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工业霸主德意志 >

第207部分

工业霸主德意志-第207部分

小说: 工业霸主德意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美国已经意识到中东这块地方有着牢不可破苏联和德国情节,如果强行干预,美国非但不能如其所愿,相反将陷于被动。与其到时候被德国和苏联挤出来,不如隔空喊话、散播政治言论、蛊惑人心更有面子些。

    美国一位知名分析家认为,现在世界局势还不太明朗,德意志联邦政府虽然看似与苏联走得很近,实际上都是在悄悄舔舐伤口、各取所需,一旦双方利益发生碰撞,互相仇视便指日可待。

    埃里克从内心上是认可这位分析家的预测的,随着苏联逐步对周围反对派势力的绞杀,德国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地缩小。德国不是没有看清形势,苏联也不是傻瓜,只不过现在浓疱未破,双方都还在努力维持现状。

    美国人现在急于帮忙掀开这个盖子,但德、苏双方却偏偏没有上当,两国都知道,这种政治游戏往往会在一念之差出错,所以都尽量避免触碰这根细小、微弱的引线。

    最近有媒体爆料称苏联试图与土耳其已经达成协议,双方将团结域内国家共享黑海利益,并共同抵御外来势力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土耳其的反应也很积极,趁机要求苏联帮助其打击国内分裂势力,尤其是镇压东南部少数民族的零星暴动。

    苏联慷慨地接受了邀请,并对土耳其境内少数民族武装不断加大打击力度,直到残余分裂势力大都逃往邻国。

    显然,凯沫尔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意在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也是向外界宣示一个地区强国家的存在。实际上,苏联也是求之不得、随行就市,一方面是为了扶助凯沫尔政府,做个顺水人情,另一方面则另有玄机,借机为苏联今后控制中东地区扫清障碍,所以,二话没说,便立即采取了强势介入。

    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船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跟着埃里克在船台上转来转去,勃劳希契在工作台上偶然看到当天报纸上的内容,顿时气得咬牙切齿。

    其实,埃里克和弗兰茨早就看到了这则消息,只是作为联邦总统,他不便于发作,反而表现得非常淡定。

    “世界上从来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部长阁下。凯沫尔只是个俗人,他当然跳不出这个圈子。”埃里克安慰他说。

    “我就是看不惯他那种财大气粗的土豪模样,一个破落的奥斯曼残余政府有什么资格成为德意志联邦的客人?也只有苏联才会表示希罕。”勃劳希契的话说出来其实有些酸溜溜的。

    “别担心,部长阁下。土耳其的做法也是为了自保,我们应该表示理解。现在,我们的国防部可以适当对苏联和土耳其的做法进行积极评价,以显示我们的姿态。”埃里克意味深长地说。

    “不得不说这是总统先生高明的做法,因为我们说好说歹都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倒不如为他们拍手叫好。”弗兰茨虽然并不擅言语,其实也富有政治思想,这是埃里克非常看好的。

    U…35潜艇是德国海军的传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经取得过最为辉煌的战绩,总共击沉了224艘协约国各类船只,毁损总吨位达到54万吨。而担任该艇艇长时间最长的洛塔尔·冯·阿诺德·德·勒·佩勒也成为了一战传奇人物。

    极其幽默的是,在击沉敌方船只以前,佩勒偶尔会耐心地允许敌方水手们登上救生艇,还彬彬有礼地指明最近的陆地方向,然后才发动攻击。在他的指挥下,U…35潜艇击共沉了195艘协约国船只,也使佩勒成为了历史上最成功的潜艇艇长。

    U…35潜艇采用了双壳体结构,具有良好的远洋性能和水面航行性能。水下排水量878吨,最快航速为水面16。4节,水下9。7节。当它以8节的速度在水面巡航时,航程可以达到8790海里。

    这艘潜艇的武器为4具50厘米直径鱼雷发射管,可以同时携带6枚鱼雷。艇上人员包括4名军官和31名水兵。

    1914年11月,U…35潜艇正式进入德国海军服役,从1915年3月份开始,U…35潜艇便象黑色幽灵一样在大洋里神出鬼没,从它服役开始,直到1918年3月,224艘协约国船只在它的攻击下葬身海底,总吨位达到54万吨。

    佩勒不仅善于使用鱼雷对敌攻击,也曾有过使用潜艇的甲板炮击沉敌方船只的记录。1915年11月,佩勒开始担任U…35艇艇长,并在地中海的15次任务中击沉了189艘商船,总吨位为44万吨。其中在U…35的第14次部署中,短短25天内就大开杀戒,击沉了54艘商船,总吨位为9万吨。

    1916年2月26日,U…35潜艇发射鱼雷击沉运载1800名士兵的法国武装商船“普罗旺斯”号,造成990人死亡。同年10月4日,击沉法国运输船“高卢”号,造成1000多人丧生。

    U…35潜艇击沉的船只包括英国、法国、挪威、意大利、葡萄牙、埃及、突尼斯、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典、美国、日本这13个国家的船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排水量不到5000吨的小角色,其中还包括100吨以内的小型炮艇,并没有击沉协约国海军的任何一艘主力军舰的记录。

    潜艇被称为水下制敌神器,军事地位丝毫不逊于航空母舰,放眼全球,能够具备自主建造潜艇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国,鉴于潜艇自身对工艺结构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全球也只有极少数军事大国才能具备这一能力。

    早在20世纪初期,德国便自主研发各种大小规格的潜艇,但由于战争迫在眉睫和尖端材料的匮乏,制造工艺相对粗糙,性能不强,尤其是噪音过大,后来成为了英、美等国海军反潜的靶子。

    潜艇是否先进,最核心的技术指标就是降噪能力,德国上世纪初研制的潜艇噪音处理技术可靠性非常差。当然,这不光是德国一家的尴尬,当下英、美等国家也同样无法解决这一难题。现在,德国工业制造不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潜艇的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因此,埃里克对船厂降噪的研究也同时加大了资金投入。

    苍天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德国海军建设可谓捷报频传。

    德国首艘航母正式下水;

    Z…21系列大型驱逐舰和护卫舰相继成功服役;

    让埃里克更加兴奋的是,潜艇降噪技术在德国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最新下水的几艘潜艇上,武器和信息通讯等领域也运用了大量的高新科学技术。埃里克现在有理由相信,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环境背景下,或许德国海军的辉煌又将从头续写。

    这一次,埃里克并没有对外封锁消息,反而是让国内外各大媒体公开报道,广泛宣传了这一重大消息。

第356章 摩洛哥重归() 
    有了埃里克强硬的政治把定,美国的暗中帮助与挑唆很难让德国那些别有用心的在野党形成反政府气候,从而维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也凝聚了全民族的向心力,更保证了国家政策的延续性和执行力,使得德意志联邦经济和国防军事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德意志联邦的稳定与繁荣是美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在许多领域遭到德国的政治回击后,接下来,英、美等国对德国新一轮的磨擦又在酝酿之中。

    此时,德国还不是国际联盟的成员,而美国却突然用国际联盟的标准对德国进行品头评足,这让埃里克感到十分可笑,令人费解的是,美国竟然也不是国际联盟的成员之一,那么,利用国际惯例追索德国受害者赔偿一说便不能成立。

    可是,美国并没有死心,偏偏装扮成一副替天行道的面孔,不断旧事重提,并开始依据另一个理由找麻烦,说当时《柏林和约》中规定德国应该向协约国赔偿2260亿马克,因为和约参与国领导人纷纷退场,导致调查不够深入,后来确定只需赔付1320亿马克了事,这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还有绝大部份赔偿款没有兑现等等。

    埃里克在柏林回答各国记者提问时强调,这是美国没安好心,有意混淆国际视听,借机浑水摸鱼。并强硬地宣布,战争是帝国时代发起的,联邦政府无非是代人受过,可承认,也可以不予承认,虽然已经被迫在和约上签字,但德国有理由拒绝继续履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世界舆论顿时一片哗然。

    巴尔干半岛作为欧洲南部的战略要地,历来是欧洲列强交替争夺的逐鹿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发生在这里的萨拉热窝事件,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帷幕,也成了战后各国争相掠夺和瓜分的战利品。

    一战的结束并没有给半岛带来福音,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政治基础,又先后发生了南斯拉夫内战、分裂,德、意战争,土希战争,匈罗战争以及由德国主导的多国对希腊战争等等。

    近日,这里再次散发出了硝烟的味道,因为英国的背后干预,科索沃方面绕过德国政府逮捕了一名塞尔维亚政府高官。此事引发了科索沃塞族政界人士的强烈反对,纷纷表示抗议,并要求释放这名官员。在诉求没有得到相应的回答后,塞族政界人士立刻宣布退出了现政府,并宣称要在科索沃全境组建新的塞族行政机构。

    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的紧张关系再一次空前加剧。

    3月22日,据联情局、军情局获得的消息显示,塞尔维亚流散政界打算请求苏联对该地区进行干预,以还击科索沃对塞尔维亚体系的“暴行和侵犯”。

    苏联方面因为碍于德国是其宗主国的缘故,并没有派出政府官员出面协调,而是“坚决谴责”科索沃当局违反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友好邻邦的角度与正常交往层面上支持塞尔维亚族的正当诉求的同时,提出由德国出面软化双方矛盾。

    塞尔维亚仍然是前南斯拉夫的一部份,但这一地方似乎从来都没有平静过。1921年并入德国后,德国政府曾不得已干预过塞尔维亚部份事务,包括平息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动乱的行动,此后,这里一度相安无事。

    目前,包括英国、苏联和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明里暗里挑拔德国与科索沃的从属关系,尤其是苏联时常对塞尔维亚族提供间接支持,让德国逐渐对该地区失去了信心。

    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向德国施压,已经引起了德意志联邦政府的高度警惕,好在各方还能勉强维持现状,冲突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但是,随着事态的升级,各方管控分岐一旦失当,则必然有爆发重大危机的风险,这是各方现在都不想看到的事实,毕竟英、美等国,包括东部的苏联,都只是想从经济和军事实力层面上对德国进行削弱,而并不是迎来一场大家都没有准备好的战争。

    美国乐见欧洲出现政治动荡,在与英国暗中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时期,它其实非常需要一个象德国这样的盟友,虽然美国总是一直在做一些对不起德国的事。新年刚过,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特使佩雷斯便远涉重洋,展开了对德国的全面游说。

    地处欧洲腹地的德国也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外部环境,以帮助自己突破英国和法国的影响,因此,佩雷斯受到了汉萨菲尔特宫的热情款待,随后,在外交部康斯坦丁·冯·牛赖特部长的陪同下,佩雷斯参观了德国的北海舰队和容克飞机制造公司。

    不久,埃里克为了迎合美国总统卡尔文的意思,也为了不再被欧洲传统势力排除在外,由内阁总理汉斯·路德挂帅,启动了进入国际联盟前艰苦卓绝的多边谈判,随后,德、美双方又一拍即合,开展了多项技术合作,尤其是在美国本土进行大型飞机的合研与制造。

    1926年似乎也是欧洲动荡逐步回归安宁的一年,随着德国对巴尔干半岛诸国的收纳,局部分裂割据势力正面临着区域的整合与吞并。早在1912年,法国便开始了对摩洛哥的控制,成为了摩洛哥的保护国,这一举措曾经得到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承认,同时,法国和西班牙军队也在这一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安全维护措施,并设立了警察局和政府机关。

    然而,法国的行为并不等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与拥护,异军突起的阿布德·艾尔·克里姆判军很快成为了里夫部落的英雄人物,并在摩洛哥一度成为欧洲列强的眼中钉。

    经历了一战的清洗,法国已经积贫积弱,对于阿布德的反判势力,当局计划启动所谓的安抚和收纳政策。但是,在北部打败西班牙留守部队后,贪大喜功的阿布德开始拥兵自重,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觊觎法属摩洛哥。

    阿布德的部队一路招摇过市,横冲直撞,终于将法国当局彻底激怒,不久,法国和西班牙迅速组成平判联军,展开了对里夫反判军队的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