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器械用于支持该集团渡过黑龙江。他们的整个战斗将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目的是迅速通过黑龙江并且完成战役展开,随即攻击斯沃博德内依。随后配合在海兰泡坚守的部队前后夹击北线的俄军。在吃掉这一部俄军后,第二阶段,他们将扩大战果,扫荡俄国北线的残余力量。一部分向西北方面进军,而主力则向东南方向的伯里发起进攻。
而剩下的4万多陆军将由徐杰亲自指挥向双城子海参崴一线发起进攻!整个战役也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将迅速隔离双城子和海参崴的联系,并且尽量歼灭其外围的兵力,防止其向城内集中。而第二阶段就是配合海军,硬打海参崴要塞了!徐杰的目的很简单!此战过后,让俄国在亚洲大陆上再无军港!
第四百四十七章 跨过黑龙江()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就是那么奇妙,当开战之初,俄国人还想趁着内乱跨过鸭绿江将东北变成黄俄罗斯,但是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后,除了内蒙古俄国还保持着攻势外,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俄**队都处于守势!而且更让俄国人难堪的是,集中在黑龙江一线的俄**队现在居然只有2万多了!其中8000多人还用于对海兰泡的警戒,漫长的上千公里的江面居然只有不到1万人防守!面对如此漏洞百出的防线,北洋也不客气,选择了一种最打脸,同时又是最高效的渡江方式——白天渡江!
按说俄国多少也有一些江防炮舰吧,怎么会对北洋的行动无动于衷呢?这可是真冤枉了俄国人,俄国人是有一些内河炮舰,但是因为战事吃紧,而大陆上的局势相对平静。所以部分江防炮艇的武备被卸下来用于支持日本战区了。而剩下的一些江防炮艇则用于对海兰泡方向的封锁。再加上黑龙江确实过于漫长,出现大片的空白区也是很正常的。就这样,当北线攻击群发动进攻的时候,俄国人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
当彭毅踏上黑龙江北岸的土地后,不由的感慨万千。在10年前,自己不过是南洋的一个商人。在荷兰人眼里,他和他的同胞们不过仅仅是一种经济动物而已。在荷兰人的剥削下,在土著人贪婪的目光下苟且偷生。自己的勤劳不能并不能获得尊重,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保证。但是现在。他和他的同胞不仅仅在荷属东印度享有了正当的权利,更是重新踏上了故国的土地,参与到了一个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
考虑到黑龙江沿线俄**队实在没有什么难啃的目标。所以彭毅的部队主要是以轻装部队为主,搭配一定量的骑兵,装备有70炮和战斗群所属的8寸攻城炮则暂时留在了南岸用于封锁江面,虽然部队渡江没有遭到截击。但是为了以往万一,北洋还是需要留下一些重火力来封锁江面的。
就这样,当北洋顺顺当当的送过3个团的兵力后,远在100多千米外的斯沃博德内的俄军终于反应过来了。东北武卫军居然打了过来!于是乎,北洋和俄国陆军在开战后的第一场野外遭遇战就这样展开了!
实实在在的遭遇战,北洋大部队正忙于渡河,没有修筑成系统的防御工事。而俄国部队慌慌张张跑了几百里地别说准备了,不少补给和辎重都还扔在后面呢!没有任何花巧,两支部队就这样撞在一起了!北洋陆军一个团和俄国陆军的一个团的先头部队在距离渡江地点15; 如果有人可以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战场,就可以看见两支洪流正在迅速接近,一支是穿着灰色军装的俄军,而另一支则是穿着绿色军装的东北武卫军。两支部队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只能通过震颤的大地和望远镜知道对方来了,而且来的人很多!
面对即将展开的遭遇战。双方的选择却十分的不同,北洋武卫军首先停下来前进的脚步,先头营立即就地展开部署防线。虽然仓促之间无法构筑完备的掩体,但是绝大部分士兵还是利用有限的时间挖出了一个个或浅或深的单兵掩体。而工兵的弟兄们则帮助机枪组和迫击炮组构筑临时机枪掩体和炮巢。双方最多也只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但是就算如此,位于一线的重火力组依然可以构建一个建议的半埋式掩体。当然了,这个半埋式掩体没有顶棚。不过也够机枪组的兄弟们藏身了。
在先头营准备御敌的时候,两个跟进的营则开始向两侧迂回。建立两翼的阵地,一方面用于防治对方迂回包抄。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侧翼压制对方的攻势。因为后接敌,所以北洋两翼的部队有更多的时间去建立阵地。不过总体而言,北洋陆军还是倾向于防守反击,虽说比较保守但是绝对实用,面对拥有机枪和火炮的敌军,贸然冲锋时绝对不可取的。
相对而言俄国陆军更具有进攻性。不过这种进攻更显的有些鲁莽。或者说俄国陆军的思路还停留在用火炮压制对手,然后用人海将对方防线冲垮的层面上。如果说双方使用的都是步枪和架退火炮。在这种仓促相遇的情况下抢先发动袭击确实可以获得奇效,但是随着机枪和速射炮这类投送能力超强的武器的大量列装,人海冲锋已经显得相当落伍!虽然俄国人也知道火力支援的重要性,但是在仓促之间。实在不能指望素质低下的俄国士兵将武器完全调试好!
“武器是战士的第一生命,在战斗中除了自己和战友,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你手中的武器!”这是所有北洋士兵在第一堂武器保养课中所听到的第一句话,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装备的列装,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手中的武器调试好尽快投入战斗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一挺机枪并不像后世电视剧上那样直接摆好三角架然后放上强身就可以大杀四方,为了更好的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北洋对机枪的架设有一套十分严格的程序。首先在将三角架、机枪、冷却水和弹药布置到位后,射手要确定复进簧的张力是否合适,随后往冷却水套中充入冷却水。打开机枪机匣上部检查内部运转是否流畅,在确定无误后,加入弹带扭转曲柄将子弹上膛。最后才是调整标尺和瞄准基线。进行到这一步,仅仅是完成了机枪射击前的准备工作,随后射手还需要根据指挥官的命令试射来确定机枪性能无误后方可投入战斗。
如此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素质过硬配合熟练的机枪组参与其中的话,机枪根本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威力,而俄国陆军绝大部分机枪组绝对称不上优秀。这些以农奴为主的士兵在军官的皮鞭和呵斥下勉强将手中的马克辛机枪组装完成,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调试就被迫在指挥官的威逼下开始射击,同时也不会调试,再加上日常保养方面的问题,标尺的磨损和没有校正的瞄准基线足够对机枪的精度构成致命影响!如同飞蝗般的子弹从枪口射出但是这些子弹到地能打到哪里根本就没人知道,除了徒增声势以外没有任何作用!更倒霉的是,因为日常保养问题,这些娇贵的武器在长时间的射击后回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射击不到十几分钟后就哑火的事情屡见不鲜!
如果说对武器的使用和保养决定了一支部队的硬件强弱。那么在战术的安排上则突出了一支部队的软实力!北洋陆军并不是只能待在防御严密的堑壕体系中才能作战。与以往的过分强调火力的线性战线不同,北洋的防线更加强调纵深和相互之间的掩护。所有的班组以自动火器为核心展开。形成一个个互相支援的火力点,而轻型迫击炮则位于阵地后部用于提供火力支援。至于掷弹筒小组则被赋予了自由行动的权利,专门用于攻击对方的机枪组等高价值目标。
而俄国人虽然已经注意了火力支援与步兵之间的协调,但是与北洋相比依然是粗糙了不少。步兵冲锋依然是一**的密集冲锋。(别笑,法国1战初期依然在使用密集冲锋战术,更何况现在的俄国陆军!)虽然俄国人也懂得将轻炮、机枪和臼炮前置支援步兵进攻,但是这种支援却显得毫无章法,重武器小队的前进也显得更加凌乱,往往步兵需要支援的时候,重武器小组还正在架设,或者干脆还在运动。而当支援组准备支援的时候,却发现刚才还喷吐着致命火舌的火力点已经偃旗息鼓或者干脆转移了。
就这样,两支硬件和软件差距巨大的部队在黑龙江北岸展开了第一次遭遇战。当俄国步兵拿着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以连为单位向北洋阵地发起进攻时,首先迎接他们的是重机枪的长点射和零星的迫击炮炮击,其作用并不在于给对方造成多大的杀伤,而是打乱对方的攻击节奏,延缓对方的冲击速度,同时吸引俄方支援火力。
不得不说经过与日本陆军长时间的交战,俄国人多少还是学会了一些,至少知道在主力部队的两侧配属两翼部队,也知道让侧翼的部队迂回进攻。不过显然,从日本人那里得到的经验对于北洋陆军来说作用实在有限,北洋稍微前突的两翼阵地死死的将从两侧包抄过来的俄军堵住,那么现在俄军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主力继续突击的话,没有两翼部队的策应,那么将遭到对方侧射火力的猛烈打击,侧射机枪的攻击可远比正面布置的机枪更加致命,尤其是对于这种一**冲锋的纵队攻击阵型。
发现情况不妙的俄国指挥官迅速命令暂停攻击,对着已经做好防御且有强大火力支援的阵地发起冲锋无疑是找死,于是在和军官进行了一番讨论后,俄国人决定改变原有的作战计划,放弃正面强冲!
感谢书订阅堪称悲催啊,连350都不到!实在是没动力啊!
第四百四十八章 防守反击()
稍作调整的俄军终于动了,如同潮水般的步兵在后方的重武器的支援下向北洋防御部队的左翼展开进攻!俄国人的意思很简单,既然你的两翼前突,那么我就先想办法啃掉你的一角,随后再展开对主阵地的进攻!想法很简单,也很实用。双方的第一次碰撞就在左翼展开!
在随军的6磅快炮支援下,大量的俄国步兵从预设阵地中重出,整整两个营的俄军开始想着左翼的一个北洋营展开攻击!作为进攻方,他可以集中尽可能多的重装备攻击对方防线上的一点。在团属火力的支援下,火力上占据优势的俄国步兵高喊着冲向对方的阵地。
800米距离,营属8机枪开始间接射击,伴随着主射手有节奏的缓缓控制着机枪的射界,连续不断打出的子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预示着死亡的弧线,随后密集的弹雨逐渐形成一条幕布从空中笼罩下来。预示着死亡的弹幕犹如死神的镰刀一般在俄国的步兵线中一次次的扫过。大多数被命中的俄国士兵只听见从空中传来的刺耳呼啸声,随后自己的身上就会突然爆出一团团的血雾。面对这种从天而降的打击,无论是前进亦或者卧倒都不会有任何作用,他们甚至不知道这些子弹是从哪里打来的!
在打掉两条250发的子弹带后,绝大多数重机枪组开始转移阵地。随后,对俄军的压制交给了各排所属的轻机枪和掷弹筒。轻机枪虽然射速稍慢,而且设计时的稳定性和精度也不如重机枪,但是贵在灵活,而且以为双方的距离进一步拉近。精度上的不足的稳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而掷弹筒和轻迫击炮提供的曲射火力则可以打散对方的阵型,同时攻击对方跟进的机枪小组。虽然火力的连续性因为大部分重机枪的转移而出现了空档,但是总体而言,虽说略有瑕疵,但是依然没有给俄国人可乘之机。
事实证明,只要有足够多的军队。并且有足够的决心,那么在优势火力的掩护下,进攻方也是可以一步步的接近对方的阵地的!虽然北洋的反击十分犀利,虽然跟进的臼炮和重机枪组被掷弹筒和迫击炮敲掉不少,一个个黑色的烟柱在俄**队后方升腾而起。每隔几分钟,就会从后面传来一声巨响!那是被迫击炮命中后,弹药殉爆发出的。而随着距离的接近,俄国人大威力的臼炮也开始发威,守军前方没有坚固掩体防御的重机枪阵地也成了重点照顾的对象。伴随着臼炮低沉的咆哮。一发发重磅炮弹砸在了没有足够防护的机枪阵地上,此时双方进入了血腥的消耗战中。都没有遮掩,都没有足够的防护。双方都可以把对方的重火力点一个个清除掉,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素质更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消灭更多的敌人,就看谁的意志更加坚定,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分钟!
在后方重火力的支援下,付出了巨大伤亡的俄军终于踏着战友的尸体冲进了北洋左翼的第一道防线,当看到对面那些身材矮小的北洋士兵后,俄国人兴奋了。挥动着带着刺刀的步枪嚎叫着冲向对方,在他们看来那些身材矮小的家伙根本不是人高马大的俄国人的对手,体格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