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

第31部分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31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陵君拿着兵符,号令全军,说:“父子都在军中,父亲可以回去;凡是独子,都回去照顾父母;剩下的人,都跟我一起去援救赵国!当时,信陵君选出八万精兵,飞速向邯郸奔去。魏国士兵在信陵君的指挥下,勇猛杀向秦军兵营。

    邯郸城内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亲自率领由三千人组成的敢死队,摇旗呐喊着冲杀出城。

    秦将既没有防备魏国军队的突然进攻,更没有料到邯郸城内的赵国军队会冲出城来。腹背受敌的秦军,一片混乱,仓惶抵抗一阵便全军溃散。秦将带领残兵败将向西逃跑,留下的两万秦军全被俘虏。

    信陵君窃兵符率魏军救邯郸,劳苦功高。赵孝城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欢迎他。

    成大事者认为,现代社会的人往往只等着说,而忘记倾听,这种状态很不好,导致人成长速度变缓。

第81章 善于倾听,自我尊重() 
成大事者认为,善于倾听是一种自我尊重行为。尤其是别人对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时候,我们更是要善于倾听,要明白别人的良苦用心,而不要认为别人在找茬。

    春秋时吴越之战,起初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沦为阶下囚。但吴王夫差是个胸无玄机、智力平凡的角色,他拒绝听从谋臣伍子胥的忠告,被馅媚、贿赂所惑,而把自己的宿敌越王勾践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后,马上把越国最漂亮的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夫差得到西施后,整天沉溺于酒色当中,骄纵恣睢,日甚一日。每逢西施胃病发作,手抚胸前的时候,那种病态美让夫差消魂落魄,一切军国大事都抛在九宵云外。对外,夫差贪图武功,北伐齐国,忠言劝谏的伍子胥被下令自杀。夫差的种种行为使太子友深感忧虑。为了让父王回心转意,他决心设计使夫差觉悟。

    一天,太子友手拿弹弓,浑身透湿,一副狼狈不堪的样子,跑来见夫差。吴王见状惊诧非常,急忙询问原因。太子友说:“清晨我到后花园,听秋蝉在树枝上得意地鸣叫,正当蝉鸣高兴的时候,一只螳螂却聚精会神地拉开架式,准备捕捉秋蝉。而此时,螳螂压根也没想到,一只机灵的黄雀正在林中徘徊,它屏心静气,轻巧极了,两只闪亮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螳螂。黄雀专心致志地想吃到螳螂,正好我在一旁,马上准备拉开弹弓,集中精力瞄准,只顾黄雀,为提防脚下,结果,一下子跌到大水坑里,弄成现在这副样子。”

    夫差听完太子友的叙述,似有所悟,他说:“看来这是因为你贪图近利,不考虑后患,瞻前不顾后是天下最愚蠢的行为。”太子友连忙接住吴王的话说:“天下最愚蠢的事,恐怕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吧?当初齐国无缘无故地去攻打鲁国,集中全部军队倾巢而出,自以为可以占有鲁国,没想到我们吴国正动员所有兵力,长途远征齐国,齐军惨败。眼看吴国可以吞并齐国了,岂料越国正在整顿军队,挑选那些愿战死沙场的勇士,由三江杀入五湖,挥师北方,一心要捣毁我们吴国,报当年越王受辱之仇。”听到此处,吴王全明白了,太子友所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规谏他罢北上伐齐之念。吴王哪里再能听下半句,大怒道:“这全都是伍子胥的那一套,妄想阻挠我的计划,伍子胥已经自杀,你再多嘴,我就要废掉你!”公于友悻悻然地退出去了。

    果然,几年之后,吴王为了扬盟主威,率领大军北上远征。可是,由于大队人马连续二十天的急行军已经疲备不堪,成强弩之末之势,根本不能再战了。而此时,那位忍耐极强的越王勾践,马上丢掉忍耐,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向吴国发动突袭。夫差本土危急,赶忙回军救援,结果,被越军包围,吴军不堪一击,一战即败。最终,吴国都城沦陷,吴王无路可逃,只好自杀。

    也许,吴王死前才后悔,不该不听伍子胥规谏,而把它杀掉;也才真正理解了太子友所讲的故事。所以临死之际,他用布把自己的脸蒙起来,表示他在九泉之下无脸再见伍子胥了,可惜,悔之晚矣!

    越国灭掉吴国,正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结果黄雀吃了螳螂。透过这一历史故事,不仅是我们感悟到:制定决策不能不考虑到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为了各自利益,为了生存和发展,互相敌对、联合、渗透,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处在这个关系上的各单位,互相牵制。如“蝉’之背后有“螳螂”,“螳螂”之后又有“黄雀”的格局。在追求利益的时候,一定要辨明各种利害关系,识别其中潜伏的危机,注意首尾兼顾。不要做秋蝉,也不要做螳螂,哪怕你是黄雀,还要看看身边有没有藏躲着的弹弓手呢?

    在这个故事中,太子友为了劝谏父亲可谓是用尽心思,但是夫差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朝自己的亲儿子大发雷霆,一点父亲的尊重都没有。

    成大事者认为,善于倾听是一种自我尊重,在这种尊重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好好地传入耳中的每一条意见和建议。

第82章 说话之前,一定三思() 
成大事者说话懂得自制

    人要学会自制,在与人谈话的时候,一定要明白谈话的目的,谈话的范畴,不要偏离了谈话的界限。一个有自制能力的人,在谈话的时候不会得意忘形,不会胡思乱想,只会围绕着目标,层层展开,最后实现目标。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有些时候,对于不好回答的问题,要学会模糊作答。

    谈话中,出现的问题千奇百怪,无所不包,时常碰到一些不能直接回答但又不能不回答、一时无法回答但又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似乎是另一种类型的“两难”困境。面对别人的步步紧逼,你若总是避而不答,就会助长对方气焰又会显得己方畏首畏尾,无招架之力。这时候,不妨巧妙地使用模糊应对的方法进行答对。

    模糊应对的关键之处在于“模糊”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透自己的真实含义。同时,由于模糊,因而就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变通性,给己留有周旋的余地,当遇到在一定条件下很难解决的问题时,变不可能为可能,使不相容的问题,变得相容和一致。

    模糊应对在各种场合的妙用,屡见不鲜,有许多经典实例人们提起来还津津乐道。它以伸缩性大、变通性大、语义不甚明确的话来回答那些不能直接回答而又必须回答的问题。妙在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据说,有人问美国天文学家琼斯:“地球有多大年龄,你能说清楚吗?”琼斯回答:“这也不难。请你想象一下,有一座巍峨的高山,比如说高加索的厄尔布鲁士山吧,再设想有几只小麻雀,它们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啄着这座山。那么这几只麻雀把山啄完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地球就存在了多少时间。”琼斯这种模糊的回答,不仅把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难题化解了,而且使人意识到地球存在的岁月异常悠久。

    模糊应对,往往体现了说话者的机智,情急生智,应变自如,令人回味。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时,在一次印度总统招待会上,有一位女记者问周总理:“你已是62岁的人,看上去气色异常好,你如何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经常运动,或者有特别好的饮食?”周总理回答说:“谢谢你,我是东方人,我是按东方人生活方式而生活的。”

    显然,周总理必须回答这个记者的刁难提问,但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自己的饮食起居情况告诉对方。于是总理用含蓄而模糊的语言进行了婉转的回答,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收到了令人叫绝的效果。

    模糊应对是应付刁难的极有效的方法。1982年秋,我国作家蒋子龙到美国洛杉矶参加一个中美作家会议。在宴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蒋子龙解个怪题:把一只25公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05公斤水的瓶子里,用什么方法能把它拿出来。

    蒋子龙略加思索,答道:“你用什么方法放进去,我就用什么办法拿出来。”

    他绝妙的回答令金斯伯格不无感慨地说:“你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的人。”

    还有一种与模糊应对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方法,人们叫它回避回答法。顾名思义,就是避开问题的实质,但又不偏离问题本身展开回答。这样,对手并未达到目的,但又抓不住任何把柄。

    美国前总统里根访华期间,曾去上海复旦大学与学生见面,有一学生问里根:“您在大学读书时,是否期望有一天成为美国总统?”

    里根显然没有料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难题,但这位政治家颇能随机应变,只见他神态自若地答道:“我学的是经济学,我也是个球迷,可是我毕业时,美国的大学生约有14要失业,所以我只想先有个工作,于是当了体育新闻广播员,后来又在好莱坞当了演员,这是50年前的事了。但是,我今天能当上美国总统,我认为原先所学的专业帮了我的忙,体育锻炼帮了我的忙,当然,一个演员的素质也帮了我的忙。”

    里根回答了这道难题,但他又巧妙地回避了问题的实质,这似乎是在“环顾左右而言它”,可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双方都陷于尴尬境地,算得上“两全之策”了。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之前,人一定要三思。有些话不能说,就尽量模糊回答。

第83章 很会说话,也不要多说话()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会说话绝对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多说话就容易给自己惹麻烦。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将意思表达明确了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多说话来反复强调。

    古代有一户人家装修住房,请了很多人帮忙。房屋装修好以后,主人请大家喝酒,但是主人疏忽了,只给了一壶酒。酒太少,人太多,大家纷纷说这样喝没什么意思,不如大家比较一下看谁先画出一条蛇,酒就让他一个人喝。大家都同意。后来有一个人很快就把蛇画好了,于是把酒抢了过来,正准备喝,他转念一想,这样赢了不够刺激,反正他们现在谁都没有画好,不如给蛇添几条足吧。于是他很得意地开始给蛇添足。就在他蛇足还没有画好的时候,有一个人的蛇已经画好了,于是他把酒抢了过去,很快就喝完了。其实蛇根本就没有足,这个人硬是要给蛇添足,反而画的就不是蛇了。同样的道理,说话一定要把握分寸,过犹不及。

    有些人总喜欢滔滔不绝地说话,如果我们追问这种说话有什么效果的时候,就不敢恭维了。

    从前有个干部特别爱长篇大论,他也讲得很好。有一次,他到农村去开大会,召集了全村人都来参加。为了让大家都能听到,于是他找一个农户借了个小板凳。站在小板凳上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听得饶有兴趣。然而这个人看大家兴致还可以,于是继续讲了下去,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陆续有人离开,这个干部害怕是自己没有讲好大家才开始离开,于是又把刚才讲过的东西再讲了一遍。这个时候离开的人更多了。到最后只剩下一个老太太还在听他讲。他于是问那个老太太为什么这么愿意听他讲话?老太太说她不过是想拿回那条他踩着的小板凳。

    这是个笑话,说的是那些本来很会说的人不知道节制。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所接受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长篇大论下去,很多信息都被自动筛掉了,根本不能起到任何效果。相反,人们还会因为长篇大论,而分不清楚什么是重要的,整个讲话的纲要在哪里?

    成大事者认为,我们的谈话应该是以听众为中心的,按照听众的需求来确定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很能讲,就滔滔不绝地讲了很多。这和方向相反,越是跑得快的马离目标越远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来看看夏日的蝉,整天聒噪,可能夏天一开始的时候,那叫声还比较好听,但是长久下去,叫声就特别刺耳。我们再看看公鸡,它并没有整天叫个不停,就是早上叫了两三声,一叫太阳就出来了。

    一个人说话的技巧好,并不能代表这个人说话就一定有水平。我们来想想我们所记得的话语,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句子。这些小句子构成了我们的见识。也就是说,别人再怎么能说,我们记得的也不过那些。很多话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人说话说得太多还容易将自己的喜怒形于色。对于智者来说,喜怒不形于色是很重要的。

    曹丕被立为太子以后,王宫左右女官齐向曹操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