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甲午之华夏新史 >

第320部分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20部分

小说: 甲午之华夏新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就连预算我们也多弄了1成。钱不是问题,我不知道为何要重新制定计划?”徐杰有些摸不到头脑。至于工业区的规划,徐杰充分参考了后世中国的工业产业布局,并祛除一些弊端。不敢说最好,但是绝对算比较好的。

    “不得不说,您的设计非常合理,无论是与周边环境还是在项目预算和相关产出方面可以说相当成功。但是您忘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任何事情都需要人去做,华夏不缺乏大量的普通劳力,但是缺乏相应的技术工人和施工人员,即使我们能完成这些项目。那些机械谁去操作?管理人员到哪里去找?”詹天佑说道。

    吧嗒一声,徐杰手中的铅笔掉在了桌子上。是啊,有设备了有工厂了,这熟练技工到哪去找?这些后世比白领还要珍贵的高级技工可不是用钱可以迅速堆出来的,这些技工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有的时候可是比金钱更为珍贵的资源。

    “如果把军队中的工兵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应该多少可以弥补一些吧。那些因伤退伍的工程兵军官担任管理应该也可以吧?”徐杰想了想说道。

    “数量太少,各地军队中除了原有的北洋陆军有成体系的工兵以外,其它的各地军队根本没有多少。本来就几万的工兵不可能全部都转入工程建设。军方也不会放人,不多的几个人往全国一扔的话根本不够用。”詹天佑摇摇头说道。

    “赶紧培训来得及吗?”徐杰皱了皱眉头。“专门开办用于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对有一定基础的人进行长达半年左右的培训,先应付了这次用工荒再说。”

    “一般的工人可以这么来,但是高级技工和工程师可没法速成。这是用时间慢慢堆砌出来的。一些关键磨具的制造和机床切削熟练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治标不治本而已。”詹天佑还是摇头。

    “如此看来。我们只能招募外国技工来华了?”徐杰想了想。最后也就只有引进技工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目前看来也只有这样了,输血不如造血,但是现在急用,在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的同时。从欧洲引进大量的技术工人也是唯一的办法。”詹天佑想了想说道。

    要说现在的欧洲,最不缺的是两样东西,一样是钱一样就是工人,在打1战之前,欧洲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可是相当富余的。像英法有足够多的殖民地,建设殖民地然后从殖民地略带资源已经不是来钱最快的方式了,他们现在有一个种更快的赚钱方式,那就是放贷,各种放贷,对国家也对个人。比如说当时的法国,在当时就被成为高利贷国家,有4成左右的法国人都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

    而这样一来大量的资金都被用于放贷后,使得本应该用于国内工业建设的大量资金就会被抽走。这也是为何英国和法国这种老牌工业强国被德国赶超的另外一个原因。个人也好,企业也好,他们发现了更好的赚钱途径,谁还会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工矿企业中?而这样一来,工业发展放缓。直接导致了产业工人的过剩。

    再加上生产过剩,这就导致了欧洲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的出路无非是两条,第一条就是继续留在家乡参与激烈的竞争。第二条就是到达大洋彼岸的美国,那里有更广阔的天地。但即使是美国。想进去也相当的不容易,在曼哈顿岛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各种原因而无缘进入美国,而这些人当中有的是高级技工。

    想到这里,徐杰果断决定将这些富余的劳动力带到华夏。“你去和外交部联系一下,让他们协调一下,就说我华夏愿意以国家的名义引进重工业和重化工业方面的剩余劳动力,如果有工程师愿意来的话,我至少提供不低于在欧洲2倍的薪金和待遇。”

    “要是这样的话,恐怕政府支出中又要多一笔人才引进费用。不过我还是觉得,人才还必须以自己培养的为主,光用外国人不是长久之计啊。”詹天佑想了想说道。

    “但是现在国内的环境你也知道,教育体系还不算完备,还未形成新的体系,高水平的人才还是太少,你可以和教育部分商讨一下,如果可以,今年的公派留学生数量可以增加一些,只要达到留学的要求,有多少人,咱们派出去多少,不要怕花钱,这方面的资金一定保证充足。”徐杰认真的说道,既然国内教育还不行,那就只能靠国外了,好在,现在的华夏国际还算不错。

    “对了,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出国留学的人员必须都要回来,别到最后,国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结果都留在国外了。这可就亏大了!”对于后世高级人才的流逝,徐杰可谓是印象深刻啊。

    “其实要留住人,最为关键的还是要给人才发挥才能的空间。否则的话,就算人留下了,也拿不出什么成绩。待遇是一方面,但是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才能得以发挥,这就不是教育或者工业这两个部门可以解决的了,这是一种需要社会各个方面都参与的大工程。”詹天佑说道。

    “没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8个字很简单,但是要实现起来却非常的不容易啊”徐杰点点头表示同意。

    首先感谢书友飞跃太空的月票支持,其次,更正一点,上一章的章节序号应该是五百零八,搞错了。十分抱歉……!(。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一十章 飞艇和潜艇() 
20世纪初是一个技术飞跃的年代,在这个时代,人类真正的将自己的活动范围拓展到天空和水下,飞机飞艇的成功以及潜艇技术的日趋成熟让人类的活动范围有了很大的延伸,而这些人类科技的结晶在第一时间就被用在了杀戮之上。早在日俄战争时期,日俄两国都已经订购了潜艇,只不过没有投入使用而已,而飞艇在战争中的应用则要到1战才开始。德国的齐柏林飞艇轰炸就让英国人不胜其烦,而配输给公海舰队的侦察飞艇也让德国人的侦察手段比对方高出不少,当然了,因为北海的天气实在是恶劣,让飞艇侦察的作用低了不少。

    而作为穿越者的徐杰,在加强华夏军力方面,除了增加常规兵种和装备外,这些先进的高科技玩意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毕竟这东西在侦察方面带来的优势太过明显!飞艇方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1900年一个叫齐柏林的德国人将生产出第一艘真正的大型硬式飞艇。而这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历史上1900年,原为德国陆军中将的齐柏林伯爵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全硬式飞艇,这艘被称为lz1的飞艇以铝材为骨架,艇长129米,直径11。6米。整个骨架由一根纵向龙骨和24根木桥条和大量的纵向以及横向木条组成。框架外边有防水布。整个飞艇由两个舱室,非别装有一台16马力的柴油机。浮力由16个气囊提供,总体积22500立方米,提供了13吨的浮力,载重量达8700千克。

    这第一艘飞艇其实已经可以用来在海上或者陆地上进行长时间的侦察了。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强占高空优势后的华夏军队可以拥有更好的战场感知能力。在未来对俄战争中。无论是辽阔的东北地区还是南海,战场的宽阔超过了以往世界上任何一场战争。上万的大军在如此广阔的区域里根本就不明显,再加上地形和敌方的干扰,陆地侦察能力将大大下降,而且即使发现了对方的行踪。也因为没有通讯器材的匮乏而无法迅速传递信息,造成信息延误。以至于贻误战机。

    但是如果有飞艇就不一样了,飞艇不仅仅是一个侦查单位,更是一个信息传递中枢。上面装备的无线电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而且相对于地面侦察。飞艇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可以长时间在目标区域反复侦查。而且安全性极高。至少在历史上的同时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威胁到飞艇,当然了,要是碰上狂风暴雨的话除外!

    而在广袤的南海,虽然让飞艇直接前往荷属东印度进行侦查并不现实,但是至少可以保证沿海的监视,如果华夏可以从菲律宾或者英属马来亚获得前哨基地的话,那么在南海方向上活动的俄国舰队必将处于华夏舰队的监控之下,当然了,飞艇数量一定要足。除了搜索面积过大以外,信息的中继传达也是个问题,毕竟当时的无线电是按百公里级计算的。一条信息要想传回去,没有装备无线电的哨船或者飞艇提供帮助是绝对不行的。不过这也总比单纯靠船只搜索靠谱,尤其是在临战的时候,有飞艇帮助的一方一定可以更详细的掌握双方舰队动态,做到知己知彼。

    如果说飞艇的作用仅限于侦查的话,那么潜艇的作用可就太大了,其实在1900年一艘成功潜艇所需要的技术已经全都具备了。只不过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如何把这些东西都用在潜艇上。早在1893年土耳其海军就已经有一艘260多吨的潜艇,从吨位上来看已经不小了,不过这艘潜艇用的是蒸汽机。而在稍后的几年里,霍兰制造了一艘成功的作战用潜艇,这艘不足50英尺的小家伙可以搭乘5人并且有一个鱼雷发射管,使用汽油机提供动力,水上航速7节,续航力1000多海里,水下航速5节,以电池为动力续航力达50海里。而在1900年法国人已经生产出来了双层壳潜艇。并且装备了专门的潜射鱼雷。

    可以说现在的潜艇距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这就是柴油机的应用!只要装备上柴油机,此时的潜艇和1战时的潜艇已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了(1906年德国海军接受了第一艘u艇),柴油机做动力,蓄电池提供水下航行动力,配备有新式的装备有陀螺仪的热动力鱼雷,在加上蔡司生产的品质优良的潜望镜,可以说,只要设计得当,制造一批原始版u艇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再优化一下船型的话,在南海范围内执行任务并不是不可能。

    而在当时没有声纳的时代,唯一可以用于反潜的就只有那些不怎么靠谱的水听器了,对了,还有那些故障频频的深水炸弹!而在徐杰的计划中,徐杰需要依靠德国出众的柴油机和新式潜望镜来武装这条还未长成的鲨鱼!

    新式的潜艇吨位必须达到400吨到500吨,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续航力抵达南海的另一端去执行战斗任务。同时还要配备新式的50的发射管,毕竟鱼雷装填起来很是费劲,再加上潜艇速度过慢,基本上打一轮后就再也没有攻击的机会了,鱼雷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潜艇的打击效率。此外还要给潜艇装备无线电,虽然不打算靠这东西和总部联系上,但是至少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让潜艇之间保持联系。

    这年代还没有无线电侧向技术,不用担心使用无线电暴露了行踪。同时可以实现共享数据,如果俄国人真要利用荷兰人的港口的话,那么所有出现在南海的荷兰籍和俄籍运输船都将是打击目标。对了,最好还能带一点水雷,潜艇携带水雷对地方港口实施攻势布雷的话,这倒是很不错吨的主意,想到对方在家门口就撞上水雷,徐杰不由得笑出声来。

    总之,潜艇战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现在徐杰需要认真的制定一个体系,一个适合现在情况的潜艇战体系。在对俄国人实施潜艇战的同时,徐杰还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反潜体系,应对俄国人可能采取的潜艇破袭战,虽然历史上俄国人有潜艇并没有投入战斗,但是现在情况发生变化了,徐杰可不敢赌!

    感谢书友胖子石的月票支持~~~。(。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一十一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 
任何武器都要依赖一个体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任何望向单纯靠武器本身的性能而大杀四方是不可能的。无论是曾经纵横海上的战列舰,还是那些曾经让大英帝国紧张不已的纳粹狼群亦或者是在太平洋上横行无忌的航母战斗群,他们都是依托体系而作战的。

    对于潜艇来说也是这样,当年德国2战的海底狼群可以横行一时,其根本原因就是德国海军为潜艇打造了一套从情报收集到后勤补给一整套海上作战体系,其中情报收集和补给被称为德国潜艇横行大洋的根本,毕竟依靠航速偏慢的潜艇想要在茫茫大海上搜索敌人那无异于大海捞针,而在辽阔的大洋上要是没有补给的话,潜艇有限的续航力将使破交效率大大下降,出去一次吗都捞不着也是正常的。

    针对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德国人当时是这样解决的,首先侦察方面可以说是三管齐下,在国外的间谍将搜集的情报送回国内,同时在靠近欧洲的地区派遣踪定位。当得到运输船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