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扶苏的悲剧在于他太相信诏书了,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相信蒙恬的分析。他也不想想,如果秦始皇真的要他死,能让他和掌握全国兵马的大将军在一起生活那么长时间吗?秦始皇如果真的不想把皇位传给他,能让他在战争中建立军功吗?如果秦始皇想把皇位传给他,又怎么可能下诏让他自杀呢?有这么一句话叫:死也死个明白。意思是说要死也要找到该死的理由,但扶苏因为太轻信,结果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
流言止于智者,我们不但不要相信那些听来的东西,甚至有很多即使是亲眼看到的东西都不能相信,因为看到的未必是真实。有很多人为了算计别人往往会用一些障眼法来布置现场,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过分地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他很难不受别人欺骗。在社会中生存不是偏听或偏看就可以的,而要用心去思考,要好好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时候人容易陷入到流言之中,在这个时候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坚持心中认定的判断,而不会被群体其他人的狂热左右而失去了思考。我们不但不要去相信流言,而且不要去传播流言,流言传播出去的危害是惊人的,很多时候我们应该让流言在自己这里嘎然而止。
对于比较流行的言论、判断,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保持一种省思。绝对不会因为有了这样公认的言论和判断而失去自己的思考。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真理都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其他的大部分人都是盲从的。人要掌握真理,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狂热,都不要不合实际,都不要异想天开,都不要放弃思考。
第14章 公平调解,不煽风点火()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抉择问题时,一定要学会公平调解一些矛盾,不要煽风点火。煽风点火的人就是小人,遭人唾弃。历史上的钟会就是这样一个小人。
魏晋时期文学上有七个造诣很高的人物,他们相交为友,经常在竹林中相聚,因此被称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领袖是一个叫嵇康的人,他是三国时魏末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是当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人耿直,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曹操曾孙女为妻,在曹氏当权的时候,做过中散大夫的官职。嵇康人缘极好,“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有不好的脸色,因此嵇康便有了“意趣疏远,心性放达”的美名。但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由于他的友人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字巨源)推荐他出山当官,结果他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涛公然绝交,引起当时朝野震动。然而让人更吃惊的不在这里,而在于嵇康后来遭人陷害,在临刑前居然将自己的孩子嵇绍托付给山涛,因为他相信山涛能够好好地照顾他的孩子,他相信山涛是个宽厚长者,是个君子,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嵇康之所以获罪被杀,是因为他得罪了小人钟会,而不是得罪君子。这和他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嵇康为人淡泊名利,常和向秀在树荫下打铁,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嵇康曾经在苏门山中遇见隐士孙登,希望能够跟随孙登去云游,从中得到指教,但孙登始终默然。嵇康在出山前问孙登:“先生真的不想对我说些什么?”孙登这时才说:“你的性格刚烈而且才华卓绝,将来可能无法幸免于难?”一语中的,嵇康不禁黯然伤神,其实隐逸也并非他所希望过的生活,于是云游三年之后,嵇康仍旧还归山阳,打铁自娱自乐。
在这个时候,钟会出现了。钟会是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钟繇做过魏国太辅,而钟会本身也博学多才。钟会对嵇康素来景仰,一度曾到敬畏的地步。在钟会还没有成名之前,曾写了一本书想让嵇康看,但他知道嵇康高傲,怕嵇康当面让他难堪,既跃跃欲试又犹豫不决,既卑怯又想卖弄,于是只得远远将自己的书抛进嵇康院内,赶紧离开,希望嵇康能够赏识,然而一直没有收到回音。在钟会成名之后,他觉得这个时候可以在大名士嵇康面前好好露露脸,于是就带着大批车马随从拜访嵇康。钟会把拜访的排场搞得这么大,可能是出于对嵇康的尊敬,也可能是为了向嵇康显示些什么,但嵇康对此却十分抵触。本来嵇康就为人低调,这种突如其来的喧闹,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舒适境界被侵占了。加上嵇康为人清高,如果这么大的排场就让他委屈自己去迎合,他做不到,因此他只是扫了一眼钟会,连招呼也不打,便与向秀一起埋头打铁了。他抡锤,向秀拉风箱,旁若无人。钟会在那里待了良久,后来觉得确实没有意思,于是要离开。就在这个时候,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便拂袖而去。因此钟会对嵇康十分怨恨,经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加上嵇康本身是曹操的曾孙女婿,司马昭要想夺得曹氏政权就需要一步步削弱曹氏家族的势力,嵇康自然在被消除之列。
公元263年,一件案子把嵇康无辜地牵扯了进来。嵇康的朋友吕安有个哥哥叫吕巽,是个人面兽心的东西。他看到吕安的妻子长得十分美丽,于是生了邪念,用酒把吕安的妻子灌醉后奸污。吕安的妻子羞愧难当,于是自缢身亡。吕安回家后,从仆妇口中得知真相后,虽然十分痛恨吕巽的禽兽行为,但碍于一母同胞的情面,于是隐忍不发,而仅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嵇康。谁知道吕巽做贼心虚,总觉得有把柄在吕安的手里,对自己不利。于是决定采取恶人先告状的手段,向司马昭诬告吕安,说吕安对母亲不孝。
而当时司马昭正在标榜“以孝治天下”,而吕巽又是他跟前的宠臣。于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将吕安抓起来。吕安不服,于是把吕巽的丑事揭发出来,并引嵇康为证。嵇康义不容辞,对此愿意作证。但司马昭不听吕安的辩解,将他判处徒刑,流放到边远地区。嵇康对吕巽的做法十分愤恨,一气之下又写下了与吕巽绝交书。而吕安在流放途中写给嵇康的书信也被司马昭截获,司马昭以信中有不满之词为由,又将吕安收拘,同时下令逮捕嵇康。
此时钟会意识到报复嵇康的机会来了,于是力劝司马昭杀掉嵇康。他对司马昭说:“嵇康是一条卧龙,千万不能让他起来。陛下统治天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地方了,我只是想提醒您稍稍提防像嵇康这样傲世的名士。您知道他为什么给他的好友山涛写下那样一封绝交信吗?据我所知,他原来是想帮助别人谋反,而山涛反对,因此没有成功,于是他恼羞成怒而与山涛绝交。陛下,过去姜太公、孔夫子都诛杀过那些危害时尚、扰乱礼教的所谓名人,现在嵇康、吕安这些人言论放荡,毁谤圣人经典,任何统治天下的君主都是容不了的。陛下如果太仁慈,不除掉嵇康,可能就没有办法淳正风俗、清洁王道。”
表面一看,钟会说的这番话很是义正严词,很是为司马昭和王朝着想,但是他出于他的私心,唯恐天下不乱,唯恐嵇康不除,煽风点火,因此只能遭人唾弃。
第15章 讲究时机,事半功倍()
成大事者说话总能找对时机
谈话很多时候是个时机的问题。人对了,时间不对;时间对了,地点不对;地点对了,人又变了。要在恰当的时机说恰当的话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些法则是可以遵循的。它们能够创造时机。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如果能够讲究时机,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时机首先指的是形势,整体形势如何,直接决定了该如何说话。
我们说一个人不会说话,一般会用不合时宜来形容。历史上也有一些人说话,很合时宜,结果做出了让人赞叹的壮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
公元前167年,临淄有个人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看病,结果因为看病而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由于不善于和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去看病。但那病人吃了药,病情并没有好转,没过几天就死了,大商人于是向官府告淳于意庸医误诊。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要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到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儿子,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信,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相反很重视起来。那信中写道:“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当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好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仅为父亲难过,而且也为那些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如果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鼻子,就再也没有办法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当时的汉文帝正在主张孝道治理国家,他看了信后,对这个小姑娘十分同情,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召集大臣共同商议,他对大臣说:“犯了罪是应该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受了罚,也应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动辄在他脸上刺字或者砍掉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又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最好商量一个能代替肉刑的办法!”
大臣们一商议,便提议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的改打三百板子。汉文帝于是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缇萦之所以能够成功救回父亲,和当时孝道治理国家的形势是一致的。一个很小的姑娘,就懂得上书救自己的父亲,哪怕她的父亲犯了天大的罪过,汉文帝看在这份孝心的份上,也会有所宽恕,事实也确实如此。
说话讲究时机还在于抓住准确的时间点说话,少说别人厌恶的话。鲁迅先生有这样一个寓言,说的是有一户人家生了小孩,很多客人来了。有的客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是个高官,有的客人说这个孩子一定会很有钱。主人听了都笑逐颜开,十分高兴。这个时候,有个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死,主人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
事实上,最后一个人说的是真话,但是确实不该说。
劝说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时机,提前说出来和以后说出来,很多话就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当然,我们不但要等待时机说话,也要创造说话的时机。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为齐国的富强立了大功。有一天,齐桓公问大臣们说:“因为有了管相国,我们齐国才有现在民富国强,威震天下,寡人想封他为仲父,让他总管内政外交,你们想一想,看行不行?认为行的,就站到左边;认为不行的,就站到右边。”
听了国君的话,大臣们有的站在左边,有的站在右边,其中,站在左边的很多,站在右边的很少。然而直到最后,还有个叫东郭牙的大臣始终站在大门中间,既不往左,也不往右。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东郭牙!难道你没有听清寡人的话吗?”
东郭牙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他问桓公:“大王,您说凭管仲的智慧,能不能谋取天下?”
“当然能。”桓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那您说,凭管仲的决断,敢不敢干一番大事?”东郭牙又问。
“那是显然的。”桓公有点生气,东郭牙居然问这样简单的问题。
“大王因为管仲的智慧能谋取天下,他的决断能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就决定把内政外交大权全部交给他。”东郭牙顿了顿,接着说,“管仲以智慧和决断,又凭借大王的威势,必然能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样一来,对于大王您,是不是也存在危险呢?”
桓公听了,恍然大悟。确实,如果全权委托给了管仲,那么用不了多久,齐国就只知道有管仲,而不知道有齐王了。于是,他让管仲管理外交,而把内政交给别人。
东郭牙之所以能够成功劝说国君,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说话的时机。他首先哪一边也不站,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