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

第8部分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8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醒他一次就已经尽到了朋友的职责,如果提醒多了,很容易给自己招致羞辱。

    一个人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的效应是最大的,第二个其次,以后的递减。等到这个人吃不下馒头的时候,如果再给他塞一个,那就只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当你的朋友听不进劝告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适当地保持沉默。如果你不能沉默,还是反复提醒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失去这个朋友。

    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之所以不被孙悟空所喜爱。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唐僧喜欢反复提醒,特别啰嗦。这一点孙悟空十分不喜欢,感觉每回都有很多只苍蝇在耳旁嗡嗡地叫,特别让人闹心。

    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别人第一次谈话的机会,争取在第一次就达到谈话的效果,把目的说明确。如果第一次不能讲清楚的话,以后要讲清楚恐怕更不容易。

    人们对陌生人往往有一种天然的戒备,但是与此同时,对陌生人也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如果一个陌生人能够给自己留下很好的印象,那么这个印象会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效应,也说明了反复提醒很多时候是不应该的。况且,在很多人看来,反复提醒本身就是不信任。

    成大事者认为,就像机会只敲一次门一样,好话也往往只说一次。我们要善于抓住一次说话的机会,同时也注意听从别人提过的一次建议。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偏好,而忽略了别人的建议。如果是好的建议,别人是很难提醒的。

第19章 别人愤怒,切勿浇油() 
成大事者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千万不要火上浇油,当然有特殊目的的除外。一个人在愤怒的时候,已经失去了理智,如果再继续浇油,就容易让事情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如果你真的将对方当朋友,就不应该在他愤怒的时候,再添加他的怒气,相反,你应该用话让他平息怒气。自古以来,火上浇油都被视为小人行径,而在别人愤怒的时候能够想办法让他平静下来,是君子的德行。

    景公特别喜欢鸟,专门让烛邹管养鸟的事。但是有一次,烛邹一不小心让鸟飞走了。景公大发雷霆,命人立即杀掉烛邹。晏子听说了这件事情,前来求见烛邹。晏子说:“烛邹确实该杀,因为他至少有三条罪状。不过还请大王您将烛邹带到这里来,我一一数他的罪状,然后再杀掉他。”景公答应。烛邹很快就被带到了晏子的面前,晏子开始数他的罪状:“烛邹!你替大王管理养鸟的事情却让鸟飞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件事让诸侯知道后,他们一定会说我们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才,这是第三条罪状。”晏子数完烛邹的罪状,就请景公将他推出去杀掉。景公说:“不要杀了,寡人已经接受了你的劝告。”

    晏子表面上是在火上浇油,实质上却是在帮助烛邹开脱。人在愤怒的时候,往往想去做些失去理智的事情。景公在这个时候,如果杀掉烛邹是完全可能的。晏子没有当面反驳景公,而是赞同景公的意见,然后通过数落烛邹的罪状,来说明这样做会造成多么不好的影响,让景公心悦诚服。

    当别人愤怒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强压别人的怒火。最好是通过一种表面的迎合,和对方暂时取得一致。同时将这样做的后果给一一摆明出来,这样往往能够劝说别人。如果直通通地说别人不应该愤怒,一个愤怒的人怎么听得下去啊?

    唐朝的魏征经常向唐太宗进谏,唐太宗对他很是器重。但是谁愿意始终听批评意见和反对意见?魏征并没有注意到唐太宗的情绪变化,还是依旧提出批评,有些时候还很尖锐。有一次,唐太宗实在忍无可忍,拂袖而去。来到后宫,唐太宗就咆哮道:“我一定要杀了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以后,问唐太宗要杀谁。得知是魏征后,长孙皇后很是默然,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又进来了。唐太宗大吃一惊,原来长孙皇后已经穿上了最为正式的衣服。唐太宗问是什么原因。长孙皇后说:“妾听说明君往往有直臣。现在魏征如此耿直,必然是因为陛下是明君的缘故。妾又怎么敢不向陛下表示庆贺呢?”这样一番话,唐太宗立即转怒为喜。

    长孙皇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保住了魏征,而且还保住了唐太宗的名声。如果唐太宗真的在一怒之下杀了魏征,或者从此以后疏远魏征,那么贞观之治的盛名就要大打折扣了。长孙皇后在唐太宗愤怒的时候并没有一味地迎合,而是对其规劝有加,不愧为一代名后。

    与晏子、长孙皇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上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他们不是火上浇油,而是煽风点火。他们通过种种方式来激怒别人让对方来做出格的事情。历史上将他们定为谗人。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破坏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陷害忠良,为历史所唾弃。

    成大事者认为,在别人愤怒的时候,一个人扮演什么角色就可以分出君子和小人。君子一般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让愤怒的人平静下来,而小人则唯恐天下不乱,趁机火上浇油。

    不火上浇油会提高君子的名声,而君子的名声是会不胫而走的。

第20章 欣赏他人成就,不要扫人兴致() 
成大事者认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欣赏别人的成就,不要扫别人的兴致。只有你欣赏别人成就的时候,才能增强亲和力。

    在南齐高帝萧道成的辅佐大臣中,王俭是受宠最深的一位。靠军功起家的萧道成早年曾师从名儒受业,“治礼及左传春秋”,后来虽然辍学从戎,但仍然喜学好读,“博涉经史”,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不俗,颇有儒将风度。

    王俭出身于名门世族,少年时期就以“专心写学,手不释卷”而闻名,算是一个博通古今的饱读之士。刘宋末年他投靠萧道成后,很快就发现了萧道成有文墨之好的特点,便投其所好,答问谋议,引史据典。

    萧道成称帝后,在宫中设私宴款待几位亲信大臣,席间他一时高兴,便吩咐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以助酒兴。几位大臣不敢怠慢,纷纷使出拿手好戏来取悦皇上,有的弹琵琶,有的抚琴,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萧道成的爱将王敬则是个粗俗武夫,也乘着酒兴脱光膀子,跳起了武人所擅长的“拍张”之舞。虽然雅俗俱有,热闹非凡,但萧道成却意有不满。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王俭一语惊人:“臣无所能,唯知诵书。”说罢便跪倒在萧道成面前,高声朗诵起封禅书。

    封禅是古代一种表示帝王受命而有天下的典礼,凡是认为自己功德无上、事业鼎盛的帝王,都要到泰山举行这种告祭天地的盛典。封禅书是一篇为汉武帝歌功颂德的谀世之作。王俭咏此,显然是借古颂今,称颂萧道成。既把萧齐的建立说成顺应天意之举,又把萧道成比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一石双鸟,可谓恰到好处。萧道成听了很高兴,夸赞说:“儒者之言,可作万世之宝。”

    历史上对王俭的看法不一,不管是献谄也好,还是迎合也罢,王俭都是善于欣赏别人成就的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欣赏别人的成就,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劝谏别人的时候,如果能够先欣赏别人的成就和德行,对其大加赞扬,然后趁对方高兴的时候,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战国时期,齐宣王野心勃勃,一心想在诸侯国中称霸。于是就去请教孟子:“怎样才能统一天下,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呢?”“能。”孟轲想到当时所有的国君都是爱听颂扬的话,他略沉思了一下说,“我听说,你有一次因新钟铸成,准备杀头牛祭钟,您因为看见好端端的一头牛无罪而被杀,于心不忍,结果就没有杀那头牛,有这回事吗?”

    齐宣王十分高兴,他想不到这个善举孟子也有所耳闻,赶紧回答说:“是有这回事。”孟子说:“大王,这就是恻隐之心啊!凭您这种恻隐之心,就可以行王道,统一天下。”齐宣王益发高兴起来,他眼前充满了希望和光明,急于听孟子下面的话。

    孟子接着说:“现在的问题是您肯干不肯干罢了。比如有人说‘我能举起千斤东西,但却举不起—根羽毛;眼睛能看得清毫毛,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齐宣王答道:“我当然不相信这种话。”

    孟子继续说:“这就对了。如今您能用好心对待牛,却不能用这种好心去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叫人不能相信,就和不肯举一根羽毛和看不见一车木柴一样。如今老百姓所以不能安居乐业,这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而不是能不能干的问题。所以我说,您能行王道,能统一天下,问题是您‘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先抓住齐宣王不忍杀牛的慈善之心,对其大加欣赏,由此肯定齐宣王有统一天下的条件。这使得宣王自鸣得意,为接受批评创造了气氛,然后引申出严厉的批评。这批评尖锐深刻,几乎不留情面,但是由于先有奉承作陪衬,居然能使宣王欣然接受。孟子深知宣王心理,欲抑先扬,迂缓进谏,达到了目的。试想,如果孟子一上来就直陈己见,批评宣王不爱护老百姓,恐怕宣王早就对他下逐客令了。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的目的是确定的,说话的方式却是可以变通的。要想让别人接受你的话,达到说话的目的,就不应该讲话直通通地说出来,而应该通过一种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对对方的成就先进行赞美,创造一个对方乐于接受的氛围后,再进行劝谏,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赞美显然不是谄媚,谄媚的目的是不择手段地获得个人利益,而这种赞美确是为了齐国的百姓,为此是大义之举。如果迂腐的人以此来判断孟子说了假话,那么显然是吹毛求疵了。古代多少直臣,直通通地批评君主,结果被杀。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跟唐太宗一样能够包容魏征的,更何况唐太宗对魏征也起过杀心。

第21章 良言也要学会多放糖()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个修养的问题。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确实是箴言,但这只是说有时候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但是确实是利于行的,是忠言,并不代表忠言就一定逆耳。为什么忠言必须逆耳呢?历史上有很多大臣都因为忠言而为国君所杀,后世称赞他们是忠臣,而那些君王被称为昏君。其实忠言和逆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人们常常用良药苦口来形容忠言逆耳,但是良药完全可以不苦口,只要你多放一些糖。

    其实几乎是所有人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听得进逆耳的忠言,而不会一直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几乎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忠言,其主要原因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没有人喜欢听逆耳的话,试想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说了逆耳的话,你会怎么反应,肯定是认为他要么在挖苦讥讽,要么在寻衅滋事。也许人家是一片好心,但是你对陌生人有防范心理,觉得陌生人不可能没有任何企图就献好心。倘若这个陌生人成了你的朋友,你比较信赖他,一两次忠言你也许听得进去,但是忠言如果过多,而且都是同样逆耳的话,你会觉得他看不起你,自然会慢慢疏远你。

    其次,人最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忠言。如果你想保持和朋友之间亲密关系,最好不要多说忠言,也不要看不起那些经常说你朋友好话的人。忠言只能在关键时刻说。有些人有说忠言的癖好,认为自己确实是为朋友好,才这么说话,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很自卑,即使那些十分成功的人,你所说的忠言可能让他们的自卑情结进一步加深。他们需要鼓励,而不是打击。很多逆耳的忠言就是一种十分无情的打击,这样做你不失去你的朋友才怪。

    再次,别人往往有自己的主张。看待一个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别人做出一个决定,自然是他认为这个决定能够得到最大的效益,于是才做出。在这个时候如果你给他提意见,公开反对这个决定,别人往往会很不开心,虽然他明白你是为了他好,但他同样很可能会生气。高明的人也许会做个样子,会对他的建议和主张表示感谢,在这个时候你要见好就收,而不要反复提忠言,忠言太多,别人会觉得你在干扰他的决策。毕竟别人觉得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是经过十分谨慎和细致思考的,而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

    最后,能出主意的人太多,自诩自己能出主意的人更多。这些话如果别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