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49部分

甲申天变-第149部分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千年以来,未闻有七杀决死之雄壮者。此举气壮山河雄吞日月,为我辈楷模,必为斑斑青史所载做录……”

    “荆轲刺秦者,为有锄奸决死之慷慨。”

    要说锄奸团或者七杀决死兵的壮烈,这些士林学子们是万万学习不来的。可要是说起摇旗呐喊,少不得他们的一份儿。

    摇动手中笔,为每一次爆裂之声歌颂之溢美之,并且千方百计的打听出这些决死之士的名字,为他们著书立传。

    尤其是在明末这个著史盛行的年代,许多儒林大家都在用自己的角度书写史书。可无论是哪一家,无论他们持怎么样的学术观点,都不约而同单独列出一卷,为这个惶惶末世之中出现的决死英雄们书写传记,和许多国朝大人物齐名之并列之。

    也不知道是哪位史学大家,费尽了心思,终于托人从淮西的英烈碑上找到了北京行动中一个孩儿兵的名字:狗蛋儿。

    《明史。狗蛋传》里头是这么写的:

    “彼狗蛋者,随忠诚伯谓之李,舍生而搏于北都,令苍生侧目,江南颓局大振。狗者,守户之义也,蛋者,万原之始也。谓之狗蛋者,忠义源本之意也……”

第155章 收保护费() 
第155章收保护费

    秋粮算是下来了。虽然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么多人的口粮问题,最起码能够再支撑些时日。还长在地里的也就只有红薯和大傻萝卜了,这两种物件儿其实算不上粮食,可也能填肚子不是?等到了地冻铃铛裂的时候,从土里刨出来也能招架些时日,精打细算一些,再省吃俭用一些,怎么说也能支撑到小年儿前后吧。

    至于一年里头最难熬的开春儿,和开春以后青黄不接的那一段要如何应对,就是李四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在相续闹出几次大的事件之后,李四所主张的抵抗观点得到一个加强的传播效果,这一抡的恐怖袭击算是有了点首尾的架势。

    在赴死军内部,新兵的训练正如火如荼。

    纷纷的落悠的问道。

    “一个,一个小孩儿,还在门外头等着呢。”

    曹文芳一愣,旋即大笑道:“好胆色,请小英雄入内,我也看看这么些年来,道儿上究竟出了何等的人物,竟然连咱们曹家也敢来,有请。”

    一个约莫十三岁左右的半大孩子在几个精壮活计的指引之下,穿过几层院落,径直来到曹文芳的面前。

    曹文芳也不站起,微微拱手道:“小英雄是哪条道儿上的?又跟哪个当家?”

    镇南看看面前的这个老头子,如狼一般死死的盯着:“你就是曹文芳?”

    这么些年来,敢这么直呼其名的还真没有几个。

    虽然大伙儿也不怕这个孩子,可还是早就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袍子里头都藏着短铳着呢,一有不对,抬手就能抽出来……

    “小老儿就是曹文芳,敢问小英雄……”曹文芳也是人老成精的人物,言辞上面客气着呢。

    “你别问了,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是啥……”

    “呵呵,既然小英雄不想说,那老头子我也就不多问了。”曹文芳伸手要过烟筒,慢悠悠的弄好了,又咕噜咕噜抽了两口,感觉心里头平静了这才开口:“我家里头那些不成器的儿孙可是……”

    “是在我们手中,不过你要拿钱来赎。”镇南目光如锥子一般:“要不然……”

    “呵呵,小英雄,不要和我说要不然那一套,你们这种人我见的多了。”曹文芳笑呵呵的说道:“小英雄你们要是真缺了钱,好说,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尽管来我曹家湾,吃保管足,都算我的。要说什么赎不赎的,平白伤了和气,我们是买卖人,最讲究的就是个和气,不知道小英雄准备要开什么样的价码……”

    “十万,我要十万两。”

    “呵呵,小英雄口气不小哇……”

    镇南根本就不管这个老头子在说什么,继续说道:“以后每年都要十万两,由你们给我送过去,可保你们一年的平安……”

    屋子里的人脸色就是一变。

    老实说,十万两对于曹家来说,不算什么天大的数字。可这每年都要十万两,而且说明是要亲自送过去,这等于是把曹家当肥猪了,每年都要割下一块肉来。这个要认了,曹家的脸面可就丢到家了,以后在关里关外的可就……

    曹家也不是什么软柿子,由不得人这么捏揉,所有人都在以目光看着曹文芳,分明是在询问要不要动手。

    曹文芳看这个小小孩子如此狮子大张口,似乎一点儿也不生气,神色极是和蔼的问道:“每年十万?嘿嘿,看来小英雄是刚刚出道的吧?你不亮亮行头就想这么敲我一笔肥的?”

    镇安伸手解开外面的黑衫子,露出里头宽大的不像话的土黄色衣裳,一道通体的红线艳丽的直扎人眼,尤其是臂膀上的那块红布,简直就叫人不敢直视:“你这老头儿认识这个吧?”

    从容不迫的曹文芳忽然就被水烟给呛了,鼻涕眼泪齐出,剧烈的咳嗽起来。

    旁边的那些精壮汉子也一个个勃然色变,如同白日见鬼一般。

    “每年十万,一直到鞑子出关为止。”镇南恶狠狠的说道:“要不然就是国贼,我家大帅说了,国贼者,必诛之。”

    一身的从容仿佛一下子就溜走一般,曹家老东西主缓缓说道:“你们……还是来了,我早就想到你们会来的,哎……可我曹家并没有……”

    “所以只要你们留下些须钱财,而没有要你们的性命。范家比你们有钱吧,可他家的钱我们不要……”

    “我明白了!”

第156章 又砸又补一大锅() 
《甲申天变》来源:

    第156章又砸又补一大锅

    炉子里的碎煤已经冒出青色焰苗。正是火候最好的时候。

    补铁锅的老孙头却不着急下手,而是眯缝着眼睛把旧铁锅上的底灰刮干净了,露出铁锅上一道寸余的小小裂缝,然后用小巧玲珑的铁锤子轻轻敲击,以行家的口吻说道:“瞅瞅,这锅都破成什么样子了,幸亏是你拿来的早,要不然这么好的锅可就全废了……”

    说话的同时,手中加了暗劲,稍微一用力,就把一寸的裂缝敲成了三寸的大口子:“你看看,这么长的口子,光用铆钉是不行,得用火补才能好。火补的结实,耐用,只不过要再加三文钱……”

    作为一个补锅的匠人,有两门手艺必须掌握,一个就是用来赚钱吃饭的补锅法,还有一个就是砸锅法。

    很多时候,如何打破一口锅,和如何补好一口锅同样重要。也只有把铁锅上的裂缝敲的更大。让需要修补的人认为必须多花几个铜板才能补好,要不然怎么多赚几个小钱儿?

    在这个不大的舒城里头,深谙此道的并非只有老孙头一人,淮西都帅李四也是个中高手。

    趁着“八月十五行动”的热乎劲儿还没有过,李四召集了淮西地面儿上的豪门大户,齐赴舒城。

    舒城是赴死军成军以来的第一个县城,也是赴死军势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最要紧的是这里距离基地很近,不必鞍马劳顿的跑太远。

    至于庐、凤等地的财主地主大老爷们,反正他们也是闲着没有什么事情做,李四不介意让他们鞍马劳顿一回。

    都帅大人的令都下了,各地有名有望的大户们哪个敢不动?就算是家里的房子着了火,也不敢耽搁了都帅大人的时辰呐!

    被驻在地方上的赴死军一请,这些人还不肝儿颤的?只要被李四想起来,肯定是没有什么好事情,少不得又要破财。

    说是“请”,可赴死军的战士一点儿要请的意思也没有,冷眉冷眼的把命令一下,就要立刻启程。这哪里是请,就差一绳子捆上了。

    据说是都帅大人要宴请大伙儿,可大伙儿这心里头可没有半点欢喜。

    李四的宴席哪里是那么好吃的?

    恐怕是宴无好宴,会无好会,破点儿财不算个甚。可千万别弄一出鸿门宴来。

    不管是远的还是近的,不管的骑马还套车,放屁的工夫都不敢耽搁一下,心里象揣着个小鼓一样,来在了舒城。

    老实说,这些人里头绝大部分都没有见过李四本人,也没有人愿意看到他。不管他李四是青面獠牙也好,是三头六臂也罢,总之是最好不要见到。

    可这回不见是不行了,李四把大伙儿“请”到舒城的私宅里头,什么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情,可知道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似乎是早就约好了一般,大伙都带了点见面礼。有当地的土特产,有时鲜的稀罕物件儿,也有直接封银子的……

    反正这头一回见到淮西的主宰人物,总不好空手的吧。

    院子里早就摆开了二十多张大方桌,每个方桌都配了四把椅子,椅子不够就用板凳来凑。桌子面儿上一个大茶壶几个小茶碗,还有一盘儿果子,或者是核桃或者是红枣,有的桌子上甚至连果子也没有?

    对于这样寒酸的所谓“宴席”,大伙儿都有心理准备,反正也不是真要来吃什么三九大席面儿来的。

    可就是这样,这些人也不敢坐。

    那位都帅李四大人还没有出现呢,谁敢三礼不说六礼不讲大喇喇的一屁股坐下?这要让都帅大人挑了礼数,就是吃不完的麻烦。

    两三百号人,眼睁睁的看着就是不坐,很是拘谨的站立在院子四周,等候李大人的“大驾光临”。可一直等到过了晌午的时候儿。李四还是没有出现。

    腿都站的麻了,好容易从里头出来个小丫鬟,脆生生的喊道:“我家都帅大人这就要到了,大人说诸位都是地方上有头有脸儿的大人物,让大伙儿等这么久实在不好,让婢子替他给各位老爷先告个罪……”

    让这么多人等着,谁也不敢说什么,也只有他李四有这个谱儿。谁还敢当什么告罪不告罪的,看着小丫鬟一个礼施下来,赶紧一哇声的说“不敢当”“不敢当”。

    “都帅大人日理万机,身系军政要务,自然是忙的脱不开身子,我等理会得,理会得,多等片刻也是无妨,无妨的。”

    正和那小丫鬟客套着呢,里头走出一个穿青布袍子的青年。

    直到身后的赴死军战士们把手中叉子一顿,“啪”的行就军礼,众人才明白过来,敢情这个满脸带笑的年轻人就是传说中天下无敌的李四。

    可不是李四还能有谁?在他身后跟着的那位身穿官衣头戴乌纱的就是舒城县尊金求德金大人了。

    众人赶紧见礼,作揖的作揖,唱喏的唱喏:

    “我等今日得见都帅大人虎驾,实乃三生之幸。”

    “小人日思夜念,终于得见都帅大人,心中之情难以言表。”

    ……

    李四赶紧摆摆手,朗声说道:“大伙儿的心思我明白了,明白了,今日是在我私宅当中,不弄那么些官面儿上东西……”

    “大伙儿远道而来,早就乏了吧,怎么不坐?都坐下。都坐下,站客难打法嘛。那个谁,春兰,再搬几条板凳过来……”

    李四热情的招呼着,活似一个十分好客的主人那样。

    经过一番闹哄哄的谢座之后,众人这才坐下。可哪里敢坐的安稳了,都是欠着多半个屁股,仅仅是坐着一小点儿而已。

    这么坐着比站立还要难受。

    “兄弟我比不得各位呀,手底下那么多人要吃饭,实在拿不出银子来置办像样的酒席,只好拿一壶清茶招待大伙儿了。以茶当酒吧,慢待之处,诸位海涵,海涵……”

    “此茶胜酒多亦。”

    “我早就戒酒了,还是喝茶好,嗯,喝茶好。”众人不住顺着李四的话头往下说,心里的小算盘都打的飞快:“看李四哭穷的架势,肯定是又要变着法儿的掏我们的银子了,只希望不要掏的太狠……”

    这些人面子上都在笑,可心里头哪个不是在叫苦?

    身在赴死军马足之下,也只能默认了李四的宰割。

    李四依旧是满脸人畜无害的笑容:“刚才呀,我也注意到了,大伙儿都没有空着手过来,这见面礼的规程我也明白。可这里头哇,很多人都是我淮西的捐官儿,和我李四是上下级的关系。我要收了你们的礼,这可不就是行贿受贿了么?这些人的礼物一会走的时候,我会让人退还给大伙儿。其他的嘛,承蒙大伙儿看的起,这么大老远的还带了礼物,我李四心里头明白,这是给我脸呢,却之不恭,我就收了,哈哈……”

    这么一说,那些曾花了银子捐个狗屁不是的官职的人们。心里倏的就是好一阵子轻松惬意:好歹买了那个啥也不是的官职,看来也不完全就是一无是处,起码是被李四当成了自己人看待,一会下刀子的时候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