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兵夺鼎-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况从辽东到江东,水寨的海员并没有这种遥远航行的经验,风险太大了。
除了这唯一不足,辽东的一切对于水军的发展都是极好的。参天的巨木应有尽有,如果不是辽东南的道路不通,短时间内燕北就能筹集到百艘斗舰所需的材料。在中原看来造大船所需最艰难的材料便要属作为龙骨大梁的巨木,在燕北眼中却仅仅视作寻常。
辽东南六七人合抱十丈以上高度的巨木不知晓有多少!
所以他们要造大船,只要有了大船,往来辽东南与沓氐的物资运输便不再是什么大问题,到时候整个辽东郡的物资对燕北来说才是应有尽有。
完全控制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而这片领地又恰好物产无比丰富,是怎样的福气?那些在中原需要斥重金采买的材料,在这里只需要用些廉价的人力运输即可。
更别说这些人力都是效忠他的部下。
燕北很期待明年夏季飘扬着燕字旗号的斗舰艨艟横行海上之景象,不过在此之前,他更期待强弩的改良与武钢弩车。
张氏父子的确是有本事的,因为张工充足的造船经验,改变原有船底分六舱的情况,而使用船底分九舱的技术,亦桐油灰粉密封,晒干后保证船底密闭,亦能储物。
而张舟就更了不得了,这小子因为在官匠长大,又去做了十几年私人匠奴,对木工、石工、船工都有很高的造诣。燕北对比旁人,他要更重视匠人,当即便给张工六百石的督船匠,又任命张舟为铁邬的匠师,一人领两份俸金……至少,他不能让给他干活的匠人冬月里还穿着两层短衣吧。
强弩的压箭费不了多大劲,先汉时木工一律使用榫卯结构,一体造出,不过到了如今钢铁的产量大幅提高,有些时候也会使用铁钉来加固木件。
对于他们改良试用的强弩,仅仅是以削出射台的木片垫在弩臂上,中间用木片与铁钉固定,进行试射。
效果拔群!
随着孙轻扣动扳机,弩矢精准地钉在三十步外的草垛上。
燕北鼓掌而笑,倒是太史慈与闻讯赶来的赵云暗自皱眉,太史慈对孙轻问道:“孙县令,你用的弩,是三石没错吧?”
孙轻不明所以,点头道:“没错,三石弩……你这么一说,好像弩的杀伤确实小了些。”
随着太史慈这句疑惑,燕北端起另一张不经改良的三石弩上弦后对草垛射去,哚地一声,短矢已穿透草垛,又再度射出二十余步才停下。
弩的威力,增加压片后小的可怜。
原本可射伤百步内的敌人,转眼就只能杀伤五十步内了。
“这是为什么?”燕北这么问着,有些烦躁,说道:“要不就只在重弩上改良,让水卒皆用重弩?”
“不不不,将军,这个压片不能放在重弩上。”孙轻先前开弩,算是感同身受,闻言连忙说道:“属下平日六石弩才用脚开,但加装压片后因为挡住射台,就算是三石弩也只能用脚才能张开。若换了六石重弩……怕是水卒都拉不开了。这兵在穿上浪涛翻涌,船身颠簸本就不宜脚开,这弩用作陆战还好,若是水战……却是不行的。”
倒是赵云灵机一动,问道:“是否为木片太过厚重,阻住了箭矢,因而劲力变小……将军不如请匠人打造薄铁片,以铁钉打在射台上,形成弧度仅仅用最底端抵住弩弦与箭矢的尾端,再在最前只用一点接触压住弩矢中段试试?”
“诶,子龙说的没准可以!”燕北听着便笑,细细一想觉得确实可行,连忙对匠人们吆喝道:“快,让匠人打出长五寸、宽一寸的铁条,越薄越好,要可以用手掰弯的那种!”
燕北说罢,匠人们便提着铁锤自锻炉中夹出铁锭截成小块开始干活。燕北的要求并不高,薄铁片最为容易不说,所消耗的铁锭也仅仅只是一点,就算做上几十个,都不抵一把环刀消耗的铁锭。
不过片刻,燕北所需要的铁质压片便已做好,赵云接过将之掰弯成需要的模样,用铁匠留下的钉孔钉在弩臂扳机后面,一寸宽的铁片刚好压在箭台上,一点微小的弧度轻轻压着弩矢,上弦搭箭一气呵成,赵云提着强弩左右翻转抖动,只见弩矢稳稳当当地卡在弩臂之上,不动分毫。
“好!”燕北见之即为喜悦,连忙催促赵云道:“子龙快试射,看这般如何!”
“诺!”随着赵云应下一声,便用极其标准的架弩动作朝着箭跺射去。哚地一声,箭矢穿过箭跺底部,扎出一个窟窿后射在十几步外,斜斜地扎进地下两寸有余。众人大叫道:“好!”
能不好么,从前的骑弩手使用手弩极不稳定,看如今改良后的弩臂,这种技艺若用在手弩上,任何一个游骑都能使用一石手弩,上箭后便不必担心稳定,可击敌于数十步之外,就算步卒腾挪跳跃亦不足为奇……弩手将会在除了上线速度之外的所有角度完全胜过弓手!
“将军,箭矢更稳了!”赵云对燕北点头,沉声毅然道:“不过,望山亦要更改。”
望山是弩臂上的瞄准器,先秦时没有刻度,有汉以来望山则根据弩射出箭矢的弹道增加了刻度,更精准,却也更制式。也就说,如果在射台上增加这种压片,影响了箭矢的射击弹道,过去的望山便全部作废了。
“这没有关系,再试射三箭,如果没有问题让匠人制作百副压片装在强弩上,召集两队弩手试射,如果在杀伤与稳定上切实可行,我们就把望山全部改掉!”燕北抓着赵云的胳膊用力握了握,带着笑意重重点头,指着弩臂上的压片说道:“如果这个确实有效,它就是辽东弩除了望山、望山、牙、悬刀、钩心、键、臂、弓、弦外的第九个材料,我看也不用起其他什么名字了……就叫子龙!”
“等到将来天下安定,便将此物献给朝廷,今后世世代代的人们用及弓弩,都将念着你的名字,单单此举,可载入史记也!哈哈!”
燕北朗声笑着,给予了赵云一个进入史书的机会,随后亲自端着加装子龙的弩射出一矢,明显感觉到弩的劲力非但没有减弱,反倒在一定距离内有更好的劲道。
从前过了八十步便极大几率会发生翻转的三石强弩,如今能够劲射百步而不翻箭,燕北不禁朗声笑道:“可惜这东西不能假装到六石强弩上……不过这也足够了,作为单人使用的弩,无论在水战还是陆战,甚至是在城池中施以阴杀,都是极好的兵器啊!”
就在匠人们开始制作子龙压片,期以尽快制成百片完成燕北的要求时,一旁的匠师张舟拱手道:“将军,此物虽不能加装于六石强弩之上,却能够加装在武钢弩车中,必可使劲力远胜从前!”
“哈哈,大善!”燕北放下奴籍,对张舟问道:“我且问你,若随意让你调拨铁邬人手,多长时间能为燕某造出一架武钢弩车?”
“与属下十名铁匠、十名木工,再有学徒三十,若所需物资皆能调拨。”张舟想着缓缓说道:“若单单做出一架让将军看看的弩车,料想,十五日足矣!不过……若是将军想要能够用于作战的弩车,最少也需要半年,因为弓臂需经过晾晒等工序,极为耗时。”
“我便给你二旬,先做出一架让我瞧瞧。”燕北自然知晓好的兵器无论弓弩也好,亦或长槊也罢,都是需要极长的制作时间保证柔韧,才能使其坚固耐用,也不着急,只是问道:“你都需要什么东西,且与我说说,看看可有无法调拨的。”
“铁石五十斤,各类木料四百斤,牛皮五张、兽筋两丈,再有桐油等物,皆是邬堡中寻常可见之物。”
燕北点头,朗声笑道:“这有何难,雷公,便将他所需要的东西都拨给他,让他做出一架强弩车来看看!”
第一百零三章 沙汰官吏()
辽东郡自几十年前至今,从未有哪个时间段比得上如今这般发展迅猛的。
上一个大力发展辽东的太守还是先汉时头一次在千山发现铁矿,短短几年时间,后任的太守与朝廷便觉得辽东手艺精良的大匠少、道路运输又多有不便,便将千山铁矿搁置,后来有了高句丽汉四郡之变,连年的战争之下,辽东再也没有由衰败走向繁华的机会。
历任太守,也都仅仅是安抚百姓而已。
燕北改变了这一切,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更因为这里的一切都被视作私人所有。
县令、太守,是无法带动地方发展的,因为他们只是治政的官员。地方的情况均被豪族大户把持着,这是个士大夫与朝廷共治天下的局面。
这也是燕北这伙鸠占鹊巢的叛军对比旁人唯一的优势,他们即不在乎朝廷也不在乎豪族,整个辽东现有襄平公孙氏后有田氏相继泯灭,而燕北在郡中一言九鼎又成了谁都无法抗拒的局面,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凭借着兵势将整个辽东都纳入掌中。
燕氏就是辽东最大的豪强。田、钱、盐、铁、兵、官,一切能供控制百姓的东西,都掌握在燕北手里,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沮授放开两手地去发展辽东。
辽东郡,襄平郡官署。
燕北坐在上首把玩着加装子龙的精巧手弩,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此次出行,他去看了汶县水寨、襄平铁邬、千山铁矿,三处地方都带给他非常欣喜的感受。
汶县水寨自不必说,再过半年,水寨便会拥有两艘斗舰五艘艨艟,辅以近百小艇组成的水军,在整个幽州都不在乎水军的情况下,他的水军便可遨游东海,无人能阻。这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里,他能够水陆并进,路上兵马二十日出幽州,水陆北上沿近海十五日内将三千水卒送到幽州沿海任何一个地方。
就算是渤海郡,也能一个月内抵达,而不惧任何路上设卡。
可惜刘虞不同意他南下的计划,否则明年六月,他们就可以将冀州收入囊中了。
而在襄平铁邬,他们改良强弩,为六石一下弩机加装名为‘子龙’的压片,极大地提升弩的稳定性,使箭矢射出更精准射程更远之外,使得弩机能够在颠簸状态下使用,增加了能够保持射击的情况。
有铁邬千余匠人学徒在手,假以时日便能将辽东所有弩机改良完成,辽东强弩将独步于天下。
至于安平乡的千山铁矿,燕北在外出征的三个月也没闲着。有沮授时不时的关注,各地迁居而来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纷纷在矿山中开矿运石,换取能够让他们吃饱饭的酬劳。他们的努力使得铁矿与石料的产量获得极大的提升。
三个月之前,矿山每日仅仅能挖到百斤铁矿,出铁亦不过六成,若想锻成兵器用的钢则更少。若想锻做百炼,不过三五斤而已。而到如今,这个数量提高了十倍有余,每日可出千余斤铁,能锻六百二十至七百斤铁锭,足矣应对铁邬庞大的消耗。
除了开采铜铁之外,千山每日还能开采出巨额的石炭与各类石料,多不胜数。
千山的石矿,辽东南的原木,便解决了辽东手工业发展所必须的大量原料,解燕北的心腹大患。
不多时,沮授端着木盘,上置书卷木简而来,在他身后跟着甄尧、牵招、田豫,而郡府另一边则有高览、张颌、太史慈、赵云、焦触等人。
“将军,户籍到了。”
燕北颔首,请沮授等人入座,自有武士随从将木简奉上,燕北拿起木简粗略地看着一面说道:“今日召诸位前来,是为谈谈年前的安排,也希望诸位能举荐人才,充实郡府县中;再一个,就是王义这小子从高句丽送来书信,让我感觉有些难做,便召集诸位来议一议。”
燕北合上书简,面上带着喜意抬头道:“如今辽东之民已有十一万余户,诸位功不可没。公与,郡里的事情我没什么好指手画脚的,治政你比我做得好得多……这几个月,郡中可有悬而未决的事情需要我帮忙?”
其实燕北并不是查看民籍的,这几卷书简除了民籍之外还有商籍、匠籍、军籍,这些才是燕北想要仔细了解的东西,另一方面,在户籍之后,还有各县这一年的赋税开支,是燕北专门找沮授要来的……与孙轻谈过之后他便有了这个想法,他认为早先的武人任县令已经很不合适,这件事需要变动。
“主公,属下确实有两件事。一是夏季以来建馆招贤已见成效,不少避难辽东的儒生如今已充入乡里、县吏、郡中,但有几位名士尚需将军前去走访,诸如涿郡故尚书卢子干、乐安郡名士国渊国子尼、北海名士管宁管幼安等人,以示重视。”
沮授接着说道:“第二件事便是官吏调动,如今众官吏皆任职半年有余,赋税对比往年郡中案牍,除襄平外……收上钱粮皆少于往年,将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