对于大势的把握和借势的巧妙,普天之下就无出其右者。

    无论李四和娥子之间发生过什么,都不可能有婚嫁之事,因为这对李四没有任何的好处。

    想通了这一点儿,长平公主反而淡然了,面对咄咄逼人的小丫头,根本就没有娥子那种剑拔弩张的架势。

    “呵呵,妹妹年纪还小,这种心思我还能不知道了?”长平公主遥指北方:“你家四叔是何等英雄了得,这天下想着他的女孩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你四叔总不会真就全娶过门的吧?呵呵,等到妹妹再大几岁,就明白了……”

    “哼哼,有多少大家闺秀名门淑女想着我四叔这样的大英雄,我还真就不知道了,我也不想知道。我就知道一件事情。”娥子很快就亮出了撒手锏:“四叔和我是有婚约的,是有婚约的,殿下不知道吧?”

    “婚约?”长平公主还真没有想过这一点儿。

    李四那种算无遗策,走一步能算九步的战略大家,早在刀把村的时候就看到了今日的形式,怎么可能会和娥子的丫头有婚约?

    要是说李四和哪家忠臣或者名士家有了婚约,哪怕是说李四和蒙古甚至是满洲的格格公主有了婚约,也不算太意外的事情,那纯粹就和朝廷的赐婚是一个性质,都是政治联姻。可要说李四和面前这个毛毛躁躁的小丫头有什么婚约,长平公主绝对不会相信。

    “就是婚约!”娥子象个打了胜仗的大将军一样,挺胸抬头的说道:“四叔亲口许我的,绝对不会有错。”

    “呵呵,”长平公主还是一幅微笑的面容,没有一点要恼了脸面的意思,好像眼前就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一样:“大帅是你四叔,怎么可能有什么婚约。不过咱们的忠诚伯或许真的喜爱你这个侄女儿,或许也真的说过叫你误会的话语……”

    “误会?我才不会误会呢,你以为四叔会让我苦苦等候三年的么?”娥子又加上一个重量级的筹码:“我四叔是何等英雄想必殿下你也知道,你以为我四叔会骗我么?我四叔说过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就是天塌了地陷了,也绝不会变。”

    要说李四和娥子有什么婚约,长平公主是绝对不信的,根本就没有任何利益的嘛!可要说李四这样的人物会拿甜言蜜语哄骗一个不通世事的小姑娘,长平公主也不会相信:“你四叔说了什么?”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想知道我偏偏才不告诉你呢。四叔的话只有我知道,就好像种芝一样,全天下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对于娥子这样的话语,长平公主最起码有七八种法子应对。脸上做出不屑的神色,淡淡的说道:“我明白了,大帅其实根本就没有对娥子妹妹说过什么,不过是娥子妹妹自己心里想过而已,所以你才说不出来。”

    这种最多能哄哄小孩子的激将法在娥子身上很有作用,而且是立竿见影百试百灵。

    娥子立刻就全说了出来:“我四叔说了,三年之后,现在还有不到两年了。到时候天底下就不会打仗了,老百姓就过安稳的日子了。四叔说那个时候只要我还如现在这么想着他,就娶我的,绝对不会有错。我知道你也想听四叔这样的话儿,可我四叔偏偏就不搭理你,也不说给你听……”

    对于李四,心里最多的就是忌惮还有一丝丝的感激,至于男女之情,从来也没有过,长平公主好像就从来没有考虑这方面的事情,所以也不可能和娥子这样女娃娃争风吃醋。

    虽然不会争风吃醋,可长平公主知道了一个真相,那就是:李四和娥子之间不管是男女之情也罢,是隔辈的亲情也好,最起码是对娥子这个傻丫头说过一次真话,而且是不加丝毫提防的真情流露。

    别看已经是李四名义上的妻子了,长平公主还真是不关心这些看起来花花绿绿的事情,面子上虽然是微笑着,其实心里紧张的不行,双手都要攥出汗水,知道自己距离真正的答案只有最后的一步之遥了。

    “大帅……我是说你四叔,就只说了这个?没有说别的么?”虽然长平公主极力掩饰,还是遮盖不住急切的表情。

    因为这件事情太重要了。

    “娥子妹妹你再好好想想,大帅……也就是你四叔当时还有没有说过别的?”

    “别的?”娥子也是纳闷呢,这个公主是不是被气傻了,怎么跳着脚的大哭大闹哩?“什么别的?我记不清楚了……”

    “怎么能记不清楚呢?妹妹好好想想,若是想起来了我什么事情也依你。”为了提醒娥子,长平公主忍不住的挑明了话题:“你四叔不是说过要和你一起的么?我是说打仗打完了之后,我说的是把鞑子赶走之后,你和你四叔怎么在一起?你四叔有没有说过要隐居山林再不问世事之类的话语?”

    “我实在记不得了,当时我欢喜的甚了……”娥子歪着脑袋想了好半天,长平公主连大气也不敢出,唯恐打断了娥子的思路:“对了,什么叫做归隐山林?”

    “就是你和你四叔两个人,找个山美水也美的地方,就你们两个一起过日子,再也不管外面的事情了。”

第177章 直抒胸意() 
第177章直抒胸意

    李四这样的人物。根本就不在乎什么千秋功业,至于所谓的盖世之名也视若敝履。以李四眼下的威望,以赴死军如今的实力,就是要做一番千秋工业,还有谁能阻其马足?

    所以也就无所谓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的说法,以至于笑傲林泉与乡野为伴之类的话还真是从来也没有说过半句。

    “四叔没有说过要归隐山林的吧?”

    娥子一句无心之言,当即就让长平公主面色如土,如坠深渊。

    现在的忠诚伯,无论是实力还威望,已远不是一盘散沙的江南小超提可以比拟。尤其是现在的局势已经愈发明显,就是兵力强盛士马雄壮的满洲鞑子也出于分裂的边缘,赴死军只要击溃满洲各方势力的任何一支,甚至只要再有一次像模像样的胜利,就可以长驱直入,收复北都已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到了那个时候,朝廷不仅没有尺寸之功,连国都是李四光复的,就不能再制赴死军分毫。

    打走了鞑子之后,无论是李四本人还是赴死军本身,就是民间的力量也会趋向于天下一统,这是历朝历代的必经之路。

    朝廷要想把赴死军和忠诚伯“统一”进来。方法只有两个:

    其一就是削藩,双方兵戈大动,互相攻打,在军事上分个高低上下。

    这样的情况之下,和赴死军动武,朝廷取胜的机会一点儿也没有一点儿,本朝的靖难就是前车之鉴。成祖和建文皇帝之间的局面,和今日是何其相似。

    最可行的是方法就是第二个:效仿宋太祖的手段,以杯酒释兵权。

    到那时候,无论是拿出什么样的封赏,就是真封个一字并肩王也就便宜到家的好事情。只要李四真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马放南山兵戈铸犁”把赴死军给解散了,朝廷就是封赏下金山银海,眉毛也不会皱一下。

    这样把所有的战争消于无形,局面也是皆大欢喜,大明王朝依旧传承延续,兴武皇帝成了真正的中兴之主,为太祖一下第一君王。这样的局面是整个兴武朝廷最期盼也最希望的结果,但是得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李四本人对大明朝忠诚的没有了边际,眼看着能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而甘愿舍弃,甘愿把天下第一强兵解散,甘愿把手中的权利交出。

    到了那种局面的话,就算是李四对大明朝的忠心比岳爷爷还强十倍,他手下的那些骄兵悍将肯么?赴死军肯解散么?

    不仅需要李四本人对朝廷的忠诚。还需要以他本人的威望压制整个赴死军,这已经等于的忠诚伯和赴死军站在对立的层面上了。

    在这个天底下,唯一能够压制赴死军的就只有李四这个人了。

    要是李四真的打算功成身退,一定会把赴死军安置的妥妥帖帖。问题是李四根本就没有说过要这么做。

    长平公主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她已经知道最后的答案了。

    只要李四本人不想退下去,反叛已经是唯一的出路。

    仿佛亲眼见到日月血旗飘扬在南都城头,太祖皇帝传下来的江山已经到了尽头!

    “归隐山林什么的,四叔从来也没有说过,山上有什么好的?为啥要去山上?”娥子也纳闷长平公主为什么会巴巴的跑来问这个很“幼稚”的问题:“四叔说过,等仗打完了,鞑子走了,老百姓也安乐了,就回到刀把村。和我爹我娘,还有我侍弄几块田地,种点儿西瓜什么的……”

    归隐山林和种西瓜,对于娥子来说,这里头的区别可就大了去了,但是对于长平公主而言,完全就是一个意思。

    一听娥子这么说,本就跌落到谷底的心情立刻就升腾了起来,好似听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消息一样。长平公主一把攥住娥子的双手:“娥子妹妹,忠诚伯……你四叔真的这么说过?真的是要说种西瓜?”

    “真的说过,是和我说的,也和我爹说过哩……”

    “你确定?妹妹你确定大帅这么说过么?好好的想清楚了……”

    娥子就是再傻,看长平公主如此急切的神色,也意识到这里头不仅仅是种西瓜那么简单:“殿下你问这个做什么?我四叔种西瓜不种西瓜干你什么事情?”

    都问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说什么也得知道最后的答案。

    “这事情很重要,嗯,很重要……”长平公主也拿出了对于娥子来说最大的诱惑:“娥子妹妹赶紧好好的想想。忠诚伯是不是真的说过种西瓜的事情?要是忠诚伯能回到刀把村种西瓜……朝廷……本宫……我什么样的条件……”

    长平公主已经不再斟字酌句:“我就回到宫中,永不再见忠诚伯一面。且奏请朝廷赐婚于娥子妹妹。大帅和娥子妹妹的亲事由朝廷钦赐,这里头的荣光……你爹和你娘,还有所有的人都挡不了你们成亲,你想过没有?”

    “真的?”娥子眼睛都冒出光来。

    “真的,我绝不食言!”

    “那我就告诉你吧,”娥子正色说道:“早在四叔刚来刀把村的时候,拿时候李闯还在河南哩。我四叔就曾说过这天下肯定是乱了,而且是要大乱,只有非常的大英雄用非常的手段才能补救回来,要不然就不是亡大明而是要亡天下了……”

    这是长平公主第一次知道李四早期真实的心路历程。

    当时还不过是一介草民的李四,目光竟然如此深远,不仅看到了李闯破京的“亡大明“,更是看到了鞑子入关的“亡天下”。此等深远的心思和一直就在默默准备的心机,现在想起来简直就是料事如神。

    其战略眼光和对天下大势的洞悉,便如掌上观纹一般清晰明了。此等深沉悠远的计算,就是现在对朝廷有什么心思的话,哪怕是不算上赴死军卓绝的战斗力,整个天下还有谁能与之比肩?

    于百万乱军之中救出太子等先皇嫡血,然后率众辗转,一直到今天的局面,现在想起来,此间种种,都是忠诚伯一早就是准备好的。

    娥子仿佛回到那个初夏燥热的傍晚,仿佛想起塞到四叔嘴里的青杏,就连四叔被青杏酸倒牙的神色就在眼前一般:“当时我还不信四叔的话哩,这天下怎么会亡?可现在我信了,信的不能再信了……”

    先不说李四的个人威望,光是这份深远的目光,想起来就高深的让人不寒而栗。不管是李闯的百万贼军,还是满洲的十万铁骑。就算是兴武朝的大明正统,又有谁能比的了?不管是哪一方,处在李四对手的位置,都是必败无疑。

    长平公主屏住呼吸,任凭娥子满是幸福的回忆当年之事,一字也不敢打断了:“当时我四叔就对我和哥哥说,这个朝廷早已无力回天,谁也指望不上,只有依靠自己。可不是指望上了么!四叔谁也不靠就凭一个人的力量,就打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