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

第14部分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14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几个将领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和大家想法一致的时候,往往会将想法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公布。像周瑜抗击曹操时用的火攻就采用的是这种方式。为此,有些话,如果说不出口,那么一定要写下来,让对方知道。只有对方知道,他才能明确自己该如何选择。

    表达清楚,还在于少展开。一句话,如果从不同层面来理解往往有不同的意思。一旦展开,这句话的意思就变得无穷无尽。为此一定要缩小话语的想象空间,不要让人随意展开。在与人交谈的时候,很多话都应该斩钉截铁地说出来,最好不要说“可能”或者“也许”,这种表达,跟什么都没有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其实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思维和逻辑,当一个人的思维和逻辑到位的时候,他的意思表达是再清楚不过的。

第35章 搞阴谋的人总是底气不足() 
成大事者认为,那些搞阴谋的人,因为心里有鬼,总显得底气不足。

    南宋时期,金朝统治者几度发兵南下,准备消灭南宋王朝。主战派岳飞、韩世忠等将领奋勇抗金,金兵图谋几次都未得逞,被迫退回北方。然而,以宋高宗为代表的特权官僚集团,为保存苟安一隅的既得利益,不惜向金朝屈膝求和。金朝统治者则采取“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把俘去的秦桧一家大小放回南宋。秦桧隐瞒真相,说是从金朝的虎口里逃出来的,得到了宋高宗的信任。宋高宗认为秦桧朴实过人,给他连连升官,几个月就由礼部尚书升任宰相。

    公元1139年,秦桧代表宋高宗接受了金朝提出的和议的屈辱条件,南宋皇帝向金朝皇帝称臣。但仅隔一年,金朝就背信弃义,又率领金兵大举南侵,结果被“岳家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抗金武装打得大败,抗金斗争的胜利使秦桧十分惊恐,竟在一天之内,用皇帝的名义连下12道金牌,勒令岳飞火速退兵。金兵并不善罢甘休,派人给秦桧送去书信说:“你们宋朝口口要求和,而岳飞却在策划恢复河北,进取中原。要想议和,必须杀死岳飞。”这样,岳飞力主抗战,便成了议和的障碍。

    秦桧也深知不杀死岳飞,议和终会受阻,这样势必危及自身的利益。然而岳飞威名远播,要杀他必须找个借口。普通的过失、错误,不足以杀岳飞,必须捏造出岳飞“谋反”的罪名才行。于是秦桧便与张俊开始策划杀害岳飞的阴谋。

    他们首先在岳飞的部下中去找能够出面证明岳飞“谋反”的人,用加官赏赐的办法,诱使出来作伪证,但是没有人答应。秦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找到了曾受岳飞责罚过的王贵。王贵起初认为自己有过失,受罚是应当的,不肯答应。秦桧又深入了解王贵家中的私事,抓辫要挟,逼王贵屈从。同时,他们又找了一个因告密起家,从战无功,得不到提拔而生有怨气的王俊。秦桧编造了张宪“谋反”的假故事情节,让王俊去投“首告状”,牵连到岳飞,尽管这状纸漏洞百出,但王俊一收到状纸,就把张宪逮捕起来。从张宪处得不到证据,又假造张宪的供状承认岳飞确实有谋反之实。宋高宗因本来就想除掉岳飞,对这些假状纸、假供词当然不会去追察其不实之处,立即下令逮捕岳飞。

    岳飞被捕,震惊朝野。各军政大臣为岳飞鸣冤上书者很多,甚至连皇亲也愿以全家百口保释岳飞。韩世忠愤愤不平,忍不住亲自前去找秦桧,责问他凭什么证据说岳飞谋反。秦桧说:“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张宪之间的事虽然不明,其事莫须有,说不定有,也许有,万一有,大概有。”韩世忠大怒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虽反复力争,但没有结果。而秦桧的夫人王氏却在背后极力唆使秦桧早日杀死岳飞,说“缚虎容易放虎难”,不果断行事就会危及自身。宋高宗为与金国议和,于是,不顾冤枉好人,下令处死岳飞、岳云和张宪。直到很久以后,换了皇帝,岳飞才得以平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阴谋家为了某种利益,决定要讨伐或加害对方时,但鉴于舆论与人心向背,则首先设计为对方加罪,使舆论认为对方被讨伐或受害是罪有应得。这样,对己方有激将之作用,激起同仇敌忾,在世人面前,则被认为此讨伐为兴师问罪,师出有名,以显得“得道多助”,使对方孤立无援。秦桧以“莫须有”之罪名加害岳飞,其歹毒用心昭然若揭。

    阴谋家为一己之利所营造的政治阴谋损害的往往不仅仅是他的政治对手,他们损害的甚至是整个民族和国家。秦桧作为一个奸臣、民族败类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当人们在形容某某品质恶劣时常说“比秦桧还坏”,此时,秦桧已经成为这种奸险阴毒之人的符号了。

    在岳飞的问题上,秦桧显然底气不足。用了“可能有”的罪名就将岳飞杀害,他面对不了质疑。为此,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光明磊落。当你坦荡荡的时候,你就底气十足。对于那些底气不足的人,自己就需要多注意。这种人如果不是因为不自信的话,那么心中一定有鬼。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注重自己的光明磊落,注重自己的道德,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实在的利益,而是为了让自己在社会中活得坦然坦荡。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人不惊。当人们做亏心事的时候,要想着自己底气不足的一天。人要有一颗敬畏心,不要毫无畏惧,要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当你有了这种相信的时候,你的行为自然会磊落很多,而你的胸怀也会因此而坦荡很多。

第36章 体贴别人,善于施惠()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往中,要想不咄咄逼人,就要学会体贴别人,善于施惠。

    一个人如果能够将心比心去体贴别人,尤其是言语上表现出对别人的体贴,往往容易得到很多人的亲和。

    据说宋仁宗是一个关心百姓,自奉俭约的皇帝。有一天早晨醒来,他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夜里睡不着,觉得很饿非常想吃烤羊肉。”侍臣说:“干吗不传旨向御膳房索要?”

    仁宗说:“听说宫中偶而索要点什么东西,外面便作为规矩定了下来,我担心我一要烧羊肉,御膳房从此每夜都杀羊,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天长日久,得白白地杀掉多少羊,我宁可忍一夕之饥,也不愿立下每夜杀羊的规矩。”大臣们一听,无不欢呼万岁,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下泪来。能有像仁宗这样皇帝,心存善念,实属难得。他知道自己什么不说,也有许多人成天到晚都在揣摩他,从而百般地去迎合讨好。只要能讨主子的欢心,适合主子的口味,至于采取什么手段,会带来其他什么结果,这是他们从不考虑的,也不需要考虑,因为这是为了皇上的需要。

    要想不咄咄逼人,就要善于施惠。对于那些曾经对不起自己的人,要用磊落的胸怀去对待他们。如果能够以德报怨,那么自然能够得到更多的拥护。

    刘邦大胜项羽以后,凯旋洛阳,论功行赏。首先他封了吕后的两个兄长吕泽、吕释之,接着又封了萧何、张良、项伯、周勃、樊哙、灌婴等人,然后封了吕泽、吕释之的两个部将,为7800户和3000户。这样一来,刘邦的封赏就搞得不公平、不平衡了。因为吕泽、吕释之部将的功劳,怎么也比不上曹参、陈平、韩信的功劳大。而且萧何的封户不过8000户,而吕后兄长的部将却有了7800户,这显然不公平。

    有一天,刘邦发现大臣们在下朝之后,三个一伙,五个一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便问张良,他们在议论什么?张良告诉刘邦,他们打算造反。因为,皇上封赏不公,他们出生入死为陛下打江山,好不容易等到论功行赏的这一天,可是现在受封的却没有他们。刘邦听了此话,感到十分害怕,便问张良有什么办法没有?张良问:“不知陛下平常最憎恨谁,大家都知道的。”刘邦说:“有,这个人就是雍齿。他仗着是最早跟我出来的同乡,几次跟我过不去,还把我第一个立足点搞丢了。我几次想杀了他,因为他功多,所以一直不忍心下手。”张良笑着说:“请下令马上先封雍齿,广示群臣,大家见到被你讨厌的雍齿也得列封赏,人人都放心了。”

    刘邦为封雍齿作什方侯,大摆酒宴,一时间,将领们鼓掌欢迎,众人都感到不会有什么后患降临了。

    施惠、行赏本是为了用臣和诱臣的,倘若不能及时,便会使臣属沮丧失望,难以发挥激励和诱导臣属的作用。秦末楚汉相争,实力相对弱小的刘邦之所以能够最终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羽在施惠驭臣方面的失策。项羽在臣属有功当封爵时,却舍不得及时施惠,以致部将纷纷背离。相比之下,刘邦就要狡诈得多。当其部将韩信率兵平定齐国并自请立为“假齐王”时,刘邦克制内心的恼火,假意埋怨:“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迅速封韩信做了真齐王。这一招果然安抚稳定了韩信,驱使他为帮助刘邦夺取天下而拼死卖命。

    选择施惠的对象对于施惠的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按理应是论功行赏,但由于刘邦封赏不均,以致众将要造反。在这危险时刻,刘邦采纳了张良的建议,首先封自己最讨厌的雍齿,大家见到刘邦最讨厌的雍齿也得到封赏,觉得自己也有了指望,于是人人都放心了,一场大乱就此消弭了。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谈中,对别人的关心是必须的,这是一种施惠行为。我们见面总是要寒暄几句,寒暄的内容不外是对方的身体如何,是否吃过饭,等等。不难看出这样的谈话内容就是关心别人,就是让别人体会到这种关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在使用这种施惠的方式了。

    当然,施惠不是以图回报为目的的。如果以图回报为目的的施惠,本身不会长久,而且这种施惠因为施惠者心中有想法,所以很容易被接受者看出破绽。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学会真诚地去关心别人,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会有意无意地表露出你的关心,让别人感动。

    成大事者认为,施加恩惠,并不代表自己一定会失去什么。在日常谈话中,一两句关心的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为此,我们要注意在细节上关心别人,这样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融洽。而别人也会对你付出同样的关心。

第37章 给人情面,不要咄咄逼人() 
成大事者认为,任何人都是讲究面子的,很多时候面子和自尊是等义的。人性很奇妙,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面子”的亏,要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到这一点。那些老于世故的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设法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足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年轻人常犯的毛病是,自以为有见解,自以为有口才,逮到机会就大发宏论,把别人批评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自己则大呼痛快。其实这种举动正是为自己的祸端铺路,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事实上,给人面子并不难,也无关乎道德,大家都是在人性丛林里讨生活,给人面子基本上就是一种互助。尤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你更要给人面子。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别人保全了面子,你赢得了别人的尊重。

    有智慧的人处理问题,会把别人的自尊、面子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设法将事情导向好的方面。

    康熙皇帝即位后,着手感化汉族知识分子。他颁诏天下,令地方官员举荐有才学的明朝知识分子遗老遗少,到朝廷当官。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素来讲气节,没有几个人愿意应召。

    这时候,陕西总督推荐了关中著名的学者李喁,可是,这个李喁以有病为由,坚决不肯入京做官。康熙并不介意,对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恭敬,派官员们不断地看望他,吩咐等他病好后再请入京。

    官员们天天来探视,可是李喁卧在床上,十分顽固。这些官员怕自己的乌纱帽不保,就让人把李喁从家里一直抬到西安,督抚大人亲自到床前劝他答应进京。谁知李喁竟以绝食相威胁,还趁人不注意要用佩刀自杀。官员们没办法,只好把这些事情上报康熙。康熙再一次吩咐官员们不要再逼他。

    有一次,康熙西巡到西安,让督抚大人转达了自己的看法,说李喁是当代大儒,想要亲自前去拜访他。这个面子,康熙皇帝给得实在太足了,可是,李喁却仍声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